盛莉(銅陵市第一中學,安徽 銅陵 244000)
英語課堂教學優(yōu)化方法研究
盛莉
(銅陵市第一中學,安徽 銅陵 244000)
關(guān)于英語課堂教學的設(shè)計,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luò)資源的輔助,靈活地使用MOOC教學模式營造互動式的英語學習氛圍。通過加強情感教學理論、文化意識培養(yǎng)和娛樂教學理念在課堂當中的逐步滲透,教師從多渠道、多途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創(chuàng)造更加寬松和高效的英語課堂。
網(wǎng)絡(luò)資源;MOOC模式;情感教學;文化意識;娛樂教學
目前,中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圍繞教材展開,機械的重復的語法操練還是占據(jù)著課堂教學的主導要位。這樣的模式不僅局限了教學的信息量,而且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枯燥乏味的情緒——一部分學生會漸漸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嚴重的甚至會厭煩學習。讓學生在這樣的心境下學習顯然是與我們現(xiàn)在所提倡的素質(zhì)教育相違背的。怎樣在同樣的45分鐘的有限時間內(nèi)盡可能的擴大信息量?怎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教師設(shè)計的45分鐘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為學生展示才能的舞臺?怎樣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打開學生的思路,活躍其思維,培養(yǎng)其自信心,真正做到運用語言溝通和交流?近年來興起的多媒體教學、情感教學以及娛樂教學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可行性方案。教師如果能合理利用這些新興教學方式,就能夠有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整體能力。
教師可事先準備有關(guān)教材的網(wǎng)址,并提前提供給學生。學生在正式上課之前便能查閱相關(guān)的資料,了解到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guān)的背景知識。當然,教師可以制作一份精致的課件,對課文加以詳細講解,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但是,如果教師能夠鼓勵學生制作自己的課件,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查詢到的圖片或文字資料,讓學生有機會闡述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教學效果可能要好得多。這就徹底改變了在傳統(tǒng)課堂當中學生只是被動信息接收者的身份而教師也無須再將知識填塞給學生。學生可以通過這樣的機會對教材內(nèi)容主動的組織信息,加工信息,甚至創(chuàng)造出新的信息。當然,學生也可以在課余時間利用網(wǎng)絡(luò)資源查找自己感興趣的英文讀物,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或是利用網(wǎng)絡(luò)上的外語電臺提高英語聽力。教師也可以介紹一些網(wǎng)上題庫和網(wǎng)上論壇,這既方便學生測試英語綜合能力,也利于學生參加語言交流活動。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各抒己見、相互討論,進而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也可引入MOOC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主要體現(xiàn)在“移動學習”、“在線學習”的理念。在課堂上需要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都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在線學習,課堂時間只是留給學生提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而教師在課堂時間內(nèi)解答并呈現(xiàn)模塊學習的測試、引導學生做好學習準備以及指導學生參與課程活動等。王莉(2015)認為MOOC模式解決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2]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重復工作量較高,采用MOOC教學模式后,把教師的授課過程錄制成視頻資料后,可以重復利用,降低了教師的重復勞動,教師的角色發(fā)生較大轉(zhuǎn)變,縮減大量的上課時間。而且,MOOC模式是面向全體公開的,從而有利于教師進行深入的專業(yè)研究,詳細準備上課素材,不斷改進教學設(shè)計、策略,激發(fā)正能量。
在MOOC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成為一個主動學習者,會去主動篩選信息、去除糟粕、獲取所需的知識?!缎掠⒄Z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和語言運用”(教育部,2003)。[1]查找英文資料的過程是能夠讓學生全方位親身體驗并感知語言的實際運用,也鍛煉了學生參與互動式英語學習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課件,在課余與同學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討論的同時已經(jīng)把英語當作一種娛樂和交流的工具,這能夠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育部最近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也提倡“在開發(fā)英語課程資源時,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shù)和互聯(lián)網(wǎng)”。可見,教師必須要理解并注重在英語課堂上有效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luò)。
連榕(2001)認為情感具有激知、動力、調(diào)節(jié)、感染和移情功能。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有利于發(fā)揮主體潛在的各種機能,自信心的增強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教師的語言、聲調(diào)、節(jié)奏以及表情影響著課堂上學生的情感的變化,教師的人格品質(zhì)魅力也影響著學生對其所講授的課程的學習態(tài)度。因而,情感教學在課堂教學當中所發(fā)揮的作用不容忽視。[4]
在人的成長過程當中,情感與認知是相輔相成的,情感對人體的認知活動也具有普遍的影響。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們的智力活動會受到情緒狀態(tài)的影響:當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時,這種積極的情緒就會充分調(diào)動各種潛在的技能,降低情感障礙的發(fā)揮,大量的語言信息就會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語言能力;而當人處于某種消極的情感狀態(tài)時,情感障礙在學生的認知過程當中發(fā)揮的作用就大,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技能,就更不用說有效地運用語言了。因此,教師應(yīng)堅定輕松愉快的課堂轉(zhuǎn)變應(yīng)該是英語課堂設(shè)計的主旨。
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能夠幫助學生“保持學習英語的愿望和興趣”。教師自身首先需要具備良好的人格品質(zhì),讓學生對教師信服,讓學生對其教授的課程感興趣。在課堂講學時教師要以流利的口語、扎實的語言基礎(chǔ)、廣博的文化修養(yǎng)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愿望。在課堂練習當中對學生以鼓勵為主,培養(yǎng)并提高其自信心;適當?shù)匦〗M討論活動有助于學習、培養(yǎng)運用語言溝通和表達的能力;在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學生會重視合作精神,注重情感交流、提高協(xié)調(diào)互助和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師應(yīng)當在教授知識的過程當中,再貫穿常識教育,使師生之間產(chǎn)生情況共鳴,從而達到情感教學的目的。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語Growing Pains這個單元,教師就可從自身出發(fā),談?wù)勛约寒斈甑膅rowing pains,營造互動式教學氛圍,進行年代對比、師生對比、男女對比等,從而產(chǎn)生共鳴。這樣既讓學生鍛煉英語思維、練習口語表達,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這不僅有利于教師較好的完成課堂教學任務(wù),也有利于學生在實際交談當中靈活地運用英語,實現(xiàn)了英語教學的終極目標。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中明確把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作為英語教學的五項基本目標之一,并指出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接觸和了解國家的文化有利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強對本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利于培養(yǎng)世界意識、有利于形成跨文化的交際能力(教育部,2003)。[1]
胡文仲(1998)認為,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學好英語是不可能的。所以,這門課程的設(shè)置就是以實際交際為最終目的,因而語境尤為重要。在不同的語境下學生的交際能力的體現(xiàn)也透露出教學對于學生文化意識培養(yǎng)重要性。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shè)各種較為真實的語境,讓學生親身體驗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方式加深對英語語言的實踐。余文森(2009)認為,情境是美味可口的湯,知識要融入湯里,學生才容易理解、容易消化、容易吸收,才容易把知識內(nèi)化為個性化的東西。[5]當前,不同的教材版本其實都提供了一定量的文化方面的篇章和素材。教師在處理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選用不同的教學資源來提供豐富的語境。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一的第一單元,主題是School life,在Welcome to the unit當中,教師必須準備大量有關(guān)于英國學校的硬件、軟件設(shè)施等的背景資料,以及介紹英國學生的上學情況。真正要在課堂上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探究,提高對文化背景、語言語境的認識,豐富自身的知識整合能力,用好教材,注重教學的廣度,從而在課堂教學當中合理穿插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語言學家羅伯特·拉多(Lado,1957)說:“我們不努力去掌握文化背景知識,就不可能教好語言;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一些模式和準則,就不能是好的一種語言?!盵3]奧蘇泊爾(1978)曾經(jīng)說到:“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是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我們應(yīng)當根據(jù)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盵6]因此,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除了完成基本的英語技能的訓練,既要引導學生注重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也要教育學生跨文化交際的重要性。
謝敏君(2003)認為,在英語課堂教學當中,語言的游戲是一種極易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7]游戲能夠集趣味性、知識性和靈活性為一體,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攝取語言知識、掌握語言技能。通過游戲,教師可以教授口語技巧、糾正發(fā)音、鞏固學生的詞匯和語法的應(yīng)用,這樣既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又拓展學生對異域文化的理解。
1.聽力游戲
(1)聽英文歌曲。教師可定期播放一些英文歌曲,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注意抓住歌詞當中的固定短語搭配,在理解歌詞大意的基礎(chǔ)上品鑒歌曲。這種方式既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聽力技巧,也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地道的語言表達以及富有地方文化色彩的音樂。
(2)聽英文故事。教師可定期播放一些小故事。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準備各自的問題,聽完之后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提問,進行一場競賽。這種方式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全面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口語游戲
教師可以就一些英語語言素材當中挑選出教材、報刊、網(wǎng)絡(luò)分級讀物、電影劇本和原版小說等,讓學生以西方時事為焦點,進行辯論、對話、編排話劇等活動,讓學生有機會自己查找資料、組織語言、鍛煉自身的表演能力,從而更透徹的理解西方文化、對語言的使用更有體會。
3.閱讀游戲
教師可以安排幾個學生分段朗讀一篇課文,將前后段落的順序打亂,讓其余的學生聽完之后將正確的順序排列出來,并簡單復述文章大意。這種活動還或以采用比賽的方式進行,故事拼的快而準的小組獲勝。教師將乏味而枯燥的閱讀訓練變?yōu)槁?、說、讀多項技能相輔相成的趣味活動之后,相信學生對閱讀練習也會變的很期待了。
4.寫作游戲
教師可根據(jù)課堂上閱讀過的一篇文章讓學生續(xù)寫,既考察了學生是否理解了文章,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發(fā)送和接收電子郵件的方式和學生用英文進行課余交流。教師和學生可以就課堂設(shè)計及改進的話題討論。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設(shè)計過程當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自主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有了網(wǎng)絡(luò)資源的輔助,教師再將情感教學、文化意識以及娛樂教學加入到課堂教學當中,英語課堂學習不僅變得高效,而且變得寬松和充滿歡樂。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的成功莫過于多渠道、多途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不僅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攝取足夠的信息,而且讓學生從中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感受英語的語言魅力,共同感受學習成功的喜悅。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莉.基于EDX的“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chǔ)”課程建設(shè)[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1).
[3]Lado,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4]連 榕.現(xiàn)代學習心理輔導[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5]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6]奧蘇泊爾.教育心理學:認知觀點[M].任夫松,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7]謝敏君.玩中學,學中玩[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4).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th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Sheng Li
(No.1 High School of Tonling,Tonling Anhui 244000,China)
As for the teaching design of an English class,with the auxiliary of the network resources,teachers can make flexible use of the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thus building an interactive English learning atmosp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gradual permeation of the emotional teaching theory,the awareness of the cultural training and the concept of the entertainment teaching in class, teachers are able to find more ways to arouse students’interests in learning and make the English class easier and more efficient.
network resources;the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the emotional teaching;the awareness of cultural training; the entertainment teaching
G424
A
1672-0547(2015)02-0127-03
2015-02-09
盛莉(1981-),女,安徽無為人,銅陵市第一中學教師,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英語基礎(ch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