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摘 要:該文介紹了津北288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主要包括:精細整地、精準播種,加強田間管理等,為種植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津北288;玉米;高產栽培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2-35-02
津北288是一代雜交種,組合為BX144/BX143。母本BX144是以鄭58/掖478為基礎材料選株自交選育,父本BX143是自交系昌7-2變異單株自交選育。宿州市種子公司引進種植、表現(xiàn)高產、穩(wěn)產。
1 特征特性
株型緊湊,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粉紅色,花藥黃色。區(qū)域試驗結果:夏播生育期99d,株高230cm,穗位95cm,倒伏率6.4%、倒折率3.9%,粗縮病最重發(fā)病試點發(fā)病率為30.0%。果穗長筒形,穗長18cm,穗粗5cm,禿頂0.5cm,穗行數平均15.3行,穗粒數493粒,白軸,黃粒、半馬齒型,出籽率89.2%,千粒重355g,容重701g/L。
2 突出特點
2.1 穩(wěn)產 該品種活稈成熟,株高中等,穗位適中,果穗中等偏大,千粒重355g,容重701g/L,鄭單958千粒重333g,容重668g/L。說明該品種灌漿速度快,抗逆性強,災年穩(wěn)產,豐年更高產,年間差異非常小,穩(wěn)產性好。
2.2 品質優(yōu)、抗性強 津北288根系發(fā)達,抗倒性強,活稈成熟。抗倒性優(yōu)于鄭單958、浚單20等品種。2006年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抗大斑病,高抗莖腐病和瘤黑粉病。2006年經農業(yè)部谷物品質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品質分析:粗蛋白含量9.0%,粗脂肪4.0%,賴氨酸0.26%,粗淀粉72.69%。2012年經安徽省引種試驗中抗病性接種鑒定結果,中抗小斑?。∕R),南方感銹病(S),中抗紋枯?。∕R2),中抗莖腐?。∕R1)。2012年經安徽省引種試驗中品質檢測結果:蛋白質(干基)含量10.04%,粗蛋白(干基)含量4.56%,粗淀粉(干基)含量73.72%。
2.3 耐高溫、中早熟、廣適 2013年8月中下旬持續(xù)近30d的高溫干旱,津北288表現(xiàn)結實性好,基本不缺粒、不禿尖,沒有空稈等情況,而鄭單958、秦龍14等品種結實性差,有點空稈、缺粒、禿尖超過50%。津北288夏播生育期99d,鄭單958生育期105d,成熟期不晚,騰茬早。對土壤要求不嚴,廣適性較好,適宜夏玉米區(qū)種植。
3 產量表現(xiàn)
2011、2012年宿州市種子公司引進該品種,在宿州、阜陽、亳州地去做對比試驗,比鄭單958平均增產11.3%、12.6%。2012年在宿州市紫蘆湖創(chuàng)高產802.3kg/667m2,經多點調查,津北288比一般品種可多收80~120kg/667m2。2012年參加安徽省引種試驗,平均618.5kg/667m2,8個試點全部增產,增產幅度為2.30%~9.57%,平均較鄭單958增產6.15%,達極顯著水平。
4 高產栽培技術
4.1 精細整地 玉米屬高稈作物,根系發(fā)達,需肥水較多,要獲得高產就需要土層深厚、肥沃、疏松。因此,玉米地要早犁早耙,多犁多耙,同時配合秸稈還田。秸稈還田既可以減少土壤表面養(yǎng)分流失又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質。
4.2 精準播種 合理分析土地特點、準確評估土地肥力、合理密植對于最大程度的提高玉米產量有著非常關鍵的意義。因此要確定科學合理的玉米播種量,確立適宜密度作標準的方式。該品種適宜密度為4 000株/667m2,于5月10日前后播種。足墑播種,播種深度要一致。播種深度要根據土壤類型、溫度、氣候條件及播種技術等因素來確定,在一般條件下,玉米適宜播種深度為2.5~4.0cm。
4.3 及時間苗、定苗 間苗、定苗時間要適當。間苗過早可能因蟲害病害造成斷壟;間苗過晚,則使苗間生長出現(xiàn)競爭,損耗地力。間苗一般在2葉1心期,定苗一般在3~4葉期進行。應遵循“去弱留強、間密存稀、留勻留壯”的原則,選留大小一致、植株均勻、莖基扁粗的壯苗。對于缺穴、斷壟的地方,可以帶土移栽或在相鄰穴留2株,以保證密度。
4.4 肥水管理 在播種前整地時,秸稈還田、適量增施有機肥,并按每生產100kg籽粒施純氮3kg、五氧化二磷1kg、氧化鉀2kg計算施肥量。在3葉1心期施提苗肥,6葉時追肥1次,采用穴施法,施尿素15kg/667m2,注意這時要保持土壤潮濕;12葉時再追肥1次,在玉米間隙內每667m2施20kg尿素、10kg鉀肥,1.5kg硫酸鋅,然后進行培土,培土后灌1次透水。在玉米抽雄或吐絲時澆1次透水。其他時間如果在正午葉子不打卷,則不用澆水,因為玉米是抗旱植物,澆水過多反而不好。
4.5 病蟲害防治 蟲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蟲、薊馬、玉米螟等,對于玉米蟲害的防治要盡早進行,主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時期采用生物防治和藥劑防治兩種方式同時進行,生物防治如在玉米螟產卵期釋放赤眼蜂可有效控制玉米螟的繁殖;藥劑防治地老虎可在出苗后于傍晚時用2.5%的敵殺死800~1 000倍液噴灑苗行地面,用40%樂果乳劑1 000~1 500倍液噴灑苗心防治蚜蟲、薊馬等;玉米中后期容易發(fā)生大小斑病、灰斑病,大小斑病可在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每隔7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灰斑病可用愛苗防治2~3次,適量增施鉀肥也可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5 適時機械收獲
淮北地區(qū)夏玉米在9月下旬收獲,收獲時盡量使玉米完全成熟,一般在籽粒乳線消失、黑胚層形成、玉米果穗籽粒含水量降到27%以內可進行機械籽粒收獲,以減少籽粒的破碎率。最好采用聯(lián)合收割機作業(yè),既提高收獲速度又可秸稈還田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培肥地力,增加收益。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