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華,翟世川
(河北工業(yè)大學,天津300401)
心理測評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中的作用
王自華,翟世川
(河北工業(yè)大學,天津300401)
心理測評是根據(jù)一定的心理學法則,對于人心理特質和行為給予定量的描述,確定出一種數(shù)量化的解釋。近年來,心理測評越來越多地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對這一領域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面之一,將心理測評恰如其分地運用在其中,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心理測評;人文關懷;心理疏導
隨著時代的迅猛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社會對于人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更是愈加激烈。在這種高要求和高壓力之下,人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負荷,隨之而來的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也日益增加,以至社會上由于心理問題而引發(fā)的一些消極現(xiàn)象層出不窮。鑒于這種情況,現(xiàn)代人不再一味地追求物質上的滿足,同時也更多地關注人文上的關懷和心理上的疏導。
心理測評是一種將人的心理特征數(shù)量化的心理診斷方法。心理測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具科學性,一般在測評時要考慮到信度、效度、常模等多個方面。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運用心理評測,是為了加深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全面了解,對學生的情感、感覺、行為直至生活習慣、人際關系等多個角度做出綜合的理解。心理測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手段,它將具體的心理狀況或現(xiàn)象量化,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教育、醫(yī)療、人事等相關領域,以對測試對象進行全面的心理評估。常用的心理測評量表有癥狀自評表、艾森克人格問卷等。
《易經》中講:“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睆倪@段話中可以看出,古人認為“天文”和“人文”是相對的,“天文”是指天地自然的變化,“人文”關注的是社會人倫,“關乎人文已化成天下”大意是指用文明的精神去教化民眾。這即是我國古代先民對于人文關懷的樸素理解。
及至當代,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運用了“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概念。提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边@一概念的提出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人文關懷把人放在主體地位上,關注人的尊嚴和多樣的個體需求,強調關懷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是一種將人的全面、自由、和諧發(fā)展作為基本要求的價值導向,大大激發(fā)了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心理疏導”不同于簡單的教育指導,而是側重于運用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以科學的方法來疏導人的心理障礙。從一般層面上講,心理疏導是心理治療的一種方法;從思想政治教育層面上講,心理疏導在運用心理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解釋、說明、理解等多種方式創(chuàng)造出健康積極的心理條件,進而幫助人緩解心理壓力,以達到心理的平衡。
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相輔相成、互相配合的,前者將關注人的內心感受和需求作為重點,后者則將解決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作為重點。人文關懷是心理疏導的前提和基礎,心理疏導是人文關懷的體現(xiàn)和保證。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一)心理測評為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提供量化的數(shù)據(j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心的是人的思想、心理層面的動態(tài),而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著力于從人本身出發(fā),關注人的生存以及心理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心理波動,解決心理問題。長期以來,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缺乏具體量化的參考標準,什么心理狀態(tài)的人需要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需要輔導到何種程度等問題都是困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問題。
心理測評將人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量化,一些大學生在入學后失去學習目標,找不到人生方向陷入迷??謶种校灰恍┐髮W生對自己有過高的期許但又缺乏完成目標的行動,以至于長時間處于情緒低落沮喪的狀態(tài);還有一些學生在戀愛中受挫不能很好地調節(jié)心態(tài),對感情產生厭惡排斥。心理測評可以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狀況,篩查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評估出學生的能力高低、性格差異、生活習慣、人際關系等方面的情況。一方面,學生能夠根據(jù)心理測評的量化數(shù)據(jù)了解自己的真實心理狀態(tài)及時調整心態(tài),重新樹立目標,確定方向,正確面對感情;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量化的數(shù)據(jù)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將人文關懷的層面細化,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在心理疏導工作的具體開展中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的心理障礙進行疏導。
(二)心理測評提高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科學性
心理測評能夠通過科學的方法得出第一手數(shù)據(jù),這些相對客觀、科學的數(shù)據(j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準確地鎖定大學生心理障礙的所屬類型和具體特點,把握核心問題,便于采取更具科學性的方式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有力地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開展。
通過多次心理測評可以提供動態(tài)的心理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便于掌握受測人心理狀況的變化和波動情況,預測出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趨勢,在對受測人進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過程之中可以根據(jù)其波動不斷調整方法和程度,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心理健康干預活動結束之后再進行心理測評,對比相關數(shù)據(jù)總結出被測評人的心理變化情況,進一步提高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科學性。
(三)心理測評利于總結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工作的規(guī)律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各種思想形態(tài)不斷涌現(xiàn),沖擊著人們固有的價值觀念。大學生接受著最前沿的思想,加之面臨著升學、工作、學習、戀愛等多方面的壓力,較易產生心理問題。這就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引入及時地補充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當前思想教育工作不能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問題。
采用傳統(tǒng)方法開展的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方面的實踐活動取得的成果多是案例式的,記錄下每個參與心理疏導的個人心理問題的解決過程。這樣的研究成果雖然生動但因為缺少規(guī)律性總結參考價值有所欠缺。心理測評的方法提供了量化的數(shù)據(jù),便于總結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工作的規(guī)律,利于增強研究成果的普遍適用性。以大學生人格健康調查量表(UPI)為例,UPI是眾多大學心理咨詢機構使用的問卷調查表,有著操作簡單的優(yōu)點,通過此種調查表可以快速了解到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UPI測試的得分可以快速分辨出有早期心理問題的學生,其測試得分情況可以作為規(guī)律性參考,確定哪些學生需要進行心理疏導。
(四)心理測評有助于普及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知識
心理測評相對于心理咨詢更易于被接受,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心理咨詢就意味著心理出現(xiàn)了嚴重問題,因此,許多大學生對心理咨詢很排斥。心理測評則不然,心理測評多是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打消了學生接受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的顧慮。當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根據(jù)測評結果對學生進行心理分析和干預時,大部分的學生都能接受。
通過心理測評學生想要了解自身的心理情況,獲得更加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的愿望更加迫切,教師在為學生分析心理測評結果的同時就將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貫穿其中,這在無形中也起到了改善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作用。同時,心理測評可以激發(fā)學生了解自我、了解內心的積極性,有助于普及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知識,幫助學生自我疏導、自我排解。
如前文所述,心理測評推進了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工作的科學化,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有很重要的作用,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在使用心理測評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
(一)正確認識心理測評的作用
心理測評是一種方法,幫助心理教育工作者掌握學生心理發(fā)展狀況、預測學生心理狀態(tài)發(fā)展,它歸根到底是一種輔助手段,并不是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全部依據(jù),更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內容。我們既不能過分夸大心理測評的意義,也不能給予完全否定。
(二)加強心理測評工作的連貫性
心理測評不是一勞永逸的,一次的心理測評有時并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可以選擇多種測評方法,全面了解學生真實的心理情況。在測評結束后,要加強工作的連貫性,對測評的結果進行詳細的分析,在總體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的同時注重對篩查出的需要心理疏導的學生進行后續(xù)的疏導工作。
心理測評對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的作用不是暫時的,而是具有長效性。在正確認識心理測評作用的基礎之上,加強心理測評工作的連貫性,分級分類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心理測評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中的積極作用。
[1]林潔.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的著力點[J].新西部,2008(22).
[2]何玉桃.對高校心理測評工作的若干思考[J].群文天地,2012(2).
G44
A
1673-0046(2015)9-0059-02
天津市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課題名稱:京津冀大學生創(chuàng)新團隊區(qū)域溝通模式研究,課題編號:2013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