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圖書館學史研究述評*

      2015-02-13 14:25:36何官峰
      圖書館論壇 2015年4期
      關鍵詞:圖書館學圖書館思想

      何官峰

      0 引言

      1925年梁啟超在中華圖書館協(xié)會成立大會《演說辭》中首次提出建設“中國的圖書館學”[1]。一門學科建立,一門學科史隨之產(chǎn)生。正如梁啟超在《演說辭》中所言,中國圖書館學“淵源發(fā)達得很早”,上可追溯劉向、劉歆、荀勖、王儉、阮孝緒、鄭樵等人的目錄學貢獻,近可觀西方圖書館學的引進以及圖書館學本土化發(fā)展取得的成就。通過數(shù)代學人努力,中國圖書館學經(jīng)歷了從孕育邁向成熟的發(fā)展歷程??茖W地總結(jié)中國圖書館學發(fā)展史是當代圖書館學人的使命。

      梳理中國圖書館學史研究文獻,金敏甫1928年發(fā)表的《中國圖書館學術(shù)史》是圖書館學界較早提出這一論題的作品。20世紀80年代開始,圖書館學史研究者和研究成果逐漸增多,論文如謝灼華的《中國圖書館學史序論》,著作如吳仲強等的《中國圖書館學史》,博士學位論文如王子舟的《杜定友和中國圖書館學》。不過,至今尚無全面反映和總結(jié)中國圖書館學產(chǎn)生、發(fā)展歷史的學術(shù)史專著問世。鑒于此,筆者從文獻考察角度,回顧和梳理中國圖書館學史研究進展,討論中國圖書館學史研究的不足,提出今后應重點關注的方向。

      1 研究主題分析

      回顧和總結(jié)中國圖書館學史研究進展,筆者從以下幾個主題進行橫向考察,包括圖書館學史綜合研究、圖書館學史上的學者研究、圖書館學史基本理論問題討論、各歷史時期圖書館學發(fā)展研究等四方面,并以此為基礎分別加以評述。

      1.1 中國圖書館學史綜合研究

      對中國圖書館學史進行綜合研究的已有成果,主要有以下兩種形式:

      (1)相關著作。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作為圖書館學史或相關專著的部分內(nèi)容,或是圖書館學史類專著。比如,吳仲強等的《中國圖書館學史》[2],黃宗忠在該書序言中云“全書的重點是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緒論主要探討圖書館學史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第二章梳理圖書館學的發(fā)展脈絡(約5萬余字),另外分專題討論中國的圖書學史、藏書學史、圖書分類學史、目錄學史、文獻學史、圖書館學教育史等。周文駿和王紅元的《中國圖書館學研究史稿》[3]以1949-1979年圖書館學研究和發(fā)展歷程為研究對象,以專題方式討論中國當代圖書館學研究的歷史軌跡。吳稌年的《圖書館活動高潮與學術(shù)轉(zhuǎn)型:古近代》[4]主要論述近代圖書館的發(fā)展高潮與學術(shù)轉(zhuǎn)型,分析圖書館學史研究的主要特征和圖書館史的研究范圍,簡述新圖書館運動中的學術(shù)成果。

      二是圖書館學通論類著作中涉及圖書館學史內(nèi)容。比如,吳慰慈主編的《圖書館學新探》中關于“圖書館學史研究”的章節(jié)[5],分析加強圖書館學史研究的必要性,提出圖書館學史研究的重要問題。南開大學圖書館學系編撰的《理論圖書館學教程》 [6]關于“中國圖書館學的形成與發(fā)展”[7]的章節(jié),將圖書館學史分為圖書館學的孕育、萌芽、產(chǎn)生和發(fā)展幾個時期。宓浩主編的《圖書館學原理》[8]簡述了中國圖書館學的發(fā)展概況。黃宗忠的《圖書館學導論》[9]分析了圖書館學思想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分為孕育時期的圖書館學、圖書館學的確立與發(fā)展、圖書館學逐漸走向成熟、新中國圖書館學研究概況幾個階段,簡介圖書館學者及其成果。譚迪昭編著的《圖書館學概論》[10]簡要敘述中國圖書館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重點介紹杜定友和劉國鈞的圖書館學成就。程亞男的《書海聽濤——圖書館散論》 [11]關于圖書館學史的部分,重點分析吳仲強等的《中國圖書館學史》的可取之處和不足,提出對圖書館學史研究的一些思考。王子舟的《圖書館學基礎教程》[12]從古代的圖書館知識體系、現(xiàn)代圖書館學的產(chǎn)生、圖書館學發(fā)展的三次高潮、圖書館學代表人物、我國臺灣圖書館學研究等方面介紹中國圖書館學的發(fā)展簡史。蔣永福的《圖書館學通論》 [13]將中國圖書館學理論發(fā)展史分為三個時期:古代圖書館學發(fā)展時期(1909年之前)、近現(xiàn)代圖書館學發(fā)展時期(1909-1949年)、建國后圖書館學發(fā)展時期(1949年至今)。

      (2)單篇論文。比如,金敏甫認為圖書館學術(shù),在吾國古代,早已有之,如目錄學、校讎學、版本學,重點對民國時期圖書館學術(shù)發(fā)展史進行較為詳細的記述[14]。王余光認為,圖書館學史研究對促進學術(shù)發(fā)展和提高學者修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論述圖書館學術(shù)史研究的具體內(nèi)容,列舉20世紀40位重要的圖書館學家,并加以簡要分析[15]。王余光還認為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圖書館學史研究已有一定成就,這些成果為圖書館學史研究奠定了基礎,闡述了圖書館學術(shù)史研究的目的和內(nèi)容[16]。談榮森簡要回顧西漢至20世紀80年代中國圖書館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分析中國圖書館學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征[17]。況能富對中國和歐美兩大文化系統(tǒng)的圖書館學思想發(fā)展進行綜合比較研究[18]。在《中國圖書館學史序論》中,謝灼華在“序說”部分討論了什么是圖書館學,圖書館學是否是一門科學等問題;在“界說”部分討論了中國古代能否形成圖書館學;在“概說”部分簡述中國古代圖書館學的發(fā)展階段,提出應建立“中國圖書館學史”[19]。吳仲強等討論中國圖書館學史的研究對象、研究內(nèi)容、分期、研究意義、研究的原則和方法[20]。柴純青從文獻科學的意義上,認為中國圖書館學經(jīng)歷了兩次飛躍,建議重揚圖書館學傳統(tǒng)和歷史[21]。徐仕敏分析過去千年中國圖書館學發(fā)展的形式特征[22]。伍若梅、張杰從圖書館學史研究意義、概念、研究內(nèi)容、分期、研究原則和方法等方面綜述中國圖書館學史理論研究現(xiàn)狀,指出研究存在的問題[23]。韓玨對加強圖書館學術(shù)史研究進行深入思考,認為圖書館學術(shù)史研究與圖書館史、圖書館學史和圖書館思想史的研究之間既有密切聯(lián)系,又相互區(qū)別[24]。

      1.2 中國圖書館學史上的學者研究

      中國圖書館學史的學者研究主要包括對圖書館學人的學術(shù)經(jīng)歷、撰述、學術(shù)觀點的評述等內(nèi)容。

      (1)綜論圖書館學人共同體的論文。王余光介紹了中國當代多位圖書館學家的著作,認為圖書館學前輩學者的著作多不傳世的主要原因在于學術(shù)傳統(tǒng)的缺失和專業(yè)學術(shù)史教育尚未開展,建議開展圖書館學學術(shù)史研究與學術(shù)史教育[25]。王余光還列舉了40位已故的20世紀重要文獻學家,簡要分析其學術(shù)背景[26],其中多數(shù)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圖書館學家,為后來的研究者開辟了方向。況能富介紹了中國的程俱、鄭樵和西方的諾代、萊布尼茨的圖書館學成就及其貢獻[27]?;魢鴳c刻畫了20世紀我國大陸圖書館學四代學人和我國臺灣圖書館學“兩代半人”的群體特征及其代表人物[28]。于友成從橫向角度研究中國當代著名圖書館學家,剖析他們的事業(yè)成就、學術(shù)思想、成長過程,及其對中國圖書館學術(shù)與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的影響,以弘揚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崇高精神[29]。羅德運認為中國圖書館學能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一代代圖書館學人近百年奮斗的結(jié)果,開展對圖書館學人的研究,特別是整體研究,是圖書館學研究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30]。

      (2)針對圖書館學人個體的研究。已有成果對古代圖書館學人的研究不多,對近現(xiàn)代圖書館學人的研究文獻較豐富。

      關于古代圖書館學人,錢亞新認為鄭樵是中國圖書館學的奠基人之一[31]。潘鈜認為鄭樵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圖書館學家[32]。錢亞新論述了祁承璞的圖書館學思想[33]。劉毅討論了邱浚的系統(tǒng)圖書館學思想和公共圖書館思想[34]。

      關于近現(xiàn)代圖書館學人,吳則田敘述了韋棣華在中國近代圖書館史上的活動及貢獻[35]。趙玲分析了張元濟的圖書館學思想[36]。洪水平認為蔡元培在中國圖書館學史上的地位是思想家型的圖書館學家[37]。崔廣社和崔云格論述梁啟超的圖書館實踐活動及其對圖書館學理論的研究成果,闡明梁啟超“中國圖書館學”思想的形成,以及他提出的建設“中國圖書館學”的思想基礎[38]。祝妍通過對梁啟超圖書館學觀念、實踐、理論進行系統(tǒng)闡述,介紹他對中國近代圖書館學理論發(fā)展的獨特貢獻[39]。程煥文記述了沈祖榮的成就及其對圖書館學教育的貢獻[40-44]。周進良[45]和馬啟花[46]論述了李大釗在圖書館理論方面的貢獻和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的工作實踐。周曉燕論述了楊昭悊對中國圖書館學研究的開拓性貢獻[47]。戴煜濱以李小緣在20年代后期發(fā)表的文章為基礎,從關于“傳播消息及知識之總機關”的提法、“文獻”的認識、圖書館乃小宇宙及其流通致用思想、圖書館立法問題、圖書館事業(yè)宏觀規(guī)劃構(gòu)想五方面論述其對圖書館學的開拓性貢獻[48]。楊屹東分析了李小緣的圖書館學思想和成就[49]。

      周文駿和王紅元對杜定友、劉國鈞、王重民三位圖書館學人進行個案研究[50]。王子舟系統(tǒng)地評述了杜定友的圖書館學思想及其在各方面的貢獻[51]。李彭元討論了杜定友的公共圖書館思想[52]。張樹華[53]、易雪梅[54]、丁文靜[55]從不同角度論述劉國鈞對圖書館學的貢獻。鐘守真論述了劉國鈞對比較圖書館學在中國形成的貢獻[56]。田春艷從圖書館學理論、分類、編目、書史、圖書館工作和圖書館學教育五方面介紹了劉國鈞對中國圖書館學的貢獻。陳源蒸通過重讀劉國鈞的《圖書館要旨》,闡釋了他對圖書館學的貢獻[57]。魏成剛分析劉國鈞在圖書館學理論、圖書分類、圖書編目、文獻學、文獻史、歷史學以及教育、文化等方面均有著突出的理論成果,認為他在中國近現(xiàn)代圖書館學領域中是里程碑式的大家,是近代中國圖書館學史的“歷史的人格者”,是把握近代圖書館學發(fā)展之要點的關鍵[58]。王錦貴主編、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編的《王重民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是關于這位著名目錄學家、版本學家、敦煌學家、圖書館學家的紀念文集,其中的論文記述了其生平事跡,反映了其在學術(shù)領域的重要貢獻[59]。王余光討論了王重民在學術(shù)研究上的成就和對圖書館學教育的貢獻[60]。

      吳仲強論述了毛坤的圖書館學思想及其貢獻[61]。樸英哲根據(jù)皮高品著述活動的特點,探討其在分類學方面的主要學術(shù)成果及觀點[62]。張亞芳[63]和白國應[64]闡述了錢亞新的索引和圖書分類思想。鄧小昭論述了陳譽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思想與實踐[65]。鄭永田認為中國當代知名圖書館學者劉迅在圖書館學理論、圖書館學教育、圖書館事業(yè)、圖書館學未來、國外圖書館學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66]。吳稌年認為俞爽迷是對中國近代圖書館理論與實踐作過較大貢獻者[67]。邸念雄論述了王振鵠的圖書館學思想與方法[68]。

      1.3 圖書館學史基本理論問題討論

      關于圖書館學史概念的討論,吳仲強[69]、霍國慶[70]、鄭全太[71]、錢鵬[72]等在著述中討論了中國圖書館學史的概念。關于圖書館學發(fā)展軌跡和特征研究,霍國慶論述了20世紀中國圖書館學三次高潮及其發(fā)展軌跡[73]。王子舟認為20世紀中國圖書館學發(fā)展史上出現(xiàn)過三次高潮[74]??缕降葟膱D書館學發(fā)展史觀和圖書館學的學科特性視角探討了圖書館學發(fā)展規(guī)律[75]。關于圖書館學本土化歷史研究,劉迅通過分析歐美圖書館學流派及其影響,論述中國圖書館學的發(fā)展道路[76]。劉茲恒的博士學位論文總結(jié)了20世紀中國圖書館學本土化取得的成就及其經(jīng)驗教訓[77]。劉茲恒介紹了沈祖榮、杜定友和劉國鈞三位圖書館學家在20世紀初中國圖書館學本土化中的貢獻[78]。除此之外,另有文獻討論圖書館學史的學科建設[79-81]、史料建設[82]和圖書館學教育史[83-84]等問題。

      1.4 各歷史時期中國圖書館學發(fā)展研究

      關于古代圖書館學發(fā)展,況能富認為明清是中國圖書館學的經(jīng)驗科學內(nèi)容大發(fā)展的重要時期[85]。吳仲強論述1840年以前中國圖書館學歷史[86]。傅榮賢通過考古材料,探討殷商圖書館和殷商圖書館學思想[87]。關于晚晴圖書館學發(fā)展,戴煜濱探討了中國圖書館學的萌芽與形成問題,論述晚清圖書館學發(fā)展史[88]。王子舟研究了中國近代圖書館學的產(chǎn)生、形成過程[89]。程煥文論述了晚清時代中國近代圖書館學術(shù)思想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演變過程[90]。關于民國圖書館學發(fā)展,范凡從整體上分析了民國時期圖書館著作與圖書館學發(fā)展之間的關系[91]。李彭元論述了民國時期公共圖書館思想[92]。程煥文將民國時期圖書館學術(shù)研究分為三個階段[93]。徐鴻將1911年前后至1949年近代圖書館學劃分為三個時期[94]。劉亮探討了民國時期中國圖書館學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與特征[95]。關于新中國圖書館學發(fā)展,周文駿分專題論述1949-1979年間圖書館學研究的歷史[96]。潘燕桃論述了1949-2009年公共圖書館思想[97]。張樹華對1949年后30年間圖書館學研究情況進行了回顧[98]。劉茲恒評述了20世紀80年代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的兩次高潮[99]。吳慰慈、張久珍描述了1949年后圖書館學理論研究60年的發(fā)展軌跡[100]。黃宗忠回顧了新中國圖書館學研究60年的發(fā)展與成就[101]。王子舟回顧和反思了建國60年來圖書館學研究歷史[102]。

      綜上所述,通過梳理中國圖書館學史研究的相關文獻,讓我們對圖書館學史研究的進展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討論的主題涉及圖書館學史研究的主要方面,這些研究主題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值得繼續(xù)深入研究和探討。此外,從已有文獻中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研究話題受到關注,比如圖書館學史研究的意義、原則、對象和范圍,中國圖書館學的確立,區(qū)分圖書館史和圖書館學史,圖書館學發(fā)展與社會背景的相互影響和關系。

      2 總結(jié)與討論

      中國圖書館學史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這為圖書館學史課題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總體而言,無論從時間的系統(tǒng)性還是從內(nèi)容的全面性來考察,圖書館學史研究基礎稍顯薄弱。至今尚無一部能夠全面系統(tǒng)反映和總結(jié)中國圖書館學產(chǎn)生、發(fā)展歷史的學術(shù)史專著問世,使中國圖書館學學科建設缺失重要的一環(huán)。

      2.1 存在的不足

      通過文獻調(diào)查,筆者認為中國圖書館學史研究中的以下問題值得繼續(xù)深入發(fā)掘:

      (1)對中國圖書館學發(fā)展的歷史過程缺少系統(tǒng)性研究。即使已經(jīng)問世的圖書館學史研究成果,在圖書館學理論著作中所占篇幅也非常有限,并未成為研究主體,更加無法完整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圖書館學發(fā)展歷程的全貌。

      (2)對中國圖書館學發(fā)展的階段性和時代性特征,以及中國圖書館學與所處社會、文化、政治、經(jīng)濟等時代背景之間的關系,有待深入探討和研究。

      (3)對中國圖書館學的學科發(fā)展規(guī)律討論不足,需要進一步挖掘和更加準確地描述。此外,圖書館工作實踐與圖書館學、圖書館學教育與圖書館學發(fā)展之間的種種關系尚需深入研究。

      (4)圖書館學人及其共同體對圖書館學發(fā)展的影響和意義的研究不夠深入具體。

      2.2 關注的方向

      筆者對中國圖書館學史研究的重大意義和研究方向有幾點認識,認為圖書館學史研究將成為學術(shù)界研究的新熱點。

      (1)圖書館學在古代主要是指校讎學、目錄學、分類學等內(nèi)容,總結(jié)古代圖書館學發(fā)展的成就和經(jīng)驗,梳理從古至今圖書館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征,既是社會文化發(fā)展和時代變遷的需要,又是當代圖書館學人的使命和任務。

      (2)晚清以來,隨著歐美圖書館觀念和圖書館學思想方法的傳入,中國圖書館學經(jīng)歷了漫長的本土化的進程。通過百余年的發(fā)展,中國圖書館學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圖書館學作為社會科學體系中重要一員的地位得以最終確立。有鑒于此,對中國圖書館學史進行系統(tǒng)而全面的總結(jié)非常必要,既是學科發(fā)展的時代需求,也對研究中國圖書館學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價值。

      (3)總結(jié)評價中國歷史上的圖書館學流派及其成果,客觀探索圖書館學發(fā)展規(guī)律,對推進圖書館學研究具有理論借鑒和參考價值,對當今和未來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現(xiàn)實意義。

      (4)在中國圖書館學教育中,圖書館學史課程的開設還是一片空白。建構(gòu)中國圖書館學史研究體系和撰寫一部中國圖書館學史專著,對圖書館學教育有重要的價值。

      (5)希望學界能夠系統(tǒng)、全面、客觀地梳理幾千年來中國圖書館學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本著詳今略古的思路,探討圖書館學發(fā)展的階段性和規(guī)律性,構(gòu)建中國圖書館學史研究框架體系。

      [1]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二) [M].北京:中華書局,1989:44.

      [2][69]吳仲強.中國圖書館學史[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

      [3][50][96]周文駿,王紅元.中國圖書館學研究史稿[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 吳稌年.圖書館活動高潮與學術(shù)轉(zhuǎn)型:古近代[M].北京:兵器工業(yè)出版社,2005.

      [5] 吳慰慈.圖書館學新探[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36-41.

      [6] 南開大學圖書館學系.理論圖書館學教程[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1:106-125.

      [7] 楊建東,羅德運.中國圖書館學的形成與發(fā)展[J].湖北高校圖書館,1985(3):5-11.

      [8] 宓浩.圖書館學原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294-303.

      [9] 黃宗忠.圖書館學導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84-119.

      [10]譚迪昭.圖書館學概論[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138-148.

      [11]程亞男.書海聽濤——圖書館散論[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208-212.

      [12]王子舟.圖書館學基礎教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40-51.

      [13]蔣永福.圖書館學通論[M].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9:48-63.

      [14]金敏甫.中國圖書館學術(shù)史[J].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周刊,1928(2):1-14.

      [15]王余光.圖書館學史研究與學術(shù)傳承[J].山東圖書館學刊,2009(2):1-3.

      [16][73]王余光.序言[M]//范凡.民國時期圖書館學著作出版與學術(shù)傳承.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1.

      [17]談榮森.中國圖書館學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J].廣東圖書館學刊,1981(1):3.

      [18]況能富.圖書館學思想發(fā)展論綱[J].圖書情報知識,1982(4):64-67.

      [19]謝灼華.中國圖書館學史序論[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85(3):122-128.

      [20]吳仲強.中國圖書館學史論[J].中國圖書館學報,1992(4).

      [21]柴純青.中國圖書館學史:傳統(tǒng)及其分析[J].圖書館,1993(3):20-24.

      [22]徐仕敏.過去千年中國圖書館學發(fā)展的形式特征[J].圖書情報工作,2000(9):10-15.

      [23]伍若梅,張杰.我國圖書館學史理論研究綜述[J].圖書館,2012(6):72-76.

      [24]韓玨.加強圖書館學術(shù)史研究的幾點思考[J].圖書館建設,2012(6):9-12.

      [25]王余光.圖書館學前輩學術(shù)著作的傳與讀[J].圖書情報工作,2005(1):9-10.

      [26]王余光.略論20世紀中國文獻學家[J].圖書情報工作,2006(2):5-6,20.

      [27]況能富.東西方圖書館學奠基者事略[J].圖書情報工作,1983(6):32.

      [28][70]霍國慶.百年滄桑三次高潮四代學人——20世紀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圖書館學史總評[J].圖書館,1998(3):4-12.

      [29]于友成.中國當代著名圖書館學家研究[J].山東圖書館季刊,1998(4):17-20.

      [30]羅德運.應認真開展對中國圖書館學人的研究(上) [J].圖書館雜志,2002(3):7-10.

      [31]錢亞新.我國圖書館學的奠基人——鄭樵[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3):93-102.

      [32]潘鈜.略論鄭樵對圖書館學的貢獻[J].江蘇圖書館工作,1983(4):9-12.

      [33]錢亞新.祁承璞——我國圖書館學的先驅(qū)者刊名[J].圖書館雜志,1962(1):45-52.

      [34]劉毅.邱浚圖書館學思想評價[J].廣東圖書館學刊,1985(2):69-71.

      [35]吳則田.韋隸華在中國近代圖書館史上的活動[J].圖書情報知識,1983(4):86-91.

      [36]趙玲.張元濟的圖書館學思想與實踐[J].圖書情報工作,2005(10):136-139.

      [37]洪水平.試論蔡元培在中國圖書館學史上的貢獻與地位[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0(5):66-68.

      [38]崔廣社,崔云格.簡論梁啟超的中國圖書館學思想[J].圖書情報工作,1995(3):70-73.

      [39]祝妍.梁啟超圖書館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1.

      [40]程煥文.一代宗師 千秋彪炳——記中國圖書館學教育之父沈祖榮先生[J].圖書館,1990(4):54-58.

      [41]程煥文.一代宗師 千秋彪炳——記中國圖書館學教育之父沈祖榮先生(續(xù))[J].圖書館,1990(6):66-67.

      [42]程煥文.一代宗師 千秋彪炳——記中國圖書館學教育之父沈祖榮先生(續(xù))[J].圖書館,1991(1):71-76.

      [43]程煥文.一代宗師 千秋彪炳——記中國圖書館學教育之父沈祖榮先生(續(xù))[J].圖書館,1991(3):60-64,73.

      [44]程煥文.一代宗師 千秋彪炳——記中國圖書館學教育之父沈祖榮先生(續(xù))[J].圖書館,1991(5):69-73.

      [45]周進良.李大釗圖書館學思想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3(4):107-111.

      [46]馬啟花.李大釗圖書館學思想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6.

      [47]周曉燕.論楊昭悊及其圖書館學思想[J].四川圖書館學報,1999(5):76-80.

      [48]戴煜濱.論李小緣先生超時代的圖書館學思想[J].圖書情報工作,1997(5):18-22.

      [49]楊屹東.李小緣學術(shù)思想與成就研究[D].北京:北京大學,2009.

      [51]王子舟.杜定友和中國圖書館學[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52]李彭元.試論杜定友先生的公共圖書館思想[J].圖書館,2012(1):22-24.

      [53]張樹華.劉國鈞教授生平及學術(shù)思想簡介[J].吉林省圖書館學會會刊,1981(4):1.

      [54]易雪梅.劉國鈞先生與國立西北圖書館——兼論劉國鈞的辦館思想[J].圖書與情報,1986(4):9-13.

      [55]丁文靜.劉國鈞先生圖書館學術(shù)思想研究[D].北京:北京大學,1990.

      [56]鐘守真.劉國鈞與比較圖書館學[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1994(2):42-44.

      [57]陳源蒸.重讀《圖書館學要旨》——也談圖書館學前輩學術(shù)著作的傳與讀[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8(1):96-98.

      [58]魏成剛.論劉國鈞先生的學術(shù)成就[D].北京:北京大學,2008.

      [59]王錦貴.王重民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60]王余光.王重民先生的生平與著述[J].圖書情報工作,2003(5):5-6.

      [61]吳仲強.論毛坤的圖書館學思想[J].四川圖書館學報,1998(2):57-61.

      [62]樸英哲.皮高品分類思想初探[J].黑龍江圖書館,1991(1):39-40.

      [63]張亞芳.錢亞新先生索引思想初探[J].江蘇圖書館學報,1987(3):13-16.

      [64]白國應.錢亞新的圖書分類思想[J].江蘇圖書館學報,2001(2):11-15.

      [65]鄧小昭.陳譽先生的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思想與實踐[J].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學刊,2000(3):13-16.

      [66]鄭永田.試論劉迅先生的圖書館學思想[J].圖書館建設,2009(1):109-112.

      [67]吳稌年.俞爽迷的圖書館學研究及其瑕疵[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4):82-88.

      [68]邸念雄.評王振鵠的圖書館學思想與方法[J].圖書館學研究,1989(3):84-90.

      [71][80]鄭全太.我國圖書館學史學科建設亟待加強[J].圖書館學研究,2001(3):10-14.

      [72]錢鵬.議“圖書館學史”研究[J].圖書館建設,2005(3):25-27.

      [74]王子舟.20世紀中國圖書館學發(fā)展的三次高潮[J].圖書情報工作,1998(2):2-5,33.

      [75]柯平,岳修志,李卓卓.圖書館學發(fā)展規(guī)律探究[J].情報資料工作,2006(4):5-9.

      [76]劉迅.西方圖書館學流派及其影響——兼論中國圖書館學的發(fā)展道路[J].圖書館學刊,1983(4):1-12.

      [77]劉茲恒.20世紀中國的圖書館學本土化研究[D].北京:北京大學,2005.

      [78]劉茲恒.20世紀初我國圖書館學家在圖書館學本土化中的貢獻[J].圖書與情報,2009(3):1-7.

      [79]況能富.應當開設“圖書館學思想史”課程——談圖書館學基礎理論教學的改革[J].圖書情報知識,1986(2):70-72.

      [81]傅榮賢.《中國古代圖書館學史》課程應該教什么[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3):61-64.

      [82]顧燁青.中國近現(xiàn)代圖書館學人史料建設:現(xiàn)狀與展望[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0(3):5-14.

      [83]王子舟.中國圖書館學教育九十年回望與反思[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9(6):70-78,96.

      [84]王蕾,張琦,程煥文.中國圖書與圖書館史教育九十年[J].圖書館論壇,2010(6):58-65.

      [85]況能富.中國十五至十八世紀圖書館學思想論要[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84(4):90-96.

      [86]吳仲強.中國古代圖書館學史論[J].圖書情報工作,1992(4):1-7.

      [87]傅榮賢.殷商圖書館和殷商圖書館學思想初探[J].圖書情報工作,2011(13):42-46.

      [88]戴煜濱.中國圖書館學的萌芽與形成(1840-1930)[D].北京:北京大學,1996.

      [89]王子舟.杜定友和中國圖書館學[D].武漢:武漢大學,1999.

      [90]程煥文.晚清圖書館學術(shù)思想史[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91]范凡.民國時期圖書館學著作出版與學術(shù)傳承[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

      [92]李彭元.民國時期公共圖書館思想研究[D].廣州:中山大學,2012.

      [93]程煥文.中華民國時期圖書館學術(shù)史序說[J].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2):91-98.

      [94]徐鴻.中國近代圖書館學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J].圖書情報知識,1988(1):53-55.

      [95]劉亮.民國時期我國圖書館學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與特征[D].西安:西北大學,2011.

      [97]潘燕桃.近60年來中國公共圖書館思想研究1949-2009[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

      [98]張樹華.三十年來我國圖書館學研究的發(fā)展和今后的任務[J].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1(1):85-93.

      [99]劉茲恒.評八十年代我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的兩次高潮[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991(4):8-11.

      [100]吳慰慈,張久珍.新中國圖書館學研究六十年[J].圖書館雜志,2009(5):3-11.

      [101]黃宗忠.新中國圖書館學研究60年的回顧與展望[J].圖書館論壇,2009(6):1-8.

      [102]王子舟.建國六十年來中國的圖書館學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11(1):4-12.

      猜你喜歡
      圖書館學圖書館思想
      2023 年寧夏圖書館學會年會順利召開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去圖書館
      中國圖書館學之當下:反思與瞻望
      圖書館論壇(2014年9期)2014-03-11 18:48:08
      廣西圖書館學會2013年年會暨第31次科學討論會在貴港舉行
      圖書館界(2013年6期)2013-03-11 18:50:45
      射洪县| 长顺县| 云安县| 阳泉市| 神农架林区| 兰溪市| 万盛区| 安乡县| 武穴市| 尚义县| 苍南县| 青岛市| 江川县| 辽阳县| 五大连池市| 延吉市| 黑河市| 承德县| 二手房| 西乌珠穆沁旗| 斗六市| 长泰县| 梨树县| 罗定市| 饶河县| 广元市| 舒兰市| 县级市| 威宁| 新绛县| 和田县| 西和县| 日土县| 泌阳县| 盘锦市| 灵宝市| 河北省| 乌兰浩特市| 鄂伦春自治旗| 花莲市| 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