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確保機件完整,操作靈活有效
拖拉機夜間駕駛與白天駕駛有很大的不同。夜間駕駛時,因燈光的照射范圍和亮度有限,視界受到限制,加上車輛震動,燈光晃動,容易產(chǎn)生錯覺。不但駕駛員自己產(chǎn)生慌亂,也會引起對方來車來人的判斷錯誤,易引發(fā)交通事故。夜間行車前除應認真檢查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外,還應準備常規(guī)的物品,如備胎、千斤頂、扳手,帶上照明設備如應急燈以及緊急停車時的警告標牌。
2.注意勞逸結合,杜絕疲勞駕駛
克服疲勞駕駛的最佳辦法是充分休息,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效果,養(yǎng)成按時就寢和良好的睡眠姿勢,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恢復精神體力,科學地安排行車時間,注意勞逸結合。連續(xù)行車3小時,必須停車休息20分鐘以上,盡量不在深夜駕駛;在行駛一段時間后停車休息,下車活動一下腰、腿,放松全身肌肉,預防駕駛疲勞;緩解疲勞駕駛也可以用濕毛巾擦洗臉部,涂點風油精或清涼油,或用雙手以適當?shù)牧Χ扰拇蝾^部,疏通頭部經(jīng)絡和血管,加快人體氣血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和大腦興奮,有效緩解疲勞。
3.正確使用遠近光燈,盡量避免超車
夜間行車,如果車速在30公里/時以下時應使用近光燈,而車速在30公里/時以上時便可使用遠光燈,以保證駕駛安全。夜間會車,在對向車相距150米時,應該相互關閉遠光燈,改用近光燈,這是為了避免妨礙對面駕駛員的視線。若對方車輛不變換近光燈,采取的措施有三個:一是立即減速并連續(xù)使用變換遠、近光的辦法來提醒對方;二是眼睛避開對方強光燈,以路旁的電線桿,樹木或路基為參照物減速慢行,同時注意右側的行人和自行車,防止掉溝里;三是讓對方通過后再提速,禁止遠光燈對射,遠光燈對射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夜間如果需要超車時,應連續(xù)變換遠近光燈告知前車,待前車讓路后從左側超車。
4.嚴格控制車速,增加跟車距離
拖拉機夜間行駛由亮處到暗處時,眼睛有一個適應過程,因此必須輕踩制動器,降低車速。在駛經(jīng)窄路、急轉彎、陡坡路等地方時,更應降低車速并隨時做好制動或停車的準備;如遇暴雨、下雪和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更須低速小心行駛;拖拉機在有冰的路面上行駛,要走直線,不要輕易頻繁地變道。會車及轉彎時都要提早減擋減速。下坡時也要將車速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圍內。遇到車輛側滑時正確操控方向盤可有效避免甩尾或原地掉頭:應順著側滑方向輕打方向盤,待車身回正后再輕踩剎車減速。
總之,夜間進行拖拉機駕駛應充分做好安全防御措施,排除各個不安全因素帶來的隱患,預防安全事故的發(fā)生,避免生命和財產(chǎn)的損失。
(福建省大田縣濟陽鄉(xiāng)農(nóng)機站 柯雙根 郵編:366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