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君
高中作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精神成長
黃金君
在我們中國,文章的地位向來是十分崇高的。《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曹丕《典論·論文》:“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庇纱丝梢姡恼聦懽骷脑⒘藵庵氐娜宋囊馓N,更具有實現(xiàn)生命永恒的理想價值。作文,是學生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現(xiàn);學生的內(nèi)在思想則是作文的源泉。兩者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清代文學批評家葉燮說:“詩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所以,我們的作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精神成長。學生的精神之根系發(fā)達了,寫出來的文章才有茂盛的風采。
目前,我們的作文教學并不樂觀。一是缺乏系統(tǒng)的寫作教材,沒有形成體例,更沒有依循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和生命需求而進行有序、科學的作文規(guī)劃。二是學生寫作的主體意識缺失,寫出來的文章往往精神缺鈣,思想蒼白;情感貧乏,沒有真實的生命體驗,經(jīng)常無病呻吟;思維定勢,難覓個性;等等。
(一)關注學生心靈的感悟
當前很多高中生在寫作時往往會運用大量的空話、套話,文章結構也沿用初中階段所學的寫作模式,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多關注他們內(nèi)心的情感,讓學生寫出帶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揚,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注重其心靈的感悟,從而激勵學生寫出對生活和社會的真實感受。
比如說2014年上海語文試卷的作文題目是:穿越沙漠與自由。引題為: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方式,因此你是自由的;但你必須穿越沙漠,因此你又是不自由的。這個作文題目屬于開放性話題,需要結合學生對生活的感悟來寫。所以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一定要結合他們的內(nèi)心感悟,從學生身邊的小事開始來引導他們有感而發(fā),激發(fā)出學生的真情實感。或者引導學生從宏觀出發(fā),探討世界的限制性自由,若學生具備一定的閱歷與思想,則可以讓其將宏觀與微觀相結合來探討人性的自由。
(二)建立開放的教學體系
一方面,作文教學必須和閱讀教學聯(lián)系起來。要將作文教學當成是閱讀教學的延伸和提高,為作文爭取到獨立的地位,讓作文教學朝著系統(tǒng)化和科學化的方向前進;同時還應該讓學生意識到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之間的關系,要求學生廣泛閱讀,不斷積累,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為他們的寫作積累更多的語言素材,掌握更高超的寫作技巧。
另一方面,作文教學應當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生活是取之不盡的寫作素材,我們一定要讓學生了解到寫作的目的是為了表達出自己對生活獨到的見解以及內(nèi)心獨立的思考,或給人以知識,或啟人以心智,或帶給人美好的感受,或陶冶人的情操。所以高中階段的作文教學應當徹底轉變初中作文教學那種封閉式的模式,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和大自然,去擁抱生活,面對社會,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去思考、去積累情感體驗以及生活素材,從而讓學生寫出的文章都是有感而發(fā)而非無病呻吟。
(三)強調(diào)寫作的現(xiàn)實價值
俄國著名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經(jīng)說:美便是生活。所以,只要我們留意生活,便能夠找到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作文與人生是密切相關的,是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獲取信息離不開閱讀和生活,同樣,我們作為社會的一員,在生活中表達情感時同樣離不開語言,而作文即是將我們內(nèi)心的感受和希望說出的語言,并非是游離于生命之外的。所以,作文教學不單單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同時還應當強調(diào)作文的現(xiàn)實價值,要讓學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的熱點,熱愛有品位的文化藝術,審察自己的價值取向和道德情操。因此教師在平常的命題作文訓練中,應當避免出現(xiàn)虛擬化的命題傾向,否則學生在審題過程中便會存在思維混亂,導致寫出的作文空話、假話連篇。另外,在教學時,還必須提醒學生不能為了作文而作文,作文與自己的精神世界是緊密相關的,一個人的文品可以看出他的人品,要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文品,從而引領他們的精神成長。
作文教學要努力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貼近現(xiàn)實生活,努力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重視寫作靈性的啟發(fā)和培植,這樣才能夠在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注重學生精神成長,喚醒他們心中真誠、善良的情操,才能夠讓語文教學的知識性和人文性結合起來,真正地服務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黃金君,教師,現(xiàn)居浙江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