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橡膠塑料機械服從有限公司 (遼寧 116036) 朱玉明
龍門式加工中心角度銑頭對刀技巧與應用
■大連橡膠塑料機械服從有限公司 (遼寧 116036) 朱玉明
摘要:數(shù)控加工除了具備設備、刀具和程序以外,如何精確確定加工坐標系也即編程坐標系是高質量完成數(shù)控加工的關鍵。本文以龍門式加工中心角度銑頭銑削加工螺旋溝紋輥為例,詳細介紹當角度銑頭旋轉角度后,如何手工確定編程零點的技巧與方法。
數(shù)控加工效率高、精度高,除了機床本身精度和程序的精度以外,對刀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對刀的目的是確定編程原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位置,對刀點可以設在零件上、夾具上或機床上,對刀時應使對刀點與刀位點重合。數(shù)控加工有多種對刀方式,如手動對刀、對刀儀對刀及ATC對刀等。手動對刀,即試切對刀。由于其對刀簡單、可靠、易操作、經(jīng)濟,因此得到廣泛應用。缺點是精度不是很高,而且對刀精度因人而異。不同機床、不同的零件結構,其手動對刀的難易程度不同。如龍門式加工中心角度銑頭在非坐標軸方向加工時對刀等等。
本文介紹采用角度銑頭、三面刃銑刀加工螺旋溝紋輥時,如何借助輔助用具進行對刀的技巧與應用。
如圖1所示,移動輥的圓周上有40條螺旋角度為30°的螺旋溝槽,每個溝槽的斷面形狀是直角三角形。在完成其他工序之后,需要在龍門式數(shù)控加工中心上,采用直角銑頭,逆時針旋轉30°后銑螺旋溝槽。根據(jù)溝槽結構的特殊性和溝槽的數(shù)量,決定采用三面刃成形銑刀成形加工。由于同類的輥有多個,因此采用手工編程、宏程序。
圖1 移動輥示意圖
圖2 對刀計算圖
由于直角銑頭工作時的狀態(tài)必須是刀軸線垂直于螺旋槽,也就是說刀盤在X-Y平面的投影直徑線(見圖2中刀盤端線)必須與螺旋槽同方向。然后隨著工作臺的移動、機床A軸的轉動和刀軸的轉動,在程序的控制下,便可加工出螺旋溝槽。但前提是要找出工作狀態(tài)下編程零點在機床坐標系中的位置。只有找出編程零點的位置,程序才能控制各軸準確動作,加工出工件。
(1) 標準棒心到編程零點的距離。由圖2可以看出,如果將編程零點直接作為對刀點,當?shù)遁S旋轉30°后,無法精確的對出這一點,因此只能采用輔助用具,將對刀點設在容易對出的位置。本案采用圓形標準棒的圓心作為對刀點,具體對刀步驟如下:①將一個標準棒固定到工作臺面任何位置,為方便可固定在工件附近。②將百分表固定在Z軸上(機床主軸),測得標準棒X方向最外緣點到移動輥端的距離L,又根據(jù)已知的標準棒直徑和螺旋槽起點到輥端的距離h算出圖中標準棒心到編程零點的距離X為L+h-d/2。同理測出標準棒Y方向最外緣點到移動輥上緣的距離b,然后計算出Y(L1)為D/2+b-d/2,式中D為輥徑。除了
用百分表外,還可使用對刀棒對出標準棒心到編程零點的X、Y值。
(2)編程零點確定。在直角頭中安裝一標準刀棒,然后沿Y軸方向逆時針旋轉30°,如圖2俯視圖中所示。將刀棒與標準棒相切(見圖2俯視圖),此時刀棒與標準棒的切點距標準棒心的距離為d/2。將刀棒抬起,平移d/2,實際中是工作臺沿X負方向平移d/2,此時刀棒中心線的位置,也即刀軸線的位置。鎖定X、Y,抬Z軸,卸下刀棒,換上三面刃銑刀,如圖3所示,調(diào)整Z軸,使刀位點與標準棒端面圓心點重合,如圖2中俯視圖所示。在G54坐標中,分別移動X(L+h-d/2)、Y(D/2+b-d/2)的距離,然后清零,即找到了直角銑頭旋轉30°時,使用三面刃銑刀加工螺旋溝槽的編程零點。工件的裝夾示意圖如圖4所示。
圖3 三面刃成形銑刀示意圖
圖4 工件裝夾及刀具定位示意圖
需要設定輔助對刀點的數(shù)控加工,多發(fā)生在零件加工部位與刀軸成一定角度,需要工作臺旋轉或刀軸旋轉一定的角度后才能進行加工的工況中。
對于粗加工后還需熱處理或時效等其他工序的工件,工件轉序前要在編程零點作標記,再上床時需要重新對零點。為了保證對刀精度,最好粗精加工由同一個操作者、使用同樣的輔具進行對刀,否則會產(chǎn)生較大的誤差或調(diào)整困難。
批量生產(chǎn)時,還是采用更簡便高效、更準確的方法為易。但當條件不具備時,采用輔助對刀點進行手動對刀的方法還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 丁海萍,顧劍鋒. 數(shù)控加工中心常用對刀方法及其應用[J]. 廣西輕工業(yè). 2007(8):51~52.
收稿日期:(201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