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慧,于麗紅,劉清明(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濟南5000;山東省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化濁行血湯加味輔助治療缺血性中風療效觀察
李雅慧1,于麗紅1,劉清明2
(1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濟南250001;2山東省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缺血性中風的發(fā)病率及致殘率均較高[1],且治療棘手。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們以血濁理論為指導,對48例缺血性中風患者予化濁行血湯加味治療,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研究對象為同期于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保健科接受治療的96例缺血性中風患者。其中男40例、女56例,年齡(68.1±1.8)歲;中醫(yī)診斷符合1995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科研協(xié)作組起草制訂的《中風病中醫(yī)診斷療效評定標準》,西醫(yī)診斷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撰寫組制定的《中國急性腦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臨床分期均為恢復期,合并高血壓63例,血脂異常61例,糖尿病37例,冠心病34例。將96例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兩組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
治療方法及療效判斷:兩組均調整飲食結構,低脂、低糖飲食;常規(guī)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75mg,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觀察組口服化濁行血湯加味?;痉剿?荷葉15 g、決明子15 g、山楂15 g、虎杖15 g、制水蛭6 g、酒大黃9 g、路路通15 g、何首烏30 g。脾胃氣虛者加黨參、黃芪、太子參,肝腎陰血虧損較甚者加熟地、肉蓯蓉、桑寄生,氣機郁滯者加川芎、郁金、香附,濁郁化熱者加丹皮、赤芍、紫草,痰濕較重者加二陳湯或溫膽湯,血濁致瘀者加丹參、澤蘭。對照組舒血寧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鹽水500mL中靜滴,1次/d。治療1個月后評定療效及不良反應。療效評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2],按癥狀輕、中、重進行量化計分,證侯積分減少≥70%為顯效、30%~70%為有效、<30%為無效。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觀察組顯效35例、有效1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9%,對照組分別為28、15、5例及89.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P<0.05。兩組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兩組治療前后主要臨床癥狀評分比較,見表1。
討論:中風病是中醫(yī)四大病之首,多從風火上擾、痰瘀阻絡、痰熱腑實、陰虛風動、氣虛血瘀等病機出發(fā)予以遣方用藥[3]。本文的立論基礎為王新陸教授的血濁理論,該詞首見于《靈樞·逆順肥瘦》。王新陸教授認為,血濁是指血液受各種因素影響,失卻其清純狀態(tài),或喪失其循行規(guī)律,影響其生理功能,因而擾亂臟腑氣機的病理現(xiàn)象;其包括血的物質構成渾濁和循行紊亂兩個方面[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界的六淫邪氣致病漸退其次,而精神因素、環(huán)境污染、不良生活習慣等成為現(xiàn)代人致病的主要因素。這些因素均可客于血脈,使血液失于清純、循行混亂,發(fā)為血濁。血濁具有易侵犯腦神、傷及五臟、逆亂經(jīng)氣、阻滯血行、影響津液代謝等特點[4]。中醫(yī)理論認為,病發(fā)病過程中,風、火、痰、瘀、虛等均為中風的重要致病因素,血濁內(nèi)阻是其發(fā)生的關鍵樞紐,且貫穿于疾病始終。血濁不去,生痰致瘀,傷及肝腎,痰瘀互結,肝風內(nèi)動,發(fā)為中風。因此,治療以化濁行血為本,再根據(jù)患者的體質、癥狀、病情進展等情況進行隨證加減、辯證治療?;瘽崾乔寤袧嵝?、恢復血液的清純精專狀態(tài);行血,是恢復由于血濁帶來的血行障礙,改善脈道的紊亂狀態(tài)。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主要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頭暈目?! ≈w強直 頸項強直 肢體麻木 舌質 舌苔觀察組48治療前 2.55±0.37 2.43±0.49 2.61±0.13 2.12±0.81 4.35±1.06 2.77±0.14治療后 1.22±0.16* # 1.28±0.21* # 1.35±0.87* # 2.10±0.77* # 1.94±0.26* # 1.35±0.22* #對照組 48治療前 2.48±0.46 2.35±0.56 2.33±0.61 2.26±0.72 4.61±0.94 2.45±0.44治療后 1.95±0.75* 1.72±0.45* 2.01±0.54* 1.75±0.51* 3.51±1.02* 2.11±0.21*
舒血寧注射液是經(jīng)人工萃取的銀杏葉提取物,含有銀杏葉內(nèi)酯和總黃酮醇苷。舒血寧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廣泛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對于缺血性中風效果較好,常作為治療對照藥物用于新藥的研發(fā)。化濁行血湯組方中荷葉、決明子、山楂、虎杖、制水蛭、酒大黃、路路通、何首烏,方中荷葉、決明子、焦山楂均善清化濁邪為君。其中荷葉能升陽利濕化濁,通利小便;清陽得升則濁陰自降,濕邪得利則血濁可清[5];決明子味甘能清肝明目,通便祛濁[6],兩藥合用,通利二便,共奏化濁之功。山楂既能化濁,又能行血[7]。水蛭能助山楂行血通脈,又能破濁血惡血;虎杖活血化濁,清熱利濕解毒;酒大黃清熱解毒,活血祛濁,三藥同用,共同增強化濁活血之功,用為臣藥。方中選用路路通“通行十二經(jīng)穴”之藥,通引君臣藥直達病所,用以為佐助藥,且路路通本身即有利水除濁之功。本方選用何首烏以補血益精,滋養(yǎng)肝腎,用以為佐制藥,且本品亦有瀉濁之功??傊?,諸藥相伍,共收化濁行血之效。本研究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癥狀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證實化濁行血湯加味輔助治療缺血性中風療效較好。
參考文獻:
[1]張國謹,趙增榮.國外腦血管病研究進展[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0: 170.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 346-349.
[3]王新陸.腦血辨證[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 82-99
[4]王新陸.論血濁與腦?。跩].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25(9): 579-581.
[5]金濤,孫燚峰,于偉,等.自擬荷葉降脂湯治療代謝綜合征高脂血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09,16(5): 310-311.
[6]高艷青,劉俊.決明子的藥理作用及其研究進展[J].中國藥業(yè),2008,17(8): 63-64.
[7]王現(xiàn)春,潘麗輝,林輝.山楂不同炮制方法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19): 46-47.
[8]危成筠.水蛭及水蛭素在腎臟病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01,8(2): 136-137.
收稿日期:( 2015-03-1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36.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