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麥103
審定編號 豫審麥2014019
申請單位 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特征特性 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223.4~234.1天;幼苗匍匐,抗寒性較好;冬季分蘗力強,春季返青晚,兩極分化慢,苗腳不利索,抽穗較早;穗下節(jié)短,旗葉偏窄長、上舉,株高74~79厘米,抗倒性中等;穗紡錘形,穗小,碼稀,短芒,白殼;子粒半角質,飽滿度較好,千粒重43.1~48.2克;后期耐熱性好,成熟落黃好。經鑒定,該品種高抗條銹病、中抗葉銹病,中感白粉病和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產量表現 該品種于2013—2014年度參加河南省冬小麥品種生產試驗,平均667平方米產量為563.4千克,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產6.0%。
栽培要點 適宜播期為10月上中旬,適播期內每667平方米基本苗以15萬株左右為宜,晚播應適當增加播量。施足底肥,氮、磷、鉀肥科學搭配(以1.0∶1.0∶0.8為宜),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農家肥3~4噸、尿素12~15千克、磷酸二銨20千克、氯化鉀10千克,施肥以底肥為主,春季可追施尿素10千克左右。澆好底墑水,根據土壤墑情澆返青拔節(jié)水、孕穗水及灌漿水。返青至抽穗期噴灑粉銹寧或多菌靈,防治紋枯病及白粉病。抽穗揚花期遇連陰雨天氣時,應噴灑多菌靈防治赤霉病,注意防治蚜蟲。
適宜地區(qū) 該品種適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麥區(qū)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