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家蠶蠶病的科學防治

      2015-02-21 04:05:54王英民
      蠶桑茶葉通訊 2015年2期
      關鍵詞:蠶具膿病蠶病

      王英民

      (河南省蠶業(yè)科學研究院 450008)

      在家蠶的飼養(yǎng)過程中,因技術措施處理不當,導致大量發(fā)生蠶病,特別是夏秋蠶期大量爆發(fā),在生產(chǎn)中極為常見。家蠶的蠶病主要有:病毒病(包括血液型膿病、中腸型膿病、病毒型軟化病),細菌病(敗血病、卒倒病、細菌性胃腸病),真菌病(白僵病、綠僵病、曲霉病等),微粒子病(原蟲病),中毒癥等。

      1 病毒病

      病毒病是生產(chǎn)中最常見的蠶病,主要有血液型膿病、中腸型膿病、病毒性軟化病三種。

      1.1 病毒病種類

      1.1.1 血液型膿病

      自感染至發(fā)病小蠶期一般經(jīng)過3 ~4 天,大蠶期經(jīng)過5 ~7 天發(fā)病。血液型膿病特有的典型癥狀是:體色乳白、體軀腫脹、常在蠶匾邊緣狂躁爬行、皮膚易破流出乳白色膿液。

      1.1.2 中腸型膿病

      是一種慢性病,潛伏期較長,蟻蠶感染的,到2、3 齡發(fā)病,3、4 齡感染的,到4、5 齡甚至上蔟前才發(fā)病。中腸型膿病蠶,個體發(fā)育遲緩、喜潛伏于蠶座蠶沙中、吐液、排白色稀糞或粘液、胸部透明呈空頭癥狀。

      1.1.3 病毒性軟化病

      發(fā)病較快,大蠶期發(fā)病后很快死去。觀察病蠶外觀癥狀,亦有空頭、下痢等癥狀,但病蠶整個腸腔沒有桑葉,空頭癥狀更明顯。

      1.2 病毒病防治

      嚴格洗刷消毒,杜絕病源,防止污染。養(yǎng)蠶前,必須對蠶室、貯桑室、蠶具及蠶室周圍環(huán)境進行徹底洗刷消毒。先把蠶室、蠶具、活動場地用凈水徹底洗刷一遍,將蠶具放烈日下暴曬(物理消毒)。再用2%的福爾馬林石灰漿對蠶室、蠶具消毒,并注意室內(nèi)溫度保持在25℃以上一晝夜后打開門窗,拿出蠶具在烈日下暴曬(物理消毒)。然后用含1%有效氯的次氯酸鈉液或漂白粉液消毒,因漂白粉有效氯易揮發(fā),用前一定要測好。最后用每立方5 克的硫磺熏煙消毒。

      養(yǎng)蠶中適時撒布大小防病一號、新鮮石灰粉,添食濃病清、病毒治等抗生類藥物;注重提青分批,淘汰遲眠遲起蠶;良桑飽食,勤除稀放;注意通風排氣,防止高溫悶熱誘發(fā)蠶病。養(yǎng)蠶結束后,用1%有效氯次氯酸鈉液或用0.5% ~1%新鮮石灰水對蠶室、蔟室、貯桑室及周圍環(huán)境進行洗刷消毒,并加強蠶沙、蔟具的管理。

      2 細菌病

      夏秋蠶期發(fā)生較多,常見的有細菌性敗血病、細菌性中毒病和細菌性胃腸病三種。

      2.1 細菌性敗血病

      蠶兒發(fā)病后停止食桑、體軀挺伸、靜伏蠶座、胸部膨大、排軟糞、死后尸體腐爛流出污水。

      預防此病,從3 齡開始,3 ~4 天添食一次蠶病清,蠶病清一小包,加水0.5kg 溶解后噴桑。

      2.2 細菌性中毒

      蠶兒因食下帶有細菌分泌毒素的桑葉而發(fā)病。毒素量大時,發(fā)病急,幾小時內(nèi)即停止食桑,胸部膨大,前半身昂起,吐腸液,發(fā)生抽筋狀的抖動,進而腹腳失去抓著力而死亡;食下毒素少時,經(jīng)2 ~3 天才表現(xiàn)停止食桑和爬動,繼而死亡。

      養(yǎng)蠶期間,桑園附近不能用細菌性農(nóng)藥治蟲;如桑葉被污染,可用含0.3%有效氯漂白粉液浸漬解毒,清洗晾干后喂蠶。

      2.3 細菌性胃腸病

      與病毒性軟化病相似,亦出現(xiàn)起縮、空頭、下痢癥狀。生產(chǎn)上一般只要及時選除病蠶,同時改善飼養(yǎng)條件,就不會蔓延發(fā)展。

      蠶期注意合理貯藏桑葉,避免濕葉過久、過厚堆放而造成桑葉變質(zhì)及細菌的滋生。生產(chǎn)上添食蠶病清藥物對細菌性胃腸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3 真菌病

      家蠶真菌病是由于蠶兒被真菌寄生所致,發(fā)病死亡后,其尸體變得僵硬而干癟,故又稱為僵病。

      蠶體感染真菌后,經(jīng)3 ~6 天即死亡。發(fā)病初期,食桑減少、舉動呆滯,蠶體上會出現(xiàn)油漬狀、針尖大小的病斑,剛死的病蠶身體變軟失去彈性,不久尸體逐漸變硬。

      防治方法:徹底消毒,消滅傳染源;使用防僵藥劑進行蠶體、蠶座消毒;蠶期勤除沙、勤撒吸濕材料,保持蠶座干燥。

      4 微粒子病

      微粒子病是由原蟲寄生引起的。這種病不僅在蠶期互相傳染,而且可以通過胚種傳染,由上代傳給下一代。微粒子病病程較長,感病較輕的蠶兒,可以繼續(xù)發(fā)育,直到化蛹、化蛾和產(chǎn)卵。感染微粒子病的蠶,發(fā)育極度緩慢,蠶體大小不勻,病蠶遲眠遲起,與健康蠶相差一個齡期以上。從外觀上看,主要有細小蠶、斑點蠶、半蛻皮蠶和不結繭蠶。

      防治方法:一是加強微粒子預知檢查,防止胚種傳染。二是徹底消毒,杜絕病源。三是飼養(yǎng)中及時隔離并嚴格淘汰弱小的病蠶,防止混育,以便造成蠶座感染。四是加強桑園治蟲,建立安全的外圍,防止昆蟲相互傳染。五是檢種室要遠離桑園、蠶室和冷庫。六是加強對引進蠶種的管理。

      5 蠅蛆病

      蠅蛆產(chǎn)卵在蠶皮膚上,孵化成蛆后鉆進蠶體寄生而致病,以夏秋蠶為害比較嚴重。

      主要癥狀:在蠶體的寄生部位出現(xiàn)不規(guī)則黑色病斑,并在有病斑的環(huán)節(jié)上發(fā)生腫脹扭曲。

      用“滅蠶蠅”稀釋液給蠶兒添食或噴蠶體,均能有效控制蠅蛆病的為害(添食用500 倍液,噴蠶體用300 倍液)。

      6 壁虱病

      螨類寄生在家蠶身上,吸取血液并注入毒素而引起蠶中毒死亡的一種急性蠶病。小蠶期發(fā)生多,大蠶期發(fā)生較少;春蠶發(fā)生多,秋蠶期發(fā)生少。

      蠶兒被壁虱寄生后,立即停止食桑,吐液,頭部突出,胸部膨大并左右擺動,排糞困難。病蠶皮膚上常有許多粗糙黑斑,尸體一般不腐爛。

      養(yǎng)蠶前一個月用1 200 倍敵敵畏乳劑噴灑蠶室、蠶具,殺滅壁虱;飼養(yǎng)中發(fā)現(xiàn)壁虱病時,馬上更換蠶室、蠶具,對發(fā)病的蠶室用硫磺薰煙2 小時,蠶座蠶體用滅蠶蠅乳劑300 倍稀釋液噴灑驅(qū)虱。

      7 農(nóng)藥中毒

      家蠶生產(chǎn)上因農(nóng)藥種類不同,可分為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如敵百蟲、敵敵畏、治螟靈等)、有機氯農(nóng)藥中毒(如氯丹等)、有機氮農(nóng)藥中毒(如殺蟲脒、殺蟲雙等)。

      蠶兒停止食桑、亂爬、胸部膨大、吐液、顫抖、身體縮短,并迅速死亡的,一般為農(nóng)藥中毒所致。

      桑園治蟲要正確掌握各種不同農(nóng)藥的殘效期,并采樣葉試喂;防止桑園附近農(nóng)作物噴藥時污染桑葉,發(fā)現(xiàn)中毒蠶兒應立即打開門窗通風換氣,及時撒焦糠等加網(wǎng)除沙,并且清水浸洗、待復蘇后添食硫酸阿托品進行解毒(每支針劑或每粒片劑加水0.25kg噴葉)。

      8 蠶病綜合防治措施

      為了有效控制蠶病的發(fā)生和蔓延,保證蠶作安全,必須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才能收到預期效果。

      8.1 蠶前消毒

      蠶前消毒務求全面、徹底。對蠶室、蠶具及周圍環(huán)境進行:洗(蠶室、貯桑室、蠶具要全面清洗);刮(蠶具及蠶室地面的污物要刮凈,若蠶架蠶匾上粘附有尸斑,可先用草木灰或1%老堿水浸泡洗刷,再用清水洗滌);曬(洗凈的蠶具要暴曬);刷(清洗后的蠶室用石灰漿粉刷一次);消(一般用漂白粉液、次氯酸鈉稀釋液、毒消散進行三次消毒;對存放過棉花的蠶室蠶具,需在養(yǎng)蠶前一個月用80%敵敵畏1 200倍液消毒)。

      8.2 蠶期消毒

      養(yǎng)蠶過程中,周圍環(huán)境的病原物可以通過桑葉、人為操作及蠶座傳染擴散,因此必須做好蠶期中的消毒防病工作。

      嚴格提青分批、淘汰弱小病蠶;進行蠶體、蠶座消毒,防止蠶座傳染;建立經(jīng)常性的防病衛(wèi)生制度。要求做到:切桑、給桑前和除沙后要洗手;貯桑室與小蠶室要換鞋入室;除沙后的蠶網(wǎng)、薄膜等要經(jīng)常進行清洗和日光消毒;除沙后地面要用0.3%有效氯漂白粉液或石灰水噴灑消毒;蠶病發(fā)生嚴重時每天進行蠶體、蠶室消毒;禁止?jié)袢~喂蠶;病死蠶應投入石灰缸中,防止病原擴散。

      8.3 蠶期后消毒

      蠶期后消毒即“回山消毒”?;厣较疽笞龊眯Q室、蠶具、蔟室、蔟具的清洗消毒工作外,病死蠶要立即燒毀或深埋,廢蔟要及時燒掉,蠶沙要集中漚制發(fā)酵,發(fā)病嚴重的農(nóng)戶,要用新鮮石灰漿對墻面、地面進行全面噴灑。多次養(yǎng)蠶的蠶區(qū),能否做好回山消毒工作,對下期蠶繭豐收關系很大。

      8.4 做好桑園治蟲工作,防止互相感染

      桑園蟲害是家蠶病害的來源之一。桑園害蟲如桑毛蟲、野蠶、桑螟等均可能患病毒病、僵病、細菌病,可以傳染給家蠶。因此,防治桑園害蟲,不僅是奪取桑葉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一個重要措施,而且也是預防蠶病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猜你喜歡
      蠶具膿病蠶病
      霍山縣蠶病發(fā)生原因分析及綜合防治措施
      2020年射陽縣蠶病發(fā)生狀況調(diào)查
      家蠶抗血液型膿病品種“錦繡2號”通過國家審定
      四川省南充蠶具研究有限公司
      重視蠶病綜合防治 提高蠶繭質(zhì)量
      四川省南充蠶具研究有限公司
      四川省南充蠶具研究有限公司
      四川省南充蠶具研究有限公司
      原蠶區(qū)血液型膿病的防控經(jīng)驗
      蠶桑通報(2015年2期)2015-12-15 00:41:57
      家蠶病毒病防治藥劑 膿病清的藥效評價
      阳城县| 天祝| 耒阳市| 仪征市| 万山特区| 阳城县| 聊城市| 徐汇区| 靖江市| 驻马店市| 汾西县| 丽江市| 大连市| 武城县| 大荔县| 五华县| 织金县| 西吉县| 乡宁县| 新巴尔虎左旗| 怀化市| 包头市| 松原市| 浙江省| 山东| 香港 | 延寿县| 县级市| 扎兰屯市| 集贤县| 荥阳市| 田东县| 南召县| 宣城市| 九台市| 满洲里市| 文昌市| 蒙城县| 乌拉特前旗| 固安县|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