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衍慧
吉林省延吉市醫(yī)院皮膚科,吉林延吉 133000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表現(xiàn)為沿單側周圍神經(jīng)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皰,常伴顯著的神經(jīng)痛[1]。年長者、年幼者均可發(fā)病,但成人多見,其發(fā)病率隨著年齡增大而呈顯著上升趨勢,老年人一旦患上此病,很容易發(fā)生后遺神經(jīng)痛,其中30%~50%為頑固性神經(jīng)痛[2]。治療原則為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治并發(fā)癥[1]。臨床采取的主要治療措施有抗病毒、止痛和營養(yǎng)神經(jīng),伴有感染者適當給予抗生素[3]。近年來,相繼有采用紅光、紫外線、半導體激光、氦氖激光等聯(lián)合阿昔洛韋、伐昔洛韋、單磷酸阿糖腺苷等藥物治療帶狀皰疹而取得良好療效的報道[4-8]。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我科于2012 年1 月~2014 年3月采用靜脈注射單磷酸阿糖腺苷聯(lián)合紫外線光療治療帶狀皰疹,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入選的113 例患者來自我科門診及住院患者,其中男64 例,女49 例;年齡24~72 歲,平均(54.6±10.8)歲;病程2~8d,平均(4.2±2.8)d;體重48 ~70kg,平均(55.0±4.5)kg。入選標準:(1)有帶狀皰疹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簇集性小水皰及明顯的神經(jīng)痛;(2)發(fā)病以來未系統(tǒng)使用過抗病毒藥物及物理治療。排除標準:(1)對紫外線和單磷酸阿糖腺苷過敏或不能耐受者;(2)懷孕及哺乳期婦女;(3)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或已知有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4)心肝腎功能不全者。113 例患者對治療方案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9 例,對照組54 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和皮損部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表1 兩組患者疼痛緩解、水皰停止產生、完全結痂及痊愈時間比較(,d)
表1 兩組患者疼痛緩解、水皰停止產生、完全結痂及痊愈時間比較(,d)
組別 n 疼痛緩解 水皰停止產生 完全結痂 痊愈治療組 59 3.30±1.33 3.46±1.00 4.82±1.04 8.56±3.27對照組 54 2.78±1.59 4.20±1.16 5.35±1.30 9.59±2.98 t -1.880 3.636 2.388 1.758 P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給予單磷酸阿糖腺苷(商品名:柯卡萊,湖南科倫制藥有限公司,H20058835)500mg,日一次靜脈注射,共10d;局部給予紫外線(SS-03AB 型光療儀,上海希格瑪高技術有限公司)照射皮損處,中波紫外線(ultraviolet b, UVB)起始劑量為0.3J/cm2,長波紫外線(ultraviolet A,UVA)起始劑量為3.0J/cm2,隔日一次。每次累加劑量UVB 為0.1J/cm2,UVA 為1.0J/cm2,直至水皰完全結痂。對照組:給予單磷酸阿糖腺苷500mg,日一次靜脈注射,共10d。同時兩組患者均予維生素B1100mg、維生素B120.5mg 日一次肌肉注射,甲鈷胺片(商品名:彌可保,日本衛(wèi)材株式會社,H20030812)口服,0.5mg/次,3 次/d。
記錄疼痛明顯緩解時間(止痛時間)、水皰停止產生時間(止皰時間)及結痂時間,并注意有無不良反應發(fā)生。療效判斷標準[9]:痊愈為皮損基本消退,疼痛基本消失;顯效為皮損大部分消退,局部疼痛明顯減輕;好轉為皮損部分消退,疼痛減輕;無效為皮損消退較少,疼痛無減輕。有效率=(痊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病例總數(shù)×100%。治療結束后4周隨訪,詢問后遺神經(jīng)痛發(fā)生情況。
治 療 組 的 止 皰 時 間(3.46±1.00)d 和 結 痂時間(4.82±1.04)d 明顯短于對照組的止皰時間(4.20±1.16)d 和 結 痂 時 間(5.35±1.30)d,差 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均<0.05);但兩組的疼痛緩解 時 間(3.30±1.33)d,(2.78±1.59)d、痊 愈 時 間(8.56±3.27)d,(9.59±2.98)d 及有效率(88.14%,85.19%)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均>0.05)。兩組均有1 例患者出現(xiàn)了后遺神經(jīng)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2。
對照組1 例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惡心及腰痛,檢查尿常規(guī)及腎功無異常,程度較輕,未影響繼續(xù)用藥,治療結束后自行緩解。
帶狀皰疹是臨床常見的病毒性皮膚病,該病毒現(xiàn)已命名為人皰疹病毒3 型(HHV-3)[10],其有嗜神經(jīng)和皮膚的特點。初次感染若未被機體清除干凈,可潛伏于脊髓后根神經(jīng)節(jié),當疲勞、手術、創(chuàng)傷、腫瘤等誘因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該病毒又開始大量復制,使受累神經(jīng)后根神經(jīng)節(jié)和背神經(jīng)根出現(xiàn)炎癥反應,神經(jīng)細胞壞死和退行性變[11],臨床表現(xiàn)為神經(jīng)痛及該神經(jīng)支配區(qū)域皮膚出現(xiàn)水皰。故盡早的抗病毒治療可有效抑制病毒復制,減輕神經(jīng)損害,縮短病程,減少后遺神經(jīng)痛的發(fā)生。
單磷酸阿糖腺苷為抗脫氧核糖核酸(DNA)病毒藥,用于治療皰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腦炎及巨細胞病毒感染[12]。紫外線分為短波(ultraviolet C,UVC)、中波(UVB)和長波(UVA)。UVA 和UVB 應用較多,具有加速血液循環(huán)、鎮(zhèn)痛、止癢、促進色素生成、促進上皮再生等作用[1]。
孫金輝等[13-15]報道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帶狀皰疹安全有效,而我科此次研究兩組在有效率、疼痛緩解時間及痊愈時間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P 均>0.05),而且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亦印證了這一點。但聯(lián)合紫外線光療組的止皰及結痂時間明顯短于單用單磷酸阿糖腺苷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均<0.05)。故提示,單磷酸阿糖腺苷是治療帶狀皰疹安全有效的藥物,再輔以紫外線光療,利用其加速血液循環(huán)、鎮(zhèn)痛、止癢、促進上皮再生等作用促進了病情恢復,起到了錦上添花的效果,特別是對于一些皮損面積較大且不易愈合結痂的患者(如糖尿?。谄p愈合的時間上會更令人滿意。
[1] 張學軍.皮膚性病學[M].第8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65-66.
[2] 李建,樊惠蘭.帶狀皰疹的臨床診治概述[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1,39(8):10-13.
[3] 杜平.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3):151-152.
[4] 陳勝平,陳錦華,陳向齊,等.阿昔洛韋聯(lián)合高能紅光和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免疫功能下降帶狀皰疹患者的療效觀察[J].實用皮膚病學雜志,2013,6(3):146-148.
[5] 張靜.單磷酸阿糖腺苷聯(lián)合弱激光治療帶狀皰25 例療效觀察[J].中國激光醫(yī)學雜志,2012,21(5):330.
[6] 梁英,李軍,孟亮.半導體激光聯(lián)合伐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中國激光醫(yī)學雜志,2014,23(6):366-367.
[7] 葉惠林,李秀英.伐昔洛韋聯(lián)合UVA、UVB 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配合[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5,24(7):60-62.
[8] 律玲,王棟,楊春香,等.甲鈷胺聯(lián)合高能激光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1,11(4):768-771.
[9] 張利勤,李紅文.單磷酸阿糖腺苷與更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比較[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27(7):752.
[10] 羅新霽.單磷酸阿糖腺苷聯(lián)合阿昔洛韋分散片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4(21):211-213.
[11] 鐘永平,唐慧敏.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老年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0,8(5):565-566.
[12] 歐銀燕.關于注射用單磷酸阿糖腺苷適應癥的探討[J].求醫(yī)問藥,2011,9(12):166.
[13] 孫金輝,何成偉.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帶狀皰疹48例[J].醫(yī)藥導報,2011,30(6):728-729.
[14] 龍湧.單磷酸阿糖腺苷治療帶狀皰疹58例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2,23(6):727.
[15] 耿麗紅.單磷酸阿糖腺苷與泛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2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