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梅
(浙江省交通集團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31)
淺談瀝青常規(guī)檢測項目的質量控制
董曉梅
(浙江省交通集團檢測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31)
隨著瀝青路面的廣泛應用,瀝青試驗檢測的重要性日趨明顯。根據檢測工作經驗整理總結了瀝青檢測質量的影響因素、控制措施及瀝青常規(guī)試驗檢測項目的質量控制要點。
瀝青試驗;影響因素;常規(guī)檢測項目;質量控制
1.1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完善的的質量管理體系并使之有效運行。按照預定的時間表和程序,定期開展內部審核,以證實質量體系運行持續(xù)符合要求。
1.2人員
檢測人員的素質優(yōu)劣把控著檢測質量的命脈,是樹之根,樓之基。檢測人員需持證上崗,且要進行崗前培訓。檢測人員需時刻牢記質量方針和目標,端正工作態(tài)度,建立強烈的責任心,樹立質量至上的意識。同一檢測項目需至少兩名檢測人員參加,以增加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單位檢測部門以舉辦內部培訓或不定期舉行崗位技能競賽活動的形式來提高檢測人員的工作興趣及積極性,以期提高個人的工作素質。鼓勵檢測人員參加其他機構組織的外部培訓,開闊視野,拓展思維,充實業(yè)務知識,提升業(yè)務技能。
繼續(xù)教育是檢測人員檢測技術水平得以維護和提升的一種有效途徑。持證操作人員要積極及時參加交通運輸部職業(yè)資格中心舉辦的現場面授或網絡繼續(xù)教育,在規(guī)定的年限內完成其所要求的課時,以保證檢測人員的檢測技術水平與時俱進,檢測理念不斷得以提升。在參加網絡繼續(xù)教育培訓的過程中,勿為了完成課時趕進度倉促完成視頻聽課,需靜心聽講,慢慢吸收課件中的所講內容,使所學內容能夠融于自己的工作中。
1.3儀器設備
儀器設備的管理是試驗檢測機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儀器設備是影響檢測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完好無損的儀器設備是順利完成試驗檢測工作的根本保證,至關重要。
做好儀器設備的檢定校準周期計劃,按計劃定期進行儀器設備的檢定校準工作,確認證書的準確性,根據檢定校準證書加貼儀器設備的使用狀態(tài):合格、準用、停用。為了減少儀器設備不穩(wěn)定性對檢測結果的影響,維護其在兩次檢定校準期間的可信度,根據儀器設備的性能穩(wěn)定性、使用頻率等來確定儀器設備的期間核查周期,按照儀器設備的期間核查作業(yè)指導書選擇合適的期間核查方法對儀器進行期間核查,以確保儀器設備在兩次校準或檢定期間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儀器設備要保證先進精良,使用年限較久、經常出現檢測故障的儀器需淘汰,盡量避免由于設備精度低、老舊遲鈍等因素產生誤差,致使檢測結果有誤。
建立完善的儀器設備檔案,使之“一機一檔”,清晰明了,使所使用的檢測儀器設備處于可控狀態(tài)。儀器設備檔案資料應齊全,包括儀器采購申請、驗收單、合格證、使用說明書、檢定證書、校準記錄、使用記錄、維護記錄、期間核查記錄、維修記錄等。
1.4檢測方法
按照相應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進行檢測操作,盡量避免一些錯誤的習慣性操作,減少人為誤差。動態(tài)跟蹤相應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的更新,避免使用已經淘汰的無效版本標準,保證所使用規(guī)程規(guī)范為最新版本,檢測方法有效。
1.5樣品及試樣制備
按照瀝青取樣法中的要求進行取樣,保證所取樣品具有代表性。在對樣品的接收、保管、領用、傳遞、處理等過程中要嚴加管理,以確保樣品不污染、不變質,保持完好的原始狀態(tài)。
對取來的瀝青試樣不得采用電爐或煤氣爐明火加熱,不得已采用電爐等明火加熱脫水時,必須墊放石棉網,時間不得超過30min,以免試驗數據失真。恒溫烘箱的溫度及試樣烘制時長應控制適宜,將烘制好的盛樣器中的瀝青灌入各項試驗模具前,需通過0.6mm的濾篩過濾。在瀝青灌模過程中,如溫度下降可放入烘箱中適當加熱,試樣冷卻后反復加熱的次數不得超過兩次,以防瀝青老化影響試驗結果。為避免混進氣泡,在瀝青灌模時不得反復攪動瀝青。灌模剩余的瀝青應立即清洗干凈,不得重復使用。
1.6環(huán)境
瀝青試驗對環(huán)境溫濕度、操作空間、通風等要求較高。檢測室布局應合理,保證不同的檢測項目有獨立的操作空間,互不交叉。檢測室應配備空調等調節(jié)溫濕度的設施,避免環(huán)境條件發(fā)生偏離后對檢測結果造成不良影響。
1.7比對驗證
積極參加外部組織的實驗室間比對和能力驗證活動,以保證和維持檢測工作質量,增強對檢測結果的信任,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可靠。亦可組織試驗室內部的有關瀝青檢測方面的人員進行方法、儀器的比對。通過比對試驗,就比對結果進行分析探討,發(fā)現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完善,通過持續(xù)改進來提高整體檢測水平。
1.8內業(yè)資料管理
內業(yè)資料檔案管理工作也是檢測質量保證的重要內容。需設立專人司職或兼職技術、檢測資料檔案管理,在檢測任務完成后應將相關原始記錄、試驗報告、技術文件等材料進行整理,由檔案管理人員驗收后歸檔保存,使檢測資料檔案達到完整性、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完整的原始記錄、環(huán)境記錄、儀器使用記錄等及最終成型的檢測報告使整個檢測過程的足跡得以呈現,便于日后查詢了解每個操作環(huán)節(jié)的細節(jié)。
2.1針入度試驗
(1)試樣灌入盛樣皿時防止氣泡進入試模,若產生氣泡,要采取措施處理,否則針入度值會偏大。
(2)注意試驗的溫度控制在25±0.1℃,荷載質量為100±0.05 g,試針自由下落時間應控制在5 s,且盛有試樣的盛樣皿在室溫下冷卻及在恒溫水槽中保溫的時間不能低于規(guī)定時間,否則試樣內部的溫度不是實際需要的溫度,導致結果有誤。以試樣在室溫冷卻1 h、水槽中保溫1 h為例,測定的針入度值會比室溫冷卻1.5 h、水槽恒溫1.5 h的測值偏大5~10mm。
(3)該試驗操作時“使針尖恰好與試樣表面接觸”很關鍵,如果針尖還未與試樣表面接觸就按釋放鍵,測值會偏大,反之,測值會偏小。
(4)測點之間及與盛樣皿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10mm,若連續(xù)多次試針距離小于10mm,針孔距離過近,會破壞瀝青原有結構組成,導致測值偏大。
(5)當針入度大于200時,至少用3支標準針,避免因標準針的拔出而影響試樣表面。
(6)標準針要經過計量部門檢定合格方可使用,注意查看針尖是否有磨損。
2.2延度試驗
(1)甘油、滑石粉隔離劑(甘油與滑石粉的質量比為2:1),配制好的隔離劑最好短期內試驗用完,放置過久的隔離劑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變質,影響其使用效果。涂隔離劑時一定不要涂端模內側,同時亦勿忘涂側模。隔離劑要涂得均勻且薄厚適當,太薄起不到隔離的效果,太厚影響試件的尺寸,進而影響試驗結果。
(2)灌好后的試件在室溫下冷卻1.5 h后,試樣表面會稍有下陷,在灌模時要略高出試模,若灌模不飽滿,不易刮模。
(3)在刮模時刮刀不宜過熱且需要注意手握刮刀的方向和力度,不要過于用力下壓,否則會出現刮出的試樣下凹的現象,減小了試樣的受拉截面尺寸,會影響到試驗結果。另外,刮刀要保持清潔,若刮刀上有殘留瀝青或其他渣滓,會使刮出的試樣表面不光滑。
2.3軟化點試驗(環(huán)球法)
(1)底板隔離劑要涂抹均勻,不宜因過厚而占據了模內試樣的位置,造成測值偏小。
(2)燒杯外的水要用毛巾擦拭干凈,嚴禁有水滲入儀器內部。若使用紅外線軟化點儀,試驗過程中切勿碰觸或遮擋儀器紅外線照射位置,否則試驗會自動停止。
(3)試樣在恒溫水槽中養(yǎng)護期間,金屬支架、鋼球及鋼球定位環(huán)亦放入水槽中養(yǎng)護,且鋼珠必須在準備試驗前才可放入鋼珠定位環(huán),否則因鋼珠本身自重而使試樣表面下陷,導致試驗結果測值偏低,尤其是以甘油為試驗介質時。
(4)試樣軟化點在80℃以上者用甘油作為加熱介質。
2.4瀝青旋轉薄膜加熱試驗
(1)該試驗中將瀝青試樣注入盛樣瓶時要小心操作,因盛樣瓶口很小,注入質量要求為35±0.5 g,需邊注入邊觀察天平上的讀數,待注入30 g左右時,就要慢慢收手,否則很容易超出規(guī)定質量。另(2)盛樣瓶放入旋轉烘箱后,確保其卡在瓶位中,不會在旋轉過程中有松動,致瓶或瓶中試樣甩出。勿忘開啟旋轉開關。
外需注意,注入瀝青試樣的過程中勿使瀝青滴落在分析天平上,否則無法確定試樣的具體質量。再則因分析天平四面有玻璃門,上有玻璃蓋,不易清理,若不小心有瀝青拉絲在天平或盛樣瓶上時,要及時用松節(jié)油或三氯乙烯棉球擦拭干凈。
(3)因該試驗試樣在盛樣瓶中瀝青膜很薄,只有5~10 μm,故該試驗要嚴格控制盛樣瓶在烘箱內的時間(85min),若拖延了灌模時間,增加了其老化程度,對結果影響會很大。
2.5乳化瀝青蒸發(fā)殘留物含量試驗
(1)乳化瀝青試樣取回來后,要及時做相關試驗,放久了瀝青顆粒存在著絮凝、凝結、沉淀的趨勢,影響試驗結果。稱取試樣前,需將試樣搖勻或攪拌均勻。
(2)加熱過程中需控制好電爐的檔位,使加熱溫度適當,防止由于加熱溫度過高導致瀝青溢濺,且加熱溫度過高,會影響瀝青本身性能,致使測值有誤。
(3)該試驗應在通風、空氣流通良好的環(huán)境下操作,可安裝具有排氣功能的裝置排除廢氣及有害有毒氣體,如通風柜之類的設備。
總之,瀝青試驗檢測對各方面條件要求均較高,除環(huán)境、儀器設備等客觀條件需滿足要求外,操作人員亦要熟記操作規(guī)程的要求及每個試驗項目的精密度和允許誤差,操作過程要細心謹慎,盡量減少主觀人為誤差,否則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U414
B
1009-7716(2015)01-0125-02
2014-09-30
董曉梅(1978-),女,山東單縣人,工程師,從事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