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撩開神秘的面紗〔*〕——《神秘的河流》的殖民書寫

      2015-02-25 11:38:47王小瓊金衡山
      學術(shù)界 2015年10期
      關(guān)鍵詞:殖民者土著帝國

      ○ 王小瓊,金衡山

      (1.合肥學院 外國語言系,安徽 合肥 230601;2.華東師范大學 外語學院,上海 200062)

      一、引 言

      殖民題材得到澳大利亞小說家的青睞與澳大利亞的歷史文化密切相關(guān)。1788年,英國一支船隊歷經(jīng)八個月的航行終于在澳洲登陸,澳洲的歷史進程從此被改變。1968年,人類學家斯坦納在演講中用“澳洲歷史上流血的神秘河流”來描述英國殖民者對澳大利亞土著人殘忍的種族滅絕的屠殺行為以及隨后對此種可恥行為的歷史性掩蓋。〔1〕2005年,澳大利亞當代女作家凱特·格倫維爾的聚焦澳洲殖民歷史的小說《神秘的河流》,一經(jīng)發(fā)表即獲得高度關(guān)注,斬獲2006年英聯(lián)邦作家獎。該小說站在回顧殖民歷史的高度,講述了早期英國移民與澳洲土著居民之間尖銳的矛盾沖突,極具歷史沉重感與深邃的思想內(nèi)涵。格倫維爾通過對主人公——殖民者索尼爾個人命運的刻畫來審視澳洲土著的苦難經(jīng)歷及澳洲殖民歷史。在帝國霸權(quán)面前,被視為劣等民族的土著居民,不僅失去祖祖輩輩對土地的擁有權(quán),連話語權(quán)也被剝奪。依據(jù)斯皮瓦克、薩義德、霍米·巴巴等人的后殖民批評理論,文章從帝國鏡像的建構(gòu)、帝國敘事的物質(zhì)實踐、帝國飛散者家園意識等方面出發(fā),對小說的殖民書寫進行解讀。土著居民的悲慘遭遇暴露了帝國霸權(quán)和殖民主義暴力的特性,殖民地成為帝國權(quán)力掌控的空間,所彰顯的是與帝國、種族相關(guān)的霸權(quán)性權(quán)力,但是主人公索尼爾卻整日陷入“無家可歸”的焦慮和恐慌之中,主人公索尼爾邊緣人的形象設(shè)計,解構(gòu)了帝國中心的權(quán)力,批判了帝國的霸權(quán)意識與殖民主義敘事。

      二、帝國鏡像的建構(gòu):失語的屬下

      “每一種文化的發(fā)展和維護都需要另一個與其相異質(zhì)的且與其競爭的另一個‘自我’(‘他者’)的存在?!薄?〕而“存在只有在他性的映襯下才具有意義。他性就是與宗主國相對的殖民地他性……”〔3〕所以,帝國的形象離不開殖民地“他者”的存在。為了建構(gòu)帝國的鏡像,格倫維爾在小說中塑造了殖民地的他性——失語的屬下。屬下,源自葛蘭西《獄中札記》,指那些從屬的、被排除在主流社會之外的、受統(tǒng)治階級霸權(quán)控制的社會群體。后來,古哈等印度批評家用“屬下”概念特指殖民地印度本土居民,特別是“賤民”。1985年,斯皮瓦克在其《屬下能說話嗎?》這篇文章中又對“屬下”進行了闡發(fā),把古哈等人的特指擴展到女性群體,特別是被殖民女性?!?〕從此,“屬下”成為后殖民理論的一個核心范疇,意指那些在第三世界中受殖民主流文化壓迫,沒有話語權(quán),不能表達自己的群體,尤其是殖民地的女性群體,在殖民霸權(quán)話語的絕對統(tǒng)治下,變成了沉默和黯啞的“他者”?!?〕“屬下”的概念表征了澳洲土著居民在帝國霸權(quán)面前“他者”的生存樣態(tài)。僅僅因為膚色的差異,澳洲土著被類型化、異化為“黑鬼”“異類”,成為緘默的從屬階層。

      小說中,白人殖民者自詡為“文明人”,而土著黑人在白人的眼中則是“光著身子,不知廉恥,到處亂跑的野蠻人”〔6〕?!跋袢湎x一樣四處徘徊,像蛇和蜘蛛一樣,令人防不勝防,是寄生蟲”。(第88頁)盡管索尼爾與其他大多數(shù)殖民者都是被流放的囚犯,但他們的白人身份第一次讓他們覺得自己比土著黑人高人一等。出身卑微的索尼爾在白人紳士面前卑躬屈膝,但在土著黑人面前卻表現(xiàn)出明顯的種族優(yōu)越感。索尼爾利用疤子比爾跳舞來招攬生意,“……看著那個比他們身份還低劣的黑家伙在自己面前活蹦亂跳,歡呼聲此起彼伏”。(第87頁)對斯麥舍來說,鞭子和狗是對付野蠻黑人的強有力的便利武器,他甚至還將黑人的耳朵割下來,掛在腰間,說能保佑他交好運。政府公告上說,“任何當?shù)睾谌恕疾坏们秩肴魏斡竦霓r(nóng)田,一旦侵入,法律則令黑人首先離開該農(nóng)田。如果他們堅持不離開,移民過來的人有權(quán)利使用武器把他們驅(qū)趕出去?!睂Υ?,羅夫迪的解釋是,“這規(guī)定講得很清楚,只要有機會,就可以開槍打死那些黑鬼?!?第261頁)“白色”賦予了這些來自文明世界的殖民者天生的種族優(yōu)越感,而“黑色”將土著黑人異化為白人眼中的“黑鬼”。18世紀的“偉大的生存之鏈”就將黑色人種置于人類發(fā)展的最原始階段,緊挨著猿類。但是,對于黑人到底是應(yīng)該屬于人類,還是應(yīng)該歸于猿類的爭議,愛德華·郎認為,白種人與黑種人屬于兩個截然不同的物種?!?〕膚色成為種族間明顯的一種差異。對于人類差異的科學理論將會引起怎樣的政治和文化后果?德國的人類學家西奧多·韋茨于1895年就曾清楚說明,“如果真的有屬于不同物種的人,那么就會有一個自然的貴族,一個占統(tǒng)治地位的白人種族來統(tǒng)治那些較低等的種族;如果低等種族證明對白人無用,那么就一定要任由他們停留在野蠻狀態(tài)。無論何時只要因為那些低等種族擋了白人的道,所有那些滅絕性的戰(zhàn)爭就不僅是可以原諒的,而且是完全正當?shù)摹!薄?〕據(jù)史料記載,澳洲塔斯馬尼亞的土著人在白人入侵后遭到了滅頂之災(zāi)。島上的土著人幾乎全部被消滅或被迫遷往他鄉(xiāng)。〔9〕

      小說從殖民者的視角描寫土著黑人,但小說中沒有對土著言辭的描寫。當索尼爾第一次與土著頭領(lǐng)哈利相遇時,盡管哈利滔滔不絕說了一大段,可索尼爾“聽不懂他在說什么,一個字兒都聽不懂”。(第138頁)索尼爾曾躲在樹后偷看土著居民跳的戰(zhàn)陣舞,可索尼爾覺得“聲音聽起來沒有任何意義,跟昆蟲的叫聲沒什么兩樣。”(第237頁)當土著們在離索尼爾岬岬角較遠的一邊安營扎寨時,索尼爾去土著人的營地,十分堅決地告訴他們“這塊地現(xiàn)在是我的。你們最好離開這里,離開我的地盤?!边@里剛剛進行了一場交談,有詢問,也有回答?!暗牵儐柫耸裁?,又回答了什么呢?他們看著對方,各自的言語就像擋在他們之間的一堵墻”。(第190頁)在與土著居民的交流中,唯一能明白的,就是“無論在什么地方、在哪一種語言里,都有表示相同含義的那個手勢——滾開,即使是一只狗都會明白。”(第141頁)斯皮瓦克在《屬下能說活嗎?》中指出,“發(fā)言”指一種發(fā)言人與聽者之間的互動過程。發(fā)言者不僅可以說話,而且所說的話要能被聽見,只有當說和聽都能充分實現(xiàn)的情況下,語言行為才得以真正完成。否則,即便“屬下”是在發(fā)言,她的發(fā)言也無意義?!?0〕在殖民者面前,土著黑人卻無法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自己民族的情感和意志。土著黑人無法與白人殖民者實現(xiàn)平等的交流、對話。在歐洲移民沒有進入澳大利亞之前,土著居民的語言有三百多種。〔11〕但是,在小說中,格倫維爾沒有以地方英語(english)的形式讓殖民者聽到黑人土著的抗議之聲,而是以這種特殊的書寫方式反映土著居民在帝國霸權(quán)面前“失語”的困境。在殖民時代,“帝國壓迫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對語言的控制”。〔12〕語言是民族文化特性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建立民族意識形態(tài)的媒介之一。語言的作用不僅僅是用來描述事物,語言在人類生活中發(fā)揮著“行事”的重要功能——以言行事。殖民者禁止使用土著語言,強迫殖民地土著居民使用殖民者的語言,意味著殖民地土著居民無法用自己的語言和文化確立自己的民族身份,而只能用殖民者的語言及其文化來確立自己的被殖民者的身份。在殖民地,語言,與武器一樣,是彰顯帝國權(quán)力的強有力的工具。誰控制了語言,誰就掌控了話語權(quán)?!霸捳Z與權(quán)力從來是不可分的,因為話語是每一個機構(gòu)控制和發(fā)號施令的媒介。話語決定什么是可能說的,誰被允許有權(quán)威說話,在什么地方有可能說這樣的話?!薄?3〕由此可見,屬下不是不能說話,他們可以說話,只是在帝國空間里因話語權(quán)被剝奪而不能以自己的主體語言來言說。

      小說對殖民統(tǒng)治下的一個特殊群體——黑人女性屬下——的生存與地位給予了特別的關(guān)注,敘述了女性土著居民——女性屬下在帝國霸權(quán)下的境遇。小說多處從白人男性的視角描寫黑人女性裸露的身體。“……年輕的女人們渾身赤裸,尚未發(fā)育完全的乳房和修長的大腿,讓男人們眼花繚亂……絲綢般肌膚的光澤在肩頭和尚未發(fā)育完全的乳房周圍滑動著。丹貪婪地盯著那群女人們,丹的眼睛放著光。奈德開口了:快看那些姑娘們,好好看看那些姑娘們吧!接著咯咯笑了起來?!?第194-195頁)在白人男性掌控性的、好奇的凝視目光之下,黑人女性及其身體成為白人殖民者凝視的客體,成為男性欲望的能指。這種凝視既蘊涵種族意識,也蘊涵性別意識。這種“男性—凝視、女性—被看”,“本身就是一種不對等關(guān)系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的是一種權(quán)力話語,一種意識形態(tài)壓抑,一種權(quán)力攝控的象征。”〔14〕亦如??滤f,身體是權(quán)力運作的場所。黑人女性身體成為帝國得以施展其霸權(quán)的對象和目標,遭遇規(guī)訓與征服。黑人女性的身體被色情化,成為白人男性的臆想對象、性目標。種族主義壓迫下的澳洲黑人女性,不僅遭受白人的種族歧視,還遭受白人男性的性暴力,成為他們泄欲的工具。當索尼爾來到斯麥舍住處挑選狗用來對付土著人的時候,“強烈的陽光下,屋里的東西模糊不清,只看到一團黑影,還傳來一陣鎖鏈聲,以為是條狗。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是個蹲著的人:一個黑女人,縮在墻邊痛苦地喘著氣,身上有好多處鎖鏈磨破的印記?!现愕暮谄ü山o我滾出來’,斯麥舍的鞭子抽在她的背上?!惣岷臀叶几蛇^,都從背后干的。想試試嗎,索尼爾?’斯麥舍問”。(第245-246頁)澳洲女性土著居民,不幸的是她們是黑人,更不幸的是她們又身為女人。斯麥舍用鎖鏈將一名黑人女性像狗一樣栓在屋里,使之成為他的性囚犯,隨意用鞭子抽打,不僅占有她,還邀請其他白人一起玩樂。黑人女性面對白人男性的羞辱、折磨、玩弄和殺戮,無力反抗,成為帝國霸權(quán)和男權(quán)統(tǒng)治的雙重犧牲品,無法逃避膚色與性別給她們的生存帶來的厄運。在小說結(jié)尾描寫的驅(qū)逐土著黑人的戰(zhàn)斗中,手無寸鐵的黑人女性被血腥殺戮,一個都不留。

      在殖民語境下,“類型”(stereotype)替代了真實的種族身份,被殖民者不能確立自己的主體性地位,而淪落為被征服和被控制的客體,即他者,既被視為欲望渴求的對象,又被視為嘲笑的對象。澳洲土著居民,本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卻被殖民者用武力驅(qū)趕,土地也被殖民者侵占,成為霸權(quán)表征的歷史和政治暴力的受害者,淪落為帝國文明的“野蠻他者”。這些“野蠻人”“愚昧、落后、殘暴”,在帝國霸權(quán)面前自始至終都處于弱勢地位,處于失語狀態(tài),尤其是黑人女性。白人男性對黑人女性的施暴象征著殖民主義者對被殖民者的征服,聲音的缺席則象征著被殖民者話語權(quán)的喪失。殖民主義權(quán)威話語及其聲音的單一性是殖民主義權(quán)力運作的基礎(chǔ)?!霸诎拇罄麃喌臍v史上,作為被殖民的民族,土著居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沒有機會向白人主流社會發(fā)出抗議之聲。”〔15〕小說反映了霸權(quán)話語對屬下話語的壓制及屬下無從發(fā)言的歷史處境。〔16〕

      三、帝國敘事的物質(zhì)實踐:索尼爾岬

      18世紀大英帝國所進行的海外擴張和殖民征服使得帝國成為文學作品中無法回避的話題之一,而且,18世紀英國航海小說的興起及《魯濱遜漂流記》的誕生,使得大海成為殖民擴張的象征,水手亦成為帝國使者的象征。小說《神秘的河流》正是帝國海外殖民擴張、征服、掠奪的真實寫照。主人公索尼爾在小說中是一個極富象征意義的人物形象。在殖民話語中,“帝國霸權(quán)和男性話語往往是合二為一,帝國通常被表征為男性,而且是白人男性。”〔17〕索尼爾,英國白人、男性、水手,從泰晤士河出發(fā)來到澳洲,揚帆探險、安家落戶,最終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澳洲紳士,反映的正是帝國海外擴張的殖民史。對索尼爾來說,占有土地意味著尋求財富和新生活的機遇,是實現(xiàn)欲望與希求的手段,所以索尼爾對澳洲大地所能做的,亦如魯濱遜所做的,就是征服、掠奪、占有、控制和改造。小說通過對索尼爾與土地間關(guān)系的描寫,反映殖民者對土著居民表現(xiàn)出的強烈的帝國優(yōu)越感和霸權(quán)意識,講述兩種文明的沖突,突顯澳洲大陸上的種族問題。

      當索尼爾站在澳洲廣闊的大地上時,一個瘋狂的欲望已經(jīng)吞沒了他——“一定要占有它。一定要讓自己說這是屬于我的”。(第101頁)于是,索尼爾們僅僅通過“命名”的方式就占有了土地?!爸恍枵业揭黄€未被別人占有的土地即可,種上莊稼,蓋所房子,稱那片土地為史密斯之地或弗拉納根之地,然后旁觀別人眾說紛紜?!?第116頁)當索尼爾大聲喊著“你們最好離開這里,離開我們的地盤”(第188頁)的時候,他并沒有意識到,在他到來之前,這里其實早已是土著黑人的聚居地。小說中,索尼爾詢問布萊克伍德是如何得到百畝土地的,布萊克伍德瞥了他一眼,“這地盤根本就不存在向誰提要求的事,伙計,坐在地上,挺直坐好就行了,這就是他們要求你做的全部的事?!?第100頁)受布萊克伍德啟發(fā),索尼爾心想“自己眼之所見全歸我所有”。(第146頁)“要擁有一片土地,居然是一件如此簡單的事情,真令人詫異”。(第127頁)布萊克伍德的回答、索尼爾的想法聽起來匪夷所思,卻反映了當時英國政府對殖民地的態(tài)度,無視生于此、長于此的土著居民的存在,暴露了帝國征服、掠奪的殖民本性。索尼爾對土地表現(xiàn)出占有關(guān)系,視自己為土地的主人和所有者。面對土著居民的長矛,索尼爾依然指著那些峭壁,還有河流,大聲對長胡子哈利說,“這里是我的地盤,你再找別的地方吧”。(第138頁)小說結(jié)尾告訴讀者,黑鬼溪已經(jīng)改名叫索尼爾溪了。亦如薩義德所說,“帝國主義的主要戰(zhàn)場當然是關(guān)于土地的爭奪。但當涉及誰擁有這片土地?誰有權(quán)力在上面居住工作?誰建設(shè)了它?誰贏得了它?誰規(guī)劃了它的未來?——這些問題都在敘事中反映、爭論,有時被故事所決定?!薄?8〕

      殖民者索尼爾對索尼爾岬完全占有的標志是他種上的玉米。玉米地是索尼爾夢想的象征,也是殖民欲望、殖民統(tǒng)治的象征。土著黑人摧毀玉米地,不僅意味著索尼爾的夢想受到了威脅,也意味著帝國的殖民統(tǒng)治受到了威脅。只有解決了來自土著黑人的“威脅”問題,索尼爾才能堅守自己的夢想,帝國在澳洲的殖民統(tǒng)治才能順利進行。對索尼爾岬強烈的占有欲望導致索尼爾最終參與了對土著黑人的血腥屠殺。戰(zhàn)斗中,索尼爾開槍打死了長胡子哈利,將聲稱“這片土地是我們的”土著黑人頭領(lǐng)的腦袋割下來,意味著土著文化在霍克斯布里的消失、帝國殖民統(tǒng)治的開始,索尼爾岬完全屬于索尼爾了。終于“沒有黑人再來惹麻煩,新來的居住者們在河流的每一個轉(zhuǎn)彎處都劃定了自己的土地?!?第307頁)索尼爾擁有一千鎊現(xiàn)金,三百英畝土地和一張土地所有權(quán)證明,有一座氣派的房子?!案╊髂釥柕姆孔?,眼前的景色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英格蘭?!?第323頁)小說充分證明了薩義德在《文化與帝國主義》中的精辟判斷:“帝國的問題,歸根到底就是土地的問題。帝國主義意味著對不屬于你的、遙遠的、被別人居住了和占有了的土地的謀劃、占領(lǐng)和控制。由于某種原因,它吸引一些人而時常引起另一些人不可名狀的苦難?!薄?9〕“土地”是貫穿小說的文脈、反映作品主題的宏大意象。索尼爾最終將“索尼爾岬”變成了自己的地盤,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從泰晤士河上的窮水手成功轉(zhuǎn)型為受人尊敬的“澳洲紳士”,成為上等人——擁有居高臨下權(quán)力的上等人,徹底顛覆原來的身份。在新的身份建立的過程中,帝國的權(quán)力如影隨形,同時權(quán)力的運作,也通過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主體得到合法化。索尼爾宛如帝國的使者。小說站在殖民者索尼爾的視角,而不是土著黑人的角度進行敘事,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敘事策略,突顯了支配與被支配、中心與邊緣的關(guān)系,以展示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白人男性與黑人女性之間的權(quán)力機制。

      殖民總是與戰(zhàn)爭、種族沖突這些暴力行為聯(lián)系在一起的。早期的殖民者需要在澳洲安家落戶,建立自己的家園。于是,殖民者憑借先進的武器消滅土著人,憑借暴力霸占土著居民的土地。澳洲的土著居民因為殖民者的到來,則要被從已生活了幾萬年的家園里攆走。殖民地成了帝國權(quán)力控制的地域,所彰顯的是與帝國、種族相關(guān)的霸權(quán)性權(quán)力。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澳洲土著居民“從原來三十多萬人降到上世紀中葉的四萬余人。很多部落已經(jīng)不復存在,有的人種(如塔斯馬尼亞人)已經(jīng)滅亡。正是白人社會的種族歧視和種族虐待破壞了土著人的生存環(huán)境,把他們逼上了種族滅絕的邊緣?!薄?0〕

      四、帝國飛散者的家園意識:非家幻覺

      索尼爾因為帝國的擴張來到澳洲,從而成為一名“帝國飛散者”?!?1〕飛散者(a diaspora or a diasporan)不僅僅是指在自己的故土家園以外生活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和家園的聯(lián)系或是在跨民族的關(guān)聯(lián)(transnational networks)中實現(xiàn)的?!?2〕家園是文學中的一個古老主題,但20世紀90年代的家園政治理論認為,家園不再指一般意義上的固定居所,而是一個通過“權(quán)力”,以一系列“表征”性符號為媒介通道所建構(gòu)的“主體想象物”,在這個意義上,所有的家園建構(gòu)都是“政治性的”,它涉及身份、地點之間的基本聯(lián)系和流動、變遷之間形成的更為復雜的關(guān)系?!?3〕由此可見,家園政治是一個主體不斷建構(gòu)的問題,其內(nèi)涵具有豐富的指涉。

      對索尼爾這樣被判流放至澳洲大陸的囚犯,家園意味著“流亡或放逐”。另一方面,早期的殖民者對土地表現(xiàn)出強烈的占有欲,以索尼爾對“索尼爾岬”的強烈依戀為例,“索尼爾岬”對索尼爾來說代表著機會、活力和成功,是滿足個人欲望、實現(xiàn)夢想的媒介。索尼爾對“索尼爾岬”的情愫主要是因為漂泊異鄉(xiāng)的生活經(jīng)歷導致他對身份、對歸屬感產(chǎn)生強烈的訴求和探尋?!啊沂钦l?’是二十世紀流行的問題。我們想知道我們所處的位置,想知道我們是誰?希望自己的身份被社會所接收,想在地球上找個特定的地方安個舒適家?!薄?4〕人文地理學鼻祖段義孚認為地方首先是人身份認同的源泉,而且,這種對大地的依戀類似于對家庭的依戀,所以這種依戀感又被稱為家園感?!?5〕索尼爾之所以對索尼爾岬具有強烈的情感體驗,是因為索尼爾希望通過占有索尼爾岬——土著黑人的土地,以建起屬于自己的房子,建立屬于自己的家,追求他在英國社會無法確立的身份,即財富、社會地位與名譽,重新找回了因與泰晤士河的割裂而失去的歸屬感,以實現(xiàn)自我認同的身份建構(gòu)夢想。因此,家園意味著人人為之奮斗并被建構(gòu)為“排他性”領(lǐng)地的充滿欲望的地方。〔26〕殖民主義對自我與他者總是表現(xiàn)出無窮的欲望。

      欲望是拉康理論,也是后殖民主義理論的關(guān)鍵詞。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中,欲望最初來自嬰兒與母親身體的分離,即母親身體的缺失。對于母親身體的缺失我們不得不尋找替代品。拉康追隨柯耶夫?qū)诟駹柕慕庾x,認為欲望永遠是對他者的欲望,要求他者的“愛”或“承認,被他者承認的欲望永遠沒有盡頭?!?7〕索尼爾一生都在從“邊緣”到“中心”的世俗欲望中掙扎。索尼爾們被自己的母國拋棄來到遙遠的澳洲,最大的夢想就是建立自己的家園??瓢湍反髽堑慕⒁馕吨髂釥栔匦陆⒘俗约旱募覉@與身份。但是,索尼爾全然沒有勝利的感覺。在索尼爾們到來之前,對土著黑人來說,這片土地是“詩意棲息地”,他們與這片土地物我相征,在這片土地上享受著愜意和自由的生活。雖然索尼爾將科巴姆大樓建立在刻著魚的圖案的那塊巖石上,索尼爾一家卻無法體會土著人的愜意與自由??瓢湍反髽歉吒叩膰鷫闹拊皳踉诹送饷妫馕吨髂釥杺兣c這片土地的疏離與隔閡,只能游走于“詩意棲息地”的邊緣。杰克的存在也提醒了索尼爾,索尼爾岬并非是他的。“這是他沒有的:一片與他血肉和靈魂融為一體的土地。”(第323頁)每一天快過完的時刻,索尼爾會坐在陽臺上,手拿望遠鏡,看著夕陽金紅色的余暉灑在山崖上?!懊恳淮危级嗵砹艘环菘仗?。”(第327頁)骨子里,他仍然還是那個站在寒冷的泰晤士河里向著貴族奴顏婢膝的水手。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身份是互相依存的,殖民者優(yōu)越的文化身份的確立需要從被殖民者那里得到心里確認。當殖民者從被殖民者的凝視中得到一個扭曲的自我形象時,殖民者的身份的自我統(tǒng)一感即受到了挑戰(zhàn)。亦如拉康的鏡像理論所說,個人自我身份的形成最初是依靠認同于他者。但是,當主體意識到他永遠不可能站在他者的位置上看待自己的時候,深刻的自我分裂感就出現(xiàn)了?!?8〕

      以索尼爾為代表的殖民者是道義上的失敗者,并不能享受勝利的喜悅,反而生活在一種莫名的恐怖之中。主人公索尼爾是殖民者,但厭惡野蠻暴行,故而未能進入白人主流,但他也未能被土著居民接納。于是,對索尼爾來說,家園雖是給人以歸屬和安全感的地方,但同時也是一種囚禁。在科巴姆大樓,索尼爾整日陷入“無家可歸”的焦慮和恐慌之中。巴巴曾明確指出,殖民主義的要求(demand)永遠表達一種沒有窮盡的欲望與焦慮。這些欲望與焦慮正是殖民主義者對于殖民客體愛恨交加的矛盾情感的來源。〔29〕許多澳大利亞人認為原住民對土地權(quán)利的主張是奇怪的,而忽略那里的土地本來就不是歐洲人的,這正是一種“不熟悉和熟悉并存”的“非家幻覺”〔30〕的反映。在這種情況下,“非家幻覺”是“家和世界位置對調(diào)時的陌生感”,或者說是“在跨越地域、跨越文化開始時期的一種狀態(tài)”?!?1〕索尼爾的困惑正是對澳洲土地所有權(quán)的“非家幻覺”的“家園意識”的表現(xiàn)。對索尼爾來說,家園意味著棲身于兩種文明沖突之中且被兩種文明所拋棄的“無家”之感。

      五、結(jié) 語

      “種族”的劃分使得“白人”以“優(yōu)等民族”自居,而“黑人”則被視為“原始野人”的“劣等民族”。文明開化的白人要占據(jù)那片土地安家落戶,而尚未開化的黑人則被武力從祖祖輩輩的家園中驅(qū)逐。不僅如此,“黑色的異類”在“白色神話”中沒有話語權(quán),生來沒有任何權(quán)力,成為在各種差異性關(guān)系中處于從屬地位的“屬下”,遭受帝國強權(quán)的支配與壓制,成為“緘默的他者”。更為悲慘的是,作為“黑人”又作為“女性”的“黑人女性屬下”,膚色和性別讓她們更是面臨“雙重危險”——成為白人男性“凝視的客體”和性暴力的受害者。殖民統(tǒng)治讓殖民者享受著權(quán)力帶來的利益和刺激,但是,在以暴力為基礎(chǔ)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家園,殖民者陷入“無家可歸”的焦慮之中,“非家幻覺”如影相隨,也有其邏輯必然。殖民者索尼爾的命運結(jié)局顯然是作者的用意所在。

      格倫維爾為什么將小說的主人公——殖民者索尼爾塑造成一個邊緣人?2009年,在一次采訪中,格倫維爾說,“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希望通過這本書向土著居民說一聲‘對不起’”。〔32〕“對于澳大利亞小說家來說,殖民主義題材無疑可以用來構(gòu)建一種政治社會母題,直奔澳大利亞社會最為敏感或許也是最有爭議的問題:土著人和其他種族的糾紛。”〔33〕在小說中,格倫維爾將困擾著澳大利亞人200多年的種族問題以文學的形式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索尼爾們從遙遠的帝國中心來到澳洲,從邊緣到中心再到邊緣的鏡像昭示,他們可以征服,可以成功,但他們在澳洲歷史上所留下的不光彩的一頁,也使他們成為永久的“外人”。“白人至上”與帝國的優(yōu)越感,令“劣等民族”擺脫不了被征服、被掠奪的悲慘命運,但被殖民者權(quán)利意識的覺醒、對權(quán)利的主張與抗爭,終將影響帝國權(quán)力的走向。

      注釋:

      〔1〕王麗萍:《評凱特·格倫維爾的新歷史小說》,《當代外國文學》2011年第4期。

      〔2〕〔美〕薩義德:《東方學》,王宇根譯,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第426頁。

      〔3〕陶家俊:《文化身份的嬗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60頁。

      〔4〕任一鳴:《后殖民:批評理論與文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

      〔5〕姜飛:《跨文化傳播的后殖民語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238頁。

      〔6〕〔澳〕凱特·格倫維爾:《神秘的河流》,郭英劍等譯,譯林出版社,2008年,第209頁。以下該書引文只在括號內(nèi)標明頁碼。

      〔7〕Robert J.C.Yong,Colonial Desir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p.7.

      〔8〕Waltz,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轉(zhuǎn)引自 Robert J.C.Yong,Colonial Desir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p.7.

      〔9〕〔15〕〔20〕〔33〕葉勝年:《殖民主義批評:澳大利亞小說的歷史文化印記》,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90、56、111、28頁。

      〔10〕〔16〕馬廣利:《文化霸權(quán):后殖民批評策略》,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年,第69、70頁。

      〔11〕〔32〕馮元元:《關(guān)于〈神秘的河流〉的對話》,《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9年第3期。

      〔12〕阿??寺宸蛱氐?《逆寫帝國》,任一鳴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6頁。

      〔13〕〔法〕米歇爾·???《規(guī)訓與懲罰》,劉北成、楊紅櫻譯,三聯(lián)書店,1999年。

      〔14〕王岳川:《二十世紀西方詩性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89頁。

      〔17〕蔣玉琴:《書寫政治》,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8頁。

      〔18〕〔19〕〔美〕薩義德:《文化和帝國主義》,李琨譯,三聯(lián)書店,2003年,第3、6頁。

      〔21〕〔22〕〔30〕趙一凡:《西方文論關(guān)鍵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117、115、123頁。

      〔23〕〔英〕阿雷恩·鮑爾德溫:《文化研究導論》,陶東風等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13頁。

      〔24〕〔25〕Tuan Y F,Rootedness versus Sense of Place,Landscape,1980,pp.45,47.

      〔26〕費小平:《家園政治:后殖民小說與文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25頁。

      〔27〕〔28〕〔29〕賀玉高:《霍米·巴巴的雜交性身份理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第79、73、79頁。

      〔31〕Gelder,K.D.,and J.M.Jacobs,The Postcolonial Uncanny:On Reconciliation,(Dis)possession and Ghost Stories.Uncanny Australia:Sacredness and Identity in a Postcolonial Nation.Carlton:Melbourne University Publishing,1998,p.15.

      猜你喜歡
      殖民者土著帝國
      恐龍帝國(6)
      徹底改變殖民者和原住民關(guān)系的那一刻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6期)2022-07-23 05:46:12
      恐龍帝國(5)
      恐龍帝國(4)
      土著節(jié)
      誤闖土著部落
      走近土著
      三十六計之聲東擊西
      英國殖民者曾食人“求生”
      英殖民者對察隅等地的侵略及國民政府的應(yīng)對——兼論軍統(tǒng)巴安組在藏區(qū)的活動
      肥乡县| 耿马| 醴陵市| 尚义县| 松原市| 墨竹工卡县| 镇平县| 西乡县| 呼伦贝尔市| 威远县| 清河县| 宜兴市| 仁寿县| 张家界市| 灵武市| 碌曲县| 沁水县| 龙井市| 安庆市| 淮阳县| 西宁市| 昌乐县| 望城县| 吴江市| 句容市| 三原县| 澎湖县| 同仁县| 黄龙县| 湄潭县| 梧州市| 开原市| 沧州市| 福贡县| 兴安县| 姜堰市| 洛隆县| 平舆县| 晋城| 合川市|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