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多元文化主義的策略困境及其消解

      2015-02-26 06:31:30孫夕龍
      學術論壇 2015年4期
      關鍵詞:亨廷頓普世弱勢

      孫夕龍

      一、亨廷頓多元文化主義的雙重角色沖突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目前全世界包括西方國家在內,都已普遍認識到了文化殖民的錯誤。作為文化殖民主義最直接的應激反應,多元文化主義似乎是無可置疑的戰(zhàn)略抉擇。圍繞多元文化主義,理論家和政治家們提出了多種戰(zhàn)術思路,也將自己陷入了無法擺脫的困境。揭露和批判文化殖民主義、提出后殖民主義的主將賽義德(薩義德)居然主張如下反殖民策略:“爭奪話語權的方法很多,比如重寫宗主國經典、恢復社團組織、重新命名山水、重新占有文化和自我再現(xiàn)的權力、意識到自己所屬的民族、在反抗的環(huán)境中想象過去、重新收回命名的權力等等?!盵1]這種局限于文化表層的自我書寫和自我認同的反抗方式不僅是幼稚的,而且對于正在遭受殖民的弱勢文化也很消極。對于不同國家或民族以及同一國家或民族內部的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歐美多數理論家希望的是積極溝通。哲學和社會學層面的論述,人們熟悉的有哈貝馬斯的“公共商談”、羅爾斯的“重疊共識”、羅蘭·羅伯森的“全球地方化”和“地方全球化”等等。多元文化主義抗爭多年的重要結果就是1999年聯(lián)合國通過的《人權與文化多元性》決議,這似乎表明多元文化主義合理性及其價值得到全球公認。

      但與上述相反,以A·麥金太爾為代表的思想家們則認為不同道德和文化之間具有“無公度性”,在理論上否定溝通的可能性。在現(xiàn)實方面,為了維護既有國際政治經濟結構以及既得利益,美國老練的政治家們并沒有退縮。布熱津斯基曾露骨地說過如下大家熟知的話:“削弱民族國家的主權,增強美國的文化作為世界各國‘榜樣’的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力量,是美國維持其霸權地位所必須實施的戰(zhàn)略。”[2](P120)多次服務美國政府卻又以學者理性顯示一定程度獨立性的塞繆爾·亨廷頓則提出了一種獨特看法:“一些美國人在國內推行多元文化主義,一些美國人在國外推行普世主義,另一些美國人則兩者都推行。美國國內的多元文化主義對美國和西方構成了威脅,在國外推行普世主義則對西方和世界構成了威脅。它們都否認西方文化的獨特性。全球單一文化論者想把世界變成像美國一樣。美國國內的多元文化論者則想把美國變成像世界一樣。一個多元文化的美國是不可能的,因為非西方的美國便不成其為美國。多元文化的世界則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建立全球帝國是不可能的。維護美國和西方需要重建西方認同,維護世界安全則需要接受全球的多元文化性?!盵3](P368)亨廷頓要照顧多元文化主義的情緒,又不能丟棄自己的核心利益,所以只能安排多元文化主義出演雙重角色:一方面,“一個多元文化的美國是不可能的”,這是強調多元文化在國家內部的不可能性;另一方面又說“多元文化的世界則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強調多元文化在國家之間的必然性。同樣是多元文化主張,為什么在國內不可行,在國家之間就可行?與某些理論家出于美好愿望的主觀主義設想不同,亨廷頓實際是在理論與現(xiàn)實之間尋找平衡,多元文化主義的真實境遇和邏輯內傷正是在這里暴露無遺。亨廷頓說:“在國外推行普世主義則對西方和世界構成了威脅?!币簿褪钦f,把美國文化作為普世文化推向全世界必然引起沖突,那么,自然是要承認其他弱勢文化的獨立性,強調“接受全球的多元文化性”,結論是全球的文化多元性是正確選擇。但亨廷頓進一步推論的結果卻是如下著名觀點:“新世界的沖突根源,將不再側重于意識形態(tài)或經濟,而文化將是截然分隔人類和引起沖突的主要根源。在世界事務中,民族國家仍會舉足輕重,但全球政治的主要沖突將發(fā)生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間,文明的沖突將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間的斷層線將成為未來的戰(zhàn)斗線?!盵4]也就是說,亨廷頓認為文化多元性又避免不了沖突。西方文化普世主義會引起沖突,各國文化多元并存也會引起沖突,而文化要么是普世的,要么是多元的,都會引起沖突,那么文化究竟如何自處呢?在亨廷頓這里,多元文化主義在國家之間是一個正面角色,在國家內部則是一個反面角色。在國家之間主張多元文化反對普世文化,在國家內部反對多元文化,主張與“普適”于全世界的普世文化本質相同的一元文化,這種角色沖突表明他不敢把多元文化主義貫徹到底,因為他知道,貫徹到底就會導致美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內部的大混亂。亨廷頓的獨特處理方式暴露了他對多元文化主義極端理解的本質,以及他的不徹底性的理論根源:每個文化都是自足的,不可入的,不可交流的,不可互相借鑒的。我們把亨廷頓的這種理論稱為基于文化不可入性的自足式多元文化主義。因為每個文化類型是獨立和自足的,所以,文化是多元存在的,全球的多元文化性是可能的和現(xiàn)實的。所以,美國文化內部是不能出現(xiàn)與美國文化基因不同的其他文化類型的。

      近幾十年以來的現(xiàn)實確實很大程度上見證了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而其思想上的根源恰好與亨廷頓的糾結相一致,因為亨廷頓式的多元文化主義與極端民族主義、原教旨主義和分裂思想是相通的。若干非西方的弱勢文化并不因為亨廷頓主張國際文化多元和弱勢文化獨立性,就只是滿足于自我欣賞,而是更進一步把自己樹立為標準,在全球展開思想動員和聚集活動,并對其他文化展開反抗,甚至還進行武裝攻擊。同時,西方主要國家的實權政治從來沒有遵從亨廷頓的善意,而是不停地在全球各地傳播西方文化,為經濟利益和地緣政治掃平思想道路。因此,隨著多元文化主義極端化,原先只有一個西方文化把自己作為標準,現(xiàn)在是幾乎所有文化都把自己作為標準?!暗谌澜缥幕瘜ξ鞣轿幕纯沟暮戏ɑ罁且环N文化相對主義,即西方文化并不是一個全球普遍適用的文化,但是,當他們?yōu)樽约旱奈幕瘜ふ液戏ɑ罁r,卻陷入了同樣的怪圈,他們想批的東西卻又成為他們要加以捍衛(wèi)的東西?!盵5]引入多元文化主義的邏輯又不能貫徹到底,引入現(xiàn)代化邏輯又不承認有普世,亨廷頓自己也承認,“文明沖突論”算不上一種嚴格意義上的理論建構,只是“一個對于學者有意義的和對于決策者有用的看待全球政治的框架或范式”[3](P2)。

      二、反亨廷頓多元文化主義諸策略的善意曲解

      亨廷頓對多元文化主義采取了既肯定又否定的不一致路線,自然是反亨廷頓者不能容忍的,尤其是同出一門的其他多元文化主義者。“(1)全球化可能導致無個性的普世主義,這種普世主義忽視差別,蔑視支配性權力;它也可能導致一種真誠的全球共同體意識。(2)對身份的追尋,借助于種族中心主義的偏見和排外主義者的暴力,可能導致有害的分裂;它也可能引導出一條全球溝通和對多樣性真正尊敬的可靠之路?!盵6]因此,反亨廷頓者的總體思路是:“一方面選擇抵制無個性的普世主義、霸權控制和壟斷性行為,另一方面也抵制種族中心主義的偏見、宗教排外主義和文化沙文主義。”[6]一方面,同意亨廷頓的多元文化主義,反對文化殖民和霸權;另一方面,打破文化的不可入性,認為不同文化之間可以溝通。這樣,多元文化主義不僅為弱勢文化從強勢文化那里爭取了獨立價值,同時不同文化之間尤其是弱勢文化和強勢文化之間又可以和平共處,結果是同時消除了霸權主義、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避免了雙重角色沖突。

      這里的關鍵是各種文化之間能不能交流和互認。為了防止因為文化獨立性帶來的沖突,杜維明首先提出“超越論”:“當我們超越了全球化與地方化,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界限,我們變成一個愈加相互聯(lián)系的地球村。通過超越所謂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東方與西方,我們和他們的界限,我們就可以在試圖理解人類生存兩難處境的同時開掘人類全球共同體的豐富而又多樣的精神資源?!盵6]能夠超越依賴的是如何超越。杜先生還提出通過“共享”、“共創(chuàng)”的“對話論”:“這種對話是通過共享價值觀和共創(chuàng)新的生活意義來增進相互理解。不同文明對話之時,我們需要的并不是一廂情愿地兜售自己的觀點,說服他人來接受自己的信仰,也不是尋求他人對自己的觀點的贊同,評價自己的行為來征得他人的認可,或證明自己深信的意念的公正合法性。恰恰相反,我們追求的應該是研習自己所不知的,傾聽與己不同的見解,敞開心扉接受多種的觀點,反思自己的想法,分享不同的洞見,尋求彼此之間的默契,求得最有益于人類繁榮昌盛的最佳行為方式?!盵6]但是,只要觀察基本歷史事實便可知,所謂“我們需要的并不是”只是一種主觀愿望而已,不同文化在接觸時實際發(fā)生的恰恰經常就是“一廂情愿地兜售”、“說服他人來接受”、“征得他人的認可”、證明自己的“公正合法性”。其后是“人類大家庭”論:“無論如何,我們希望,隨著一個追求對話的全球性的共同體的出現(xiàn),有史以來我們可以第一次在真實相互交流和接觸的意義上商談我們人類大家庭的問題。”[6]而湯一介先生則給我們描述了這種“人類大家庭”古代版本的現(xiàn)代轉化:“二十一世紀也許將由有著很長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歐美文化、東亞文化、南亞文化、伊斯蘭文化等推動人類社會進入再次回顧公元二千五百年前那個軸心時代的一個‘新的軸心時代’。在這新的軸心時代,存在著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而且這些文化傳統(tǒng)仍然有著雄厚的人口資源基礎,是絕不可能被消滅的,即使使用戰(zhàn)爭的辦法,也只能暫時起一點作用,從長遠看,文化仍然必須共存。”[7]但是歷史事實是,古代的軸心時代恰恰是人類沖突最激烈的時期之一。杜先生化解沖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對話”,而實現(xiàn)有效對話的首要條件是共性,因此,尋找共性就成了多元文化主義者的中心工作。尋找共性首先落在了尋找“普遍價值”上,有關理論設計多種多樣,湯一介先生則提出了“三條可行路徑”:“各民族的文化中原來就有共同或者是相近的有益于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理念”、“在各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理路中尋求‘普遍價值’”、“在各不同民族文化中創(chuàng)造出的某些特有的” “具有‘普遍價值’的意義”的“理念”[8]。

      綜觀中外多元主義理論家的尋找和論證,我們看到的通常是語言、宗教、價值和“理念”等精神方面的共性,我們將這類理論思路稱為基于“普遍價值”溝通的共享式多元文化主義。這類思路能夠或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自足式多元文化主義的雙重角色沖突?事實是不能根本解決,最多只是提供了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初步接觸的機會。即使找到了某些“普遍價值”,共有這些“普遍價值”的不同文化是否就能坐下來真誠和談了,還是在表面和談掩蓋下繼續(xù)爭斗,或者干脆將“普遍價值”拋棄一邊公開武力沖突?薩義德說:“文化對它所能包含、融合和證實的東西是寬容的;而對它排斥和貶低的就不那么仁慈了?!盵9](P17)實際上薩義德只是說對了一小半,因為不僅不同文化之間有大量沖突,而且同屬一種文化,或者具有某些乃至較多共性的文化之間,也有大量沖突。認為某種文化對于另一種跟自己具有相同之處的文化一定會接納和寬容,完全是一種主觀主義想象。十九和二十世紀同屬西方文化、同屬東方文化的國家和民族之間發(fā)生的慘烈沖突還沒有走遠?!袄斫夂蜎_突的不可避免性之間這種聯(lián)系是歷史留給后人的悲慘教訓之一:一方越是理解對方的立場、性格和意圖,沖突就越顯得不可避免。”[10](P94)相互理解也不一定能制止沖突,甚至正因為理解對方,所以才能肆無忌憚地殺戮和征服。因此,進行文化共同性的尋找,以及基于文化共同性的對話,不一定能帶來和平。

      多元文化主義的目標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甚至在某些文化表層上也是可以實現(xiàn)的,但它對文化多元并存的前途過分樂觀了,根本原因是多元文化主義及其各種策略把文化所代表的并基于其上的實際利益撇在了一邊,無視或割裂了文化與實際利益之間本質性和必然性的關系??梢哉f,文化共性的解決之道不在文化本身,而在實際利益。沒有共同的互惠的實際利益,就沒有文化共性,即使有,也是表面的和脆弱的。從古至今現(xiàn)實文化交流的多數表現(xiàn)都是你損我益、你退我進或你死我活,所謂互諒互讓、互相欣賞的和平交流其實很少。多元文化主義者圍繞和平交流設計了一系列建立在理論、語言、身份等共性之上的策略,試圖代替利益共性,實際幾乎都是自我陶醉。平等互惠當然是好的,但是有強有弱時,對話中除了尊重和反思等之外,更多的還是比較高下和得益多少。文化背后的實際利益決定了文化溝通在不同群體和不同文明交往關系中的次要地位和補充地位。多元文化主義就文化說文化,仿佛人們只是為了擁有它們而擁有它們,或者擁有了它們就能滿足了,這是對文化的最大誤解。人們選擇某種文化,實際是選擇和認同某種利益結構和某種獲取利益的方式。用自己主觀想象出來的各種和平交流沖動來替代文化背后的實際利害關系,是對文化本質的善意曲解。

      當代西方流行的所謂“承認的政治”就是撇開實際利益進行純粹“文化”對話的典型設計之一?!爱敶鷮W者在尋求社會正義和團結的規(guī)范基礎時,開始自覺摒棄傳統(tǒng)的‘再分配政治’模式,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承認的政治’上,用‘身份政治’來代替單一的‘階級政治’的分析方法,承認的政治……超越了傳統(tǒng)社會正義的安排主要著眼于經濟領域的‘等級差別’和‘階級偏見’?!盵11]“再分配政治”模式是就著物質利益這個人類沖突的根源來消解沖突的,然而,“承認的政治”卻要不同利益沖突群體坐下來,相互承認對方的所謂“身份”,這實質上是維護原先既得利益群體的一種論調,以撇開利益回避利益的方式,以勸說少數群體、弱勢群體醉心于自己文化和所謂獨特身份的方式,來轉移后者的視線,來緩和雙方的沖突,實際是對少數群體、弱勢群體行騙的方式?!霸诶碚撋希话悴粫穸ǘ鄻有缘拇嬖诤蜋嗬?,但是‘美美與共’迄今為止也只是停留在理論上。在處理不同文化的關系時,實力原則、利益原則完全可能踐踏‘多樣性’原則?!盵12]費孝通先生著名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和平共處論任重道遠。

      三、回到源泉的文化發(fā)展觀

      總體來看,針對自足式多元文化主義的內在沖突,共享式多元文化主義的消解策略基本陷于無效,因為忽視了文化比較和溝通背后的利益較量,基于“普遍價值”共享的良好愿望在思維上是主觀的。即使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確共同擁有某種“普遍價值”,也是稀少且表層的。因此,弱勢文化要想在強勢文化面前得到尊重,必須改變思維方式:回到文化生成的源泉。第一,強勢文化的強勢主要表現(xiàn)為損害弱勢文化以獲取最大利益。第二,近代以來,西方強勢文化之所以能夠獲取最大利益,依賴的是強大的和優(yōu)勢的軍事力量和工業(yè)力量的征服。第三,獲取最大利益不但依賴于優(yōu)勢的軍事力量和工業(yè)力量這種手段,而且它也是這種手段的目的和要求。因此,無論弱勢文化多么可憐,文化多元論者多么善良,文化交往本質上都是冷酷的不平等。第四,最重要的是,以上一切都歸結為文化的來源:文化是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乃至軍事力量的產物??傮w而言,優(yōu)勢的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乃至軍事力量產生優(yōu)勢文化,弱勢的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乃至軍事力量產生弱勢文化,因此,不同文化交往的實際狀況和性質基本上依賴于它們背后各自不同的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力量對比。馬克思說:“各個民族之間的相互關系取決于每一個民族的生產力、分工和內部交往的發(fā)展程度……然而不僅一個民族與其他民族的關系,而且這個民族本身的整個內部結構也取決于自己的生產以及自己內部和外部的交往的發(fā)展程度。 ”[13](P520)第五,必須承認源于和基于優(yōu)勢生產方式、交往方式乃至軍事力量之上的優(yōu)勢文化總體而言是先進文化。第六,當然,不能籠統(tǒng)對比以上結論,認為源于和基于弱勢的生產方式、交往方式乃至軍事力量之上的弱勢文化就一定是落后文化,因為往往一個時代有些最先進的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剛剛處于發(fā)展初期,發(fā)生其上的文化力量較弱,但是,這個結論在大部分情況下還是成立的。所以,既有弱勢且落后的文化,也有弱勢且先進的文化,當然前者多,后者少。

      具備了以上歷史唯物主義文化觀,弱勢且落后的文化真正能夠確立自身獨立價值的思路就清楚了。面對強勢文化殖民、征服、取代乃至消滅自己的危險,弱勢文化可以奮起反抗,可以據理力爭,但是除非強勢文化自動退出,它都無法避免被淘汰的命運。出路其實只有一條:首先承認強勢文化及其背后的生產方式、交往方式的先進性,然后回到自身文化的源頭,即自身所在地區(qū)的生產和交往領域,變革落后的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發(fā)展先進的生產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維護先進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政治上層建筑,將自身文化從落后狀態(tài)逐步提升到先進狀態(tài),實現(xiàn)自身現(xiàn)代化,從而與強勢文化保持戰(zhàn)略平衡,獲得真正的獨立自主性。至于代表最先進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但是還比較弱小的文化,當然是通過發(fā)展壯大最先進的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來壯大自身,從而最終替代原先的強勢文化,成為新的強勢文化。以上思路在文化的普世和特殊、強勢和弱勢的橫截面中引入了先進與后進的縱向運動,可以順利化解弱勢文化應對所謂“趨同論”和“普世價值”時遭遇的理論障礙和實踐障礙。與此相反,多元文化主義策略困境的理論源頭則是丟棄了文化起源論和發(fā)展論,把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簡單概括為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大談普世與特殊、弱勢與強勢,少談或不談先進與后進,然后在歷史橫截面上比較各種不同文化的異同,以強調文化各自的特殊性、完全平等和沒有高下之分。多元文化主義“以‘文化沒有優(yōu)劣’作為應對西方文化霸權的武器,在實踐上是文化自信心缺失的表現(xiàn),在理論上也是難以自立自足的”[14]。

      文化多元平等論實際上是要躲避最常見的文化發(fā)展策略,即學習西方文化以便發(fā)展自身,但是弱勢文化對此存在實踐上的恐懼,即害怕由“西方強勢”走向“西方先進”再走向“西方共性”,最后走向“必須西化”。學習西方文化以應對強勢文化殖民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其中的關鍵是“先進”與“普世”之間的糾結關系。一旦學習西方文化,就難免出現(xiàn)兩種思路:一是全盤西化,從內容到形式、從共性到個性全盤接受,這自然是不可取的。二是學習西方文化的先進性。然而,西方文化的先進性卻是通過作為整體的西方文化表現(xiàn)出來的,如何在這個整體中把先進性挖出來就很困難。其次,先進性內容是通過西方文化的各種形式和個性表達出來的,難道西方文化這些形式和個性比如語言和宗教等也是先進的,從而也是普世的,也要學習嗎?果如此,學習西方文化先進性,不就轉變?yōu)橛梦鞣轿幕瘉泶姹久褡逦幕??更重要的是,即使在觀念上乃至理論上把這些先進性內容挖掘出來了,弱勢文化就能直接嫁接了嗎?顯然不是??傊?,學習策略解決的是外來借鑒問題,是外因,不能代替弱勢文化自身向先進文化的生成和轉變過程。

      近現(xiàn)代以來,眾多學習和施行了西方所謂“普世價值”的國家和民族長期處于經濟衰敗和社會動蕩的狀態(tài),這也從反面印證了回到文化生成源泉的科學性和重要性。西方向全世界宣揚的所謂“普世價值”是與其代表的曾經是最先進的、現(xiàn)在是比較先進的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以及政治模式相一致的,但是接受這種“普世價值”的第三世界國家和民族,絕大多數并沒有與之相配的比較先進的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歷史事實是,近代以來西方世界先后經歷了工業(yè)化、資產階級革命以及長期的勞資沖突和調整過程,適合資本統(tǒng)治的先進生產方式、交往方式和政治模式,已經迫使西方廣大民眾進行了充分利益博弈,其內部早已形成了比較穩(wěn)定的利益結構,以及與之相應的上層建筑乃至日常生活方式,較大程度實現(xiàn)了共和,“普世價值”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已經充分融合。而絕大多數弱勢文化國家引入西方“普世價值”則缺乏比較現(xiàn)代化的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支撐,缺乏穩(wěn)定的利益結構支撐,所謂自由、民主、人權乃至所謂文化多元主義自然只能是漂浮在社會表層的美麗泡沫,不但不能整合民眾,反而撕裂民眾,成為不同利益群體訴求自身利益的借口,最終導致國際國內激烈沖突。對于幅員遼闊、民族和文化類型眾多的中國來說,一方面要承認,所謂西方“普世價值”是相對于封建主義的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的要求和產物,具有歷史合理性;另一方面要看到,自從資本成功統(tǒng)治西方國家之后,這種“普世價值”宣稱代表全民利益的虛偽性;還要看到,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西方主流的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一直在快速變化,所謂“普世價值”也在變化,沒有什么永恒的“普世價值”;更重要的是,中國正在發(fā)展更加先進的生產方式和交往方式,中國必定在不久的將來發(fā)展出更加先進的文化,引領那時的世界文化,成為那時全世界模仿的榜樣文化。

      [1]張其學.非殖民化中的文化抵抗與民族主義——對賽義德非殖民化思想的一種分析[J].學術研究,2004,(6).

      [2]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大失控與大混亂[M].潘嘉玢,劉瑞祥,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3]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M].周琪,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

      [4]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J].二十一世紀,1993,(10).

      [5]劉小英.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J].學習與探索,2004,(2).

      [6]杜維明.文明對話的語境:全球化與多樣性[J].史學集刊,2002,(1).

      [7]湯一介.“文明的沖突”與“文明的共存”[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

      [8]湯一介.論儒學與“普遍價值”問題[J].中國文化研究,2012,(3).

      [9]薩義德.文化與帝國主義[M].李琨,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3.

      [10]邢悅.文化與國際關系——精選文獻導讀[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11]卞紹斌.文化多元主義與人類團結的當代論證[J].道德與文明,2011,(1).

      [12]劉非非,單世聯(lián).論“文化多樣性”的中國話語[J].天津社會科學,2014,(4).

      [1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林劍.文化的評價及其尺度[J].學術月刊,2011,(6).

      猜你喜歡
      亨廷頓普世弱勢
      將弱勢變?yōu)閮?yōu)勢
      全球尿素市場弱勢運行
      動力煤市場或將弱勢運行
      模仿人類“尬舞”的動物們
      科學24小時(2019年4期)2019-06-10 10:17:53
      亨廷頓病的癥狀與治療
      科學生活(2016年7期)2016-07-25 12:41:35
      普世價值論
      人民論壇(2015年1期)2015-09-10 07:22:44
      為弱勢婦女開辟陽光之路
      福利中國(2015年1期)2015-01-03 08:40:47
      “普世價值”的應有取向探索
      人亨廷頓相互作用蛋白14在1型糖尿病發(fā)病中的作用
      關于“普世價值”的審思
      确山县| 盐源县| 息烽县| 铜山县| 新安县| 慈溪市| 遂平县| 汉寿县| 北京市| 澄江县| 华蓥市| 辽宁省| 清水县| 布尔津县| 南投县| 饶河县| 临漳县| 河南省| 广河县| 惠安县| 祁阳县| 淮南市| 集安市| 张家口市| 色达县| 越西县| 鸡西市| 名山县| 龙门县| 石狮市| 田阳县| 二连浩特市| 宜宾市| 商丘市| 象州县| 陆川县| 吴江市| 枣庄市| 汉阴县| 独山县|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