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姝婧
(成都體育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傳播學視角下體育組織危機的特點
韓姝婧
(成都體育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在當前國際全球化態(tài)勢不斷加強的情況下,現(xiàn)代社會也逐漸發(fā)展為具有更高開放程度和更高風險的社會。因此,處在其中的體育組織所面對的不確定性增加,發(fā)生危機事件的概率也在不斷提高。只有采取有效策略及時應對體育組織所面對的危機,才能實現(xiàn)組織的生存和發(fā)展。本文將運用傳播學原理解析體育組織危機的特點,用以提示從業(yè)人員避免和縮小危機所帶來的不良影響,減少體育組織的損失。
體育組織;危機;傳播學;特點
從傳播學角度看,傳播類型分為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等多方面,其中,人際傳播具有受眾直接接觸的特點,可通過直接的口耳相傳迅速傳播開來。體育運動愛好者眾多,所以體育組織發(fā)生的危機事件往往屬于受眾廣泛關注的范疇,因此對于自身關注度高的內容,受眾往往會在人際傳播領域增加對這一事件的傳播,擴大體育危機事件的傳播范圍和速度。并且隨著各類媒體的相關報道,更進一步擴大事件的影響范圍,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體育組織所發(fā)生的負面消息所受到的關注往往比正面消息多,并且經(jīng)常會引起社會的廣泛熱議。
在傳播學理論中,信息傳播過程中存在著多個關口,每個關口起信息篩選作用的人或組織稱之為把關人。最常見的把關人為報紙或網(wǎng)站等媒介組織內的記者和編輯,他們會根據(jù)一定標準對所接觸到的信息進行選擇性報道,因此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傳播的控制作用,限制了受眾對信息的了解和認知。受眾出于好奇的閱讀興趣,往往對突發(fā)性事件、爭議性事件、趣味性事件等集中關注,而體育危機類事件由于具有突發(fā)性、客觀性和其特性等特點,符合受眾的閱讀期待,因而常常是媒體報道的焦點。媒體對這類危機事件的客觀性正面報道有助于受眾了解事件全貌,做出正確的判斷,但有些媒體出于媒體經(jīng)濟利益和受眾關注度的影響,往往會發(fā)布不實消息,進而影響受眾對體育組織危機事件的認識,促使其產(chǎn)生懷疑和不滿,不利于體育組織危機的解決。例如,2013年9月29日,網(wǎng)易體育欄目發(fā)表了《“金主”北控難斗“土豪晉”》一文,在文中指出整個CBA休賽期,山西中宇隊的股權轉讓一事成為眾人最關心的話題,北控集團在今年4月底以1.5億的價格收購了中宇,但手握一枚公章的山西體育局卻拒絕承認北控收購行為的合法性,并拒絕放行中宇搬出山西,縱然是北控許下多種利益補償,山西體育局亦無動于衷。而新聞發(fā)出后補救,山西省球類運動管理中心就網(wǎng)易體育對中宇俱樂部股權轉讓事宜的不實報道逐一進行了反駁,指出“這篇報道,歪曲事實,編造謊言,誤導了廣大球迷,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可能這類不實報道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眾和球迷的一些看法,但沒有事實依據(jù)的新聞發(fā)布出來就是假新聞,非但不能幫助體育危機的解決,反倒會加劇危機的影響。
當前微博、微信等新媒體蓬勃發(fā)展,為受眾拓寬了信息接收渠道的同時,也加劇了信息的流通速度和范圍。體育類網(wǎng)站也層出不窮,如新浪體育、騰訊體育、央視體育頻道等均有較廣泛的受眾基礎。因此,當體育危機事件產(chǎn)生后,在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的聯(lián)合報道下,其傳播渠道更多、傳播速度更快、影響范圍也更廣。同時,新媒體的產(chǎn)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受眾的發(fā)言權,網(wǎng)絡平臺給受眾發(fā)布信息提供了更為自由的空間和機會。因此,自媒體的產(chǎn)生也加劇了危機事件的報道和擴散,威脅性和破壞性也大大增強,為體育組織的快速及時應對危機和解決危機帶來了困難。例如,倫敦奧運會期間,中國游泳選手葉詩文獲得女子400米個人混合泳金牌并成功打破世界紀錄,但卻遭到了外界對其可能服用興奮劑的質疑,在網(wǎng)絡媒體上引來廣泛猜測,對于這一體育危機事件,國家體育總局第一時間邀請奧委會進行興奮劑檢測并通過各種媒體發(fā)布證明,用事實向全世界證明了葉詩文金牌獲得的光明磊落,這些體育危機事件發(fā)生后,體育組織都以最快的速度積極應對體育危機并將危機的影響降到最小,維護了國家的利益,同時也保障了受眾的知情權,減少了公眾對事件的猜測,幫助公眾及時了解了真相。
由于體育明星具有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特點,因此他們極易給受眾帶來個人影響,而正是由于這一特點,在體育明星發(fā)生個人負面新聞的情況下,極易給專注并支持他們的公眾帶來心理上的沖擊和價值判斷上的影響。這一個人危機的影響會逐漸擴大,最終危及整個體育組織,降低體育組織的公眾滿意度和認同感,損害體育組織的正面形象,引起公眾的質疑和不滿。例如,前國家跳水隊的田亮、郭晶晶由于過分參與商業(yè)代言致使延誤訓練,因而被國家跳水隊通報批評并對田亮逾期不歸隊的肆意行為予以開除處分的事件以及現(xiàn)國家游泳隊隊員孫楊曾發(fā)生的頂撞教練、無證駕駛汽車并肇事等事件,都在個人危機的層面上對受眾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和影響,使其原本的運動健兒積極向上的良好形象在受眾心中轟然倒塌,降低了受眾內心對體育明星的認同感,對體育明星的個人素質產(chǎn)生懷疑,進而懷疑國家體育組織的運動員培養(yǎng),減低對體育組織的信任程度和信心。體育明星的個人危機事件如不能很好地處理,將影響整個體育組織的形象和聲譽。
[1] 郭慶光.大眾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G206
A
1674-8883(2015)20-0228-01
韓姝婧(1990—),女,天津人,成都體育學院(傳播學)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宣傳與公共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