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重慶師范大學 重慶 401331)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新型師生關系淺析
李紅梅
(重慶師范大學 重慶 401331)
隨著教育領域的深化改革,高中政治課課程標準、教材的使用等都做出了調整,面對當今時有發(fā)生的師生矛盾沖突,作為高中政治教師,思考如何在新形勢下分析、調整師生關系是重要的工作要求。因此,應結合政治教學的過程,尋找途徑,貼合實際,構建新型師生關系,以在促進政治課教學的同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政治 教學 師生關系 特點 途徑
《簡明教育辭典》一書認為,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所處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對待的關系等”。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一種關系,在教育的任何時代,師生關系的研究一直是各項教育理論不可忽視的研究課題,也是具體教學活動中必然要面對的關系范疇。
當代教育界普遍認為教師和學生都是教育的主體,在高中政治課中,教師和學生圍繞著政治課的教學形成的師生關系是一種特殊人際關系。在具體的政治學科教學中,師生關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著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有效進行和預期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更與整個社會德育目的的實現(xiàn)息息相關。近年來,不少高中政治課教師致力于新型師生關系的探討與構建,旨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促進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
(一)教育領域的改革引導對政治教學中師生關系的思考
從2007年開始,我國各省份陸續(xù)進入新課程改革階段,使用新教材(政治課教材變成必修4本+選修6本),參照新課標(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以期重新建構符合社會發(fā)展、適應學生身心特征的課程體系,并全面推進落實素質教育。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和2014年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以后,國家繼續(xù)深化教育領域的綜合改革,也迎來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高考制度改革政策終于落地,未來的政治教學面臨巨大的沖擊。改革的浪潮也引起了對師生關系的重新定位,與時俱進,改革師生關系也是應然之舉。作為政治教學過程中主體之一的教師,在改革的大潮中,要把握國家政策,及時轉變觀念,積極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二)師生關系的道德危機對教育價值的詰難
理想的師生關系是教育價值取向的一個具體體現(xiàn)。但在近幾年的教育系統(tǒng)中,卻出現(xiàn)了種種道德危機,與教育的價值背道而馳。一方面,個別教師違反職業(yè)道德,觸犯法律法規(guī),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構成威脅,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造成學生對學校,對教師的一種恐懼,這是值得全社會深思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存在個別學生打擊報復教師,危害教師的生命財產安全的行為。校園毆打甚至殺害教師,逼教師下跪道歉等違背人倫道德的行為也時有發(fā)生。教育部也發(fā)布了相關申明:對危害教育的行為零容忍?,F(xiàn)今出現(xiàn)的師生關系的道德危機值得深思,尤其是作為承擔了德育工作的政治課教學,更要重新探討師生關系,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一)師生關系在政治學科教學中的定義
政治學科的教學具有特殊性,表現(xiàn)在政治課的課程性質上。高中政治課與馬克思主義緊密相連,進行的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是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的,體現(xiàn)的是我國當前思想領域的價值取向。因此,在政治課教學中,師生關系應該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在“民主平等、尊師愛生”的價值維度上的自由活潑、合作共進的新型和諧關系。
(二)特點
1.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指導下的教與學
師生關系首先表現(xiàn)的是教與學的關系,在政治教學中,教師教的,學生學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觀點,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對該教育內容充分認同的基礎之上的。
2.在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指導下的民主平等、尊師愛生
師生關系也表現(xiàn)為一種倫理學的范疇。倡導師生在社會地位上民主平等,在倫理道德上的尊師愛生,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為此提供了理論基礎,而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培養(yǎng)共產主義新人的目標,正是政治教育在教學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終極目標。
3.在與時俱進、改革創(chuàng)新思想指導下的自由活潑、合作共進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新時期,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呈現(xiàn)新的特點,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學生的社會視角得到不斷開拓,學生不再滿足于灌輸式的教導,他們接收新事物的程度也大大提高,甚至對教學內容還會提出新的觀點看法。師生之間不再是簡單的教與學的關系,而是相互溝通,相互學習,自由活潑,合作共進的新型和諧關系。
(一)在教學中的橫向性構建
1.充分了解學生的各項信息
學生是在教學活動中具體主體性、自主性和獨特性的人,他們享受著國家法律法規(guī)所賦予的各項權利,同時也承擔了相應的基本義務。他們不僅自身有著學習的需求,而且也承載了父母乃至社會對其的期望。在新時期,學生發(fā)展呈現(xiàn)了不同的特點,作為政治學科教師要在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前提下,對學生做出實事求是的客觀分析,包括:學生的基本信息、個性特點、學習能力以及對本門學科的態(tài)度等,目的在于讓學生明白教師對其的重視,以培養(yǎng)學生對自身的自我肯定,為打造新型師生關系打造基礎。
2.強調教師的自我錘煉
在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過程中應強調教師的主動性,教師主動思考、主動探究是保障師生關系的重要因素。從教師自身出發(fā),首先要加強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學高為師。學生對一個教師的認可,首先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與知識引導開始的。高中政治課教學內容主要有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哲學等方面,此外還設置了6門選修課程供學生選修,這要求教師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素養(yǎng),廣博的知識視野。在此基礎上,還要求具有良好的課程組織能力、有一套收效顯著的教學方法,教師要在課堂上采取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化難到簡,生動活潑的組織課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其次,加強教師自身道德素養(yǎng)的強化,身正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政治課教學中的教師尤其要在具備良好的師德,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端正品行,做出表率,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保護好每位學生,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fā),創(chuàng)建新型和諧師生關系。第三,加強教師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與時俱進。在網絡化時代,教師要更新觀念,提高接收新事物的能力,充分將新事物、先進技術運用于教學,尋找與學生的共鳴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樂于并主動和教師交流。
從教師自身出發(fā),錘煉教師綜合素養(yǎng),目的在于建立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讓學生在構建新型師生關系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3.教師群體間管理與教學和諧氛圍的創(chuàng)造
教師與教師之間關系會對師生關系產生映射作用,學校整體和諧的管理與教學氛圍是良好師生關系的溫床。教師與教師之間往往交叉了多種關系,合作、競爭、交流、管理與被管理等等,其復雜性不壓于師生關系,但是卻直接影響師生關系。所以作為政治學科的教師,要協(xié)調教師群體間的關系,友好正確處理在管理與教學中出現(xiàn)的矛盾,加強與其他學科教師的交流協(xié)作,主動探討在和學生作用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樹立典范,無形中給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產生積極影響。
(二)在教學中的縱向性構建
新型和諧師生關系的培養(yǎng)不在一朝一夕,這是一個不斷磨合,不斷縱深發(fā)展的過程。
1.在教學班級組建初期
這是一個基礎階段,教師與學生按照重新的編排組合在一起,開始新課程的學習,和諧的師生關系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班級組建初期教師要在了解學生基本情況前提下,快速在學生群體中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讓學生在自由活潑的環(huán)境中自覺主動和教師交往并開始學習。政治課教學如果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組建的班集體,擺在教師面前的首要的問題就是使學生認同老師,認同本門課程,這樣才能使學生愿意學習,進而愿意主動、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2.在教學過程中深化發(fā)展時期
在教學活動進行中,教師與學生不僅僅體現(xiàn)在了教與學的關系,如果教師要將在初期階段建立的和諧的師生關系一直維持下去,還需要從各個方面努力。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生活上、學生上、精神上等給與學生真摯的關懷,在課堂教學之余,引入人生觀、價值觀、理想志向的探討等,引起學生的共鳴,這樣將和諧的師生關系深化發(fā)展下去。
3.穩(wěn)固發(fā)展階段
根據(jù)目前高中政治課教學的情況來看,政治課教師部分承擔了班主任的工作,而且普遍存在著一學期一個教師的情況。無論從班主任的工作角度,還是政治課教學的連貫性來說,穩(wěn)固發(fā)展和諧的師生關系都是必不可少的。在這個階段,教師一定要謹慎仔細的穩(wěn)固師生關系,多發(fā)掘學生優(yōu)點,看到學生在本門課程學習的閃光點,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不將學生劃等級,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得在政治課堂中的師生關系可以鞏固延續(xù)到其他學科、延續(xù)到下個階段的學習。
(三)師生關系危機的處理
當然,師生關系也會有出現(xiàn)危機的時候,這個時候就要求教師具有應對處理危機的能力,及時化解危機,重塑和諧師生關系。根據(jù)《新華漢語詞典》的解釋,危機有兩層含義:危險的禍根;成敗存亡的關頭。因此師生關系的危機就是威脅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禍根,就是教學目標能否如期實現(xiàn)的重要關卡,師生關系出現(xiàn)危機,無疑是給教學工作的開展埋下了定時炸彈。但是,危機是不可避免的,教師與學生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矛盾與摩擦,而這些矛盾與摩擦解決的方式、效果直接關系到師生關系的走向。處理得當,師生關系得到升華;處理不當,良好的師生關系就可能遭到破壞。據(jù)此,政治課教學中,教師尤其要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在生活和學習中發(fā)生的矛盾,科學合理的學習,健康快樂的生活。此外,教師尤其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危機,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中政治課教學應該構建起民主平等、尊師愛生、自由活潑、合作共進的新型和諧師生關系。這不僅是學生的要求、教師的期望,而且是課堂教學尊重教學規(guī)律的體現(xiàn),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要求。作為政治課教師,要時刻從課堂內外、從學生出發(fā),與時俱進,積極推動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進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楊建華,陳鵬.現(xiàn)代教育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2]張建文.思想政治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李想.思想政治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D].遼寧師范大學,2013.
[4]呂雅敏.關于新課改下高中政治教學中師生關系的思考[J].新課程(中學版),2009,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