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炎先
(湖北省通城縣錦山中學 湖北通城 437400)
提高教師的素養(yǎng) 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武炎先
(湖北省通城縣錦山中學 湖北通城 437400)
新課程改革對師生關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教師和學生和諧地發(fā)展,教師不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還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本文從加強政治業(yè)務學習、營造民主的課堂氣氛、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著手,通過案例分析了提高教師素養(yǎng),做學生良師益友的具體做法,以期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提高 教師素養(yǎng) 良師益友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提高教師各方面的素養(yǎng),不但是做好學生良師益友,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的催化劑;而且是振興教育,從而達到振興中華民族的膨化劑。筆者認為提高教師的素養(yǎng),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應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一)教師應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習的參與者、促進者、指導者、合作者
教師作為一個學習的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教師作為一個促進者,要起到引導、促進學生的作用;教師作為一個指導者,要藝術地把握課堂教學的走向,引領學生發(fā)展的方向;教師作為一個合作者,應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忘記自己是老師,而把學生視為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教師還應該由教書匠型教師轉變?yōu)榭蒲行?、?chuàng)新型教師;由單一型教師轉變?yōu)榫C合型教師
真正形成科學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特定的認識主體和信息交流主體。作為教師,必須意識到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裝滿知識的容器。因此我們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尊嚴,熱愛每一個學生。我們必須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都是具有開放性的自我創(chuàng)造者。因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的個性是多樣的,所以,我們不能用統(tǒng)一的尺度去衡量每一位學生,用統(tǒng)一的模式去規(guī)范每一位學生。學生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是動力之源、能量之庫。學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本身就是教育中的重要內(nèi)容,而學生思想、行為中的閃光點更是教師教育學生的重要資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是為學服務的。教不可以統(tǒng)治學,也不可以代替學。教師的教要啟發(fā)學生的學,引導學生的學。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經(jīng)??偨Y工作中的經(jīng)驗和教訓,及時與同行交流討論,將會不斷的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一)教師要尊重學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尊重學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更要尊重他們各自不重復的個性、可愛的單純和浪漫的天真。不但要尊重他們與自己和諧的求同思維,更要尊重他們敏銳有余而成熟不足的求異思維。教師要尊重學生不同的觀點,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不苛求成熟與完善。因為有缺陷、不完善的發(fā)言,也勝于緘默與懶惰。對學生的不同個性感受,不強求同一,確保不堵塞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路,時時刻刻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自覺思維、獨立創(chuàng)新的環(huán)境。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fā),要把學生當成受教育的主體,與之同呼吸,共悲歡,一起品嘗求知的艱辛與幸福。這種和諧的氛圍正是一系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順利發(fā)展的最佳環(huán)境。學生置身于這種民主氣氛濃厚的課堂,就如同種子得到適宜的溫床。主體意識被催生蓬發(fā),情緒高漲,思維活躍,心理潛能隨之釋放,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就應運而生。比如:教師在評價學生答問時可使用一些簡短而富有激勵性的語言,。這些期盼性的語言,不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且能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和努力探索、獲得成功的強烈愿望,從而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要加強師生互動
互動就是師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在教學中,一堂成功的、充滿生機的課應該是師生互動的結果。在這里互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互動主要是指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原有的常規(guī),變一言堂為群言堂,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師生共同互動。二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互動主要是指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共同交流。其中分組活動是學生之間互動的主要形式。由于學生的智力水平、思維能力、興趣愛好等有一定的差異,教學中進行分組活動可以讓學生個體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從而不斷開拓自己的思路。同時這種分組討論是一種動態(tài)的學習活動,它會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注入活力,從而既激活了課堂氣氛,又利于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三)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學貴有疑,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學習才有興趣,才會主動。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大膽質疑,發(fā)表不同意見,引導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使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教師要為學生的質疑問難提供寬松環(huán)境,自由寬松的外在環(huán)境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品質的培養(yǎng)很重要。學生的大膽設疑、質疑需要教師的藝術支持,因為多數(shù)學生想質疑而疑慮重重,既怕老師瞧不起,又怕同學譏笑。這時,教師要對學生即使是看起來幼稚可笑的問題給與充分恰當?shù)墓膭?、肯定。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忌包辦代替,要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善于引導學生從無疑處生疑,在學習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在思考中質疑,在釋疑中理解,在理解中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質疑問難習慣。還要教給學生質疑問難的基本方法。學生質疑問難的基本方法可以從認識事物的三個層面上考慮:一是“是什么”,二是“怎么樣”,三是“為什么”,前二者是淺層次的質疑,后者則是深層次的問難。
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后,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他們有了一定的成就感,自然會把教師當作他們的朋友,將會有說不完的話,提不完的問。師生關系達到了空前的融洽,教學工作將會取得很大的成績。
課余時間是學生可以自由支配的寶貴時間,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比如指導學生閱讀書報、寫讀書筆記、把資料分類收集整理;留心觀察社會現(xiàn)象、寫調查報告等。還可帶領學生走出去,參觀訪問工礦企業(yè)的發(fā)展情況。也可按學生興趣建立球類、書畫、棋類、歌舞等興趣小組。在課外活動中,教師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感覺到具體而豐富的客觀世界,激發(fā)其求知欲望,鍛煉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筆者所帶的班級,由于轉變了教育教學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們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他們能夠主動的學習,對不懂的問題能夠與別人團結協(xié)作進行交流討論。
總之,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完善離不開老師的教育,而老師的素養(yǎng)高低及與學生關系的優(yōu)劣決定著教育的成敗,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要提高政治、業(yè)務素養(yǎng),走進學生心靈,做他們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