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于陜南方言聲調(diào)及歸屬等問題

      2015-02-28 12:33:04孫立新
      咸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5期
      關鍵詞:字組陰平陽平

      孫立新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學藝術研究所,陜西西安710065)

      關于陜南方言聲調(diào)及歸屬等問題

      孫立新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學藝術研究所,陜西西安710065)

      本文第一部分的主要觀點是:漢中市漢臺區(qū)舊城內(nèi)的方言分別歸屬于中原官話和西南官話,寧強城關等大部分地域的方言歸屬于中原官話,寧強巴山區(qū)則為西南官話,柞水城關方言雖然可以歸屬于江淮官話黃孝片而去聲分陰陽,而柞水蔡玉窯、張家坪、曹坪、紅巖寺方言歸屬于贛語;第二部分報道了陜南略陽等14個方言點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第三部分強調(diào)了陜南方言聲調(diào)研究的意義等問題。

      陜南方言;單字調(diào);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歸屬

      學界基本上把陜南地區(qū)中原官話關中片以外(商州、丹鳳、洛南)的方言稱作陜南方言(如李榮《官話方言的分區(qū)》[1]《漢語方言分區(qū)的幾個問題》[2],張盛裕、張成材[3],孫立新[4],孟萬春[5])。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本世紀以來,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學界同仁越來越感到陜南方言很復雜,研究的難度很大。這可能也是陜南方言成果相對于陜北、關中方言少的原因。

      研究表明,陜南方言的主體是西南官話和中原官話,其次還有贛語、湘語等(孫立新[6-7],郭沈青[8])。估計,只要進一步深入實地調(diào)查下去,可能會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的。

      本文擬從三個方面進行討論:一是陜南幾個方言點的單字調(diào)及歸屬,二是陜南方言的連讀變調(diào),三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1 陜南幾個方言點的單字調(diào)及歸屬

      1.1關于漢中市漢臺區(qū)方言的單字調(diào)及歸屬

      漢臺區(qū)方言的單字調(diào)是一致的,都是陰平45、陽平21、上聲44、去聲213,但是,舊城內(nèi)的方言分別歸屬于中原官話和西南官話。具體是西街、北街(甲音系)歸屬于西南官話,距城區(qū)12公里的鋪鎮(zhèn)也歸屬于西南官話,其特點是古入聲字歸陽平;南街、東街(乙音系)歸屬于中原官話,其特點是古入聲字除了全濁字歸陽平以外,其余歸陰平。長期實地調(diào)查、研究陜南方言的學者周政、張德新都調(diào)查過漢臺區(qū)方言,他們也是這樣認定漢臺區(qū)方言的歸屬的。我們曾經(jīng)從網(wǎng)上看到有人在懷疑的基礎上指責一個方言點居然有兩種不同方言歸屬的情況,目前這種指責又從網(wǎng)上看不見了,是時間長了刪除的,還是作者有所調(diào)查了解后發(fā)現(xiàn)自己結(jié)論錯誤刪除了?不得而知。其實,調(diào)查是發(fā)言的基礎,沒有調(diào)查千萬不敢妄下結(jié)論。

      1.2關于寧強方言的單字調(diào)及歸屬

      寧強處在陜甘川三省交界,這里正好是中原官話過渡到西南官話的縣份。寧強城關等大部分地域的方言歸屬于中原官話。筆者于20多年前從勉縣到寧強調(diào)查方言,記得當時的七八位城關及其附近的發(fā)音人都在六七十歲,只有大安鎮(zhèn)的發(fā)音人比較年輕。因為是從西南官話區(qū)的勉縣到寧強的,發(fā)現(xiàn)第一組的城關發(fā)音人古入聲字調(diào)類的歸屬跟中原官話西安、城固、洋縣及甘肅康縣是一致的。因害怕調(diào)查有誤,找了幾位城關人來印證,果真如此。隨后專門調(diào)查了鄉(xiāng)下的陽平關、鐵鎖關、代家壩、廣坪等處,都是中原官話。但是,該縣南鄉(xiāng)巴山區(qū)的黃壩驛、茅坪溝、大竹壩、關口壩、毛壩河、三道河、禪家?guī)r一帶屬于西南官話;巴山區(qū)跟屬于西南官話的本省南鄭縣以及四川省旺蒼縣、廣元市接壤。漢臺區(qū)中原官話與西南官話的單字調(diào)是一致的,而寧強境內(nèi)的中原官話與西南官話的單字調(diào)不太一致,城關等處分別是陰平55、陽平42、上聲45、去聲214,巴山區(qū)分別是陰平45、陽平42、上聲554、去聲214,其中,陽平和去聲無別,巴山區(qū)的陰平跟漢臺區(qū)一致,上聲是在高平55的基礎上落向4。

      1.3關于柞水、商南方言的單字調(diào)及歸屬

      其一,孫立新20世紀90年代把柞水城關方言歸屬于江淮官話,[4]指出其單字調(diào)依次為陰平53、陽平33、上聲35、去聲312;其實,這是當時調(diào)查的城關鎮(zhèn)以南5華里的方言,并不是城內(nèi)方言。后來于2009年經(jīng)過實地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柞水城關方言雖然可以歸屬于江淮官話黃孝片而去聲分陰陽。其五個單字調(diào)分別為陰平53、陽平24、上聲44、陰去412、陽去11。柞水蔡玉窯、張家坪、曹坪、紅巖寺方言也是五個單字調(diào),卻應當歸屬于贛語。因為柞水城關方言古全濁仄聲字不讀送氣清聲母,而蔡玉窯等處讀作送氣清聲母。

      其二,現(xiàn)在看來,孫立新把商南城關方言歸屬于江淮官話是錯誤的,基于商南城關方言古全濁仄聲字讀作送氣清聲母,也應當歸屬于贛語。

      1.4關于平利、白河方言的單字調(diào)及歸屬

      其一,根據(jù)周政《平利方言調(diào)查研究》[9]52以及柯西鋼《白河方言調(diào)查研究》[10]32,平利、白河城關方言都是四個單字調(diào),羅列如下:

      平利陰平54、陽平42、上聲445、去聲214

      白河陰平213、陽平44、上聲435、去聲41

      其二,周政《平利方言調(diào)查研究》指出:平利大部分區(qū)域去聲分陰陽,全濁仄聲字今不送氣,應屬江淮官話黃孝片。[9]14我們通過周著23頁的圖4可以看出:平利八仙、長安、興隆、普濟寺、徐家壩、女媧山等處去聲不分陰陽。其中八仙方言具有一定的西南官話特征。

      其三,孫立新指出:白河等處呈中原官話和西南官話過渡方言的特點,“古入聲字今讀陽平的比勉縣(筆者按:應為城固等陜南地區(qū)的中原官話)、略陽等處多”。[4]柯西鋼《白河方言調(diào)查研究》認為:白河方言具有中原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官話等的混合特征。[10]3-6

      1.5商南湘河方言的單字調(diào)及歸屬

      商南湘河方言的單字調(diào)四個(輕聲在外),依次為:陰平213,例字如“詩開邊天”;陽平24,例字如“人民團劉”;上聲44,例字如“走比使古”;去聲41,例字如“勝利建造”。商南湘河方言屬于中原官話。

      2 關于陜南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本部分有選擇地報道陜南14個方言點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凡不變調(diào)的不予羅列。鑒于《平利方言調(diào)查研究》[9]92-108及《白河方言調(diào)查研究》[10]95-111分別報道了兩縣的連讀變調(diào)(延伸到三字組),本部分不再羅列這兩個點。以下論及的各個方言點的單字調(diào)見孫立新的觀點。

      普通語言學著作中的音變理論似乎不太重視有聲調(diào)語言的變調(diào)問題,其實,變調(diào)正好是漢藏語系音變的重要內(nèi)容。我們在討論有關方言點變調(diào)的時候,用同化、異化等來解釋,如北京兩上聲字連讀的[214-35 214-21]就屬于異化,再如關中兩陰平字以及河南兩去聲字的連讀變調(diào)模式中都有前字變作中升的[31-35 31]也屬于異化。

      2.1略陽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選取理由是該縣方言的連讀變調(diào)比較簡單。以下一、二兩種均屬于異化變調(diào),其一是后字變作陽平,其二是后字變作去聲。

      其一,“陰平+陰平[52 52-31]”:功夫、先生、風車、東西(什物;按“東西”指方向的時候不變調(diào))。

      其二,“陽平+陽平[31 31-24]”:人民、農(nóng)時、王明、扶貧。

      其三,“陽平+輕聲[31 02-44]”:兒子、婆婆、舌頭、廚子。

      其四,“去聲+輕聲[24 02-52]”:面子、被子、褲子、筷子。

      2.2寧強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選取理由是該縣處于中原官話到西南官話的過渡地帶。寧強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最常見的是變作半去21調(diào)值或本有其調(diào)的上聲;以下一、三兩種均屬于異化變調(diào),其七的變調(diào)類型跟北京兩個上聲字連讀正好是一個類型,都是[214-35 214-21]。

      其一,“陰平+陰平[55 55-21]”:功夫、先生、風車、東西。

      其二,“陰平+去聲[55 214-21]”:先輩、方向、生命、工具。

      其三,“陽平+去聲[42 214-21]”:長線、成敗、前進、活動。

      其四,“上聲+上聲[35 35-21]”:老鼠、老虎、古董、打倒。

      其四,“上聲+去聲[35 214-21]”:廣大、老練、肯定、采用。

      其五,“去聲+陰平[214-21 55]”:變天、進軍、大家、部分。

      其六,“去聲+上聲[214-35 35-55]”:瘦馬、大狗、放火、縣長。

      其七,“去聲+去聲[214-35 214-21]”:命令、運用、勝利、進步。

      其八,“去聲+輕聲[214-35 02-55]”:面子、被子、褲子、罐罐(小罐子)。

      2.3勉縣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選取理由是該縣可代表漢中市境內(nèi)西南官話的兩字組連讀變調(diào)的普遍特點。勉縣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最常見的是后字變作本無其調(diào)的42調(diào)值;去聲字常變作半去21;兩個去聲字連讀,前字變作陰平35,跟北京兩個去聲字連讀有類似之處。

      其一,“陰平+上聲[35 44-42]”:天馬、三五、開始、清楚。

      其二,“上聲+上聲[44 44-42]”:老鼠、老虎、小李、苦膽、古董、輔導、母狗。

      其三,“去聲+陰平[213-21 35]”:變天、進軍、大家。

      其四,“去聲+陽平[213-21 42]”:用人、縣城、拜年、萬一。

      其五,“去聲+上聲[213-21 44]”:瘦馬、餓虎、上訪、縣長。

      其六,“去聲+去聲[213-35 213]”:命令、動靜、態(tài)度、進步。

      其七,“陰平+輕聲[35 02-42]”:花兒、箱子、楔子。

      其八,“去聲+輕聲[214 02-04]”:面子、被子、褲子、筷子。

      2.4漢中甲音系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選取漢中市漢臺區(qū)甲音系兩字組連讀變調(diào)的理由是,這里長期是當?shù)卣巍⒔?jīng)濟、文化中心。漢中甲音系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最常見的是變作本無其調(diào)的53,去聲字常常變作半去21(類似于北京兩個上聲字連讀),以下一、四、八、十三為異化變調(diào)。

      其一,“陰平+陰平[45 45-53]”:功夫、先生、西安、醫(yī)生。

      其二,“陰平+陽平[45 21-53]”:精明、工人、光榮、經(jīng)常。

      其三,“陽平+陰平[21-53 45]”:云中、成功、研究、愚公。

      其四,“陽平+陽平[21-53 21]”:人民、農(nóng)時、田宅、廉潔。

      其五,“陽平+去聲”,A類型[21-53 213]:成敗、皇上、前進;B類型[21-53 213-21]:成縣、洋縣、魚大。

      其六,“上聲+陰平[44 45-21]”:打消、祖先、廣東、火車。

      其七,“上聲+陽平[44 21-53]”:馬牛、打鈴、老王、小劉。

      其八,“上聲+上聲[44 44-21]”:老鼠、老虎、苦膽。

      其九,“上聲+去聲[44 213-21]”:老練、肯定、采用。

      其十,“去聲+陰平[213-21 45]”:變天、進軍、大家。

      其十一,“去聲+陽平[213 21-53]”:用人、種田、四十、定員。

      其十二,“去聲+上聲[213-21 44]”:瘦馬、餓虎、上訪、縣長、定律、概率。

      其十三,“去聲+去聲[213 213-21]”:命令、運用、干部、害怕。

      其十四,“陰平+輕聲[45 02-53]”:花兒、箱子、楔子。

      其十五,“去聲+輕聲[213-21 02-53]”:面子、褲子、筷子。

      2.5南鄭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選取理由是,因為該縣四個單字調(diào)調(diào)型里陰平和上聲跟當?shù)匚髂瞎僭挷煌?,因此連讀變調(diào)具有明顯特色。南鄭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最常見的是變作半去21,其次是變作上聲;去聲字變調(diào)的特點跟北京上聲字類似。以下一、四為異化變調(diào),三為同化變調(diào)。

      其一,“陰平+陰平[51 51-21]”:功夫、先生、風車、開銷、東西(什物)。

      其二,“陰平+去聲[51 214-21]”:先輩、生命、工具、方向;按:有時候后字不變調(diào)。

      其三,“陽平+去聲[21 214-21]”:成縣、法定、鐵證、辣麺。

      其四,“上聲+上聲[34 34-21]”:老鼠、老虎、母狗。

      其五,“去聲+陰平[214-21 51]”:變天、進軍、部分。

      其六,“去聲+上聲[214-21 34]”:瘦馬、上訪、縣長。

      其七,“去聲+去聲”,A類型[214-34 214-21]:命令、運用、態(tài)度;B類型[214-34 214]:動靜、勝利、最后。

      其八,“去聲+輕聲[214-21 02-34]”:面子、被子、筷子。

      2.6城固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選取理由是該縣方言的連讀變調(diào)是漢中一帶最復雜的。其變調(diào)形式是變作本有其調(diào)的四個單字調(diào)都有,或變作本無其調(diào)的35。以下一的兩個類型及二、四的A類型都是異化變調(diào);四的BC類型很有意思,都是有此變作彼,B類型前后字都是由陽平31變作去聲313,C類型都是由陽平31變作陰平52,實質(zhì)上是先異化后同化,這在我們所調(diào)查的陜甘寧一帶的方言里還是首次發(fā)現(xiàn)的。去聲在八、十一、十六里變作半去31,跟北京上聲變調(diào)類似。

      其一,“陰平+陽平”,A類型[52-44 31]:精明、工人、初一、三十;B類型[52-35 31]:光榮、天平、音樂、三冊。

      其二,“陰平+上聲[52-44 44-31]”:生手、開水、清楚。

      其三,“陽平+陰平[31-52 52]”:云中、成功、研究。

      其四,“陽平+陽平”,A類型[31 31-313]:人民、農(nóng)時、田宅;B類型[31-313 31-313]:王明、扶貧、廉潔;C類型[31-52 31-52]:結(jié)合、人格、法律。

      其五,“陽平+去聲”[31-52 313]:成縣、皇上、鳴放。

      其六,“上聲+陰平[44-35 52]”:打消、祖先、廣東。

      其七,“上聲+陽平[44-35 31]”:老人、井繩。

      其八,“上聲+上聲[44 44-31]”:老鼠、老虎、小姐、苦膽。

      其九,“去聲+陰平”,A類型[313-31 52]:變天、進軍、奉天、種花;B類型[313-31 52-44]:大家、上邊、部分、泰山。

      其十,“去聲+陽平”,A類型[313-35 31]:縣城、拜年、種田;B類型[213-31 31-44]:動彈、四十。

      其十一,“去聲+上聲[313-31 44]”:瘦馬、大狗、放火、縣長。

      其十二,“去聲+去聲[313-52 313-44]”:害怕、態(tài)度(按:限于個別詞語)。

      其十三,“陰平+輕聲(兒尾)[52-44 02]”:花兒、箱兒(箱子)、楔兒(楔子)。

      其十四,“陽平+輕聲[31-52 02-35]”:瓶瓶、瓶兒、簾兒(簾子)。

      其十五,“上聲+輕聲[44-35 02-52]”;種種、醢醢(醢子)。另外,“上聲+兒尾[44-35 02]”:靶兒(靶子)、引兒(引子)。

      其十六,“去聲+輕聲(兒尾)[313-31 02-24]”:面兒(面子)、褲兒(褲子)、筷兒(筷子)。

      2.7洋縣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選取理由是該縣連讀變調(diào)也是漢中一帶中原官話中最復雜的。洋縣陰平和上聲調(diào)值相同都是41,但是變調(diào)不同,因此當作兩個調(diào)類。劉育林《陜西省志·方言志(陜北部分)》[11]在處理陜北晉語好多陰平跟上聲為同一調(diào)值而變調(diào)不同當作兩個調(diào)類是很有見地的,邢向東《神木方言研究》[12]、韓寬厚《府谷方言研究》[13]也是這樣處理的;孫立新《關中方言略說》[14]在處理宜川方言上聲和去聲調(diào)值相同都是55,但是變調(diào)不同,也當作兩個調(diào)類。

      其一,“陰平+陰平”,A類型[41-24 41-31]:功夫、先生、風車、開關;B類型[41-31 41]:天生、煙槍、東西(方向)。

      其二,“陰平+陽平”,A類型[41-24 24-31]:精明、工人、天平;B類型[41-31 24]:光榮、吃魚、經(jīng)常。

      其三,“陰平+上聲”,A類型[41 41-44]:天馬、三五、分解、先祖;B類型[41 41-31]:生手、天理;C類型[41-24 41]:開水、清楚。

      其四,“陽平+陰平”,A類型[24-31 41]:云中、緣分、財東;B類型[24 41-31]:團結(jié)、人格、磁鐵。請注意:A類型后字為古平聲字,B類型后字為古入聲字。

      其五,“上聲+陰平[41-24 41]”:打槍、打消、祖先、廣東。

      其六,“上聲+陽平[41-24 24-41]”:老人、寶石、手冊、井繩。

      其七,“上聲+上聲”,A類型[41-31 41]:老五、小李、古董、領導;B類型[41-24 41-31]:老鼠、老虎、苦膽、母豬。

      其八,“上聲+去聲”,A類型[41-44 44]:廣大、考試、老練、肯定;B類型[41-24 44-31]:馬上、本事。

      其九,“陰平+輕聲[41-24 02]”:箱子、楔子、楔楔。

      其十,“陽平+輕聲[24-31 02-24]”:瓶子、簾子、簾簾。

      其十一,“上聲+輕聲[41-24 02-41]”:靶子、引子。

      2.8紫陽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選取理由是該縣限于后字變調(diào)且常變作上聲或陽平,跟陜南許多西南官話區(qū)別很明顯。本部分參閱了新編《紫陽縣志·方言志》。[15]紫陽方言兩字組連讀變調(diào)的特點是常常變作上聲或陽平,以下一、八、十二為異化變調(diào),四、五、六為同化變調(diào)。

      其一,“陰平+陰平[34 34-55]”:挨身、椏枝(枝椏)、咪咪(?。?/p>

      其二,“陰平+陽平[34 31-55]”:家業(yè)(家具)、跟前、包谷(玉米)。

      其三,“陰平+去聲[34 112-55]”:鋪蓋、聲氣、街上。

      其四,“陽平+陰平[31 34-31]”:黃瓜、民間、研究。

      其五,“陽平+上聲[31 55-31]”:毛狗、雀鳥(鳥類)、雜講(誹謗)。

      其六,“陽平+去聲[31 112-31]”:床鋪、出去、側(cè)岸(旁邊;按:“側(cè)”讀入“仄”)。

      其七,“上聲+陰平[55 34-31]”:繭巴(繭子)、尾巴、轉(zhuǎn)去。

      其八,“上聲+上聲[55 55-31]”:品碗、點點、古董。

      其九,“上聲+去聲[55 112-31]”:板凳、哪個(誰)。

      其十,“去聲+陰平[112 34-55]”:地方、教師、菜蔬(蔬菜)。

      其十一,“去聲+陽平[112 31-55]”:事情、去年、上頭。

      其十二,“去聲+去聲[112 112-55]”:富態(tài)、那岸、衛(wèi)固(袒護)。

      2.9漢陰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選取理由是該縣連讀變調(diào)很簡單。以下一為異化變調(diào),其余都是去聲字作為前字的變調(diào),均變作半去21;四是后字作為輕聲變作陰平,且有同化特色,即前后字變作降調(diào)。

      其一,“陰平+陰平[53 53-21]”:功夫、先生、東西(方向;什物)。

      其二,“去聲+上聲[214-21 34]”:瘦馬、餓虎、大狗。

      其三,“去聲+去聲[214-21 214]”:命令、運用、動靜、勝利。

      其四,“去聲+輕聲[214-21 02-53]”:面子、褲子、被子、筷子。

      2.10石泉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選取理由是該縣方言常見的連讀變調(diào)是前字變調(diào)。石泉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最常見的是去聲字變作半去21,而“其六”很有意思,兩個去聲字均變作本無其調(diào)的313,以下一、二、四為異化變調(diào),五為同化變調(diào)。

      其一,“陽平+陽平[21-33 21]”:人民、團結(jié)、合作、明白。

      其二,“上聲+上聲[41-21 41]”:打倒、保險、永遠。

      其三,“去聲+陰平[214-21 55]”:變天、進軍、大家。

      其四,“去聲+陽平[214-21 214]”:用人、定員、縣城、拜年。

      其五,“去聲+上聲[214-41 41]”:放火、縣長、太遠、大狗。

      其六,“去聲+去聲[214-313 214-313]”:命令、運用、干部、勝利。

      其七,“上聲+輕聲[41-21 02]”:寫寫、本本、眼眼(小孔)。

      其八,“去聲+輕聲[214-41 02]”:件件、看看、柜柜。

      2.11寧陜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選取理由是該縣方言的連讀變調(diào)主要是去聲字的變調(diào),去聲字常變作13或31調(diào)值。

      其一,“去聲+去聲[213-13 213]”:運動、進步、掛帥、最后、勝利、態(tài)度。

      其二,“去聲+陰平[213-13 34]”:唱歌、進軍、種花。

      其三,“去聲+陽平[213-13 31]”:喂牛、縣城、拜年。

      其四,“去聲+上聲[213-13 55-53]”:快走、縣長、瘦馬。

      其五,“去聲+輕聲[213-13 02]”:兔兒、蓋子、褲子、帶帶。

      其六,“陰平+去聲[34 213-31]”:豇豆、豌豆。

      其七,“陽平+去聲[31 213-31]”:黃豆、綠豆。

      2.12鎮(zhèn)安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選取理由是該縣連讀變調(diào)在當?shù)刂性僭捴斜容^復雜。最常見的是變作半去21和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變作上聲的較多;以下一、八為異化變調(diào),八的B類型很有意思,前后字均變作上聲。

      其一,“陰平+陰平”,A類型[41-31 41]:刮風、天生、東西(方向);B類型[41 41-31]:功夫、先生、東西(什物)。

      其二,“陽平+陰平[24-21 41]”:云中、緣分、財東、愚公。

      其三,“陽平+上聲[24-21 44]”:黃狗、牛馬、文雅、門口。

      其四,“陽平+去聲[24 213-44]”:成敗、皇上、前進。

      其五,“上聲+去聲[44 213-21]”:肯定、采用、本事、老練。

      其六,“去聲+陰平[213-44 41]”:變天、大家、上邊、部分。

      其七,“去聲+陽平[213-44 24]”:用人、縣城、拜年。

      其八,“去聲+去聲”,A類型[213-24 213]:命令、運用、害怕、態(tài)度;B類型[213-44 213-44]:勝利、最后、部隊、奉獻。

      其九,“去聲+輕聲[213-44 02]”:面子、筷子、褲子、柜柜。

      2.13山陽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選取理由是該縣連讀變調(diào)在當?shù)刂性僭捴锌崴脐P中方言。其中兩陰平字連讀的兩個類型跟關中方言區(qū)商州、寶雞等處很相似:A類型是前字異化變作陽平,B類型是前字異化變作本無其調(diào)的高降調(diào)53。

      其一,“陰平+陰平”,A類型[31-24 31]:刮風、開關、東西(方向);B類型[31-53 31]:功夫、先生、東西(什物)。

      其二,“陽平+陰平[24 31-53]”:云中、成功、財東。

      其三,“上聲+上聲[33-53 33-31]”:老鼠、老虎、苦膽。

      其四,“去聲+陰平[55 31-53]”:進軍、大家、上邊。

      2.14商南方言兩字組的連讀變調(diào)

      選取商南城關(當?shù)厝私凶觥靶U子話”)兩字組連讀變調(diào)的理由是,該縣方言為贛語。商南方言兩字組連讀變調(diào)最常見的是變作陰去和本無其調(diào)的44,以下一的A類型為同化變調(diào),二為異化變調(diào);其五很有意思,兩上聲字連讀,前后字均變作本無其調(diào)的44。

      其一,“陽平+陰平”,A類型[24-54 54]:葵花;B類型[24-31 54]:蓮花、調(diào)羹;C類型[24 54-44]:凌冰。

      其二,“陽平+陽平[24-31 24]”:餛飩。

      其三,“陽平+陰去[24-31 31-54]”:廚下(廚房)。

      其四,“陽平+陽去[24-31 45-54]”:笤把(掃帚)。

      其五,“上聲+上聲[213-44 213-44]”:螞蟻、小米、走狗。

      其六,“上聲+陰平[213-44 54]”:母豬、母雞。

      其七,“上聲+陽平[213-45 24]”:小伢(小孩子)。

      其六,“上聲+陰去[213-44 54]”:早上。

      其七,“上聲+陽去[213-45 24]”:柳簸(簸箕)。

      其八,“上聲+輕聲[213-24 02]”:餃子。

      其九,“陰去+輕聲[31 02-44]”:伯伯、黑啦。

      3 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3.1陜南方言聲調(diào)研究的重要意義

      語音研究是漢語方言研究的基礎,而聲調(diào)又是基礎的基礎,因此,對聲調(diào)的各個方面的研究,可能因為研究者調(diào)查以及認知能力的局限而力度不同。

      漢藏語系區(qū)別于世界上其他語系的最大特點是有聲調(diào),聲調(diào)具有重要的區(qū)別語義的作用。因此,我們在長期研究中有這樣一個認識,要像看待輔音音位(漢藏語系的聲母)、元音音位(包括漢藏語系的韻位)那樣,把聲調(diào)當作重要的音位(我們稱作“調(diào)位”)來看待。

      基于聲調(diào)研究的重要意義,劉俐李《漢語聲調(diào)論》[16]一書無疑是本世紀以來漢語以及漢語方言研究中的重要著作。該書對陜西研究的有關著述有所引用和討論,大家可以參閱。

      在聲韻基本接近的方言里,聲調(diào)的差異就往往成為重要的區(qū)別特征。如本文所討論的西南官話漢中、南鄭、紫陽等處的調(diào)類相同而單字調(diào)和變調(diào)類型不同,再如中原官話略陽、山陽、鎮(zhèn)安等處的調(diào)類相同而單字調(diào)和變調(diào)類型也不相同。這讓我們回想起實地調(diào)查研究隴東環(huán)縣方言以前的最初感覺,以為當?shù)胤窖缘年幤绞歉呓嫡{(diào),其實不然,事實上慶陽一帶陰平字動輒變作上聲調(diào),請參閱孫立新《隴東方言的聲調(diào)系統(tǒng)》[17]。再如,安康市漢濱區(qū)的單字調(diào)跟關中方言是一致的,但是,變調(diào)特征跟關中方言很不一致。

      3.2關于陜南有關方言的語感等問題

      其一,洋縣、山陽、安康(安康市漢濱區(qū))單字調(diào)語感跟關中方言相似或酷似,為什么不把這幾個方言點歸屬于關中方言呢?我們是從語音甚至詞匯、語法的綜合語感考慮的,就語音特點來看,與關中方言相比,北京讀作翹舌音聲母的字,這些方言點基本上讀作翹舌音聲母,而關中把莊組二三等、章組止攝三等及知組二等字讀作平舌音聲母;關中前鼻韻母是鼻化韻,山陽、安康等處不是鼻化韻,詳見孫立新《關中方言略說》[14]。

      其二,陜南地區(qū)的居民來源很復雜,這些居民的祖先進入陜南的時間又各不一致,語言底層問題、混合特征問題在一些學者的著述中都有所反映。是不是某個家族是從湖南或江西或廣東搬來的,其如今居民就一定說著湘語、贛語、粵語?值得思考。這個可能跟他們的祖先進入陜南以后人口在當?shù)氐谋壤嘘P,跟語言接觸過程中的同化、異化等有關。如漢陰城內(nèi)居民,凡是祖籍陜甘的,其口語對古入聲字的讀法偏于中原官話(陰平字多),其祖籍南方的、則偏于西南官話(陽平字多);其實,漢陰也有少數(shù)來自江西贛語區(qū)的居民,其語言底層就有贛語特征。再如,我們在深入陜南調(diào)查期間,曾經(jīng)對陜南湘語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重點調(diào)查過漢陰安良湘語,有《陜南湘語記略》一文見于《陜西方言縱橫談》[18]一書205~210頁(按:該書206頁第二部分把“安良”誤作“安康”)其中對于石泉古堰、熨斗湘語的調(diào)查主要限于親屬稱謂詞等。記得在熨斗鄉(xiāng)調(diào)查的時候,湖南移民的后代只能告訴筆者有限的一些詞語。還在寧陜鄉(xiāng)下一個村子(該村只有一戶湖南移民,上世紀末調(diào)查的時候,被調(diào)查者稱自己是進入當?shù)氐牡诹耍┱{(diào)查過一個老人,他說他家祖祖輩輩都說湖南老家話。他沒有文化,我們無法通過字音調(diào)查搞清他的聲韻調(diào),他的子女已經(jīng)隨其母親的語言與人交際,讓做一點翻譯工作都很勉強,這樣就沒有正式投入調(diào)查。面對陜南方言調(diào)查我們已經(jīng)有了不少尷尬。

      就方言的社會環(huán)境而言,陜南安康、商洛等山區(qū)居民跟關中平原居民對于外地語言的認同肯定存在著差異,如孫立新《眉縣境內(nèi)方言語音的分化特點》[19]指出,當年,四川人、廣東人進入眉縣境內(nèi)后,當?shù)厝藢λ麄兊恼Z言認同是四川話,于是廣東人的語言被四川人所同化。而如今廣東人的親屬稱謂詞還有祖語的特征。在方言發(fā)展過程中,親屬稱謂詞往往有其保守的一面。但是,改革開放以來,這種保守格局已漸次受到淡化甚至沖擊了。

      陜南地區(qū)方言目前能夠看到的比較深入研究地點方言的專著僅有周政的《平利方言調(diào)查研究》[9]以及柯西鋼的《白河方言調(diào)查研究》[10]兩部,由這兩部專著所反映的信息來看,作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假如再有三五部甚至更多的研究陜南地點方言的專著問世,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的。陜南方言研究大有作為!

      [1]李榮.官話方言的分區(qū)[J].方言,1985(1):2-5.

      [2]李榮.漢語方言分區(qū)的幾個問題[J].方言,1985(2):81-88.

      [3]張盛裕,張成材.陜甘寧青四省區(qū)漢語方言的分區(qū)(稿)[J].方言,1986(2):93-105.

      [4]孫立新.陜南方言略說[J].方言,1998(2):132-141.

      [5]孟萬春.商洛方言語音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6]孫立新.陜西方言縱橫談[M].北京:華夏文化出版社,2000.

      [7]孫立新.關于商洛七縣區(qū)方言的語音特點等問題[J].陜西社會科學論叢,2011(2):17-19.

      [8]郭沈青.陜南客伙話語音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9]周政.平利方言調(diào)查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9.

      [10]柯西鋼.白河方言調(diào)查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13.

      [11]劉育林.陜西省志:方言志:陜北部分[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0.

      [12]邢向東.神木方言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2.

      [13]韓寬厚.府谷方言研究[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0.

      [14]孫立新.關中方言略說[J].方言,1997(2):106-124.

      [15]紫陽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紫陽縣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16]劉俐李.漢語聲調(diào)論[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17]孫立新.隴東方言的聲調(diào)系統(tǒng)[J].隴東學院學報,2014(6):41-44.

      [18]孫立新.陜西方言縱橫談[M].北京:華夏文化出版社,2000.

      [19]孫立新.眉縣境內(nèi)方言語音的分化特點[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15(2):56-60.

      On the Issues Concerning Ton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Southern Shaanxi Dialects

      SUN Lixin
      (Research Institute ofArt and Literature,Shaanxi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Xi’an 710065,Shaanxi,China)

      The main viewpoint of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dialects of the inner city area of Hantai District of Hanzhong City are Central China mandarin and Southwestern mandarin respectively.Most of the people of the areas around the town proper of Ningqiang speak Southwestern dialect. The dialect of Bashan Mountains is Southwestern dialect.The town proper of Zhashui may be classified into the Huangxiao section of Jianghuai mandarin with the fourth tone dividing into yin and yang,while the dialect spoken by Caiyuyao,Zhangjiaping,Caoping and Hongyan is Jiangxi dialect.The second part of my paper reports the two-character group liaison tones in variation of the fourteen dialects in Lüeyang,etc.The third part of my paper emphasizes the issues like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tones of southern Shaanxi dialects.

      southern Shaanxi dialects;tones of single characters;two-character group liaison tones in variation;classification

      H172.2

      A

      1672-2914(2015)05-0048-07

      2015-08-18

      孫立新(1956-),男,陜西戶縣人,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學藝術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方言和民俗,在《方言》《中國語文》《亞洲言語論叢》等國內(nèi)外期刊發(fā)表論文200多篇,出版專著12部。

      猜你喜歡
      字組陰平陽平
      河北滄惠片“陽平上”三調(diào)類方言的單字調(diào)與連調(diào)
      找字組名言
      老友(2021年8期)2021-09-09 11:33:05
      “青”字組字歌
      論東巴文對稱型字組的結(jié)構(gòu)特征及音義功能
      偷渡陰平
      太谷方言陰平陽平教學初探
      拜拜
      調(diào)域和時長對韓國學生感知陰平和去聲的影響
      養(yǎng)子
      四川文學(2016年9期)2016-09-18 23:16:32
      再談“字正腔圓”
      考試周刊(2009年3期)2009-03-20 07:14:52
      南漳县| 海丰县| 昌宁县| 张掖市| 新民市| 延边| 仁化县| 维西| 桐梓县| 龙游县| 平远县| 桐庐县| 紫云| 城口县| 长治县| 益阳市| 哈尔滨市| 芒康县| 漳平市| 乌什县| 祁连县| 永新县| 哈巴河县| 泰宁县| 元阳县| 靖江市| 思茅市| 大城县| 临邑县| 信宜市| 陇川县| 常德市| 岳池县| 云龙县| 西和县| 呼图壁县| 安丘市| 内江市| 凤阳县| 射洪县|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