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最美節(jié)能人風采 (之一)

      2015-03-03 21:57:23郝幸田
      企業(yè)文明 2015年2期
      關鍵詞:布拉

      郝幸田

      去年3月,中國節(jié)能環(huán)保集團公司正式啟動了以“尋找最美節(jié)能人,踐行綠色中國夢”為主題的“尋找最美節(jié)能人”活動。2014年12月29日,活動評選出108名先進個人和10名“最美節(jié)能人”。他們從不同方面,扮靚和守望著中國節(jié)能的精神家園,展示和豐潤著中央企業(yè)的良好形象,體現著時代精神。本期和下期刊發(fā)的10名“最美節(jié)能人”簡要事跡,相信會給讀者以感動和啟迪。

      大師風范新時代

      ——中國新時代國際工程公司老專家李文軍的人生故事

      他曾先后五次,參與國民經濟“五年計劃”行業(yè)規(guī)劃的編制。

      他曾組織和主持完成了上百項電器工廠設計,其中,8項獲國家級獎,32項獲省、部級獎。

      他曾領導和組織開發(fā)科技成果50多項,其中,獲省、部級獎22項。

      他編著電機工程類學術著作、論文共計20多萬字。

      他80多歲高齡仍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為國家機電事業(yè)積極發(fā)揮著個人的價值。

      在“大師”頭銜漫天的時代,無需別有用心地吹捧,也無需媒體興風造勢,他卓著的成就、堅韌不拔的品格以及樂于奉獻的精神,已然為“大師”一詞正名。

      他就是國家建設部于1994年正式命名的“中國工程設計大師”,至今享有大師榮譽20年的李文軍。

      戰(zhàn)火中成長 孕育不滅壯志

      李文軍出生于上海的鐵匠鋪之家,抗日戰(zhàn)爭的殘酷和毀滅讓李文軍終生難忘。1937年,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時李文軍剛滿6歲,也就是在6歲那年,他親眼目睹了幾代人居住的家園在滾滾硝煙中傾塌,烙在他心靈之上的是難以忘卻的民族恥辱和家族仇恨,也正是這童年的挫折與苦難磨礪了李文軍的意志,遠大的志向與報國之情在動蕩的人生中孕育而出。

      高中北大結緣機電 從此忠守

      1950年,李文軍以本校第一的優(yōu)異成績考取北京大學電機系,從此與機電事業(yè)結緣。

      時任北大校長馬寅初的講話,使年輕的李文軍難以平靜,新中國的燦爛前景,讓李文軍激情滿懷。帶著對知識的渴求而奮力攻讀,學習讓他走進了新時代。

      1952年畢業(yè)于“電機制造”專業(yè)的李文軍響應國家的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服從分配到當時的東北電工局設計處(現為中國新時代國際工程公司),開始真正意義上投入到中國的機電事業(yè),從此忠守。

      悉心磨礪 海外求知 終收碩果

      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做過幾百個電器工廠設計的李文軍的記憶中,最難忘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歲月。

      那時他風華正茂,雄心萬丈,渴望學習,熱衷實踐,在新中國多個重大變壓器廠的設計項目中獲得了寶貴的實踐機遇和經驗。從收集資料、現場標定、計算數據到繪制草圖,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他都扎實錘煉,虛心求教,并且遠赴前蘇聯汲取知識,為其一生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專業(yè)基礎。半個多世紀過去后,他所參與創(chuàng)建的沈陽變壓器廠、西安變壓器廠如今依然是中國變壓器生產的主力廠。在新中國最需要的時候,李文軍參與完成了我國電工行業(yè)重點企業(yè)在東北、西北的規(guī)劃布局,為電工行業(yè)生產基地建設、生產能力的形成、技術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

      堅持探索 開創(chuàng)自主創(chuàng)新

      20世紀80年代,從設計院的技術科長到總工程師,李文軍取得自身成就的同時仍不斷思索著我國機電事業(yè)的發(fā)展可能。李文軍認為,我國改革開放后進入了市場經濟的新環(huán)境,與其相適應的,應是電機設計院的對應開拓和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更好地生存和發(fā)展。于是,一個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的信念被堅持下來,一堅持就是20年,

      從機電裝備公司有了生產實體,設備工藝創(chuàng)新變成了自主產品,一直到2010年由中國新時代國際工程公司控股的西安啟源機電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李文軍的遠見和堅持變成了成功的現實。

      征途從未止 豪情照晚襟

      在李文軍的職業(yè)生涯中,令人矚目的,不僅僅是他在中國機電事業(yè)上創(chuàng)造的一個又一個巔峰,在漫長的奮斗歲月中,他堅韌不拔的品格、忘我的熱情和樂于奉獻的崇高精神在他的人生中格外閃亮。

      1993年,在“超齡服役”兩年后,李文軍正式辦理了退休手續(xù)。退休后,李文軍仍連續(xù)8年每年都參與指導審核20多個電器工廠等工程設計。在他66歲高齡時,除了照樣審核、指導設計項目,還經常給年輕技術人員講課,親自組織編制了《變壓器工廠設計手冊》《機械工廠設計主任工程師手冊》等一系列工作指導手冊,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的經驗用文字形式留給后來者。

      時至今日,80多歲的李文軍老人仍在參與多個工程設計項目的指導、審核等工作。

      60多年過去了,奮斗的細節(jié)已難以細數和追尋,但李文軍老人的事跡帶給我們一種寶貴的啟示:真正的做人風范,就是永遠用無私的心照亮別人的道路;真正的大師風范,就是能以一個人的能量,影響眾多人,影響一項事業(yè)的發(fā)展。

      總有一種精神是不可磨滅的

      ——中節(jié)能風力發(fā)電(新疆)有限公司員工依布拉音·玉蘇甫紀事

      他有著維吾爾族人民正直、熱情、純樸的高尚情懷。

      他曾被授予“中央企業(yè)勞動模范”的光榮稱號。

      他加入中國節(jié)能近10年,由一名普通的電氣運行維護工人成長為公司副總經理,以其勤奮、才華和高度的責任感為中節(jié)能風力發(fā)電(新疆)有限公司的成長作出了巨大貢獻。

      他就是中國節(jié)能風力發(fā)電(新疆)有限公司員工依布拉音·玉蘇甫。

      勤勉求學 儉樸自強的好青年

      1976年12月27日,依布拉音·玉蘇甫出生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北沿的烏什縣。依布拉音小的時候,作為建筑工人的父親就曾對他說:“兒子,爸爸就是這樣一個工人。沒錢,沒地位,更不會低三下四地去求人。你記住,只要你肯讀書,我一定掙錢供你。你讀不好書,我也不會怪你。你就像我這樣當個老實干活的人吧!”父親的話影響了他的一生,從那時起依布拉音養(yǎng)成了一種獨立、自強的性格。

      1995年依布拉音以高考成績高出分數線104分的成績考入新疆大學物理系應用物理專業(yè)。大學5年,除了交學費和校方必收費用外,他沒有向父母要過一分零花錢。沒錢買書,讀書全靠圖書館。沒錢買衣服,高中時的四季衣裳一直穿到大三。2000年7月畢業(yè),他領到了5年的獎學金,累計人民幣1 300元。

      刻苦鉆研 自學電力 加入中國節(jié)能

      大學畢業(yè),依布拉音來到塔城火電廠,被分配到一個變電站做值班員。期間他自學多門電力課程,讀懂了,讀通了,只是無用武之地。2005年3月,依布拉音向單位遞交了辭職報告。

      他想走一條自己的路。

      2005年4月,中國節(jié)能在新疆投資風力發(fā)電項目,招聘電氣運行維護人員,依布拉音·玉蘇甫從此加入了中國節(jié)能。

      為了熟悉新的技術領域,他不分晝夜看圖紙、看設備說明書、看風力發(fā)電機各種指導性文件,并據此做了大量筆記。領導抽調他到工程部參加安裝施工,并具體負責輸變電部分的施工管理。施工8個月,他學習了8個月。大量閱讀使他變成了近視加散光,從此戴上了眼鏡。睡眠不足使他體重從60公斤減為56公斤。

      一絲不茍 愛崗敬業(yè)

      一次在輸變電設備安裝之前,依布拉音仔細研讀某設計院做的設計書時,發(fā)現、指出設計時一個中性點少了接地裝置,這是將來送電過程中的隱患。設計院的專家根本就沒把這個維吾爾族小小“運行維護工”當回事兒。依布拉音覺得設計院的設計人員很少接觸生產第一線,單憑理論搞設計,便據理力爭,在領導支持下他甚至帶上設計院的人到西安生產廠家直接檢查驗貨,與廠家確認中性點接地裝置的必要性,在生產商認可后,設計院的人承認屬于設計缺欠。

      不畏艱險 勇挑重擔

      2005年,中國風電企業(yè)大規(guī)模建設初期,在新疆兆瓦級風機技術應用還處于空白。中國節(jié)能率先在新疆地區(qū)引進1.5兆瓦級風機,依布拉音作為當時的關鍵技術人員,主導研究吊裝方案,經過幾天幾夜的仔細研究,最終大膽采用雙機抬吊的方案進行吊裝。這套方案一經提出,就遭到了德國專家的質疑,專家認為雙機抬吊方案在國外都史無前例。頂著重重壓力,依布拉音與吊裝單位反復論證。在實施過程中,他同吊裝單位人員頂著呼嘯的寒風在幾十米高的風機塔筒上爬上爬下,在他的協調指導下,兩臺150噸大型吊車圓滿完成了20臺1.5兆瓦級風機的吊裝。項目的成功吊裝不僅為公司兆瓦級風機安裝、調試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而且也為公司大規(guī)模應用兆瓦風機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同時還贏得了德國專家的尊重和贊許。

      總有一種精神是不可磨滅的

      在達坂城風力發(fā)電項目第一次送電試驗那個重要的日子,從上午9時開工,依布拉音一直干到第二天凌晨4點多才收工。送電過程故障不斷出現,在處置過程中依布拉音挺身而出,化解難題。凌晨,送電成功后,依布拉音又把12公里長的線路和20臺風力發(fā)電機所配變壓器的所有線路全部巡查一遍,將近次日晨5時才上床睡覺……

      依布拉音·玉蘇甫的事跡還有很多,心懷夢想的人一定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未來。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不變的是我們最為珍視的某種精神、某項品格。因為,總有一種精神會讓普通人的平凡奮斗歷程散發(fā)出芳香和美的氣息。

      我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非洲

      ——中地公司多哥——貝寧經理部總經理劉正國的人生軌跡

      他的經歷既平凡又傳奇,他的勞動既普通又崇高。

      他是學經濟管理專業(yè)的,在海外竟演化為地質業(yè)、建筑業(yè)的行家里手。

      他26歲時在北京結了婚,工作原因使他在41歲時才當上了父親,而且寶貝女兒竟然出生在非洲小國貝寧。

      他在艱苦的歲月里飽嘗赤道周邊的烈日炙烤,同時必須感受撒哈拉大沙漠的荒寂,也必須接受非洲特有的毒蟲叮咬和許多熱帶流行疾病的侵襲。

      有的人來到非洲又知難而返,而他一住便是20年,以其勇氣、才華和最寶貴的青春為中國在非洲的地質及建筑事業(yè)留下了濃墨重彩。

      他就是中節(jié)能中地公司多哥—貝寧經理部總經理劉正國。

      貧苦少年 搏出新人生

      1962年,正是“國家經濟困難時期”,劉正國出生于湖北省鐘祥縣胡集鄉(xiāng)一個普通農民的家庭。貧苦的生活迫使他5歲起便開始參加干農活,放牛、打豬草等體力勞動,讀書時已能“賺工分”貼補家用。困苦的經歷使得年少的劉正國,萌生了上進的熱情和遠大的抱負,要為窮家爭口氣。

      高中時代的劉正國,一邊做工養(yǎng)活自己,一邊刻苦攻讀,順利完成高考,成為了河北地質學院經濟管理專業(yè)的一名大學生。也正是因為這段“拿命賭明天”的苦難經歷,使他患上了神經衰弱癥,一直未治愈。

      1983年,風華正茂的劉正國大學畢業(yè),被分配到隸屬于原地質礦產部僅成立幾個月的中國地質工程公司,同年8月被派往河南地質礦產局第三水文地質隊接受鍛煉。年輕的心渴望實踐,下基層、上鉆機,什么叫地質?什么叫鉆探?怎么下鉆桿?怎么灌泥漿?大量的地質專業(yè)知識與操作實踐,在此時填充著他求知的饑渴,嶄新的人生在向他召喚。

      非洲開新路 浩氣著華章

      1991年,中地集團派遣劉正國赴非洲馬里,任中地馬里辦事處會計。在人才稀缺的年代,這“會計”并不是一般意義上只管算賬的會計,加強項目管理,還要擇機擴大馬里的工程市場份額,劉正國肩負的任務比任何一個普通會計更加重大。

      人生的機遇難以預計,但人生的意義在于獨特的領悟和堅守,生命的價值就是對理想的追求與實現,劉正國毅然踏上去往非洲的征途,從此他的工作崗位再沒有離開非洲。

      閱讀者看到的是非洲古老的文明,旅游者觀賞的是非洲綺麗的風光,而事業(yè)開拓者必須正視的是發(fā)展中的困難。政治動亂、治安不穩(wěn)、疾病流行、地方阻力形形色色的困難硬是錘煉出了一名鐵漢。

      當地質員劉正國做過,在高達60 ℃的氣溫下作業(yè),抬鉆桿時如果不戴手套熱鉆桿能把手燙得脫層皮;當油罐車司機劉正國做過,在坡度超過30°、旁邊是百米懸崖的山道上行駛,為山上的鉆機輸送柴油;1999年,科特迪瓦突發(fā)政變,動亂和軍事沖突漫延至全國,劉正國率領員工,冒著槍林彈雨仍然奮斗在各處工地……而后,他又奉命轉戰(zhàn)兩個西非小國——貝寧和多哥,僅用10來年的時間,中節(jié)能中地公司多哥——貝寧經理部就由10萬美元起家發(fā)展成為擁有數千萬美元資產,并且成為在西非工程市場中享有較高聲譽的成熟企業(yè),劉正國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忠于理想 敢于沖鋒 實現跨越

      劉正國最喜歡的國產電視劇是《亮劍》,他最欣賞的一句臺詞是八路軍英雄李云龍的那句話:“死也要死在沖鋒的路上!”劉正國的骨子里有著同樣一種無私無畏的拼搏精神,而他眼里的沖鋒,無疑是在非洲的事業(yè)沖鋒,在非洲市場上的沖鋒。

      到2013年,劉正國領導下的貝寧——多哥經理部已經構建起了以供水、房建、公共工程為主體的綜合經營模式,從經理部成立至今,他們年年超額完成公司總部下達的營業(yè)額、合同額和利潤指標,經營業(yè)績顯著。

      忘我奮斗20載 鑄就無悔人生

      20多年過去了,艱苦的歲月,總有真情溫暖人心。記得剛進入貝寧市場時,打井地區(qū)傷寒、瘧疾高發(fā),蚊蟲叮咬防不勝防,劉正國曾經在1個月里4次感染瘧疾,發(fā)高燒、打擺子硬挺著沒有住過院。幸虧有愛人李志惠陪在身邊,每天為他注射三針菁蒿素,更為他傾注著夫妻共患難的一片真情,就連他們的小女兒也是2003年11月在貝寧降生。

      劉正國說“我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非洲,幾乎是半生心血都灑在了這里,我無怨無悔。將來,我的心,恐怕離不開這里??!”

      一種信念,一個理想,永遠在激勵鼓舞著他的人生。

      信念和意志是人生的中流砥柱

      ——中節(jié)能新時代健康產業(yè)(集團)公司瑪咖項目開拓者梁立清的奮斗足跡

      他曾是一名健康產業(yè)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參與了多項有關松花粉生產的專利發(fā)明并得到國家專利局授權。

      他曾作為主要起草人參與起草了我國第一個松花粉國家行業(yè)標準,填補了行業(yè)技術的多項空白。

      他在非典時期臨危受命冒險采購生產所需松花粉,為公司創(chuàng)造巨大價值。

      他55歲時,遠赴云南雪域高原開拓瑪咖項目,被稱為“雪域高原上的拓荒?!?。

      他的事跡平凡且普通,但卻充滿著忠誠和智慧。

      他就是中國節(jié)能新時代健康產業(yè)(集團)公司瑪咖項目開拓者梁立清。

      一心獻身事業(yè) 忠孝難兩全

      1958年11月25日,梁立清出生于吉林省敦化縣一個貧寒之家。動亂時期,父親被非法關押了一年,最后下放到深山里當醫(yī)務所醫(yī)生,而且停發(fā)工資只給少量生活費,只靠堅強的母親帶著4個未成年的兒女頑強地活著。吃不飽飯的日子一直延續(xù)到梁立清的中學階段,正是這段艱苦的歲月,煉就了梁立清吃苦耐勞的品格,也因此對母親的愛尤為深刻。2012年時,母親病重在敦化老家住院,而接到姐姐告知電話時的梁立清正在籌備煙臺新時代工業(yè)園區(qū)新區(qū)建設奠基典禮,作為公司辦公室主任,他沒辦法離開。工業(yè)園區(qū)建設啟動儀式辦妥,又接到姐姐的電話,說母親病危。梁立清趕回老家黃泥河林業(yè)局的時候,母親已經躺在林業(yè)局職工醫(yī)院的太平間里。

      那天梁立清在母親身邊整整跪了一夜。

      非常時期 勇擔重任

      1997年梁立清走進新時代公司,也走進了中國健康產業(yè),這為之奉獻所有的事業(yè)。

      2003年4月,令人聞之色變的“非典”疫情已在全國大多數省份蔓延。新時代生產的具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松花粉產品幾近脫銷,社會需求和企業(yè)現狀都迫在眉睫。梁立清臨危受命,救急采購。乘坐飛機時兩百多個座位幾乎無人,乘坐火車時偌大的車廂空蕩蕩。他每天吃鎮(zhèn)痛片防止發(fā)燒發(fā)熱,奔波苦尋兩個月,最終采購到9噸質量合格的松花粉原料。之后日夜兼程1 000多公里,將原料運回了煙臺生產基地。

      9噸松花粉原料如雪中送炭,2003年下半年,公司最高月產值達到9 000萬元,梁立清被評為新時代健康產業(yè)(集團)公司的“功勛員工”。

      獨赴雪域 開拓業(yè)務新天地

      2012年,公司對保健食品瑪咖產品立項,確定云南香格里拉建設瑪咖種植基地,指派梁立清去云南香格里拉執(zhí)行瑪咖項目計劃。那時,他已將至55歲。

      在香格里拉時,梁立清的住居和辦公地點始終都在租下來的一個被廢棄的公路收費站內,條件相當簡陋。很長一段時間,連電視和網絡也難以接通。初到香格里拉,梁立清的高原反應很嚴重,由于他還患有高血壓,所以經常要靠吸氧、喝葡萄糖水和降壓藥來維持奔走活動的身體。高原上強烈的紫外線不知讓他曬掉了幾層皮,變成“高原紅”式的黑皮膚,更讓他被曬傷發(fā)炎,出現過敏反應,終日皮膚又癢又疼。居住在藏民區(qū)衛(wèi)生條件差,宿舍里跳蚤是避免不了的,在溫差巨大的高原上睡覺,飽受冷熱變化和跳蚤叮咬雙重折磨,讓梁立清很少能睡得安穩(wěn)……

      苦盡甘來,新時代健康產業(yè)(集團)公司國珍品牌瑪咖壓片糖果(無糖型)于2014年5月正式上市銷售,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實現零售額超過一億元。

      梁立清在香格里拉工作一年多,體重減少20斤,白發(fā)增加了不少。

      忠于事業(yè) 無私奉獻

      為了工作,和妻子、女兒長期分離,這對梁立清來說是尋常事。1986年女兒出生,梁立清3天后才出現在妻子面前。2004年,妻子做子宮切除手術,他也沒能及時趕回來簽字。后來他回家了,為了保證新生產線準時正式投產,不到3天他又回了煙臺……

      “拓荒者”和“好干部”,或許正是對梁立清幾十年奮斗最客觀公正的評價。他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事跡,也沒有什么豪言壯語,只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但是,他懷揣著勞動者最樸素的意愿,有一種敢于奉獻的精神,照亮了后輩人的胸襟。

      為了水更清……

      ——廈門水務中環(huán)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珍藝的青春紀事

      她,是閩南婦女吃苦耐勞的典型代表。

      她,獻身于污水處理事業(yè)26載,從一名普通的污水處理工成長為公司副總經理。

      她曾獲得省、部、市級科技進步獎5次、授權發(fā)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1項。

      她愛崗敬業(yè),恪盡職守,勇于創(chuàng)新,多次獲得省、市級先進個人、優(yōu)秀黨員等榮譽。

      她就是中節(jié)能下屬廈門水務中環(huán)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珍藝。

      生于斯 長于斯 奮斗于斯

      1966年5月,黃珍藝出生于福建廈門同安縣馬巷鎮(zhèn)。閩南人堅韌不拔、重拼搏、敢開拓的血液在她的身體里流淌。黃珍藝從小由于家境貧寒,出生后父母已經決定把她送人。那天,抱養(yǎng)人已經來到了黃家,襁褓中的女嬰已經交到人家手中,母親突然反悔了,又在哭聲中奪回了女兒,母親流著淚說:“吃糠咽菜媽也要把你養(yǎng)大!”

      18年后,1984年高考,在當年大學錄取率為千分之七的情況下,黃珍藝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廈門水產學院(現集美大學)機電系機械制造工藝及自動化專業(yè)錄取。

      1988年大學畢業(yè),黃珍藝被分配到廈門市污水處理廠工作。此后,污水處理成了她的終生事業(yè)。

      點滴積累 潛心研發(fā) 以技術帶動發(fā)展

      自1988年大學畢業(yè)直到2004年初,黃珍藝在廈門市污水處理廠工作了16年。那是16載平凡而認真的勞動,那是16載知識的積累,也是16載對于未來事業(yè)的準備。

      她從污水提升泵站值班、中控室值班做起,后調入生產科、設備科,參與污水處理微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設計、安裝,充分發(fā)揮所學機械制造工藝及自動化專業(yè)特長,認真熟悉污水處理工藝。

      她曾親手繪制過大量的污水處理設備零部件圖,由于患有嚴重的過敏性鼻炎,有時一張圖紙要反復繪幾次,她也從不厭煩。這種平凡而細致的勞動,讓她掌握了污水處理技術中所有要害和改進的節(jié)點,收獲是巨大而無形的。

      一分耕耘 一分收獲

      2004年12月24日,由中國節(jié)能環(huán)保集團公司控股的廈門水務中環(huán)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注冊成立。2006年4月,黃珍藝調入公司本部。

      2008年,公司的污泥無處可去,如何解決污泥去處問題已迫在眉睫!黃珍藝投身此中,沒日沒夜地做試驗,天天早出晚歸。那一年,她的兒子曾思昊正讀高中,面臨高考這人生大事,她也沒時間過問孩子的學業(yè)。2009年10月,她的付出收到了回報,這項技術以“一種污泥脫水方法”的名稱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了發(fā)明專利,并于2011年8月獲得授權。這項技術創(chuàng)新有效緩解了許多城市市政污泥處理處置的壓力,并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設備完全國產化,減少了建設投資,降低了運行成本。此項技術創(chuàng)新被評為2010—2012年度全國污泥處理處置優(yōu)秀案例,相關學術論文榮獲2010年全國水業(yè)熱點論壇論文評選(污泥類)唯一的一等獎。這項成果獲住建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和廈門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并且一項技術節(jié)省了近億元的生產運行成本。

      此后,黃珍藝又主持、參與多項頗具社會價值與經濟效益的科研課題。

      奮斗腳步從未停息

      黃珍藝作為主要起草人之一,參加了《福建省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標準》《福建省城鎮(zhèn)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指南(試行)》《福建省城鎮(zhèn)排水管道檢查井防墜落安全網標準》的編寫制訂,均由省住建廳于2010年12月、2012年1月和2014年1月發(fā)布。同時,她還參與編寫82萬字的《污水處理工》一書,該書作為福建省污水處理行業(yè)專業(yè)培訓的指定教材,已培訓出合格污水處理工800余名,提高了全省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水平……

      科技研發(fā)事業(yè)是沒有止境的,有的只是研發(fā)者的雄心。一個真誠面對事業(yè)的人,她的目標總在征途上,在遠方。

      青春易逝,歲月難留。能將26載青春奉獻給世人或許并不理解的污水處理事業(yè),能在26年漫長歲月中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傾心于污水治理,黃珍藝的人生已經洋溢出人格美的動人魅力。她說過的一句話,樸實而感人:“污水處理算是項積德行善的事業(yè)。我們工作中的一切努力,就是為了水更清!”

      (責任編輯:江 山)

      猜你喜歡
      布拉
      戰(zhàn)斗機、導彈頭和布拉嗝
      不是風景
      吉米問答秀
      天天愛科學(2019年6期)2019-09-10 07:22:44
      吉米問答秀
      天天愛科學(2019年3期)2019-09-10 07:22:44
      西班牙的阿爾漢布拉宮
      Directed Dominating Set Problem Studied by Cavity Method:Warning Propagation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安安琪琪的故事16不拉肚就靠“布拉杜”
      媽媽寶寶(2018年9期)2018-12-05 02:19:46
      阿布拉卡達布拉!
      飛來的問號
      開心皇冠
      英德市| 临猗县| 扎赉特旗| 广汉市| 湘阴县| 邯郸县| 洛南县| 民权县| 陆丰市| 华坪县| 亳州市| 广灵县| 重庆市| 于田县| 石楼县| 雷波县| 木兰县| 太康县| 丽江市| 宜州市| 二手房| 陆河县| 永川市| 屯留县| 读书| 张家口市| 两当县| 富宁县| 延寿县| 辉南县| 清苑县| 昌乐县| 墨竹工卡县| 会昌县| 开阳县| 英山县| 湖口县| 桃江县| 靖州| 郴州市| 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