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芹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醫(yī)院內(nèi)三科,河北 承德 068155)
團體心理護理用于阿替普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48例
高素芹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醫(yī)院內(nèi)三科,河北 承德 068155)
目的探討團體心理護理用于住院阿替普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14年1月至2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兩組患者均給予阿替普酶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團體心理護理措施。結果兩組溶栓治療后2 h內(nèi)血管再通率并無明顯差異(P>0.05),住院治療期間觀察組共發(fā)生心血管不良事件4例,發(fā)生率為8.33%,相比對照組明顯減少(P<0.05),且出院時觀察組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團體心理護理可增強患者對疾病和臨床治療的認識,減少住院期間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
團體心理護理;急性心肌梗死;阿替普酶
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起病急、發(fā)展快及病死率高的特點,目前臨床治療主要以快速有效開放梗死相關血管,使冠狀動脈血流再灌注為首要目的。阿替普酶為第2代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是近年來廣泛用于AMI溶栓治療的重要藥物,具有AMI再通率高、出血并發(fā)癥少的特點。本研究中觀察和分析了團體心理護理對住院阿替普酶治療AMI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情緒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收治的AMI患者96例,均為首次發(fā)??;臨床診斷符合美國心臟病學會和美國心臟協(xié)會(ACC/AHA)制訂的AMI診斷標準,即發(fā)病時間<12 h,持續(xù)胸痛>30 min,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緩解,心電圖檢查可見ST段在相鄰2個或以上肢體導聯(lián)抬高≥0.1 mV或胸前導聯(lián)抬高≥0.2 mV。排除伴有心肝腎功能不全、冠心病、糖尿病及其他嚴重內(nèi)科疾病。入院后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觀察組患者年齡45~72歲,平均(58.11±6.84)歲;男27例,女21例;平均體重(67.09±5.39)kg;入院時平均心率(93.48±4.55)次/分;平均發(fā)病時間(3.65±0.62)h;梗死部位前壁22例,下壁15例,其他部位11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3~69歲,平均(57.93±6.79)歲;男26例,女 22例;平均體重(67.43±5.46)kg;入院時平均心率(93.66±4.61)次/分;平均發(fā)病時間(3.59±0.57)h;梗死部位前壁20例,下壁16例,其他部位1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即給予心電監(jiān)護,及時糾正電解質(zhì)、酸堿代謝紊亂、心律失常等合并癥,常規(guī)給予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藥物治療,溶栓前嚼服阿司匹林片(鄭州永和制藥有限公司,批號為20130918,規(guī)格為每片0.1 g),首劑量300 mg,此后每日100 mg;同時口服氯吡格雷片(深圳信立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為20131126,規(guī)格為300 mg/25 mg),首劑量300 mg,此后75 mg/d。溶栓時先靜脈推注肝素注射液(南京新百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為20130831,規(guī)格為2 mL∶1 000 U)60 U/kg,再進行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批號為20131005,規(guī)格為每支50 mg)靜脈注射,首次劑量為 15 mg,隨后 30 min內(nèi)滴注 50 mg,其后 60 min內(nèi)再滴注35 mg。溶栓后給予肝素持續(xù)靜脈滴注48 h,劑量12 U/(kg·h)。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實施以下團體心理護理法,住院期間每周進行1次團體心理護理,每次60 min。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組建團體心理護理小組:由科室責任人擔任組長,組員由5名護理人員按組成,包括護士長1名,護師2名,護士2名,由組員將病情緩解的患者分組,每組4~7人,并詳細記錄每組患者的團體心理護理進程。
第1次護理:主要為建立醫(yī)患信任關系,營造學習氛圍。由護理小組組長介紹組內(nèi)成員,并引導小組內(nèi)患者自我介紹。由專人對全程團體心理護理內(nèi)容進行簡介,讓患者了解團體活動的內(nèi)容、形式、目標及活動意義,并以游戲的方式增進患者之間的認識,鼓勵其相互交流,形成盟友共同戰(zhàn)勝疾病。
第2次護理:以知識指導為主,向患者發(fā)放疾病相關知識手冊,一方面詳細介紹常用藥物的種類、療效及不良反應,告知藥物治療的重要性,須嚴格遵守各種藥物的服用時間、方法和劑量,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其次定期復查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及心臟超聲等的重要性,并指導患者認識不同的檢查報告。另外,針對病后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提醒患者避免重體力勞動,規(guī)律生活作息,選擇適合自身體力耐力的運動方式,提高機體免疫力。
第3次護理:技能培訓,以視頻學習和真人演示的方式教會患者及其家屬日常生命體征檢測方式,學習心肺復蘇等急救常識。
第4次護理:以心理護理為主,囑咐患者家屬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而患者自身也需積極增進與家屬間的情感,多向親屬傾述自身的不良情緒,讓家屬了解并及時應對,家屬面對患者出現(xiàn)的情緒問題應給予充分理解,并盡可能開導患者,使其能保持樂觀心態(tài),以維持病情穩(wěn)定。對不能及時解決的心理問題,可通過電話方式咨詢團體心理護理小組成員。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溶栓治療后30,60,90,120 min的血管再通情況,判斷標準:1)溶栓后2 h內(nèi)患者的胸痛或胸悶感基本消失;2)溶栓后2 h內(nèi)心電圖檢查顯示有心律失常;3)溶栓后2 h內(nèi)患者心電圖 ST段回落>50%;胸痛癥狀明顯緩解;4)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提前出現(xiàn)。除1)和 2)外,出現(xiàn)上述2個及以上指標即可判定為冠狀動脈再通。觀察患者溶栓治療后心絞痛、惡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發(fā)生率。心理評價:兩組患者于溶栓治療后 2 h及出院時分別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焦慮抑郁癥狀進行評估,評分越高表明癥狀越明顯。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結果見表1至表3。
表1 兩組患者溶栓后各時段血管再通情況比較[例(%),n=48]
表2 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例(%),n=48]
表3 兩組患者心理評價結果比較(,分,n=48)
表3 兩組患者心理評價結果比較(,分,n=48)
注:與本組溶栓后相比, P<0.05。
組別SDS評分 SAS評分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溶栓后25.61±7.89 24.32±7.76 1.157 0.089出院時9.89±4.97 17.57±6.72 2.413 0.018溶栓后23.72±6.57 24.01±6.39 1.013 0.107出院時6.12±2.19 14.11±6.04 2.387 0.020
目前AMI常用的血管再通法主要有靜脈溶栓和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但兩者相比,靜脈溶栓治療更快速、簡便、經(jīng)濟,并具有易操作的特點。AMI發(fā)病早期快速持久的溶栓治療,能直接有效溶解血栓,使被阻塞冠狀動脈再通[1]。臨床研究表明,及時、有效地實現(xiàn)冠狀動脈再通能有效保護梗死心肌周圍正常心肌功能,最大限度控制梗死心肌面積,降低AMI病死率,對于改善AMI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zhì)量有積極作用[2-3],是我國目前治療AMI的最主要手段之一。阿替普酶含有的賴氨酸殘基可與血栓的主要成分纖維蛋白結合,可起快速溶解血栓作用;阿替普酶可選擇性激活纖溶酶原,促使其轉變?yōu)槔w溶酶,增強降解纖維蛋白凝膠作用,進而加強抗血栓作用。雖然阿替普酶溶栓治療具有AMI再通率高、出血并發(fā)癥少的特點,臨床療效顯著,但AMI起病急、發(fā)展快、病死率高,并伴較多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并發(fā)癥,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有巨大影響。因此,在首次發(fā)病時積極改善患者因?qū)膊〉奈粗a(chǎn)生的焦慮、抑郁情緒成為提高臨床醫(yī)療質(zhì)量的重要部分。
團體心理護理是在團體情境下將認知療法和行為療法相結合的一種身心并護的護理模式,通過針對一個群體共同存在的問題進行宣教和指導,使個體成員在團體中學習新的態(tài)度和行為,并產(chǎn)生認知、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的改變,以達到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的作用[4-5]。本研究中,通過對實施團體心理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的AMI溶栓患者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經(jīng)團體心理護理的患者在住院期間發(fā)生心絞痛、惡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幾率顯著降低。實施團體心理護理初期對疾病的相關知識、藥物治療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等進行了詳細系統(tǒng)的宣教,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度,避免因藥物依從性差、飲食結構紊亂及監(jiān)測不利等不良因素導致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通過比較兩組患者溶栓后及出院時焦慮、抑郁情緒的變化顯示,兩組患者出院時的SDS和SAS評分均較溶栓后明顯降低,其中經(jīng)團體心理護理患者出院時的SDS和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表明團體心理護理措施對于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有顯著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團體心理護理可增強患者對疾病和臨床治療的認識,減少住院期間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改善焦慮、抑郁情緒。
[1]楊春琳,金建波.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用藥分析和藥學監(jiān)護[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17(10):1 314-1 316.
[2]童隨陽,夏 豪,王 欣,等.阿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與安全性[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33):75-79.
[3]王永平,王勤梅.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4(10):879-881.
[4]王 紅.團體心理護理對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后行膀胱灌注化療患者負性情緒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1(1): 37-40.
[5]林漢英,林 琳,劉 輝,等.結直腸癌患者團體心理護理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3,13(10):729-730.
R969.4;R973+.2;R473.5
A
1006-4931(2015)21-0234-03
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