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靜 侯俊杰
探討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臨床治療體會
李小靜 侯俊杰
目的探討分析老年人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合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83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根據(jù)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41例)與針對組(42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 針對組患者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 給予針對性治療,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8.3%(28/41), 針對組為95.2%(40/42),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實施針對性治療, 可以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臨床應用推廣價值非常高。
老年人;肺源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臨床療效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病、多發(fā)病, 病情較為嚴重, 死亡率非常高[1]。因此, 必須加強對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臨床治療的研究, 為患者提供可靠、有效的治療方案,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本文主要對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3例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研究,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3例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根據(jù)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41例)與針對組(42例)。對照組中, 女15例, 男26例;年齡61~85歲, 平均年齡(70.2±4.5)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13.1±1.1)年。針對組中, 女18例, 男24例;年齡60~84歲, 平均年齡(69.2±4.7)歲;病程3~15年, 平均病程(12.9±1.1)年。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絞痛、胸部壓迫感、急性肺水腫、心律失常、呼吸困難等。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針對組患者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 給予針對行治療, 在防感染治療中, 選用頭孢他啶與左氧氟沙星的聯(lián)合治療, 感染嚴重患者選用頭孢派酮舒巴坦與左氧氟沙星聯(lián)合治療;患者伴有心功能不全時,可以使用利尿劑、強心劑予以治療, 并且對患者血管緊張素予以抑制, 當患者伴有心力衰竭癥狀時, 需要適當減少或者間斷性的使用利尿劑, 對患者左心室功能予以改善;對心功能障礙患者給予硝酸甘油、西地蘭靜脈滴注治療;給予患者地塞米松與氨茶堿靜脈滴注治療, 確?;颊咄忭槙? 并且持續(xù)低流量吸氧;有效降低患者心臟負荷, 改善心輸出量,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 合理使用硝酸甘油, 并且給予小劑量卡托普利與多巴胺。
1.3 療效判定標準[2]顯效:治療后, 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顯著改善, 或者基本緩解, 沒有明顯的心絞痛、胸部壓迫感、呼吸困難等癥狀;有效:治療后, 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 偶爾出現(xiàn)心絞痛、胸部壓迫感、呼吸困難等癥狀;無效:治療后, 患者的臨床癥狀無變化, 甚至出現(xiàn)加重現(xiàn)象,致使患者死亡??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8.3%(28/41), 針對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2%(40/42),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1737,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近些年來, 隨著臨床診斷的不斷深入, 肺心病和冠心病并存的患者越來越多, 在人們生活習慣與飲食結構不斷變化,生活物質(zhì)水平不斷提高的形勢下,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 對老年人的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3]。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病程比較長, 病情比較嚴重, 死亡率較高,嚴重的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安全[4]。
目前, 有關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研究越來越多, 然而針對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統(tǒng)一, 但是臨床普遍認為:在肺心病和冠心病并存的情況下, 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互相作用關系, 或者互相掩蓋, 在單一診斷中采取的確診理念并不適合兩病并存時的診斷, 需要深入分析兩病的綜合臨床表現(xiàn), 同時采用X線、CT、超聲等進行檢查, 之后予以確診[5]。
在本組研究中, 主要對83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探討, 分析治療效果。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8.3%(28/41), 針對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2%(40/42),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在常規(guī)基礎治療的情況下, 開展針對性治療的臨床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 對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予以早期確診,給予常規(guī)基礎治療, 再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針對性治療,可以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具有較強的可行性, 臨床應用推廣價值較高。
[1]喻蘭芬.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68例臨床分析.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1, 20(17): 2134-2135.
[2]呂夫海. 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臨床治療分析.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3(14): 3284-3285.
[3]田茂瓊. 老年慢性肺心病伴發(fā)冠心病60例臨床分析. 河北醫(yī)學, 2012, 18(2): 177-179.
[4]孫紅周, 向海溶, 張萬玲, 等. 老年肺心病并冠心病臨床探索.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 2014(z2): 181-182.
[5]楊海云, 肖平. 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58例分析. 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2, 19(23): 3641-364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136
2015-06-24]
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李小靜);河南省平頂山市中能平化醫(yī)療集團總醫(yī)院(侯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