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偉
托爾斯泰“死”而“復(fù)活”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發(fā)表后,各種宴請、采訪、會見、簽名包圍著他,使他極為苦惱。
這時,托爾斯泰正在準備寫一部揭露和打擊沙皇專制制度的長篇小說《復(fù)活》。一天,托爾斯泰把傭人叫到跟前,對他說:“從今天起,我‘死了,就在房間里。不過,別忘了給我送飯。”
從此,他把自己鎖在房間里,集中精神寫作。每當有人來拜訪托爾斯泰時,傭人便顯出十分悲痛的樣子對客人說:“先生死了,死在誰也不知道的地方?!?/p>
漸漸地,社會上都傳說托爾斯泰神秘地死了,來訪者也因此絕跡了。9年過去了。1891年 《復(fù)活》脫稿,托爾斯泰也同時“復(fù)活”了。
貝多芬搬家
1814年10月,德國作曲家貝多芬譜寫的《光榮的瞬間》、A大調(diào)《第七交響曲》和《惠靈頓的勝利》在維也納公演,普魯士皇帝、奧地利女王、俄國皇后和其他一些王公貴族出席了這個隆重的音樂會。許多人千里迢迢地來到維也納,就是要見見貝多芬??墒堑侥娜ヒ娝??為了避開那些應(yīng)酬不完的采訪、宴會和簽名,他早在幾天前就又搬了家。新家在何處,誰也不知道。
1827年3月16日,貝多芬與世長辭,他只活了57歲。有人做了一個統(tǒng)計,貝多芬在維也納三十幾年的時間里,因貧困和創(chuàng)作需要共搬了79次家。這樣頻繁搬家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躲避干擾。
雨果剃怪頭
法國大作家雨果正在趕寫一部作品,時間十分緊張??善行┤巳フ宜麉⒓舆@樣或那樣的活動。不管雨果怎樣解釋,甚至哀求,這些人就是不肯放過他。
雨果無奈,便把頭發(fā)和胡子分別剃去一半。這個辦法還真有效,來邀請的人見他這副怪模樣,紛紛退回去了。等頭發(fā)和胡子重新長出來時,雨果的新作也完成了。
牛頓“瘋”了
快50歲的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在完成了《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一書后,來到一個幽靜的旅店里,想強迫自己休息一下。
剛安頓好,他看見一位婦女在院子里洗衣服。盆里的肥皂泡在陽光下呈現(xiàn)出美麗的色彩。牛頓想: “這是怎樣的光學原理呢?”他馬上找了幾根麥稈,吹起肥皂泡泡來了。
牛頓一刻不停地在院里吹著,追逐著,觀察、思索。旅店老板看見了,非常惋惜地嘆道: “多體面的先生呀,竟瘋成這樣!”
沒料想,老板的這句話,幫了牛頓的大忙。這話傳出后,一切干擾都沒有了。牛頓索性把自己關(guān)在屋里,斷絕與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在這段時間里,他不斷地研究實驗,發(fā)現(xiàn)了后來被稱為“牛頓環(huán)”的光學現(xiàn)象,這對物理學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居里夫人扮作漁家女
一位美國記者為了采訪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居里夫人,來到她度假的那個小漁村。走進一所普通的漁家房屋,記者見到了一位婦女正悠然自得地赤著腳,坐在門前的條凳上。
“請問,”記者說,“你是這兒的管家嗎?”
“是的?!眿D女答道。
記者又問: “有一位城里來的女士住在這里嗎?”
“是,但她出去了,而且不定什么時候回來?!眿D女心不在焉地回答著。
記者非常失望,但他不甘心白跑一趟,便對那婦女說:“你能不能說一下那位城里來的女士的情況,有關(guān)私生活方面的最好。”
“不能!”婦女干脆果斷地回答, “居里夫人讓我轉(zhuǎn)告記者先生,少打聽些別人的私事,多關(guān)注一些思想方面的問題?!?/p>
記者沒趣地在那兒愣了一會兒后,怏怏地走了。
其實,那個赤腳的漁家婦女,就是居里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