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陪佩
(重慶九龍自來水實業(yè)公司,重慶 400053)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的推廣策略探討
幸陪佩
(重慶九龍自來水實業(yè)公司,重慶 400053)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是穩(wěn)定的,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逐漸提升。但我國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存在不足,尤其在新技術推廣方面,其現狀不容樂觀,因此,本文研究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推廣的對象、問題及策略。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推廣;意義;策略
當前,建筑行業(yè)的規(guī)模在不斷擴大,工程質量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在新技術的推廣方面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制約著建筑工程效益的提高,影響著建筑行業(yè)的長足發(fā)展。因此,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推廣的對象,并根據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全面提高工程的質量,為建筑企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新技術主要有產品類與技術類,前者主要是展示工程的功能和品質,其方式有交易會、廣告宣傳與展覽會,通過新技術產品的推廣,促進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后者主要是展示工程的技術成果,讓客戶了解其效果和好處等,通過新技術的體驗,使客戶對工程技術充滿了信心,但新技術的應用,其缺點較為明顯,即:高投資、長周期、見效慢。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推廣的對象主要有建筑企業(yè)與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部門。在新技術推廣過程中,要以自身的特點為依據,選擇相應的推廣對象,對于大型與中型的企業(yè),可以對其推廣高技術含量、長周期與高回報的技術;對于小型的企業(yè),由于此類企業(yè)的實力偏低,在技術推廣時,可以選擇少投資、低技術與見效快的技術成果[1]。
2.1 不完善的推廣體系。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技術系統是由研究、推廣與建筑企業(yè)三者構成的,三者的關系十分緊密,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工程質量管理的新技術,由研發(fā)部門進行研究,再由推廣部門將其推廣到建筑企業(yè),最后新技術的實踐是由施工單位完成的。但在實際工作中,研發(fā)部門、推廣部門、建筑企業(yè)三者相互獨立,其職能相互分離,在此背景下,不利于新技術的推廣,其推廣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外部環(huán)境因素是最為顯著的。
在推廣施過程中,缺少廣泛的信息渠道,制約著新技術的及時傳遞,使建筑企業(yè)與施工單位對新技術的應用缺乏時效性與經濟性。同時,建筑企業(yè)對新技術的運用,未能對相關信息進行有效的反饋,在此基礎上,技術研發(fā)與實際需求存在嚴重的脫節(jié)。
與此同時,新技術的推廣在服務組織方面缺少完善性,通常情況下,其組織為技術中介與技術協會等,但當前的技術推廣服務組織體系存在諸多的不足,主要體現在新技術的應用不全面、技術的溝通渠道不足、技術的交易場所較少,未能將新技術的供給者與需求者進行有效的聯系。
2.2 欠缺的主觀能動性。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建筑企業(yè)對新技術有著較為緊迫的需求,主要是由于新技術與企業(yè)效益有著直接的聯系。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技術推廣過程中,主要的方式為行政干預,政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導致新技術推廣的進展較為緩慢,建筑企業(yè)對新技術的接受處于被動狀態(tài)。在此過程中,建筑企業(yè)未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2.3 較差的接受能力。在建筑企業(yè)中應用新技術,通常情況下,均需要較大的投資、較長的周期,在前期其回報較少,但部分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偏低,未能認識到新技術的重要性。同時,施工單位的人員大多數為農民工,其文化水平偏低,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不足,進而影響著新技術的及時推廣與高效運用。
2.4 不健全的法律保障。在我國,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較低,法律制度不健全,因此,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推廣方面缺少信息技術的保障,同時也缺少法律支持,在技術成果轉讓、收費標準、權利責任等方面的規(guī)定均較為欠缺[2]。
現階段,我國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質量問題較為嚴峻,為了實現施工質量的提高,要不斷創(chuàng)新。但如今,施工單位各個職能管理部門存在較為嚴重的管理錯位現象,此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由不健全的工程管理制度造成的,相關的管理人員未能明確認識新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因此,在工程質量管理過程,要注重創(chuàng)新,推廣新技術,并不斷創(chuàng)新工程管理的模式,豐富工程質量管理的手段。在此基礎上,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工作成效將更加顯著,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也將更加高效與長久。
3.1 完善新技術推廣機制。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推廣工作涉及研究部門、推廣部門與建筑企業(yè),同時也關系著高等院校、科研結構與政府部門等,為了實現各個部門的高效合作,要完善相應的機制,此時工作開展過程中,政府要積極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科研機構要明確自身的工作內容,并不斷培養(yǎng)相關的技術人才,在此基礎上,新技術推廣才能夠更加有序,各個部門間的溝通與合作將更加緊密,同時也利于技術供給與實際需求二者的聯系,使技術快速轉化為了生產力。
3.2 結合政府與市場的調節(jié)。政府要為新技術推廣和運用提供可靠的資金、政策等支持,并不斷增加其扶持的力度,促進政府組織、協調能力的發(fā)揮,同時,市場的調節(jié)能力也要不斷增強,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新技術的推廣將更加高效。因此。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推廣要將政府與市場進行有效的結合。
3.3 健全人才培養(yǎng)教學體系。在我國,建筑行業(yè)中,人員的綜合素質普遍偏低,農民工是主要的勞動力,在此情況下,制約著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因此,要健全人才培養(yǎng)教學體系,對基層人員進行系統的、定期的教育與培訓,注重全體人員素質的提高,為新技術的推廣提供人才保障[3]。
綜上所述,新時期,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為了適應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建筑行業(yè)要提高自身的質量管理能力,促進綜合競爭力的增強。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推廣方面存在不足,要完善推廣的機制、發(fā)揮政府與市場的調節(jié)作用、健全人才培養(yǎng)體系,在此基礎上,建筑工程質量的將有所提高,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將更加有序與健康。
[1]王宇.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推廣策略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5,04:166-167.
[2]陳剛.關于推廣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的思考[J].玻璃,2014,03:45-47.
[3]王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新技術推廣體系存在問題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