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 背誦記憶 古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1A-
0098-01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沒有識記與背誦,教學和智力發(fā)展就是不可思議的?!彼脑挸浞终f明了背誦的重要性。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背誦的作用,教會學生記憶、背誦古詩的方法。
一、讀詩——在反復誦讀中記憶
在古詩啟蒙教學中,誦讀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誦讀方法指導學生進行誦讀記憶,如獨自朗讀、齊聲朗讀、默讀、對話朗讀、加手勢表演朗讀等,并且注意各類誦讀方法使用的次序性,讓學生通過自由讀、充分讀、反復讀,逐步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在讀中積累語言,增強語感,感受古詩的意境。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回鄉(xiāng)偶書》一課時,筆者采用了如下誦讀方法和誦讀次序引導學生誦讀記憶:首先,學生獨自朗讀。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標示出不懂的字音或易混淆的字,如偶、鬢、衰等字。其次,教師領讀。教師作示范性朗誦,學生跟讀,引導學生注意句子的停頓,解答學生標示的偶、鬢、衰等難字。再次,全班齊聲朗讀,檢查學生的難字問題是否已經(jīng)解決,學生是否已理解詩的意境。讓學生在朗讀中把握作者悲喜交加的情感。最后,加手勢對話表演讀。引導兩個學生讀詩,一個讀詩的前半部分,另一個讀詩的后半部分,根據(jù)詩的意境,配上相應的手勢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如讀出悲喜交加的糾結語調(diào),讀到“鬢毛衰”時則撫摸一下鬢角等。
多樣化的朗讀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學生把古詩內(nèi)容讀通讀順,是小學低年級古詩啟蒙教學的第一步,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二、“畫詩”——在繪畫中記憶
“畫詩”是以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繪畫興趣,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為依托,讓學生通過豐富的聯(lián)想,使詩中的景物躍然紙上的教學方法,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提升記憶。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古詩的難易程度,將“畫詩教學法”分為兩種情況:一方面,對于較易理解的古詩,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在理解詩意后,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自由發(fā)揮想象力,描繪出心中的畫面,教師適時進行語言鼓勵,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如在教授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的《望廬山瀑布》一詩時,很多學生都親眼看過瀑布,對詩中所描繪的壯觀瀑布景象能產(chǎn)生如臨其境之感,能通過自身的理解,將詩中一幅壯麗的山水畫描繪出來。另一方面,對于較難理解的古詩,教師要進行適當?shù)囊龑В瑤椭鷮W生理解詩中的含義,并讓學生明確所要描繪的畫面有哪些構成要素,充分理解古詩后再動手繪畫。教師可根據(jù)小學低年級學生形象性思維占據(jù)主要地位的特點,播放相關的視頻或圖片資料,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詩中的畫面。學生根據(jù)所看到的景象,結合自己的理解,就能描繪出詩中的畫面。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憫農(nóng)》一詩時,由于許多城市中的孩子沒有經(jīng)歷過耕種的過程,因而對此詩中的景物無法理解,為此,筆者給學生播放了一段農(nóng)民伯伯頂著烈日揮汗如雨地除草、松土、施肥的視頻。教師無需過多解釋,學生便能體會到詩中所描繪的農(nóng)民勞動時的艱辛和糧食的來之不易。多媒體的運用豐富了課堂教學模式,使課堂更具趣味性,為學生營造了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有助于學生增進理解,強化記憶。
三、“演詩”——在表演中記憶
“演詩”能把詩中的人物生命化、聲音形象化、故事生動化,通過場景演繹和角色模擬,讓學生設身處地領會詩中意境。演詩的形式有很多,主要包括話劇編排、聲音模仿、角色扮演等,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具體特點合理設計場景和故事劇本,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選擇最適宜的表演形式。如在教授人教版語文第三冊《回鄉(xiāng)偶書》一詩時,筆者應引導學生進行如下話劇表演。
師(旁白):賀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寶三載)辭去朝廷官職,告老返回故鄉(xiāng)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時年八十六歲,這距他中年離鄉(xiāng)已有五十多個年頭了。
(生1、生2、生3、生4扮演小孩在村頭玩耍,生5扮演老人慢慢走來。)
生1:你是誰呀?
生5:我……
生2:你是從哪里來的?
生5:我……
生3:我怎么沒見過你的呢?
(生5眼角濕潤,手摸鬢角……)
學生4:老伯伯你怎么哭了?
(生5無以言對,在田邊獨自哭泣……)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筆者以話劇的形式再現(xiàn)全詩的情境,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表演中加深了對該詩的理解,強化記憶。
讀詩、“畫詩”“演詩”有助于學生加強對古詩的背誦記憶,達到了有效啟蒙的目的。但是,教師切勿生搬硬套,而要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們的具體學習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小學低年級古詩啟蒙教學的效率。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