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躍的Catwalk
提起青島,大多人會想到八大關的老洋房、啤酒節(jié)的酣暢淋漓,以及嶗山的仙風道骨,卻不知,經(jīng)過一條海底隧道,在一水之隔的黃島上,還有一處“避世”的好去處,這便是青島涵碧樓。
第一家涵碧樓酒店,2002年誕生于臺灣日月潭畔,前身是蔣介石的行館。12年后,青島涵碧樓開業(yè),兩家酒店的設計師同為澳洲國際建筑大師Kerry Hill。
從機場驅車一個多小時,便到了這處隱于黃島鳳凰山麓的酒店。一下車,迎接我的,便是一場頗有古風的編鐘編磬表演。酒店設計師對于天人合一的東方美學有著獨特理解,在摩登與傳統(tǒng)間下足了功夫,酒店巨大的主體建筑,在“極簡”、“禪風”的風格中融入了中國儒家文化,大堂空間被長短不同的各種直線條所分割,酒店內部有大量的青銅器、陶土器皿等裝飾素材,房間內陳列著四書五經(jīng)等傳統(tǒng)典籍。
露天中庭有一處日式枯山水,酒店各處栽種的黑松都經(jīng)過精挑細選,枝干嶙峋,則有著中國園林的風骨。如果說空間是載體,那藉此引入的光影,便是這座酒店建筑的靈魂。酒店由原木、花崗石、玻璃和金屬這四種不同性格的材料共同創(chuàng)造,如同是在自然景觀中“生長”出的巨大有機體,隨著時間的行進,外表會發(fā)生有趣的變化,白天與黑夜,上演著截然不同的光與影的神奇魔術。
一條長長的走廊通向客房,走廊一側,透過磨砂玻璃,能看到竹影隨風搖曳。在二層平臺的透明茶室,或是沙灘上的無邊泳池,都會和各種美麗的光影不期而遇,其中最美的當屬黃海日出,不過看日出需要一點運氣,也要犧牲一下賴床的慵懶時光。即便是在客房中,透過白色窗簾照射進來的晨光,或是夜晚隨著海風起舞的蠟燭,以及壁爐的火焰,都是美妙的光影記憶。
酒店將建筑設計與當?shù)丨h(huán)境自然融合,很好地保留了黃島區(qū)金沙灘的沙灘、巖盤,以及海邊養(yǎng)殖鮑魚的鮑魚池,還將后者變成了酒店的特色體驗項目,客人可以參與捕撈,之后品嘗現(xiàn)場制作的鮑魚BBQ,絕對新鮮。說到特色美食,酒店的“水沙漣”中餐廳讓人印象深刻,除了生煎鮑魚,還有以臺灣烏梅粉制作的梅子番茄、選取當?shù)睾⒑驮颇纤扇着胝{的海參松茸湯等。
黃島一隅有不少漁村,在不遠的將來,它們將遷往別處。我包了一輛車從酒店前往顧家島村,在這座即將消失的漁村里感受一下北方漁家人的樸實生活。海浪聲,魚腥味,翱翔的飛鳥,落日與風帆、船舷所構筑的漂亮色彩,以及關于當天漁獲的討價還價,都讓人備感親切。
從顧家島村驅車10分鐘,就到了魚鳴嘴,它位于鳳凰島(薛家島)最西南端,也屬于黃島,魚汛時常常聽到魚鳴之聲,因此得名。這里有絕美落日、漁舟唱晚。
回到華燈初上的涵碧樓,去酒店名為“遇見”的法餐廳吃晚餐。這里有270°海景,能看到遠處燈火璀璨的城市,有海市蜃樓的錯覺。
酒店有一處深海溫泉,源自深達1500米的海水,泡在露天溫泉池仰望星空、傾聽海浪,是入睡前的絕好享受。
貼士
特別體驗
顧家島村距離酒店大約半小時車程,是體驗當?shù)貪O民生活和捕魚文化的好去處。
傍晚時分可到薛家島的漁村看漁船回港,現(xiàn)場采購生猛海鮮,去漁家樂品嘗質樸的海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