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 晶,楊 穎
(嘉興學院材料材料與紡織工程學院,浙江 嘉興 314000)
聚馬來酸的合成及其對棉織物光催化抗皺整理的影響
巨 晶,楊 穎
(嘉興學院材料材料與紡織工程學院,浙江 嘉興 314000)
合成聚馬來酸并作為棉織物的抗皺整理劑進行光催化抗皺整理,分析比較不同條件的合成產(chǎn)物對棉織物光催化抗皺整理效果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在合成條件為:n(-COOH)∶n(H2O2)∶n(SHP)=1∶0.7∶0.5,溫度100℃,時間1h條件下的產(chǎn)物作為整理劑對棉織物的光催化抗皺整理效果最好,其折皺回復角可提高55°,斷裂強力和白度的保留率分別達到90%和91%。
棉織物;抗皺整理;聚馬來酸;光催
隨著人們對綠色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無甲醛類的抗皺整理劑逐漸被廣泛使用。目前,國內(nèi)外研究較多的是多元羧酸類,其中檸檬酸雖然價格低廉,但抗皺效果不理想, BTCA雖整理效果好,但價格較貴,都難以實現(xiàn)工業(yè)化的應用。相比之下,聚馬來酸價格低廉,抗皺效果也比較理想,具有廣闊應用前景[1]。
本文通過改變合成組分配比、時間及溫度等條件合成聚馬來酸,將其作為棉織物的抗皺整理劑進行光催化抗皺整理, 并對整理效果分析比較。
1.1 試驗用品
實驗材料:經(jīng)前處理的純棉織物
試劑:順丁烯二酸、次亞磷酸鈉、30%過氧化氫、無水乙醇、氫氧化鈉(均為AR,杭州蕭山化學試劑廠)
儀器及設(shè)備:恒速攪拌器、A01型電動試驗小軋車(桐鄉(xiāng)振和化工儀器廠)、YK371M型織物折皺彈性儀(溫州方圓儀器)、YK(M)250型織物強力機(上海一科儀器有限公司)、470FI-IR傅立葉紅外光譜儀等。
1.2 試驗方法:
1.2.1 聚馬來酸合成工藝
在有冷凝裝置的三口燒瓶中分別加入馬來酸和水,攪拌均勻,加入50%的氫氧化鈉溶液,次亞磷酸鈉,加熱到80℃,在30min內(nèi)將30%的H2O2逐漸加入到混合液中,升至一定溫度后攪拌,即得反應產(chǎn)物。用無水乙醇在V(合成產(chǎn)物):V(無水乙醇)為1:1的條件下,對合成產(chǎn)物進行提純,最后用分液漏斗將提純后的產(chǎn)物分離,干燥,待用[2]。
1.2.2 光催化抗皺整理
將織物浸入在用合成產(chǎn)物作為整理劑配制的整理液中,二浸二軋,在熱定形機中80℃預烘3min,然后在光催化的裝置中催化一定時間,最后水洗、烘干。
1.2.3 紅外光譜測試
在N470FI-IR傅立葉紅外光譜儀上采用KBr壓片法進行測試。
1.2.4 性能測試
織物的折皺回復角、白度和斷裂強力,分別按照GB/T3819—1997、GB/T8425-1987以及GB/T3923-1997的相關(guān)測試標準進行測試。
2.1 紅外光譜分析
圖1 聚馬來酸和馬來酸單體的紅外光譜圖
由圖1可以看出,與馬來酸單體相比,合成的聚馬來酸在1 720cm-1處有明顯增強的吸收峰為羰基,同時859cm-1處的振動吸收峰為=C-H鍵,說明發(fā)生了聚合反應[3]。
2.2 合成組分配比對光催化抗皺整理效果的影響
按照1.2.1的合成方法,分別設(shè)置8組不同的摩爾比合成聚馬來酸,將合成產(chǎn)物制成整理液并按照1.2.2的方法對棉織物整理,組分配比與光催化整理后織物各項性能的關(guān)系如表1所示。
表1 合成組分配比對抗皺整理織物性能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在8組配比中,第2組合成產(chǎn)物處理的織物強力保留率最高,第6組織物折皺回復角可提高55°,同時強力和白度保留率均比較理想。這可能是由于在合成過程中,控制不同的引發(fā)劑及催化劑用量,產(chǎn)物的聚合度不同,即分子量不同[4]。分子量不同的產(chǎn)物發(fā)生交聯(lián)反應的能力不同,從而產(chǎn)生不同的抗皺效果。綜上,第6組的合成組分配比最佳。
2.3 合成溫度對光催化抗皺整理效果的影響
采用80℃、95℃、100℃三組溫度,按照1.2.1的合成方法采用第6組配比進行合成,將合成產(chǎn)物制成整理液并按照1.2.2的方法對棉織物整理,結(jié)果見表2。
由表2可知,合成溫度為95℃時,折皺回復角有所提高,強力和白度保留率最大,當溫度達100℃時,強力和白度保留率有所下降,但折皺回復角提高最多。故最佳合成溫度為100℃。
表2 合成溫度對抗皺整理織物性能的影響
2.4 合成時間對光催化抗皺整理效果的影響
按照1.2.1的合成方法,第6組配比,分別采用30min、60min、90min三組時間合成聚馬來酸,將合成產(chǎn)物制成整理液并按照1.2.2的方法對棉織物整理。由表3可知,合成時間對棉織物強力和白度的影響不是很大,當合成時間為60min時,折皺回復角可提高55°。
表3 合成時間對抗皺整理織物性能的影響
在合成條件為原料組分配比n(-COOH)∶n(H2O2)∶n(SHP)=1∶0.7∶0.5,合成溫度100℃,合成時間1h條件下的合成產(chǎn)物作為整理劑,對棉織物進行光催化抗皺整理達到最好效果,其折皺回復角可提高55°斷裂強力和白度的保留率分別達到90%和91%。
[1] 趙敏,周翔.PMA的合成及其在棉織物防皺整理中的應用[J].紡織科學研究,2005,(1):16-20.
[2] 陳明珍,陸必泰.聚馬來酸防皺整理劑的合成與應用[J].印染助劑,2001,18(3):12-14.
[3] 任春蓮,張建波,王炳,朱平.聚馬來酸和聚馬來酸酐的合成及抗皺整理[J].印染,2007,33(16):23-26.
[4] 陸必泰.聚馬來酸的合成及其在棉織物防皺整理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2.
201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