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起了
帆向落日的去處
明凈與古老
風帆吻著暗色的水
有如黑蝶與白蝶
明月照在當頭
青色的蛇
弄著銀色的明珠
桅上的人語
風吹過來
水手問起雨和星辰
從日到夜
從夜到日
我們航不出這圓圈
后一個圓
前一個圓
一個永恒
而無涯的圓圈
將生命的茫茫
脫卸與茫茫的煙水
(選自《珠貝集》)
詩歌點讀
《航》是辛笛的成名作。寫于1934年8月。那時的辛笛是清華大學外文系三年級的學生。在假期里他坐船出海旅行,第一次航海令他激動不已,他久久地站在甲板上:大海是那樣的遼闊,又是那樣的深沉。他年輕的心充滿了新鮮的印象,也泛起“不識愁滋味”的一絲惆悵。
這帆船,如同一位行走在人生征程上的行者;這航程,好似那漫無邊際的人生路程。送帆遠行、與帆作伴的是海水。帆深知,只有與海水緊密相依,才能沉穩(wěn)、平安地駛向目的地。這也寓意著:一個人如果耽于幻想,脫離了他所生存的土地、社會現實,他的人生之舟將會擱淺,寸步難行。
一輪玉盤似的月亮升起來了,皎潔的月光灑在桅上、帆上、船上、人身上,這夜色是多么美好。然而漫漫航程有風平浪靜的時刻,也有風雨飄搖的日子,“風吹過來,水手問起雨和星辰”。這漫漫航程與人生征途是何等相似,從白天到黑夜,從黑夜到白天,人們在圓圈似的旅途上跋涉著,一個圓連著一個圓,沒有盡頭,茫無邊際。面對茫茫人生,作者不禁感嘆了:將自己茫茫的生命,“脫卸與茫茫的煙水”,與海水融合在一起,獲得永恒的憩息。
全詩借助比喻、擬人、象征手法,營造了一個生動透明的意象,在此基礎上將客觀的物象描述與主觀的情感抒發(fā)緊密結合起來,語言簡練,節(jié)奏緊湊,樸實的詩風中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頗具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