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初期全國煤礦工人的抗日救亡運動——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
薛世孝
(河南理工大學,河南 焦作 454000)
E-mail:xueyi1954@aliyan.com
摘要: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號召下,全國煤礦工人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本文從戰(zhàn)區(qū)和臨戰(zhàn)區(qū)、即將淪陷區(qū)、抗日民族根據地和抗戰(zhàn)大后方、淪陷區(qū)等方面論述了煤礦工人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的史實,得出了煤礦工人積極參加抗戰(zhàn)活動對堅持抗戰(zhàn)、奪取抗戰(zhàn)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關鍵詞:抗日戰(zhàn)爭;中國共產黨;煤礦工人;抗日救亡運動
收稿日期:*2015-01-21
作者簡介:薛世孝(1931—),男,河南焦作人, 副教授,主要從事煤炭史志研究。
中圖分類號:K264.6 文獻標識碼:A
Coal Workers’Anti-Japanese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For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Anti-Japanese War
XUE Shixiao
(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454000,Henan,China)
Abstract:After Anti-Japanese War broke out, coal workers rose up against Japanes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PC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coal workers’involvement in anti-Japanese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s in the war zone, forthcoming occupied area, Anti-Japanese base area, rear base area and Japanese occupied area, and points out that coal workers’Anti-Japanese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inal victory of the war.
Key words:Anti-Japanese War; CPC; coal workers; Anti-Japanese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
一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北平附近制造了盧溝橋事變;8月13日,日本帝國主義又將戰(zhàn)火燃燒到上海。至此,中國人民進入了全民族抗戰(zhàn)時期??箲?zhàn)初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號召下,全國煤礦工人和全國人民一道,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
盧溝橋事變發(fā)生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發(fā)布了《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向全國人民呼吁:“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zhàn),才是我們的出路。”號召“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筑成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國共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進攻”!“全國上下應該立刻放棄與日寇和平茍安的希望與估計”[1]。接著,中共中央又在陜北洛川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央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它指出:盧溝橋抗戰(zhàn)已經成了全國抗戰(zhàn)的起點,從此開始了實行抗戰(zhàn)的新階段,“這一階段內的最中心的任務是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zhàn)的勝利”,號召“共產黨員及其所領導的民眾和武裝力量,應該最積極地站在斗爭的最前線,應該使自己成為全國抗戰(zhàn)的核心,應該用極大力量發(fā)展抗日的群眾運動。不放松一刻功夫一個機會去宣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只要真能組織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是無疑義的”[2]。會議還通過了著名的《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日勝利而斗爭》:“一、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二、全國軍事的總動員;三、全國人民的總動員;四、改革政治機構;五、抗日的外交政策;六、戰(zhàn)時的財政經濟政策;七、改良人民生活;八、抗日的教育政策;九、肅清漢奸賣國賊親日派,鞏固后方;十、抗日的民族團結?!盵3]中共中央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就像在黑暗煤礦中礦工頭頂上的礦燈,照亮了全國人民和煤礦工人堅持長期抗日戰(zhàn)爭、奪取抗日戰(zhàn)爭最后勝利的道路。
盧溝橋事變后,空前的民族災難,給中國人民和煤礦工人帶來了極大的苦難,激起了他們刻骨的民族仇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號召下,全國各地煤礦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廣大煤礦工人不顧一切艱難困苦,為挽救民族危亡,投入到全國抗日救亡的洪流中,掀起了大革命以來從未有過的空前的革命新局面。
二
在戰(zhàn)區(qū)和鄰近戰(zhàn)區(qū)的煤礦工人,站在偉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戰(zhàn)爭的最前線,抵抗日本的侵略??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上海煤業(yè)工人把運煤卡車改裝成救護車,通過紅十字會組織了“上海紅十字會煤業(yè)救護隊”,積極救護抗日傷員和運輸抗日物資,支援前線作戰(zhàn)。山西大同煤礦被日本侵略者稱為“東亞熱源”,“大東亞共榮圈主要燃料基地”。當日本板垣師團侵入山西北部準備南下時,山西大同晉北煤礦的工人立即組織起來,挖戰(zhàn)壕,修工事,援助中國守軍抗戰(zhàn)。日軍侵占大同煤礦后,在八路軍工作團的幫助下,組織了大同煤礦抗日救國會,積極開展抗日救亡活動。當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受日本關東軍的委托,準備接管忻州煤礦時,保晉公司的工人和職員一起將地面建筑搗毀,并把一些器材掩埋起來。煤峪口礦的工人把倉庫的物資連夜搶運出去,埋藏起來。拖皮小煤礦的工人放火燒了小煤礦,致使日本帝國主義無法生產。娘子關失陷后,山西陽泉煤礦近千名工人自動組織起來,與抗日游擊隊一起,配合八路軍一二九師主力,抗擊沿正太線西進的日軍,激戰(zhàn)于平定縣七亙村,殲滅日軍24師團之輜重部隊;之后經常襲撓日軍,破壞正太鐵路,“起了疲憊敵人,消滅敵人,拖住敵人的偉大作用”[4]??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河北井陘煤礦工會在《礦業(yè)周報》第7期上發(fā)表抗日代電,說我們“皆系國民分子,深望精誠團結一致救國,誓作政府后盾,相與日本周旋,雪我國恥,顯我國光,寧為玉碎,勿為瓦全”。日軍侵占井陘煤礦后,井陘、正豐煤礦工人建立了秘密紅色工會,廣泛開展抗日救亡活動??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以著名戲劇家洪深為隊長,金山為副隊長,由冼星海、王瑩、沙蒙等20多位音樂家、劇作家和演員組成的“上海話劇界救亡協會戰(zhàn)時移動演劇第二隊”,從上海出發(fā),輾轉南京、徐州、開封、洛陽、鄭州等地,來到戰(zhàn)時臨時首都漢口,進行抗日宣傳活動。在此期間,他們根據周恩來和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的指示,帶領武漢大學學生救亡歌詠隊,自帶行李,自運道具,到達湖北大冶工礦區(qū)(今黃石市)進行抗日救亡演出,以喚醒群眾,共赴國難。他們在參觀訪問了災難深重的石灰窯利華煤礦后,冼星海激動地對煤礦工人說:“我是很同情你們的,我是個音樂家,我要把你們的壓抑作成歌曲,為你們發(fā)出吶喊,把你們的呼聲傳到外界去!傳布到全中國、全世界去!讓人們都要同情你們的苦處。中國是一定要改革的!你們勞苦大眾總會有抬頭向上的一天的?!盵5]同時,他們還在煤礦會堂舉辦了“煤礦救亡歌詠大會”。在歌詠會開幕時,冼星海登臺作了《抗日與煤工大眾救亡關系之我見》的演講,宣傳煤礦工人救亡歌詠活動在抗日斗爭中的重要地位和意義。演出時,冼星海親自指揮歌詠隊齊唱了《犧牲已到最后關頭》等歌曲。周圍觀眾有三四萬人,氣氛悲壯,很多群眾被歌聲感動得流下了熱淚。演出后,冼星海把他在利華煤礦井下訪問時記錄的煤礦起重工人的勞動號子,創(chuàng)作成《起重匠》歌曲,并在武漢、延安多地演唱。另外,冼星海還同隊友從中窯灣乘架空索道,翻山越嶺,到利華煤礦山背礦區(qū)為煤礦工人演出。演出當天,礦區(qū)職工蜂擁而來,爭相觀看;附近農民聞訊后,也從10里外趕來觀看演出。演出場地人山人海,盛況空前。冼星海還教唱了《義勇軍進行曲》《救亡三部曲》《大刀進行曲》《團結就是力量》等歌曲;金山、王瑩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等話劇。最后,由沙蒙演講了上海抗日將士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跡,并揭發(fā)了日本侵略者殺光、搶光、燒光的殘暴罪行,激起了煤礦工人的無限悲憤和強烈抗議,工人們不斷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日本鬼子滾回去”“打回老家去”等口號,并紛紛要求參加抗日救亡工作[6]。同時期,山東棗莊中興煤礦工人聯絡各界人民群眾,召開了有4萬多人參加的反對日本侵略的抗日大會,組織了“棗莊各界抗敵后援會”“工人抗日救國會”,參加“戰(zhàn)地服務團”,成立宣傳、諜查、爆破、醫(yī)療等隊,創(chuàng)辦《抗敵報》,奔赴抗日前線,炸毀津浦鐵路上的南沙河鐵橋,破壞了臨(城)棗(莊)鐵路,使得日軍無法用火車運兵,為中國軍隊取得臺兒莊大戰(zhàn)勝利做出了貢獻。
1937年10月24日,豫北重鎮(zhèn)安陽淪陷,威逼焦作。中英合辦的中福公司總經理孫越崎提出了“將煤礦設備拆遷后方,支持抗戰(zhàn)”的主張,但卻遭到了英國福公司和中原公司部分股東的反對。英國福公司認為:“英國與日本是友邦,日本人來了,不會損害我們的權益?!敝性静糠止蓶|認為:“中原公司是我們河南的財產,不能拆走。”孫越崎則認為:“日本大規(guī)模侵略我國,中福公司好景不長,為了支持長期抗戰(zhàn),只能遷到抗日后方。”在這場討論中,孫越崎對英國福公司總代表貝爾說:“日本是你們的友邦,但卻是我們中國人的敵人,我們一定要遷走?!睂O越崎對中原公司股東劉燧昌、胡石青、杜扶東、周樹聲四位董事說:“中原一向是內戰(zhàn)之地,但以前都是內戰(zhàn),這次情況不同,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們,非內戰(zhàn)可比?,F在擺在我們面前有三條路:第一條是不拆不遷,那敵人可以用,我們不能用;第二條完全破壞,敵人不能用,我們也不能用;第三條把井上井下機器全部拆走,敵人不能用,我們可以用。拆走的器材產權仍歸你們中原公司所有,到后方找礦區(qū),由我負責,開礦得到的利潤全部分給你們。以上3條,你們看哪一條好,由你們定吧?!盵7]通過辯論,中福公司從民族利益和長遠經濟利益出發(fā),毅然絕然地決定拆遷,支持長期的抗日戰(zhàn)爭。
1938年2月,山東淄博煤礦工人在黨的領導下,以洪山為據點,發(fā)動周圍73個村莊5000多名煤礦工人,成立15個抗日分會。接著,在寨里村召開了“淄博礦區(qū)職工聯合會”,成立“淄博職工抗日聯合會武裝部”,積極組織煤礦工人進行抗日斗爭。2月19日,中興、賈汪、碭山、烈山、淄博等煤礦和隴海、津浦、膠濟三條鐵路的13個總工會20多萬人,在徐州成立了“第五戰(zhàn)區(qū)職工抗日聯合總會”(簡稱五戰(zhàn)區(qū)工會),鄒光中為主任,淄博煤礦張?zhí)烀瘛椙f煤礦張福林、烈山煤礦張云榭等為委員,共產黨員張云榭為秘書長。五戰(zhàn)區(qū)工會成立后,以“動員組織第五戰(zhàn)區(qū)職工支援抗日軍隊”為宗旨,組建了有1000多支槍的工人武裝。臺兒莊戰(zhàn)役爆發(fā)后,五戰(zhàn)區(qū)工會以“抵抗日寇,保衛(wèi)徐州”為目標,在烈山、棗莊、淄博礦區(qū)和津浦、隴海、膠濟鐵路組織成立了烈山、中興煤礦工人破壞隊和膠濟、津浦鐵路工人爆炸隊等工人武裝,深入敵后和側翼,破壞隴海、津浦鐵路和臺(兒莊)濰(縣)公路,有力地支援了中國軍隊,“使得這支新生的工人組織博得了政府的稱頌,引起了各抗日部隊及社會各階層的同情與贊揚”[8],為中國軍隊粉碎日軍“會戰(zhàn)臺兒莊,飲馬大運河”做出了重大貢獻。5月,五戰(zhàn)區(qū)工會在徐州失守前夕,由徐州遷到山東淄博礦區(qū),于5月下旬改組重建,仍由鄒光中任主任,并派中共清河特委常委、職工部長張?zhí)烀袢胃敝魅?。這樣,五戰(zhàn)區(qū)工會即在黨的領導下,成為實際上山東工人運動的領導機關,執(zhí)行著山東省總工會的職能。5月19日,徐州失守,國民黨軍隊撤到豫東老河口一帶,烈山煤礦工人在黨的領導下,組織了礦工救亡團和護礦隊,并炸壞了全部礦井,使日本侵略者無法生產。
1938年春,八路軍在北平平西的齋堂建立了抗日根據地。5月,在八路軍幫助下,京西房山南窯礦區(qū)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和工會。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就有2000多名煤礦工人參加了工會,并在運煤高線建立了“黑猛軍”。在工會的領導下,“黑猛軍”參加了高線工人增加工資的斗爭,并把機器設備零件、鋼鐵拆下,運往抗日根據地的兵工廠,后來許多工人參加了八路軍和游擊隊。7月7日,淄博礦區(qū)的黨組織和工會為了紀念抗戰(zhàn)一周年,發(fā)動萬名礦工和農民一夜之間破壞了張博鐵路支線張店至淄川段12華里路基,使敵人35天未能通車,“洪山和淄川的敵人都餓得吃高粱,出來劫糧食”[9]。12月13日,日軍侵占南京,屠殺中國軍民30多萬人。1938年6月,安慶陷落,進逼九江,湖北大冶煤礦工人在黨的領導和影響下,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抗日救亡斗爭。大冶石灰窯源華煤礦機電股工人吳運鐸在黨的影響下,舉辦礦工識字班、時事座談會,建立《新華日報》推銷站[10],在大冶的源華、利華、德和、四維等煤礦廣泛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為了響應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的號召,《新華日報》于1938年4月13日和7月16日分別刊登了源華煤礦機電股工人和利華煤礦桶工、窿工全體工人的捐款信,表示“不消滅敵人的陰謀,我們決不中止”捐款活動,“希望全國同胞,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達到民族解放的成功”!
臨近戰(zhàn)區(qū)的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的煤礦工人,也都廣泛開展抗日救亡斗爭。在湖南,1938年1月,中共湘區(qū)特委派遣劉亦癡等到湖南醴陵石門口煤礦創(chuàng)辦工人夜校,講授抗日救國《三字經》,教唱《義勇軍進行曲》《大刀進行曲》,創(chuàng)辦醴陵茶園工人俱樂部,出版《行易》《茶園》,組織文藝演出,宣傳抗日救國。醴陵金城煤礦還發(fā)動黨員、工人開展“捐獻一物”活動,通過《新華日報》轉給八路軍、新四軍,慰勞前線抗日將士。4月,中共湘南特委派王德彰到資興煤礦開辦工人夜校,組織讀書會,教唱抗日救國歌曲,傳播抗日救國思想。同年,中共湘南特委派鄧演基、蔡堅到宜章縣楊梅山煤礦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等抗日話劇,組織工人學習抗日書報。在江西,由安源礦工發(fā)起組織的湖南抗日義勇軍700人,趕赴淞滬前線參戰(zhàn)。1938年5月,中共長江局和湖南省委相繼派遣原萍鄉(xiāng)煤礦工人袁學之、易清元等到安源煤礦重建黨的組織,開展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領導抗日救亡斗爭。安源煤礦工人響應黨的號召,努力生產,支援抗日前線,1938年原煤產量達到34.9萬噸,創(chuàng)造了安源煤礦工人俱樂部被破壞以后14年來的最高產量。同年5月,中共樂平特委書記李代耕到達樂平,恢復了嗚山煤礦黨支部,領導抗日救亡斗爭。在浙江,長興煤礦是京、滬、杭地區(qū)的最大煤礦,1937年底,當日軍逼近長興煤礦時,職工們在撤走7 216機件(總重150噸重的機器設備)后,含淚炸毀了礦井,使自己陷入失業(yè)的窘境。當日軍占領長興后,曾兩次派兵到礦山,妄圖復工,但“礦工民族意識頗厚,未能脅從”(《東南日報》,1939-09-17)。
即將淪陷的礦區(qū),為了挽救民族工業(yè),煤礦工人冒著日軍飛機和大炮的轟擊,舍生忘死地幫助愛國的民族資本家拆遷機器設備,為建設抗日大后方戰(zhàn)時經濟和民族解放事業(yè)做出了重大貢獻。1937年9月,河南焦作中福煤礦1 000多名職工,將中福公司約值200萬元的4 000噸機器設備,經鄭州拆遷搶運至后方,先后在天府、犍為、威遠、石燕橋等地建立起四大煤礦,抗戰(zhàn)后方50%的煤炭供應均來自這四大煤礦。1938年7月,湖北大冶源華煤礦職工將價值19萬元的450噸設備器材拆遷至湖南辰溪,與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合辦了辰溪煤礦;8月,湖北大冶利華煤礦職工將211噸器材拆遷到重慶。1939年4月,江西萍鄉(xiāng)安源煤礦工人也將機器材料拆遷到廣西桂林、柳州和獨山等地[11]。這些煤礦的拆遷,對于發(fā)展抗日后方的煤炭工業(yè),解決戰(zhàn)時燃料供應,支持持久的抗日戰(zhàn)爭,做出了重大犧牲和積極貢獻。
英國福公司和中原煤礦公司合辦的焦作工學院,是我國唯一的一所私立工學院,被譽為中國第一所礦業(yè)大學。盧溝橋事變后,學??谷站葒鴷M織宣傳隊,深入城鄉(xiāng)教唱《救亡三部曲》《大刀進行曲》《義勇軍進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廣泛宣傳抗日救國綱領。當日軍沿京漢鐵路南下侵入豫北,學校師生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時,張清漣院長根據教育部、董事會的指示,于10月20日率領“不愿當亡國奴”的全校師生、家屬和160噸圖書、儀器設備等舉校西遷。1938年8月,與北洋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合并,組成國立西北工學院。由于焦作工學院是完整西遷,圖書、儀器和實習工廠設備齊全,對成立西北工學院創(chuàng)造了重要的物質條件,為抗日后方培養(yǎng)高等工程技術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12]。
三
抗日民主根據地和抗日大后方的煤礦工人,在黨的抗日救亡號召下,也積極開展各種抗日活動。太原失守后,八路軍總部和一二九師進入晉東南,并以太行山為中心,開辟了晉冀豫抗日民主根據地,給潞安礦區(qū)石圪節(jié)裕豐煤礦工人抗日斗爭以極大鼓舞。接著,中共潞城縣委先后派董德、王長貴、孫至之深入石圪節(jié)裕豐煤礦,廣泛宣傳黨的抗日救亡政策,積極組織工人進行抗日救亡斗爭,到1938年5月初,發(fā)展抗日救國會成員300多人,占全礦工人的90%以上。5月15日,在潞城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宋乃德、犧盟會特派員侯國英的領導下,在石圪節(jié)煤礦隆重召開了“裕豐煤礦工人抗日救國會”成立大會,高呼“工救會員一條心,齊心團結打日本”“反對壓迫,改善生活”等口號,并選舉張聚興、高盡紅為工救會正副會長。在石圪節(jié)裕豐煤礦影響下,小河堡永興煤礦也成立了工救會。裕豐煤礦工救會成立后,根據黨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精神,于5月26日發(fā)動全礦工人舉行總罷工,要求抗日救國的民主權利和改善工人經濟生活,并取得了完全勝利。在石圪節(jié)裕豐煤礦工人斗爭勝利的影響下,小河堡永興煤礦工人也舉行了罷工,并取得了勝利。當罷工勝利的消息傳到當時駐在武鄉(xiāng)縣中村八路軍總司令部時,引起了朱德總司令的重視,經中共中央北方局研究,于6月下旬,派遣康克清同志帶領宣傳與民運干部到石圪節(jié)煤礦對礦工進行慰問。臨行前,朱德總司令囑咐道:“他們這次大罷工的勝利,給晉東南各礦工人樹立了榜樣,為工救會的壯大、工人自衛(wèi)隊的建立,創(chuàng)造了重要前提,要鼓勵幫助他們?yōu)榭箲?zhàn)貢獻力量,但也要提醒他們,在這民族敵人壓境之際,罷工斗爭要講策略,要適可而止,還要盡量團結資本家為抗戰(zhàn)出力?!盵13]康克清在礦上召開了座談會,講解黨的抗日救國主張和政策。根據工救會的請求,八路軍總部直屬政治部又派民運處干事杜長鈞、章南、張金昌等到石圪節(jié)裕豐煤礦幫助工救會工作。8月11日,康克清第二次來到石圪節(jié)煤礦,慰問煤礦工人,并指示杜長鈞等要通過工救會,發(fā)現積極分子,培養(yǎng)骨干,發(fā)展黨組織。經過康克清和杜長鈞的工作,先后兩批發(fā)展了高盡紅、張聚興、栗東山等11人為共產黨員,并建立了石圪節(jié)煤礦第一個黨支部,潞安礦區(qū)的工人運動由此得到了蓬勃發(fā)展。
河南為了加強對抗日救亡斗爭的領導,1939年,中共洛陽宜陽縣地下黨組織派張祥石到廟溝普益煤礦協助共產黨員張超林開展工作,積極宣傳黨的抗日救國10大綱領。同年7月,中共豫西特委派遣邵文杰和張劍石多次到普益煤礦指導工作,開展工人運動。
全國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運動,像狂飆吹進了閉塞的抗日大后方四川天府煤礦。盧溝橋事變后,由上海遷到重慶的復旦大學宣傳隊和重慶第二女子師范宣傳隊先后深入天府礦區(qū)的白廟子和黃桷樹,舉辦工人夜校,向煤礦工人宣講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鼓勵大家“團結一致,共同抗日”。1938年秋,中共北碚特委書記、復旦大學講師沈鈞到天府煤礦建立黨組織,發(fā)展樊恒才、黃亞軍等為共產黨員,同年10月在白廟子絞車站成立黨支部,由樊恒才任書記。他們在白廟子、黃桷村、水嵐堊、后峰巖等地開辦民眾學校和工人業(yè)余文化學校,向工人講解全國抗日救亡形勢,教唱抗日救亡歌曲,要求大家“團結抗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樊恒才還在白廟子設立了《新華日報》發(fā)行站,及時把《新華日報》送到水嵐堊、后峰巖等各個礦井,使煤礦工人能很快了解抗日戰(zhàn)爭的發(fā)展形勢,堅定了抗戰(zhàn)勝利的信心。后來,隨著黨的隊伍的擴大,將黨支部改為黨總支,由白戈(江浩然)任書記。1940年,中共自貢縣委派共產黨員鐘紫照、胡國基多次到四川威遠煤礦向工人宣傳抗日救國道理。通過抗日救 國的宣傳教育,天府、威遠煤礦工人提高了階級覺悟。1943年3月18日,愛國將領、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到天府煤礦向工礦黨委會訓練班學員作了《怎樣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去》的愛國抗日演講。同年6月,愛國將領馮玉祥和夫人李德全到威遠煤礦宣傳“節(jié)約獻金救國運動”,并在小學操場壩上向工人發(fā)表抗日救國演說,并贈送威遠煤礦一對花瓶,花瓶上題寫“還我河山”4個字;一幅大匾,題寫了“新天新地新世界”7個字。通過共產黨的抗日救亡教育和馮玉祥的抗日愛國演說,威遠煤礦工人的抗日愛國熱情得到了極大的激發(fā),先后7次向“中國國民節(jié)約獻金運動總會”獻金149萬元。之后,馮玉祥在他寫的《我所認識的蔣介石》一書中記述了這件事:“距自貢市七八十里的地方,有一個新開的煤礦(威遠煤礦),廠長姓郭(象豫),除了一次捐了以后,還有每月捐?!盵14]
1943年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十六旅進駐浙江長興煤山,在槐坎鄉(xiāng)建立抗日根據地。為了堅持抗戰(zhàn),在煤礦工人的幫助下,新四軍在長興東風岕開辦了民生煤礦,對解決軍工生產用煤起了重要作用。
四
在日本帝國主義的占領區(qū)和日資經營煤礦的煤礦工人也想方設法沖破日本帝國主義的嚴密控制,舉行反日斗爭。1937年7月,吉林西安(今遼源)煤礦300余工人奪取礦警隊的槍支,集體參加東北抗日聯軍,被編為工人支隊獨立一師一大隊,成為抗聯的骨干力量。12月31日,黑龍江扎賚諾爾煤礦的中國工人因礦方長期拖欠工資,舉行反日罷工,直到礦方全部發(fā)放工資才復工。吉林雙鴨山煤礦還和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保持著密切的聯系,雙方約定“互不侵犯”,即抗聯不進攻礦區(qū),礦方則在經濟上給抗聯以補充。
1938年1月,臺灣幾千名礦工奮起抗日,與日軍作殊死戰(zhàn),炸毀久留米儲油池,激戰(zhàn)后,千余名工人退入阿里山地區(qū)開展游擊戰(zhàn)爭,繼續(xù)堅持 斗爭。1938—1939年,撫順煤礦的老虎臺礦、龍鳳礦工人先后舉行反日罷工。1939年,淄川煤礦工人1萬多人拒絕為日本經營的魯大公司工作。他們在山東省總工會的領導下,自掘礦井,以其所得,解決了1萬多工人的生活問題,并將節(jié)余的部分經費供給省總工會抗日使用。
1938年3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爆發(fā)的開灤五礦“反英抗日”大罷工是煤礦史上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一次斗爭,它將日本占領區(qū)的抗日救亡運動推向了頂峰。開灤煤礦位于冀東腹地,是日本侵略者在華北占領區(qū)唯一由英國經營的大型煤礦。當時,開灤煤礦的形勢極其錯綜復雜,既有中國人民與日本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又有煤礦工人和英國資本家的矛盾。除此之外,還有英帝國主義與日本帝國主義之間、包工大柜與英國資本家之間(即大小資本家之間)、礦區(qū)商人和英國資本家之間的矛盾。為此,中共河北省委指示唐山工委:必須“抓住工人的迫切要求,由經濟斗爭引導到政治斗爭,由改善工人生活的反英斗爭,形成深厚的反日空氣,引導開灤工人舉行武裝暴動,支援八路軍抗日”[15]。這次斗爭,首從趙各莊礦工人在1938年3月12日反對英國資本家實行“井下記工制”開始的。英國資本家推行的“井下記工制”,由于工人上下班辦理手續(xù)煩瑣,不僅延長了工人的工作時間,增強了勞動強度,而且還禁止工人上連班,卡死了工人維持生活的出路,因而遭到了工人的強烈反對。3月22日,在黨的領導下,趙各莊礦工人首先罷工,接著,林西礦、唐家莊礦舉行罷工;4月,馬家溝礦(磚廠)實行怠工。罷工人數超過5萬人,極大地震驚了英國資本家和日本侵略者,使英日之間的矛盾公開化和表面化。英國資本家武裝鎮(zhèn)壓失敗后,又采取饑餓政策,妄圖迫使工人復工。隨著罷工斗爭的深入發(fā)展,日本侵略者指使?jié)h奸趙萬年的“勞工防共自治工會”“東礦辦事處”滲透到趙各莊礦、唐家莊礦、林西礦和唐山礦,企圖控制罷工,奪取領導權,遭到英國資本家的反對和工人的抵制。由于開欒煤礦工人的英勇斗爭,英國資本家在日本侵略軍的默許和暗示下,被迫舉行談判結束罷工。開始,英國資本家勾結國民黨物色所謂“工人代表”于4月14日匆匆簽訂了《勞資復工信約》,除暫時不實行“井下記工制”外,只答應給趙各莊、林西、唐家莊三礦工人每人發(fā)放面粉一袋,“以示體恤”,遭到了各礦工人的堅決反對。在這種形勢下,英、日帝國主義勾結起來,準備武裝鎮(zhèn)壓罷工。黨組織清醒地分析了形勢,為了保存力量,決定4月9日恢復“勞資談判”,經過14次艱苦的談判斗爭,英國資本家被迫讓步,于5月4日簽訂了《勞資協約》16條,基本上滿足了工人的各項要求,取得了罷工的勝利。這次大罷工,給英、日帝國主義在政治和經濟上以沉重的打擊。1938年5月21日,英國資本家在《罷工報告》里供認說:“此次罷工可稱最為嚴重之工潮,且恐本局之支出亦甚巨大。計間接所受之損失不下一百七十五萬元。”[16]由于罷工造成了煤炭減產,使日本與英商訂購的軍需用煤從395萬噸減到170萬噸,大大削弱了日本軍工、鋼鐵工業(yè)等生產能力,打擊了日軍“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的策略。
抗日戰(zhàn)爭初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號召下,全國各地煤礦開展的抗日救亡運動,對動員和組織煤礦工人參加抗日戰(zhàn)爭起了重大作用,為堅持抗日戰(zhàn)爭、奪取抗日戰(zhàn)爭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1937年7月8日)[M]//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274-275.
[2]中央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1937年8月25日)[M]//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324-326.
[3]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zhàn)勝利而斗爭(1937年8月25日)[M]//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327-330.
[4]張浩.用戰(zhàn)斗紀念“五一”的華北工人[J].中國工人,1940(4):9.
[5]程泰.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在黃石[Z]//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黃石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黃石文史資料:第5輯.1984:10.
[6]肖家俊.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在利華煤礦[Z]//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黃石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黃石文史資料:第3輯.1982:24.
[7]孫越崎.河南焦作中福煤礦的坎坷道路[M]//孫越崎.孫越崎文選.北京:團結出版社,1992:25-26.
[8]鐵民.五戰(zhàn)區(qū)職工運動現狀和當前中心任務(節(jié)錄)[M]//中共淄博市委黨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馬鞍山保衛(wèi)戰(zhàn).1985:114-116.
[9]第五戰(zhàn)區(qū)職工抗日聯合會的告工人書 (1939年1月13日)[M]//中國工會運動史料全書:煤礦卷.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366.
[10]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M].北京:工人出版社,1979:32-37.
[11]薛世孝.中國煤礦革命史[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14:415.
[12]薛世孝.私立焦作工學院在抗戰(zhàn)初期的西遷[M]//薛世孝.煤海集塵. 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10:234-247.
[13]李志寬,李東光.石圪節(jié)煤礦播火人[J].煤炭博覽,2014(S25):8.
[14]馮玉祥.我所認識的蔣介石[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0:180.
[15]共產黨領導了開灤罷工[M]//中國工會運動史料全書:煤礦卷.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376.
[16]那森愛德.總經理關于罷工的報告(1938年5月21日)[Z]//開灤礦務局史志辦公室.開灤工運史資料匯編(1937—1945):第4輯.1988(8):116-123.
[責任編輯楊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