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 霞,王英麗,徐 梅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手術室,北京 100730)
目視管理在規(guī)范手術間內物品擺放中的應用效果
蒲 霞,王英麗,徐 梅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手術室,北京 100730)
目的探討目視管理在規(guī)范手術間內物品擺放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目視管理的理念應用于手術間內物品的擺放,標準化手術間內的布局,對耗材實施定位、定量管理,并建立索引系統(tǒng),對電線管路終端實施色彩管理。結果目視管理實施后,手術間內物品的歸位率由原來的88.73%上升到95.91%,手術室護士對手術間布局的滿意度由原來的79.12%上升到96.24%。結論目視管理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能有效的規(guī)范手術間內的布局,提高了手術室護士的工作效率。
目視管理;物品擺放;規(guī)范化
目視管理也稱看得見的管理,是由企業(yè)的管理經(jīng)驗借鑒而來的一種管理模式[1]。它是利用直觀、色彩適宜的各種視覺感知信息來組織現(xiàn)場生產(chǎn)活動,以最簡單快捷的方法傳遞、接收信息,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種管理方法[2]。近年來,目視管理被逐漸引入醫(yī)學領域,尤其是工作環(huán)境及患者安全的管理中,有研究表明,目視管理是直觀、高效的手術室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3-4]。我院是一所綜合三級甲等教學醫(yī)院,搬入新大樓后,手術間和儀器設備明顯增加,本院工作人員及進修、實習人員也顯著增多?,F(xiàn)擁有50間常規(guī)手術間和8間門診手術間,每天進出手術室的工作人員800名左右。新大樓運行之初,由于每個人的感知差異,適應能力以及工作習慣等的不同,給手術間的管理帶來很多問題。為促進手術室工作人員盡快熟悉手術間環(huán)境,提高工作效率,2014年1月起,我院手術室在手術間內實施目視管理,規(guī)范手術間內物品的擺放,取得了顯著效果,手術間內整齊化一,井然有序,工作效率也明顯提高?,F(xiàn)總結如下。
1.1 手術間的具體布局不一致 58間手術間,按布局可分為2大類,但手術間大小不一,物品、設備擺放也不盡相同,雖然要求整齊有序但位置無統(tǒng)一規(guī)定,尤其是對實習、進修人員來說很難在短時間內熟悉不同手術間的布局。早晨進到一間新的手術間,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熟悉手術間的環(huán)境以及各種物品所在的位置,第2天換到一間新的手術間工作,同樣的情況又會發(fā)生,明顯影響了工作效率。
1.2 各手術間耗材差異大 根據(jù)手術的需要,各科室手術間的位置相對固定。例如:骨科手術固定在309、310、311、312共4間百級手術間,心臟手術固定于316百級手術間,其他科室手術也有相對固定的手術間,由于不同手術需要不同的耗材,因此手術間內的手術耗材差異很大。手術室除了少數(shù)的??谱o士手術間相對固定,了解該手術間的耗材及位置外,其他護士每天工作的手術間都不固定,分布于58個手術間之中。因此,到了一個新的手術間,手術間護士也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了解手術間的耗材以及熟悉耗材所在位置,影響了工作效率。
1.3 儀器設備眾多,管路連接復雜 搬進新大樓后,各種儀器設備的種類和數(shù)量都顯著增加。為了方便使用,許多儀器設備固定在手術間內,手術間內連線眾多,尤其是一體化手術間連線更多。由于手術室大多數(shù)護士需要在眾多手術間輪轉,長時間不到一類手術間后,往往對管路的連接比較生疏,需要花較長的時間在連接管路及各種連線上,同樣也影響了工作效率。
在日常活動中,通常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這“五感”來感知周圍的事務,其中最常用的是視覺。研究表明,人的行動60%是從視覺的感知開始[5]。目視管理的特點是以視覺信號顯示為基本手段,迅速、準確、簡明,強調各種管理方法、管理狀態(tài)清楚明了,達到一目了然,從而容易明白、易于遵守,讓員工自主性地完全理解、接受、執(zhí)行各項工作。目視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就是發(fā)信號、做標志,刺激視覺感官,更好的感受周圍的事物。
2.1 根據(jù)目視管理標準化原則,優(yōu)化2種典型手術間的布局并標準化,建立標準布局指引 根據(jù)手術需要,為每個手術間進行統(tǒng)一的標準配置,用醒目的標識固定位置。例如:每個手術間配有手術床1臺,麻醉機1臺,麻醉車、治療車各1輛,電腦1臺,大車、中車、小車各1輛,物品轉運車1輛,凳子6個、負壓吸引裝置2套,輸液架2套、污物車1輛等。根據(jù)目視管理中以視覺信號為手段的理念,用顏色醒目的地標為每件物品固定位置,并在統(tǒng)一的位置上貼上布局指引,便于使用后歸還原位。例如:手術床四周貼上定位角標,便于移動手術床后可以準確的復位;手術凳統(tǒng)一靠一面墻擺放,地面貼上定位圓標,手術結束后統(tǒng)一放回原處;污物車處貼上定位圓標,即使術中移動也可以準確復位;操作臺、托盤等物品用定位輪標固定。每件物品都有相對應的醒目標識,術中可以根據(jù)需要自由擺放,但是手術結束后,必須根據(jù)布局指引放回原處。這樣58個手術間的差異就轉換成2類手術間,即使不熟悉原來手術間的布局,也可以根據(jù)布局指引迅速將各類物品準確、統(tǒng)一的復位。通過標準化2類典型手術間,建立標準布局指引,降低了不同手術間之間的擺放差異,護士也能很快地適應新的手術間,方便地找到所需物品,提高工作效率。
2.2 依據(jù)標準化原則,對耗材實施定位、定量管理,并建立索引系統(tǒng)
2.2.1 耗材的定位管理 各個手術間內耗材種類、數(shù)量都很大,加上擺放的差異增加了工作的難度。為解決這一問題,統(tǒng)一對各類耗材實施定位管理。根據(jù)各種耗材的使用頻率重新布局擺放位置,同類物品集中擺放在同一個柜子里。例如:各類縫線擺在同一個柜子里,手套擺在同一個柜子里,消毒液擺在同一柜子里。使用頻率最高的各種縫線,放在柜子的中層,也是最容易取到的一層;相對不常用的縫線則擺到柜子的頂層。不同的手術間,在遵循總體原則一致,即同一標準的基礎上添加的耗材可以根據(jù)手術需要而不同,主要在于一些特殊用線的差異,這樣,同一類手術間,如進口手術間內耗材的擺放基本一致,整齊劃一。例如:進口手術間護士工作臺兩側各有1個柜子,左側柜子從上到下擺放的物品依次為:床單小手巾、各種消毒液、500 mL袋裝林格液體、500 mL瓶裝沖洗用生理鹽水、1 000 mL袋裝沖洗生理鹽水、添物框;右側柜子從上到下擺放的物品依次為:無粉手套、有粉手套、各種一次性無菌耗材,包括吸引器管、傷口紗布、顯微鏡套等。每個進口手術間的布局都是如此,熟悉了一間手術間,自然就清楚了其他手術間耗材的位置。
各種耗材位置固定后,根據(jù)目視管理色彩規(guī)范化的要求,在柜子外面的相應位置為各種物品添加統(tǒng)一的標簽,護士只要看到標簽,就能第一時間找到所需要的物品,縮短了取用物品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2.2.2 耗材的定量管理 每個手術間如果添加過多的物品,容易過期,既造成浪費,又帶來了手術安全隱患,因此必須限定每個手術間的物品添加量。制定各種耗材的最低量、最高量,用色彩統(tǒng)一的標簽做上醒目的標志。添加物品時,補貨人員只要按需添加,即使不熟悉的手術間也可以根據(jù)標識準確補齊各種耗材。制定縫線類耗材的補貨點,規(guī)定自左向右、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拿取,到補貨點則需補齊或替換容器。對于液體類物品,采用雙容器系統(tǒng),每種物品應有2瓶,擺放時一前一后,一旦前瓶使用完畢,需進行補貨,并且補貨至后面的位置,防止斷貨并做到先進先出,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耗材過期。
2.2.3 建立耗材的索引系統(tǒng) 所有的耗材除了有標簽明確標明其名稱及位置外,每個物品柜都有一張物品索引明細,手術間內的所有物品均與索引明細建立鏈接。明細上明確注明物品的名稱、最高數(shù)量以及補貨數(shù)量,一目了然。手術室護士可以根據(jù)索引很輕松的了解手術間內的物品并補齊需要的耗材,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電線管路終端色彩管理 首先對手術間內無序、眾多的電線管路進行整理,對不同的管路進行整合,將同一類別整合到一起,整合成幾條有序的管路,每條管路的終端做成不同的色彩標識,而與其對應的手術間吊塔以及部分墻面插口或接頭也做成相應的色彩標識,同一種顏色之間建立了很好的對應關系,充分利用視覺信號,護士根據(jù)顏色很輕松找到相應的接口,迅速連接儀器設備,縮短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視管理在手術間應用后,不但使手術室的布局整齊化一,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手術間的布局差異,統(tǒng)一規(guī)范了物品的擺放位置。目視管理實施后,本科室手術間內物品的歸位率由原來的88.73%上升到95.91%,手術室護士對手術間布局的滿意度由原來的79.12%上升到96.24%,同時也顯著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
4.1 目視管理能有效規(guī)范手術間內物品的擺放 實施目視管理后,手術間內物品的歸位率由原來的88.73%上升到95.91%,這是因為,目視管理將管理學、生理學以及社會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結合起來,科學地改善了護士視覺感知的各種環(huán)境因素,使之既符合現(xiàn)代技術的要求,又適應人們的生理和心理特點[1]。實施目視管理后,手術間都貼上相應的標識,護士可以根據(jù)各種標識將物品迅速而準確地歸位,且每個手術間都是標化配置,到新的手術間不會有任何的陌生感。
4.2 目視管理能有效提高手術室護士的工作效率 實施目視管理后,手術室護士對手術間布局的滿意度由原來的79.12%上升到96.24%,這是因為每個手術間的布局整齊劃一,手術室護士即使到了一間新手術間,也絲毫沒有陌生感,可以迅速適應環(huán)境,第一時間找到想要的東西,尤其是在緊急情況下,不會因為感知差異或環(huán)境陌生而無所適從,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手術間內實施目視管理,規(guī)范手術間內的物品擺放,手術室護士在關鍵時刻可以準確、迅速的找到所需物品。將目視管理的理念應用于臨床工作中,充分應用管理理念來規(guī)范、指導臨床工作意義重大[6]。這一系列的行為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管理理論充分地為臨床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1]趙明利,宋葆云,葉文琴.目視管理在提高護理工作效率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25(1C):266-267.
[2]李勝強.目視管理365[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1-2.
[3]郭月瓊,彭 虹,熊 歡.目視管理在手術室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9,24(6):59-60.
[4]郭 莉,米湘琦.目視管理在手術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11):43-44.
[5]肖智軍.現(xiàn)場管理的三大工具-標準化·目視管理·管理看板[J].企業(yè)管理,2003(11):66.
[6]林瓊娥,柯雅娟,許晨耘,等.目視管理在潔凈手術室管理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3,24(12):1869-1870.
Effect of Visual Management on Standardization of Supply Placement in Operating Room
PU Xia,WANG Li-ying,XU Mei
(Operating Room,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Beijing 10073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visual management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upply placement in operating room.MethodsVisual management was implemented in operating room. The layout was standardized in operating room, including local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supplies, index system for supplies and color management for line terminals.ResultsThe standardization rate of supply placement was improved from 88.73%to 95.91%and nurses’ satisfactory rate with the layout of operating room increased from 79.12%to 96.24%.ConclusionVisual management is effective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layout in operating room and the improvement of nurses’efficiency.
visual management;supply placement;standardization
R473;C931.3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21.017
2015-03-23
蒲 霞(1967-),女,北京人,本科學歷,主管護師,護士長。
徐 梅(1968-),女,北京人,碩士,副主任護師,總護士長。
江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