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萍,彭 穎
(華東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上海 200237)
根據(jù)gene 一詞仿造而成meme(模因)由Richard Dawkins 首創(chuàng),意為“出自相同基因而導致相似”?!杜=蛴⒄Z詞典》的解釋是“文化的基本單位,通過非遺傳的方式,特別是模仿而得到傳播”?!俄f氏字典》釋義為“在文化領域內(nèi)人與人之間相互散播開來的思想、行為、格調(diào)或語用習慣”。因此,那些不斷得到復制和傳播的語言、文化習俗、觀念或社會行為等都屬于模因[1]。
諺語是人們在認知和實踐過程中提煉出來的思想結晶。一個民族的歷史事件、人物、故事、傳說乃至風俗習慣等都是諺語生成的土壤。換言之,諺語好比一面鏡子,能清楚地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一個民族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背景、經(jīng)濟生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等都是諺語生成的文化理據(jù)。本文就英語諺語的復制和傳播進行模因論視角探析。
模因有利于諺語的發(fā)展, 因為語言模因揭示了諺語復制和傳播的規(guī)律。何自然[2]曾指出,自然語言中的模因是從教育和知識傳播、 語言本身的運用以及通過信息的交際和交流得以體現(xiàn)。諺語也不例外。
首先, 模因自我復制的途徑是從一個人的大腦復制到另一個人的大腦;從人的大腦復制到書本,又從書本傳播到人的大腦[1]。當我們從學校和書本中學會諺語,并在日常交往中反復使用或運用,諺語的語言模因便自然呈現(xiàn), 故教育和知識的傳播促進了諺語的復制和傳播。如:
(1)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敗是成功之母。
該諺語被習得后,the mother of 成為語言模因因子,不斷被復制和傳播,并被其他的表達復制,形成新諺語的表達。如:
Diligenc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勤勉是成功之母。
Knowledge is the mother of all virtue. 知識是美德之母。
上述各句都是基于“失敗是成功之母”而生成的表達,這就是一種語言模因現(xiàn)象。何自然曾分析了“愛你沒商量”、“宰你沒商量”語言模因形成的理據(jù)。從其分析可見,the mother of 跟“……沒商量”一樣,都是因為詞語在語用中頻頻被復制和傳播, 最后才形成一個活躍的語言模因,最終生成許多新的表達。這些語言模因的形成與教育和知識傳授的力度分不開。
此外, 諺語本身的運用也會促使語言模因的復制和傳播。存在于人腦中的語言在語用中可能不斷重復、增減、變換、傳遞,或從一組舊的模因集合組成新的模因集合。比如在父權盛行時,“父、子”通常是性別的泛稱,因此諺語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不僅用來褒貶兒子,也適用于褒貶女兒。自女性話語權得到正視后, 該諺語在復制和傳播過程中生成了新的表達:Like mother,like daughter.(有其母必有其女),甚至還出現(xiàn)其他相似表達:
(2)Like master,like man.有其主必有其仆。
Like tree,like fruit.什么樹結什么果。
綜上,father,son 原本是諺語的核心模因因子, 由于語言本身的運用, 出現(xiàn)其他諸如mother,daughter,master,man,tree,fruit 等新的語言模因。這說明,語言本身的運用會促成語言模因的生成,從而豐富諺語的表達。
最后,交際和交流也能促進語言模因的生成。一種語言模因可以通過交際和交流在另一種語言中傳播。 同一種語言在不同的地域也會因人們的語言習慣和語言態(tài)度而對某些語言模因表現(xiàn)出抗拒或接受。如“微”原指小、細、輕、少等,也可表示某些計量單位的百萬分之一,如微米、微安培。而今,“微”成了一個時尚的語言模因現(xiàn)象,用于命名很多新生事物,如微博、微信、微電影、微時代?!拔ⅰ弊鳛橐粋€語言模因在時下被復制和傳播。就模因本身而言,這體現(xiàn)了語言模因?qū)崿F(xiàn)自我復制和生存的過程。這種模因現(xiàn)象在英語諺語中也有體現(xiàn)。諺語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一燕不成夏), 原本出自公元四世紀,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原話是“One swallow does notmakeaspring,nor does one fine day”。燕子是一種候鳥,南半球變冷,北半球回暖時,燕子便從南向北飛。大約在春天接近尾聲時燕子先飛到希臘,然后于初夏飛到英國。所以亞里士多德的原話用的是spring,而到了英國,則把spring 改成了summer。這就是一種因地理環(huán)境不同而導致諺語發(fā)生變換的語言模因現(xiàn)象。 該諺語的復制和傳播見證了語言模因?qū)崿F(xiàn)自我生存的過程。
總之,語言本身就是模因,這種模因可以通過字、詞、句乃至篇章呈現(xiàn)出來。不過,語言模因在傳播過程中可能會發(fā)生變異,這種變異方式各異,或表現(xiàn)為傳遞過程的形式變異,或表現(xiàn)為傳遞內(nèi)容的變異。
諺語的語言模因在復制、 傳播的過程中與不同的語境相結合,會出現(xiàn)新的集合,組成新的模因復制體。這種新的模因復制體通常經(jīng)由兩種傳遞方式所得,一表現(xiàn)為“內(nèi)容相同形式各異”的基因型模因,二表現(xiàn)為“形式相同內(nèi)容各異”的表現(xiàn)型模因[2]。
內(nèi)容相同形式各異的基因型模因指表達同一信息的模因在復制和傳播過程的表現(xiàn)形式多樣, 但其內(nèi)容卻始終同一。該方式包含“相同的信息直接傳遞”和“相同的信息以異形傳遞”兩種模式[3]。所謂“相同信息的直接傳播”指,信息可以在合適的場合不改動信息內(nèi)容而直接傳遞。因為模因猶如“病毒(viruses)”一樣,可以感染其他人的大腦,或者傳染到其他人的大腦中,而一旦被這種“病毒”所感染,它們就會寄生在人的頭腦中,在往后的歲月里,此人又會將這種“病毒”傳播給其他人或者他的下一代。這種病毒會改變被傳染者的行為,并同時引導他們著力去宣揚這種行為模式。[4]比如各種引文、經(jīng)典臺詞、名言警句等。[3]經(jīng)過千錘百煉才定型的諺語是語言的精華,當遇到與原語相似或相近的語境,語言模因就往往以直接的方式來自我復制和傳播,諸如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熱打鐵);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家是心之所歸) 等經(jīng)典諺語常被直接引用,不做任何改動被直接傳播。
所謂相同信息的異形傳遞, 是一種以復制信息內(nèi)容為主的模因,它以縱向遞進的方式傳播。盡管在復制過程中出現(xiàn)信息變異, 與原始形式及其表面意義大相徑庭,或者說信息在復制過程中出現(xiàn)模因的移植,但這些變化并不影響原始信息, 復制出來的仍是復制前的內(nèi)容。[3]比如,表達“不勞則無獲”的英語諺語有很多:
(3)No pain,no gain.
No mill,no meal.
No sweat,no sweet.
除例(1)中的pain(付出)與gain(得到)能直接傳遞“不勞則無獲”的意思外,其他幾句全部使用了借代手法,如sweat 代替辛勤的勞動、sweet 代替甜蜜的收獲,mill 代替勞動、meal 代替成果來傳遞“不勞則無獲”之意。
形式相同內(nèi)容各異的表現(xiàn)型模因指, 采用同一的表現(xiàn)形式,但分別按照需要表達不同的內(nèi)容。這種表現(xiàn)型模因有三種模式:同構異義嫁接模式、同音異義嫁接模式和同形聯(lián)想嫁接模式。[3]
1.同構異義嫁接模式
這一模式指語言模因的結構和形式都不變, 但內(nèi)容變了,為另外的詞語所取代。[2]比如,F(xiàn)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這一經(jīng)典諺語問世后,mother 被視為 “促使人們?nèi)プ瞿臣禄虼俪扇藗冏龀赡臣碌母椿騽恿Α钡哪R蛞蜃?。依?jù)該語義,人們選取了許多具有類似語義功能的詞,如soul、root、sport 并以同構異義嫁接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來更多諺語。如:
(4)Punctuality is the soul of business.守時是立業(yè)之本。
Idleness is the root of all evil.閑散乃萬惡之源。
War is the sport of kings.戰(zhàn)爭是帝王的娛樂。
2.同音異義嫁接模式
該模式指,語言模因在保留原來結構的情況下,以同音異義的方式嫁接。該模式常被用于漢語廣告語。比如“千里江鈴(陵)一日還”利用漢字同音特征來宣傳江鈴牌汽車的速度。[3]這種語言模因的方式在英語諺語的表達中也時有出現(xiàn)。如:
(5)Seven days without water makes one weak. 七天不進水,人就會虛弱。
seven days 為 “一周 (week)”, 句子巧妙地采用weak 和week 同音之效果,向人們呈現(xiàn)喝水的重要。
3.同形聯(lián)想嫁接模式
該模式指語言形式?jīng)]有變化, 但嫁接于不同場合會導致產(chǎn)生不同的意義聯(lián)想。比如一則商業(yè)廣告詞“做女人,挺好”,就是通過模因的聯(lián)想嫁接來招徠顧客。[2]英語諺語也使用這種同形聯(lián)想來突顯諺語表達上的詼諧、幽默之感或諷刺之意。
(6)Women have a wonderful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but little sense of right and left.女性對善惡感覺驚人,對左右感覺麻木。
句中right 一詞兼有“正確”、“右邊”之意,right 置于不同的語境,盡管形式相同,卻可以讓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該諺語借用同形聯(lián)想,增加了表達的幽默感。
綜上,諺語的模仿、復制不可能是完全的“克隆”,它更多時候體現(xiàn)的是模因集合的重組。 在這些重組的模因集合里,有些模因保存了原有的內(nèi)容,但以不同形式呈現(xiàn); 另一些模因則根據(jù)相同的形式放進不同的內(nèi)容來擴展。
語言是模因的載體之一, 模因靠語言得以復制和傳播。本文從模因論視角,分析了英語諺語演變、復制、流傳和傳播的特點。早在2009年,張運橋和嚴敏芬在《外語藝術教育研究》刊物上發(fā)表了一篇有關《語用三論:關聯(lián)論·順應論·模因論》的評價。文章最后指出,原作者在闡釋語言模因的強大解釋力時, 共使用了22個例子來加以論證,但漢語例子占了20個,英文例子僅有2個。兩位作者指出,原作者在選例方面的欠缺,認為原作者過于偏重模因理論對漢語語言研究的解釋力。[5]本文的研究正好彌補了模因論對英語語言研究領域的不足。研究證明,語言模因不局限于漢語,對英語同樣具有解釋力。我們還相信,模因論具有普遍性,對其他語言也應該具有強大的解釋力。
注釋:
文中所有英語諺語均出自盧思源的《英語一日一諺語》(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1]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何自然.語用學探索[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
[3]何自然.語用三論:關聯(lián)輪·順應論·模因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30th Anniversary Ed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5]張運橋,等.《語用三論:關聯(lián)論·順應論·模因論》評價[J].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09,(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