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廟溝門中心小學 曹磊琴
“復雜的事情重復做,你就是行家;重復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簡單的事情認真做,你就是贏家?!毙W數學新課程課堂教學大賽活動已落下帷幕,然而這一句話讓我的頭腦經歷了一番洗禮。丁國忠專家關于“夯實四基,培養(yǎng)四能”的演講更是深深地刻在我的靈魂里,使我深思:如何上好一堂課?
經過為期兩天的聽課學習,我感受頗深,本次活動初步落實了新課標理念,教師各具特色的授課,新知小學學生的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深深吸引了我。我認為上好一堂課首先應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入手,穩(wěn)抓實干,不斷創(chuàng)新突破,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備課是上好課的關鍵和前提,不備課的課堂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所以備課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怎么備,備什么,卻是大有講究的。有效的備課應該做到:三標、三點、二實際、一聯系。
1.新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設計展開的。
2.備各單元或各章節(jié)的目標
各科教材都是按若干單元或章節(jié)編排的,各單元或章節(jié)又包含一定的知識范圍。某一單元或某一篇章只是體現一定單元或章節(jié)的一個方面。因此備課時,更重要的是吃透這些知識的內在聯系,全面地、整體地去把握知識。
3.備課時目標
一課時是40分鐘,要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所要達成的目標。
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
在任何一篇教材里,都有一些在同類知識中分量大,重要的或主要的內容,這就構成了課堂教學的重點;學生難懂的,費解的,不容易掌握的就是難點;學生混淆不清且容易誤解并產生疑惑的就是疑點。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
首先備學生。了解學生,便于因材施教。農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還是有差距的,結合自己半年的教學及此次活動,我感覺農村的孩子膽兒有點小,視野不開闊,缺乏自信心,不擅于去表現自己,容易害羞,語言組織能力也稍弱一些,所以在以后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膽大心細的良好習慣,作為教師應多創(chuàng)造機會,多給孩子表現的機會,激發(fā)內在的潛能。
其次是備教材。熟練掌握教材內容,正確理解教材的實質及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教師本體性知識、文化性知識與實際運用融會貫通。
備課常常要縱橫聯系。
縱的聯系是一門學科由淺入深,年級之間的聯系。知識的教學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每一節(jié)課都應考慮到新舊知識的聯系。橫的聯系是各學科之間的聯系,教學內容互相滲透,融會貫通。
課堂高效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組織作用。教師應注重知識的生成性,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學生讀、說、演,做,把課堂交給學生。
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是使學生愉快地參與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前提。營造良好的氣氛,需要教師語言生動風趣,個性幽默,富有舞臺表現力。教育是和風細雨,而不是狂風暴雨!
激趣設問,如西安市東元路學校桑靖老師在上《有趣的推理》這一課時,緊密聯系實際:“西安賓館的門牌號由5和8兩個數字組成,門牌號可能是多少?”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整節(jié)課都氣氛高漲,再如寶雞市金臺區(qū)西街小學常紅英老師上《優(yōu)化》一課時準備了鍋與烙餅,指名學生上臺演示烙烙餅,既鍛煉了學生的快速思維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
講課的藝術可以概括為五個字:講、寫、作。
1.“講”
用普通話教學,語言規(guī)范簡潔,生動形象,講課面帶微笑。
2.“寫”
“寫”就是板書。特級老師魏書生說:“板書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鉆進去,我覺得教書多了一分樂趣,學生也感覺上課多了一分樂趣。”好的板書設計需要:求精、求清、求變、求美。教師根據所教學科和內容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板書形式,通過多變的板書展示教師的言、行、意,更能展示教師的精、氣、神,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
3.“作”。
“作”即動作,動作集中體現在教態(tài)上,表現在眼、手、身的動作上。教學時,一個眼神,手勢,姿態(tài)等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教師應在提高自身修養(yǎng)方面多下功夫。
《數學課程標準》的出臺為我們指出了課改的明確方向,同時使課程改革更具可操作性。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新課程理念實施于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新課標指出了“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笨梢娦〗M合作尤為重要,那么什么時候組織小組合作呢?在對同一疑難問題有不同答案時,在學習任務量巨大需要合作完成時……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是在知、情、意、行共同參與下進行的。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在民主、活潑的氛圍中人人參與,各抒己見,既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又達到交流、矯正、幫學的目的。有效的合作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它本身也是一種目的,一種現實社會特別需要的人的基本素質,而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只有在合作的過程中才能得以培養(yǎng)和提高。在分組時,把優(yōu)中差學生按1:2:1的比例搭配,共同幫助,共同進步。另外,在作業(yè)設計時,由易到難,使學習優(yōu)良的學生可以多做一些題,或選難度較大的題,有效培養(yǎng)尖子生。
每節(jié)課后結合當時的教學情境和教學效果進行必要的實踐性反思,突出優(yōu)點發(fā)現不足,在今后教學中如何改進,特別要對教學中出現的突發(fā)事件進行認真的分析與反思,以達到促進自己教學能力提高和專業(yè)成長的目的。
課堂上,教師要學會讓學生“頭抬起來,眼亮起來,手舉起來,嘴動起來”,與學生共同成長,與時俱進,終身學習,力爭上好每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