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靜
摘 要:生活在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里,每天都或多或少與外界進行著這樣那樣的交流,或通過語言,或通過眼睛,或通過身體的動作,把這一種行為稱之為交往。其中交往最常用到的就是語言,口語交際是最常見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形式。新課程標準下,已經(jīng)把口語教學納入了小學教學的大綱知識中。已經(jīng)在課本上有所體現(xiàn),它通過日常的口語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學會傾聽;生活;加強互動
雖然新課程教學已經(jīng)把小學生口語交際納入了教學大綱,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的根深蒂固,一時很難改變那種落后的教學觀念,口語教學的效果很不明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達不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呢?下面我們進行探討。
一、讓學生學會傾聽
要想進行好口語交際,首先,我們要教學生學會傾聽。只有知道了對方講的是什么,我們才能針對性思考,然后用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進行交流。這樣長期的訓練就會漸漸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好習慣,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也是老師進行教學活動的基礎,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課堂上,老師一定要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老師就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的思維定式,在進行口語教學的過程中,要從生活中來,然后到生活中去,不能把口語課當成基礎語文課來上。這樣,讓學生覺得口語交際就存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讓口語課走向生活。這樣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口語課的趣味性,課堂上學生就會熱情高漲,積極參與,再加上老師的引導,就會逐漸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加強互動,促進溝通
口語表達是人們思想情感交流的途徑,在小學語文口語課上為了加強效果,達到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老師就不能再堅持以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在組織口語課的時候,老師要把自己設計進去,讓自己成為學生中的一員,真正與學生融合到一起,不但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實現(xiàn)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至于開展交流和溝通的形式,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合理選擇。這樣學生就可以更好地接觸外面的環(huán)境,真正把口語課聯(lián)系到實際生活中來。這樣的教學效果會相當明顯。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獲得與交流的時代,對人們的口語表達與交流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為了響應時代的發(fā)展,響應新課程教學的要求,我們要重視小學教學中的口語教學。
參考文獻:
[1]羅劍寵.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3).
[2]王芳.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J].淄博師專學報,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