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敏
摘 要:學校是教書育人的機構,是向社會輸送人才的主要場所,班級是學校最基礎的單位,做好班級管理是保障學校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所在。因此,必須加強小學的班級管理工作,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必須提高小學班級管理水平。
關鍵詞:小學班級;良好形象;有效途徑
現(xiàn)如今,各個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尤其是老人對孩子的溺愛,使得小學生性格上存在很多問題,這給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增添了較大的難度,而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是保障小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對小學班級管理的重視,通過有效途徑來提高小學班級管理水平,使小學班級管理工作擺脫困境。
一、樹立良好形象
教師是與小學生接觸時間最多的人,小學生會無意識地去模仿教師的言行,因此,教師必須要提高自身素質,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言傳身教。除此之外,教師也要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質,在充實自身知識技能的同時,還要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yǎng)。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要不斷完善班級管理制度,處理管理事務時要堅持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加強師生溝通
在與小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耐心傾聽學生的內(nèi)心訴求,了解實際情況。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有賞有罰,注意用詞不要太過犀利,不可諷刺、挖苦學生,要以激勵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并積極改正,多給予學生肯定,樹立學生的信心。
總之,做好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對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重視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學班級管理水平。教師要秉著以生為本的理念,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尊重、愛護學生,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發(fā)展。
參考文獻:
夏梅.班主任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6):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