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陽
徐才厚貪贓之巨,不僅在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空前,在中國高官中亦屬罕見。為此有人想不明白,像徐才厚這樣的人或曰徐才厚們要那么多錢做什么?
在常人看來,徐才厚們不僅不缺錢,也不缺生活和享樂。的確,一個堂堂副國級高官,即使退休,也一樣可以享受從吃喝拉撒到生老病死等最高端、最優(yōu)越、最無微不至的服務(wù),即使有什么大項額外之需,他們“延續(xù)的政治生命”還可以為其提供最給力的保障——所謂“延續(xù)的政治生命”,就是曾經(jīng)一手培植提拔起來的接班人。讓他們感恩戴德、投桃報李不正是當(dāng)初提拔他們的目的嗎?
可問題在于,徐才厚們?yōu)槭裁催€要收受堆積如山的錢財呢?
首先必須承認(rèn),貪婪是人的本性。馬克思曾毫不諱言地說:“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guān)。”中國亦有句俗話:“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除了本性以外,自然也有其他因素,那就是接受錢財就是接受尊重。人一旦居于某個高位,面子和受尊重就顯得比錢財更加重要。這種尊重固然是他人的掌聲、奉迎、卑躬屈膝、鞍前馬后,但又離不開錢財,也就是你的尊重最終要通過利益來表示。像徐才厚這樣處于高位的人,對錢財不說張口要,只要來者不拒,地下室都會堆積如山。面子贏得錢財,錢財撐起面子。在有些高官那里就秉持著這樣一個互證的邏輯。
錢財也是一個人強勢的體現(xiàn)。對財富的占有欲往往是在與人比較或?qū)χ胖猩壍?。一個人如果其周圍人都無意于錢財,那么這個人必然也會覺得無止境地占有錢財是沒有意義的。但當(dāng)周圍許多人都在肆無忌憚地貪腐時,特別是你的競爭對手不擇手段中飽私囊時,你難免會感到有種壓力和恐慌——不貪無異于無能,不奢無異于羸弱。于是,權(quán)力的競爭最終落腳在對財富積累的競爭上——你撈一筆,我也要撈一筆,你撈一大筆,我絕不能少于你這一筆。至于在這個擂臺上比拼下來的財富用來做什么,沒工夫思考。
攫取錢財用來做什么,其實往往只是缺錢人思考的問題,對錢財八輩子都揮霍不盡的人來說,財富只是權(quán)力、威信和有面子的一個象征。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的“威信觀”要遠(yuǎn)遠(yuǎn)大于“財富觀”。據(jù)悉,谷俊山被免職后,一天跑到徐才厚家要求盡快恢復(fù)職務(wù)。徐感到谷做事太膽大妄為,不無惱怒地說:“你把我的威信都搞沒了?!惫瓤∩筋D時原形畢露:“你還有什么威信可言嗎?”說罷甩門而去。可見,即便面對谷俊山這一最大的不義之財提供者,徐依然要將威信置于第一位。錢財對于掌握極端權(quán)力者來說,其實只是其所謂地位、威望和尊嚴(yán)的副產(chǎn)品,就像皇帝要擁有三宮六院,他享用不了那么多女人,但必須擁有。
【原載2015年第2期《雨花》】
插圖 / “窩里斗”式反腐敗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