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第一小學 陳燕珍
提起寫作文,許多學生唉聲嘆氣,視作文為畏途,不會寫,不愛寫。特別是三年級小學生,剛剛接觸“正式”作文,比較陌生。不少學生對作文有“老虎吃天,無處下嘴”的感覺。 作文課上,急得臉紅耳赤,抓耳撓腮。寫出的作文,常常是顛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語。三年級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階段 ,要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半獨立性寫作實踐,引導其摸索寫作的一般規(guī)律,我認為可以從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力求讓學生明確作文訓練的目的和意義,讓學生感受到寫作是學習、生活、交流思想的需要,從而產(chǎn)生穩(wěn)定而強烈的寫作動機。我從學生練習寫話入手,每節(jié)語文課開展課前五分鐘“說話”比賽活動,讓學生將每天看見的、聽到的、說的話、做的事告訴老師和同學們。我將比賽中聽到精彩的句子抄在黑板上,讓學生抄在筆記本上。讓所有的小朋友都了解小作者的生活、感受。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寫的心情和氛圍,使他們產(chǎn)生摩拳擦掌之勢,寫起話來水到渠成。
第二,系統(tǒng)的布置積累任務(wù)。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教師可以系統(tǒng)、細致地布置每天的積累任務(wù)。學生剛進入三年級,我要求學生每天至少看兩篇好文章、多看新聞欄目,并做好讀書筆記,摘抄好詞好句。每周一交給老師查看,不好的要求重做補交。
第三,鼓勵學生多積累。教師平時應(yīng)多給學生表揚,多給他們展示的機會,給他們露臉的機會。我常常將他們的觀察筆記,讀書筆記當范文,讀給同學聽或修改張貼在教室后面的展示臺上。學生受到了鼓勵,得到張揚,嘗到了甜頭,有了成就感,就更有積累的興趣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教師的引導,鼓勵中,學生會漸漸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他們積累習作的材料會越來越豐富,哪一天遇到機會,文思自然就會不斷涌向筆尖。
新課標指出,習作起始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自信。讓學生嘗試著通過寫段,讓他們嘗試到成功體驗,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
我在二年級階段,就有意識地利用時機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進行多種多樣的段的訓練。如今年五月份的一天上午,當時天黑沉沉的,電閃雷鳴,隨即瓢潑大雨跟著下來。在那種天昏地暗雷雨交加的情況下,孩子們已經(jīng)無法集中精力聽課了。借此機會,我干脆停下來,讓孩子們留心傾聽外面的各種聲音,讓他們起身到窗邊細心觀察下大雨時天空,小樹,草地,路上的行人,地上的水……分別有什么特點;接著,我又引導他們思考:夏季的雨和其它季節(jié)的雨有什么不同嗎?通過聽、看、想、議、記,孩子們對夏季的雷雨的特點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恰好那天下午停課,我讓同學們把手中現(xiàn)有的材料整理一下,下午在家以“雷雨”為題進行寫話練習。第二天上學,同學們用自己稚嫩的手筆把自己真實的感受寫下來交給了我。有的這樣寫道:“大雨是個魔術(shù)師,他先拿出一大塊黑布把天空蒙住了,讓世界變得一片黑暗,接著他就從口袋里變出好多好多水,把水整桶整桶使勁往下倒?!庇械倪@樣描述:“下大雨了,天好暗,雷公不知道為什么非常生氣,他把自己手中的大鼓敲得咚咚響,電母一見,也生氣了,她也拿出大金鑼拼命地敲,兩種聲音太大了,把我的耳朵震得嗡嗡直響,太可怕了?!币灿械耐瑢W這樣寫道:“雨好大呀,那么大的雨點砸到地面上,地上的水越來越多,操場上積滿了水,積水的力氣真大呀!把操場上的塑膠跑道抬起來啦!雨點落到水面上吹起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水泡,多像小魚藏在水底吹泡泡呀,下雨真有趣!”在抓住了這么生動的教具進行現(xiàn)場教學,同學寫得很生動,很具體,他們得到老師的肯定。由于有了老師的現(xiàn)場點評和鼓勵,許多平時怕寫作文的同學品嘗到了寫作成功的愉快,他們從此對觀察周圍的事物,對于寫片段有了濃厚的興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什么,怎樣寫,是許多小學生寫作時深感頭疼的問題。他們無法對所要描寫的事件進行細致的描述。對于三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只有親身去接觸事物,仔細地觀察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資料,寫作時才有話可寫,寫出的文章也比較真實具體。如在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要求寫一篇《自己熟悉的人》的作文,在我沒作指導讓學生在作介紹時,大部分學生都說我的“爸爸或媽媽”“大大的眼睛,扁扁的鼻子,個子不高也不矮,身材不胖也不瘦,愛看電視,周末喜歡玩麻將?!敝猿霈F(xiàn)這種情況,我想都是因為三年級的學生不善于觀察。為此,我特地讓同學們展開一次觀察比賽,讓他們根據(jù)老師的提示去細致觀察,展開調(diào)查,如自己熟悉的人長相與別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平時言談舉止有什么特點,有哪些性格特點,優(yōu)缺點,專長是什么等等。在我的提示下,每個學生利用時間充分觀察,準備相應(yīng)的材料,并一一整理出來。作文課上,我先對一位平時上課不愛說話的劉芮冰提問:“你給大家講講你的媽媽吧?!彼仁怯X得別扭,但還是回答說:“我媽媽三十來歲,胖敦敦的,披著長長的卷發(fā)?!蔽尹c了點頭。她又補充說:“我媽媽會十字繡,繡得可好啦!在我家客廳上掛著一幅‘家和萬事興’圖呢!”我滿意地笑了。還叫了位粗心大意的小鄭同學介紹,她介紹的是同桌,“我的同桌有一個壞習慣——愛眨眼睛,平時一緊張或一高興就總是不由自主地眨眼睛?!苯又謫柫似渌麕讉€同學,他們都介紹自己媽媽,介紹效果明顯提高了。于是,我走到黑板前板書了《我的媽媽》,然后我又鼓勵學生把剛才講的寫下來。這樣做,學生感到“胸有成竹”,寫起來比較順手,對作文感到不是太“難”,而是把它當成一種樂趣。自然對寫作充滿自信。
事實證明,小學三年級的作文起步,教師按一定的方法去引導去訓練,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樹下寫作的信心,善于發(fā)現(xiàn),及時引導,學生都會寫出真實感人的好文章來。只要耐心地引導他們走上提高寫作水平的科學途徑,就能使小學三年級學生順利跨進“作文大門”,使學生在今后的寫作道路上,任意馳騁、高奏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