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qū)西南街道中心小學 歐陽潔儀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學生的寫作水平之高低,足以證明他的文字表達能力和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的高低,可見作文教學的重要性 。作文教學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由于部分學生對周圍事物缺乏細致的觀察,實踐又少,寫作文興趣淡薄,視作文為畏途,以此為苦差事。對此,我在作文教學實踐中,對如何提高學生作文水平進行了探索與嘗試,并收到了一些成效。
所謂習作意識,是指學生隨時都有用筆來自我表達、與人交流的愿望。我認為,要強化習作意識 ,最重要的是想方設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因為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才有寫作的欲望。
一般來說,學生都渴望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贊許、羨慕,從中體會成功的喜悅。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我緊緊抓住學生這一心理需要,盡量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重由淺入深,經(jīng)常布置學生寫一些小練筆,記下平時的所見所聞。最初,我的要求并不高,三言兩語即可,但強調(diào)最好是寫自己認為是得意之作。開展這一活動時,我十分注意選擇面,給每個學生以機會,讓優(yōu)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讓學困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享受到寫作成功的喜悅,個個自然信心百倍,寫作興趣也隨之加濃。
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這還不是終點。因為,這“興趣”,很可能只不過是學生的一時之“興”,這種熱情有可能會很快消失。對于這一點,我也進行過一些探究。其中有一個星期,我每天晚上都沒有布置其他的作業(yè),只要求學生把當天的心情記錄下來,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一個星期下來,學生交上來的作業(yè)各具特色,有的三言兩語,有的情真意切。但無論寫得如何,我都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然后,我讓同學們回過頭來看看自己這個星期所經(jīng)歷過的事,挑一些自己希望跟同學分享的事在班上讀一讀。當然,我也會暗中物識幾個同學指導他們把其中一件比較新鮮的,或者是有趣的事寫生動,寫具體,讓這幾個同學讀給大家聽。因為他們寫的是真人真事,表達的都是真情實感,同學們的興趣都特濃,而且從中也學到了一些寫作的方法。這時,我就告訴同學們,這就是作文,只要我們肯動筆,我們每一個同學就是一個小作家。如此循環(huán),一個學期下來訓練了三次,很多同學寫作的意識果然強多了,都變被動為主動,有一些同學還以此為樂呢!
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細致的觀察、發(fā)現(xiàn)。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再加上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因此,教師結(jié)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
其實,寫作素材就在學生的身邊,只不過是很多學生都沒有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積累的習慣。根據(jù)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shù)貛ьI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比如,有一個學生告訴我,這個周末他家里有外國朋友來作客,于是我就把握住這個與眾不同的寫作素材,叫他留心觀察一下外國朋友的餐桌禮儀,比較一下外國人與中國人的禮儀和習慣有些什么不同之處。這個學生在我的提醒之下,真的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并寫了一篇生動的《我與外國朋友共進晚餐》的文章,描寫得特別細致。另外,我還會借助家長的力量,先讓家長明確學生寫作素材積累的重要性,要求家長平時注意引導孩子留心觀察身邊的事,對身邊發(fā)生的事善于感悟。要求家長多利用假期帶領孩子參與一些社會公益性活動,讓孩子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多經(jīng)歷一些事情。事實證明,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后,寫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也就是說,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我們都知道,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不斷接受文化熏陶,主動培養(yǎng)審美情趣,為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大文學家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人如果生活經(jīng)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寫作時必然腹空筆澀。實踐告訴我們,廣泛閱讀,既可以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鑒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匯、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guī)律。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效果,平時,我要求學生開設一個讀書筆記本,把看過的優(yōu)秀作品摘抄下來,包括好詞佳句,心得體會,利用上課前的5分鐘,請學生讀一讀他們摘抄的好詞佳句,讓大家一起分享。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
在作文教學中,我還善于引導學生領悟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例如,我們剛學完了《走遍天下書為侶》這篇課文,我就問學生,假如你獨自一個人去旅游,你會打算與什么為侶?為什么?學生有的說“與手提電腦為侶”,有的說“與游戲機為侶”,有的說“與相機為侶” ……總之,五花八門。同學們說的興致都很濃。于是,我趁熱打鐵,讓學生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篇《走遍天下××為侶》的作文,并且告訴學生,可以完全套用課文的敘述形式來寫,當然,也可以有自己創(chuàng)作的特色。這樣,學生寫作的難度大大地降低了,全班同學都寫出了一篇成功的作品。學生經(jīng)過反復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勵他們采取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fā)展求異思維。這樣,先扶后放,從仿到創(chuàng),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總的來說,作文教學是一場持久戰(zhàn),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必須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為己任,繼續(xù)在不斷的摸索和總結(jié)中,尋求出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