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都勻經濟開發(fā)區(qū)大坪中學 陳 珍
“老師,這個作文怎么寫???……”“老師,這個作文題目什么意思???……”“老師,可不可以瞎編呀。”每到作文課時,這樣的聲音總是在耳邊響起,給我一種很多學生對于寫作文是一種煎熬的感覺。學生怕寫作文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
其實這種情況也屬正常,畢竟學生生活經驗不豐富,閱歷較少,知識面較窄,詞匯也不多,再加上觀察生活不細心,不到位。所以寫作時,一提筆,就會出現(xiàn)大腦空白的情況,作文真的是無話可寫。針對這種情況,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不妨從語言訓練開始,使用語言、運用語言,將積累的語言進行創(chuàng)作、運用、練筆,練就扎實的語言功底,讓學生以我口傳我情、以我手寫我心,沉浸在練筆中,借語言來描述生活經歷,潤色生命體驗。
有人說,要讓學生作文有話可寫,閱讀少不了。是的,但有些內容是閱讀也給不了的,那就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生活是一面千面鏡,五彩斑斕。教師應該教會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這樣寫作的素材才會豐富起來。教師要教會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寫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等那就是要教會他們觀察生活。有一次,我看到教室后面一大片的迎春花開了 ,在作文課上就擬題目《校園里的迎春花》,看到題目時多數(shù)學生皺著眉頭抱怨,“那不起眼的花,有什么可寫???”聽到這樣的抱怨后,我接著說,“我們用10分鐘的時間去仔細觀察迎春花,看誰看得最細,想的最遠,寫得最多?”學生們馬上高興一擁而去。有的用手摸摸葉子,看看形狀,說“葉子跟柳葉像呢”,也大有的用鼻子嗅嗅花香,說“淡淡的,我喜歡?!边€有低下頭去看藤蔓說“好多啊,它的生命力好強!”通過這10分鐘的觀察,平時只寫寥寥幾句的同學作文中寫道:“春天來了,我們教室后的迎春花開了,你看那葉子小小的,密密的,綠綠的,是春風這雙靈巧的手剪裁出來的吧……”
寫一事,要讓學生想這件事讓你學到了什么或懂得了什么或感悟到什么;寫一景,要讓學生想這景像什么人或有感悟到了什么;寫一人,要讓學生想這人身上有什么吸引你或值得你學習的……這樣引導學生學會“想”幫助學生作文時立意,也可以有一個很好的議論或抒情性的結尾。上一周我布置七年級的學生寫《我的煩惱》指導時我說:“我們在成長道路上有很多煩惱,有的是學習上,有的交往中,也有家庭中,更有身體上的,你要想想,你該如何看待這些煩惱呢?”。評改作文時,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同學在作文結尾這樣寫道:“煩惱也許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財富,很久以后會讓我留下美好的回憶?!薄斑@一切煩惱看似煩,卻鍛煉了我。我將會伴著它去追尋那多彩的夢?!?/p>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要有人有景有情,它吸引讀者與否還在于它的語言的運用。因此,我經常指導學生寫作時要適當運用修辭手法,給文章添色,包裝自己的作文。比如,要寫自擬題目的作文時,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搶眼的作文題目能給教師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在閱卷場上閱卷教師往往會潛意識地給文章打高分。所以題目運用適當修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好的題目有了,文章的開頭呢?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作文的開頭部分非常重要,一篇作文好的開頭將對人產生深刻的印象,可以說成功了一半,所以對作文的開頭的打造不能小視。一次作文課上要求寫“母愛”的話題,一名同學的開篇十分吸引我:“母愛是一縷明媚的陽光,是一條涓涓流淌的小溪,是一首永遠傳唱的贊歌?!边@樣簡潔的開篇運用了比喻與排比的修辭手法,語言很有美感,也點明話題。
課內外的大量閱讀,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了,知識增加了;仔細體驗觀察生活,讓學生有話想說了。但是,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楚某一件事或某一觀點呢?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意訓練學生的說和寫。讓學生先說,教師可以指出學生口頭表達的一些不足,如語言不連貫、邏輯性差、詞語選用不當?shù)?,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使其感到自己能夠發(fā)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并且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課下指導學生把提問解答的內容在筆記本上歸納總結,把口頭表達的內容加以整理,加工落實到書面上,自然就是一篇小文章了,書面表達能力也就相應增強了。
想象訓練可以發(fā)揮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增加作文的深度,使其新穎。你的語言要與別人不同,運用語言要有發(fā)散開去的習慣,要動用語言的想象、聯(lián)想的功能,使你作文的語言新穎而獨特。例如,表達“時光流逝”,很多同學慣用的語言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也有同學用古詩“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還有同學想到了小沈陽在春晚上的臺詞:正月是上眼皮,臘月是下眼皮,兩眼一閉,一年就過去了……
又如,我布置學生《我的偶像》作文時,班上大多數(shù)學生圍繞“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音樂巨匠貝多芬等人物去謳歌、描寫。而一位同學卻把對象鎖定為他平凡的媽媽,寫他媽媽勞動之余喜歡看書,寫他媽媽省吃簡用讓他去參加夏令營長見識等。將來他長大了,要做他媽媽那樣愛孩子,對家庭付出全部的人。
除此之外,語言的訓練還有很多。比如訓練學生寫生活人物的頒獎詞,訓練材料語言的觀點評說與情感描述的契合點,擬寫標語、廣告詞等。
語言是作文夜空中的一只只閃亮的螢火蟲,是商場貨架上一件件名貴的消費品,只要我們善于閱讀,善于運用,就猶如玉液瓊漿里陶醉的蜜蜂,享受甘甜后又興趣正濃的期待著來年山花馥郁的采摘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