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娟
呂叔湘先生曾說過:“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上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課外閱讀讀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開吧,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課外閱讀?!眳蜗壬脑?,值得我們深思:培養(yǎng)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學習能力,必須緊緊抓住課外閱讀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那么作為老師如何指導孩子們的課外閱讀,使孩子們暢游于書海中呢?
一、興趣是港口,讓孩子們從隨意輕松的港口出發(fā)
現(xiàn)在的孩子手中擁有了好多優(yōu)秀的書籍,卻不能去欣賞、去閱讀、去吸收,拋去電視等直觀手段的刺激不說,這其中恐怕還有相當一部分來源于教師與家長的壓力:讀書多了,作文也就不成問題了。孩子們來不及喜歡就已生厭煩之心了,其實讀書是不需要目的。讀書最可貴的,就是那一點自得其樂!越少加施功利性,越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們的興趣。讀書的起始階段從“隨意輕松”的港口出發(fā),就會駛向廣闊而深邃的心靈海洋。
平時我常向孩子們介紹一些佳作,通過我聲情并茂的朗讀將孩子們帶入一個個特定的情境,或優(yōu)美空靈或憂傷凄慘或激情四射,朗誦完后,我從不布置任何作業(yè),只是讓孩子們閉上眼睛,細細回味一段時間,如此興趣盎然地散散漫漫地聽,興趣盎然地散散漫漫地讀,于不知不覺間漸行漸遠,越登越高,仿佛在有意無意間,孩子就有了閱讀的愿望!
經常創(chuàng)設濃厚的“書香”氛圍,和激動人心的“書林”境界,讓學生產生一種置身于精神文明寶庫的神圣感。比如在組織學生閱讀時,我總是讓孩子們放下手中一切,全員參與,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地讀書,在這樣的氛圍中,即使有一兩個孩子起先東張西望,無所事事,但看到其他孩子認真讀書,他也只能靜下心來仔細閱讀,我還組織學生參觀有一定規(guī)模的圖書館,讓學生感受到書海之浩瀚和讀書之樂趣,從而激起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
當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激發(fā)起來以后,為了穩(wěn)定和保持這種興趣,并且也為了獲取他們課外閱讀效果的反饋信息,我采用了交流展示,評比激勵的方法。先讓學生確定評比的內容,然后通過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家長評價——學生自評這四個環(huán)節(jié)評比出各類優(yōu)秀作品,如“大事要聞”獎、“奇事怪物”獎……這樣,既可以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又可以激勵其他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二、方法是船槳,孩子們用槳兒不斷劃向知識的海洋
搞好課外閱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使學生會讀,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做到“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弊寣W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就好比送給學生一支劃向知識海洋的船槳。
我在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過程中,常指導孩子隨時把精彩優(yōu)美的詞句、片斷摘錄下來,廣擷博采并消化吸收,學以致用。在自由閱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養(yǎng)成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將自己的所想所感及時記錄下來,以此來促進學生多讀、多思。
“舍棄是為了更有效地獲?。 敝笇W生有重點地選擇一些與學習密切相關或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進行精讀,讀時要借助工具書,解決所有的疑惑,全身心投入,仔細品味,在感觸最深處進行圈點批畫,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睂δ承┎挥绊懻w把握的難點,則采用略讀的方法,這樣才能做到讀有所得。
在學生讀書有了一定收獲或讀完一部書后,我想方設法提供展示交流平臺,讓學生暢談讀書收獲,享受成功的喜悅,實現(xiàn)自我創(chuàng)新。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也能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生命創(chuàng)新的價值。
三、推薦是燈塔,指引孩子們在浩瀚書海中辨方向
孩子緣于自身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特點,對書籍內容缺乏辨別能力,常常發(fā)生“偏食”或不加選擇地盲目讀的現(xiàn)象,這樣就有可能受到不良讀物的精神毒害。所以我常常通過各種途徑向學生推薦適合孩子們閱讀的書籍,使孩子們在茫茫書海中始終把握好方向。
推薦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書籍,使學生在讀中擴展知識。具體做法有:由文及人、由文及史、由文及“著”、由文及地等。如在教學《沉香救母》一課時,我就緊緊抓住孩子們急于了解小沉香是如何救母的心情,向大家極力推薦《寶蓮燈》這本書;學完《美麗的南沙群島》后,向學生推薦《南沙群島的海島資源》、《小百科全書》等;這樣依托文本來進行拓展性的閱讀,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鞏固拓展了學生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使學生“課內精耕細作,課外躍馬平川”。
推薦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讀物。符合這些教育要求的讀物,首先在內容上是歌頌人類勤勞、善良、堅強、進取、崇高等人格精神的讀物。在這個前提下,一般宜向小學低中年級學生推薦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可增加人物傳記、傳奇、科學、驚險小說等。這樣不同年級的學生均能讀到最適合自身需要同時又最有利于自身健康發(fā)展的課外讀物。
與自身生活緊密相關的讀物。一類是指導學生培養(yǎng)生活能力的讀物,包括關于衛(wèi)生保健知識、安全防范方法、自我服務技能以及禮儀、人際關系處理等方面的書籍;另一類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的讀物,包括家鄉(xiāng)的地理環(huán)境、風光名勝、經濟物產、文史人物等方面的讀物。這些讀物能有效地促使學生努力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逐步成為真正能夠生活、懂得做人、熱愛家鄉(xiāng)的人。
“我讀得越多,書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變得更加光輝,更加美麗?!痹诮虒W中,我會牢記這句樸素而充滿哲理的話,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根據(jù)孩子們的特點,推薦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使孩子們暢游于浩瀚無垠的書海之中!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云盤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