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天長博物館館藏玉器精粹

      2015-03-19 00:02張輝喬國榮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4年8期
      關鍵詞:獸面龍紋白玉

      張輝 喬國榮

      天長歷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極為豐富,境內(nèi)存有新石器時代的馬家墩遺址和建于商周時期的石梁古城址,戰(zhàn)國、漢代古墓葬更是密集,其中安樂北崗漢墓群、湖濱耿家尖漢墓群、三角圩漢墓群、安樂蘇橋戰(zhàn)國墓葬群先后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兩漢400多年,為天長留下了大量珍貴文物,精美絕倫的玉器便是其中璀璨奪目的瑰寶,是自然靈蘊與人文精神的完美結(jié)合。天長博物館館藏玉器大多數(shù)從漢墓中出土,特別是1991年天長三角圩西漢墓群出土的90多件精美玉器,其中有璧、璜、環(huán)、帶鉤、七竅玉飾、玉印章等,品類繁多,構(gòu)思巧妙,琢磨精細,珍品迭現(xiàn),如龍形環(huán)、白玉唅蟬、白玉帶鉤、玉獸面蒲紋璧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下面給大家介紹部分出土玉器精品。

      1.銜尾玉龍環(huán)(圖1)

      銜尾玉龍環(huán)(西漢),白玉透雕,首尾相連,卷曲如環(huán),徑5.3cm,厚0.4cm。小巧玲瓏,潔白光潤。素身,僅于體中部刻兩道象征性云紋。重于整體造型和首部的處理,用線刻和透雕等技法把龍體琢成一個大圓和若干小圓的多圓圖案組合,顯得分外活潑挺勁。龍首張口露齒,上唇前翹,下頜翻卷,脊鬃后揚,威武有神。

      2.龍形白玉佩(圖2)

      龍形白玉佩(西漢),龍首有黑色土沁,微透光,扁平體。透雕游龍呈耀騰之勢,昂首屈身,首身曲折近“S”形。尖眉骨,椎圓眼帶梢,鉞形上下頜,一側(cè)內(nèi)卷為齒,短角微上翹,與曲折龍身連成一體。圓孔點睛,龍身兩面單陰線刻卷云紋。游龍構(gòu)圖奇特生動,挺胸縮尾,靜中見動,氣勢雄健,雖然只是一塊長6.9cm、寬3.84cm、厚0.24cm的小玉佩,卻給人以小中見大、百看不厭的感覺,展示了高超非凡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玉佩構(gòu)思奇妙,龍首昂居頂端,龍眼僅鉆一孔,陽線刻出眼角,畫龍點睛,炯炯有神。這樣就從布局、色彩、雕刻等方面突出了龍的頭部,十分搶眼。龍身邊沿露出兩個飛翼和一只角,腹部上收,尾部內(nèi)藏,底部又形成一個小鈍角三角形空白,使整體更富有變化,更富有立體感。

      3.龍形佩(圖3)

      青玉(戰(zhàn)國),局部有土黃色沁。兩件,長14.1cm、寬4.18cm、厚0.77cm。玉質(zhì)、造型、尺寸、制作均一致。龍首屈體回望,厚唇,短角,蜷足,中腰下部飾卷毛,卷尾分岔,背部出脊,中穿孔。邊廓凸起,兩面滿飾淺浮雕分解式的龍紋。一面粘黏有朱砂。此對玉龍佩雖出自漢墓,但從龍身滿飾分解式龍紋及造型來研判,此對龍形佩應屬戰(zhàn)國早期之遺物。

      4.龍紋青玉璜(圖4)

      龍紋青玉璜(春秋),玉青色,溫潤光滑,微透光。單面片狀。兩端鏤雕龍首穿孔成張口露齒,龍身浮雕三角卷云紋,陰刻卷云紋、束絲紋所組合而成的分解龍紋。中間凹槽將器面分為對稱兩部分,璜體上下出脊形成扉棱,背面未拋光。此器雖出自漢墓,但從浮雕具小圓眼的分解龍紋及形制分析,此璜應屬春秋晚期之遺物。

      5.雙身獸面紋雙層玉璧(圖5)

      雙身獸面紋雙層玉璧(西漢),外徑23cm、孔徑4.6cm、厚0.55cm,青玉,青綠色斑紋,微透光,兩面紋飾相同。內(nèi)外邊緣各飾圈紋一周,中間以絞絲紋一圈為界,將璧面紋飾分為內(nèi)外區(qū)。內(nèi)區(qū)飾渦紋,隱見蒲紋為地;外區(qū)飾細陰線刻雙身獸面紋。此璧尺寸較大,質(zhì)地精良,制作精細,為漢璧精品。

      6.谷紋白玉牙璧(圖6)

      谷紋白玉牙璧(西漢),直徑9cm、孔徑4.25cm、厚0.5cm,白玉,邊緣有褐色沁,微透光。玉質(zhì)溫潤,器形別致,內(nèi)外有廓。兩面通飾谷紋,外緣有兩處出脊,形成四只齒牙。璧緣最厚處刻“上十二”記數(shù)銘文。

      7.“桓平之印”玉印章(圖7)

      “桓平之印”玉印章(西漢),通高1.43cm、邊寬1.92cm,白玉,溫潤光亮。印體呈覆斗狀,長瓦鈕微弧,上有一穿孔。印面為正方形,白文篆書“桓平之印”。左右順式排列,起落筆有毛邊走刀現(xiàn)象。

      8.玉帶鉤(圖8)

      玉帶鉤(西漢),長7.03cm、高1.12cm、寬0.9cm,白玉,溫潤無瑕,微透光。鉤頭作鴨首狀,陰刻短平行斜線紋、云氣紋、網(wǎng)格紋,椎圓形鈕,鈕柱較高,鈕底陰刻三渦紋。通體琢磨光滑圓潤,制作精細規(guī)整。

      9.七巧玉飾(圖9)

      七巧玉飾(西漢),耳塞:高2.1cm、口徑0.4cm、底徑0.7cm;鼻塞:高2.1cm、口徑0.85cm、底徑0.95cm;玉蟬:長5cm、寬2.4cm;瑪瑙珠:珠徑1.7cm;眼罩:高0.5cm、底徑3.51~3.7cm。玉飾包括眼罩二、鼻塞二、耳塞二、口啥二,共八件。眼罩圓形表面微鼓,拋光,底部為一平面,磨光;鼻塞、耳塞形制相同,呈底大上小的柱狀體,通體拋光;口啥為蟬和珠,蟬為白玉,造型簡單;珠為瑪瑙,黑、朱雙色,中有一穿孔,通體拋光。出土時共置于墓主人頭部。

      10.獸面紋玉飾(圖10)

      獸面紋玉飾(西漢),長4.2cm、寬3.64cm、厚0.74cm,青玉,局部有黃褐色沁,單面雕。大眼眶突目,單陰線圓圈示眼珠,如意鼻,卷云紋獸耳,背面砣出人字形凹槽。

      漢代開始了我國玉器發(fā)展史上的一個新時期,舊的傳統(tǒng)逐漸讓位于新的意識,人們崇尚、喜愛美玉之風更盛,實用性、裝飾性玉器大量出現(xiàn),道家幻化觀念廣泛浸入藝術(shù)創(chuàng)作之中,玉器的材質(zhì)、品種、紋飾以及雕琢技藝等方面均超過了以往時期,這和漢帝國經(jīng)濟繁榮、政治穩(wěn)定、文化昌盛、交通順暢密切相關。漢代玉器的輝煌成就為其后歷代琢玉工藝的發(fā)展打下了厚實的基礎,提供了豐富的營養(yǎng)。直至今天,對于我們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弘揚民族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無疑,天長漢墓出土玉器同樣具有這方面的寶貴價值。

      猜你喜歡
      獸面龍紋白玉
      敦煌莫高窟北朝獸面圖像淺議
      瓷器上的龍紋
      春筍
      “國之重器” 商周時期的青銅獸面紋鼎
      淺談中國古代龍紋的演變歷程
      商周青銅器龍紋漫談
      白玉花盆
      青銅獸面紋鼎:商周時期的“國之重器”
      A White Heron
      Oliver Twist
      泰安市| 辽阳市| 砀山县| 崇信县| 京山县| 邵阳县| 贡觉县| 商南县| 沙田区| 万山特区| 遂昌县| 伊宁市| 南涧| 永安市| 三穗县| 三门县| 纳雍县| 棋牌| 博爱县| 常德市| 巴林左旗| 汾阳市| 迁西县| 香港| 巴青县| 石屏县| 镇安县| 梧州市| 卫辉市| 富源县| 东源县| 和林格尔县| 青神县| 郸城县| 广平县| 崇仁县| 通州区| 大洼县| 高阳县| 辛集市| 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