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素誘導性跨膜蛋白抑制HIV細胞間傳播
正常人體細胞能夠表達一類干擾素誘導性跨膜蛋白(Interferon induced transmembranes,IFITMs)。該蛋白具有抗病毒的活性,且已被證實對甲型流感病毒、西尼羅病毒、登革熱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多種病原體具有抑制作用。近期,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IFITM蛋白可以抑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傳播與發(fā)展。該發(fā)現(xiàn)為艾滋病的控制與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一種獨特的免疫缺損性疾病。在美國,每年有超過47 000人被診斷出有艾滋病。HIV-1是最常見的HIV病毒株,在人體內(nèi)可通過細胞接觸依賴型(Cell-to-cell)和細胞非依賴型(Cell-free)兩類方式進行傳播,且細胞接觸依賴型是其最為有效的傳播方式。研究發(fā)現(xiàn),IFITM蛋白能抑制HIV這兩類傳播方式,特別是細胞接觸依賴型傳播。此外,IFITM蛋白能夠特異地與HIV-1囊膜糖蛋白相互作用,進而抑制HIV-1囊膜糖蛋白的加工成熟,而該囊膜糖蛋白的成熟對HIV-1的感染性以及傳播能力至關(guān)重要。進一步解析IFITM蛋白抑制HIV傳播的機制將有助于我們更快更好地開發(fā)出治療HIV的有效方法。
參考資料
[1]Yu JY,Li MH,Wilkins J,Ding SL,Swartz TH,Esposito AM,Zheng YM,Freed EO,Liang C,Chen BK,Liu SL.IFITM Proteins Restrict HIV-1 Infection by Antagonizing the Envelope Glycoprotein[J].Cell Reports,13(1):145-156.DOI:http://dx.doi.org/10.1016/j.celrep.2015.08.055
[2]Cell Reports:跨膜蛋白阻止和抑制細胞間的HIV傳輸.生物谷.http://www.bioon.com/3g/id/6673336/
[3]發(fā)現(xiàn)IFITM抑制HIV細胞間傳播新機制.科學網(wǎng).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5101515185595837572.shtm
(夏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