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萍,鄒衛(wèi)珍
(皖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弋磯山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安徽 蕪湖 241001)
耳聾是對患兒、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影響的疾病,藥物和遺傳因素是主要致聾原因[1],應用人工電子耳蝸替代已經喪失功能的耳蝸是近年迅速發(fā)展起來的一項聾人康復新技術[2],使得耳聾患者回到有聲世界和社會成為現(xiàn)實。隨著國家及社會在該方面投入的增多,越來越多的患兒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療。2010年2月~2015年2月,我科對84例人工電子耳蝸置入術后患兒實施舒適護理,效果理想,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收治的耳聾患兒84例,其中男36例,女48例,年齡2~7歲,所有患兒均成功接受人工電子耳蝸置入。
1.2 護理方法 對我科84例行人工電子耳蝸置入術患兒圍手術期實施舒適護理的理念和方法。
1.2.1 術前的舒適護理
1.2.1.1 環(huán)境舒適 病室應安全、清潔、舒適,空氣清新,光線柔和,病室內保持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病房應保持通風,定期消毒,以避免患兒呼吸道感染。為分散患兒對術后不舒適的注意力,可在病室墻壁上張貼患兒喜歡的卡通圖案,為避免不良聲音的刺激,床位護士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應做到“四輕”,保證患兒有一個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
1.2.1.2 心理舒適護理 長期的語言交流障礙和智力發(fā)展遲緩等問題,給患兒及家長帶來了很多困擾,表現(xiàn)得急躁、情緒激動,依據(jù)患兒心理狀況,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在與患兒溝通時做到微笑、與患兒平視,態(tài)度要和藹可親,讓患兒感到受尊重,可消除患兒對醫(yī)護人員的抵觸情緒。有效的護理溝通可使患兒積極配合治療,但耳聾患兒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長期處于無聲世界,不能如正常兒童一樣進行過多的語言交流,溝通時應用非語言交流技巧,應多采用肢體語言,如撫摸、擁抱、眼神鼓勵等,讓患兒得到親人般的呵護,多可以獲得理想的效果。只有把關愛帶給患兒,讓其心里感到安全、滿足、受尊重,患兒才會保持心情愉快,對手術充滿信心,并在愉快舒適的心理狀態(tài)下接受治療[3]。
1.2.1.3 特殊檢查的舒適護理 特殊檢查包括CT、MRI掃描及聽力檢查,這些檢查通常在較為封閉的環(huán)境進行,且檢查時間較長,易引起患兒心理不適,影響檢查進行,對此我們會合理安排好患兒的檢查時間段,由專職護士陪同,盡量縮短患兒等候檢查的時間。
1.2.1.4 手術當日的舒適護理 不宜過早的將患兒接入手術室,以免增加其緊張情緒。術前可由專職護士陪同進入手術室,并向患兒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給患兒以安慰鼓勵,讓患兒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配合手術。
1.2.2 術后的舒適護理
1.2.2.1 術后接診的舒適護理 患兒術后安返病房時,應由專職護士接待,并觀察患兒是否清醒,各種治療通道及引流管是否通暢,查看患兒的面色、神態(tài)及切口的包扎情況?;純盒g后因耳部加壓包扎、疼痛等不適,常常表現(xiàn)為哭鬧、躁動,應固定好電極,防止脫落。術后應讓患兒保持舒適的體位,移動患兒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引起患兒疼痛。采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患耳側以利于引流。同時要多與患兒家屬交流,讓家長安撫患兒,減少哭鬧的次數(shù),防止家長的焦慮情緒感染到患兒,引起患兒不適。使用冰袋冷敷患兒的鼻根部或者頸部,以保持手術部位舒適,冰袋溫度升高時需及時更換。觀察患兒切口的出血情況,觀察外耳道有無血液滲出和分泌物,保持外耳道清潔、通暢。
1.2.2.2 口腔舒適護理 每天早晚為患兒做口腔護理,以保持患兒口腔清潔和舒適,為避免損傷口腔黏膜,操作時要動作輕柔。
1.2.2.3 術后飲食護理 患兒術后6 h方可進食,應進冷流質飲食,少量多餐,術后1周內應進食半流質,15 d內進軟食[4],每次進食后要用生理鹽水漱口,并囑患兒勿將漱口液吞下。
1.2.2.4 術后靜脈輸液的舒適護理 術后應遵醫(yī)囑給予足量抗生素靜脈輸液治療,以防手術切口感染。耳蝸置入術后患兒因手術切口加壓包扎和換藥,多不能采用頭皮靜脈輸液,而患兒四肢活動度較大,給靜脈輸液帶來了難度,也是引起患兒不適的重要原因。為保證患兒輸液過程舒適,應盡可能保留住從手術室?guī)Щ貋淼牧糁冕槪参蛔o士應到兒科學習小兒靜脈輸液的??浦R,保證靜脈穿刺的成功率,穿刺前做好患兒及家長思想工作,取得患兒的配合,穿刺時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盡量做到一針見血,減輕患兒的疼痛。輸液過程中,應保持病房安靜,讓患兒得到充分休息,床位護士應定時觀察輸液通路是否通暢,如果穿刺部位有液體滲出應及時處理,并保持穿刺部位干爽,以免引起患兒不適。
1.2.2.5 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 人工耳蝸植入可破壞迷路功能引起眩暈、耳鳴、惡心、嘔吐等癥狀,一般數(shù)天后可逐漸消失。手術創(chuàng)傷或對植入物的排斥反應,是引起術后感染的主要原因,術后應進行體溫監(jiān)測,使用足量抗生素預防感染的發(fā)生。術后患者亦可出現(xiàn)面神經麻痹、頭皮血腫,也有發(fā)生中耳炎、腦膜炎及腦脊液漏等可能,應密切觀察詢問患兒是否有眩暈、耳鳴、惡心及嘔吐等不適,觀察患兒有無面癱、面部抽搐,眼瞼閉合不全等面神經損傷癥狀,檢查頸項是否強直,注意傷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等,若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告知床位醫(yī)生,幫助分析原因并及時處理。電極脫落是手術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術后叮囑家屬保持患兒安靜,避免頭部劇烈晃動,以防止電極脫落。本組有2例出現(xiàn)并發(fā)癥,1例切口感染,1例頭皮血腫,經過醫(yī)護人員的及時處理和精心護理后均痊愈。
1.2.2.6 術后疼痛的舒適護理 耳蝸置入術后3 d,為防止電極脫落及切口出血,手術切口需要加壓包扎和換藥,會引起患兒疼痛不適。床位護士應定期觀察手術切口有無紅腫及出血,以減少患兒疼痛發(fā)生的幾率。也可通過玩具分散患兒的注意力,在孩子停止哭鬧時給予表揚和獎勵,通過以上方法,大多數(shù)患兒可停止哭鬧。
1.2.3 健康指導 告知患兒家屬出院后的復診時間及開機時間,如何正確使用和保養(yǎng)人工耳蝸,以及聽力訓練的相關注意事項。有效的健康指導和良好的家庭支持可減少患兒疾病的發(fā)生[5]。
1.3 評價指標 ① 護理質量:主要根據(jù)護理質量評分、風險事故的發(fā)生率和投訴率來綜合評價,用年度護理質量考核表進行評判,滿分100分。② 護理質量滿意度:從宣教、環(huán)境、服務態(tài)度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每個項目滿分均為100分。
84例患兒經過我們的舒適護理和精心照顧,均安全度過圍手術期,健康愉悅出院。結果顯示,風險事故發(fā)生率為2.4%(2/84),2例中1例切口感染,1例頭皮血腫;無投訴(0/84);護理效果滿意,指標包括宣傳教育多樣化認同為95.2%(80/84)、病室環(huán)境優(yōu)美評價良好97.6%(82/84)和護士服務態(tài)度評價良好為96.4%(81/84)。
電子耳蝸植入術是先天性耳聾患兒唯一有效的康復方法,許多研究證實語前聾患兒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蝸年齡越小越好[6],因此越來越多的低齡患兒進行電子耳蝸植入。由于低齡耳聾患者是個特殊的群體,聽力及語言障礙,對事物認知度較低,多數(shù)不能積極配合治療,因此對我們護理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我們改變原有的護理觀念,去尋求更為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法。優(yōu)質的護理是提高手術療效的重要保障,而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性的和有效的護理模式,使人無論在生理、心理、社會和心靈上都達到最愉快的狀態(tài),或者是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7]。舒適護理注重患兒的舒適度,提高了護理質量,促進了患兒術后的康復。通過舒適護理模式的實施,本組84例患兒均愉悅出院,結果顯示,風險事故發(fā)生率(2.4%)較低,2例并發(fā)癥患兒經過醫(yī)護人員的及時處理和精心護理后均痊愈,無投訴,護理效果滿意,評價指標包括宣傳教育多樣化認同(95.2%)、病室環(huán)境優(yōu)美評價良好(97.6%)和護士服務態(tài)度評價良好(96.4%)均較高,讓患兒在收獲聽力的同時,也有一個心情愉悅的住院經歷。
“人性化的舒適護理”是護理安全的重要保障,是衡量醫(yī)療護理服務水平的有效標準[8],將舒適護理運用到臨床的護理工作中,讓患者身心均能感受到舒適、溫暖,對治療充滿信心,從而為臨床治療創(chuàng)造了最佳條件,加快了病人的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1]王桂芝,許玉靜.兒童電子耳蝸植入術5例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4):973.
[2]王緒彩.小兒電子耳蝸植入術圍手術期親情化護理的研究[J].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3,35(4):298 -300.
[3]趙亞敏,高蕊,韓麗,等.舒適護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2(1):69 -70.
[4]安明元,何植洲,馮智敏,等.舒適護理在兒童分泌性中耳炎術后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6):73 -74.
[5]唐永云,喬昌秀,李麗.蕭氏舒適護理模式[J].全科護理,2009,79(11):75 -76.
[6]劉霞,趙慧莉,宋詩弦.兒童人工耳蝸植入術的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4,29(10):94 -96.
[7]吳寶青,李愛軍,謝柔珍.手術室舒適護理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7,21(12):3244 -3245.
[8]楊青敏.實施舒適護理的影響因素與研究進展[J].上海護理雜志,2006,6(2):54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