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哈溪鎮(zhèn)尖山小學 李大奎
這個題目,猛一看顯得很奇怪,難道會有人背誦不用嘴嗎?但我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一些同學之所以背誦效果差,正是因為他們在背誦時沒有好好用嘴,而我總結出的新的背誦方法之所以效果好,也正是因為充分發(fā)揮了嘴的作用。
在語文、英語等課程的學習中,背誦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歷史上和現(xiàn)實當中都有一些能夠過目成誦的人物,這種神功,讓每一個好學上進的人都羨慕不已。背誦效率的高低,幾乎可以說是完全決定著學習成績的高低,然而,在實際教學當中,很多同學的背誦效果非常不理想。
我對這些背誦效果不好的同學進行了認真的觀察,發(fā)現(xiàn)他們在背誦時,朗讀的聲音很小。我貼近了去看去聽,發(fā)現(xiàn)他們在剛開始朗讀時,聲音是大的,背著背著,聲音就小了,并且常有丟字錯字的現(xiàn)象,課文不熟悉,讀得很吃力,背到最后,就徹底變成用眼睛來背誦,由朗讀式背誦變成默讀式背誦了。
背誦效果不好的原因有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教師疏于監(jiān)督,學生濫竽充數(shù)。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認為,教師的任務只是“教”,而“學”則是學生的事情,同時,也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教師通常讓學生在課外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背誦。語文課堂重分析,輕練習,在課堂上,朗讀活動很少,背誦活動更少。教師把背誦作為課外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外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教師不研究學生,不設身處地的從學生的角度去體會、認識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而小學生因為自我約束力和背誦熱情不足等原因,在沒有教師介入的情況下,只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堅持聚精會神的背誦,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變得三心二意,看似在背誦,其實早已心在別處,這種狀態(tài)下的背誦,其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學生基礎差,不能準確朗讀
一些學生學習基礎差,以前學過的有些字不會讀,課堂上教師即便把整篇課文都范讀一遍,學生也未必能記住課文中每個字的發(fā)音,在背誦時,他對不會讀的字,心存疑惑,卻不查不問,信口胡念,將錯就錯,或跳過不念,磕磕拌拌,讀得非常艱難,對于會讀的字,也是丟三拉四,亂念一氣,其結果就是,大聲讀變成小聲讀,朗讀最終變成默讀,背誦成為不用嘴的背誦。所背誦的語段成為視覺上的書面符號,而非口頭的聽覺符號。要想讓這些小學生記住一段既不知其發(fā)音,又不知其意義的書面符號,顯然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第三,背誦方法不對,采用整體式背誦法,句子前后干擾,丟三落四。
背誦方法不對,這是影響所有同學背誦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具體來說有三方面的問題:一是太長,所有同學都傾向于采取整段朗讀、熟讀成誦的方式,把一段話反復朗讀,直到背會為止。如果一次性的背誦一個長句,由于字數(shù)太多,內容互相干擾,只能記住其中一部分,丟掉一部分,記下的是一個不完整的錯句。如果整體性的背誦一段,朗讀一遍,句子在腦海中只留下很少一點印象,等到再讀第二遍,剛才留下那點印象早已消失,讀了N遍,也并沒有記住多少,而且前句和后句互相干擾,腦中一團亂麻,苦不堪言。不但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還打擊了以后繼續(xù)學習的信心。鑒于以上原因,我提出了如下背誦三原則,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背誦。
第一,短,限制每次背誦的字數(shù),既縮短了再次背誦的時間,有利于及時鞏固,加深印象,也防止互相干擾。在背誦中,我要求把很長的句子,在合適的位置分開,每次背誦的字數(shù)保持在10個左右,如果碰上特別艱澀難懂的詞,就減少字數(shù)至5個左右。一句一句背,背會一句,再背下一句。踏踏實實背,背會一句算一句,而不是整段亂讀一氣,最后一無所知。
第二,大聲讀,充分發(fā)揮嘴的作用,只有大聲、準確,一個字一個字的讀出來,才能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準確的一字不差的讀出來,才能保證背的時候準確的一字不差的背出來。有的同學背的時候,是瀏覽式背誦,一眼掃過,丟三落四,背下的句子必然是錯的。
第三,采用列隊式背誦法,讓讀得好的同學在前,一個人一個人挨著往下念,既逼出“南郭先生”,也讓識字少的同學跟讀得好的同學學習正確的發(fā)音。
我用這種方法,用一節(jié)課40分鐘的時間,組織學生背誦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的“日積月累”(119字),下課時,進行默寫,有80%的同學做到了一字不差,全部正確。背誦效果最差的同學也默寫了大約一半的內容。
而在此之前,我讓學生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自由背誦了26課《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中的最后一段(114字),背完后,進行了默寫發(fā)現(xiàn),沒有一個同學能夠做到寫得一字不差,背誦效果好的30%的同學做到了錯字不多于3個,而背誦效果差的30%的同學連文中部分句子都丟掉了。
這兩次背誦活動相比較,背誦效果較好的同學的背誦成績相差不大,而背誦效果較差的同學的背誦成績則差別特別明顯。后來我就組織學生用這種方法讀熟了成語、讀熟了課文,背會了很多精彩語句,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習負擔減輕了,考試成績也提高了。
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朗讀與背誦,對于語文、英語等科目的學習確實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朗讀有助于培養(yǎng)語感,對“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提高都有著非常好的促進作用,想要提高教學成績,朗讀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學習方法。
朗讀其實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學習方法,對于生活中使用普通話的小學生而言,背課文大可不必如此大動干戈,但是,對于方言地區(qū)的小學生來說,學生年齡小、心理素質差,學習難度大、學習興趣和信心不足,學習效率低下,采用上述學習方法,也是無奈之舉。學習者如果記憶力好,自制力強,完全可以對上述方法變通使用,效果也會很好的。其實上述方法,也正是我在學生時代的學習方法的總結。
衷心希望我的學習方法,能夠幫助教師改進工作,幫助學習者提高成績、提高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