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qū)蓮河學校 王文霞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jù)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通過課堂教育教學、游戲、活動、輔導等各種教育途徑,幫助小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認知。
小學階段也是個體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由于孩子們?nèi)狈ι罱?jīng)驗,對世界沒有正確的認識,價值觀念模糊,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加上現(xiàn)代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小學生周遭的一切也急劇地變化,他們在社會中不斷成長,周圍世界發(fā)生的變化都對他們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及其容易走向心理“彎路”。我們要對孩子潛在的心理困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健康因素,給予力所能及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價,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下面我談一下自己對小學健康教育的一些嘗試和體會:
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 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 常常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 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chǎn)生不良情 緒,并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 ???我認為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 善于與學生溝通, 進行談心、 交流, 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以老師 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托,讓學生的 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種消極的心理體驗,此時,人總有表述的欲 望,所以說“一吐為快”。小學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較差,情緒很 不穩(wěn)定,容易激動和爆發(fā)。遇到高興的事就喜形于色,連蹦帶跳,碰 到困難和挫折就垂頭喪氣, 甚至哭泣。 為了能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 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把自己的心事傾訴出來。老師、家長、同學都可 以是傾訴的對象。然而這些人不一定就會那么及時地,時地隨時隨地 地傾聽你的訴說。從而,作文本便成了學生最忠實的聽眾。在作文教 學中,老師要設計一些便于學生表達內(nèi)心情感活動的作文題目,例如 《老師,我想對您說》《媽媽,您聽我說》《今天我真高興》等等。 鼓勵學生要在作文中講真話,表真情。還可以鼓勵學生多寫日記,隨時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緒影響和干擾時,及時地在 日記中渲泄出來,從而擺脫消極的心理體驗,使自己的心境始終保持 活潑、開朗、穩(wěn)定、充滿朝氣。同時,也有利于教師及時把握學生的 心理動態(tài),適時進行疏導、教育。
給孩子一片空氣,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給孩子一片飼養(yǎng)園地, 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教室是小學生主要的活動空間,我們力爭使室內(nèi)寬敞明亮,溫馨舒適。所布置的內(nèi)容隨著教育目標、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整潔優(yōu)美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喚起了小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小學生情操,充實了小學生生活,激發(fā)了小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積極開展班級文體活動,使學生們的過激情緒在文體活動中得到釋放,幫助一些學生克服自卑、焦慮情緒。對于他們在各種活動中取得成績,哪怕是一點點進步,老師都要大力鼓勵,充分調(diào)動他們學習積極性。小學生以鼓勵為主,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營造一個充滿信心積極向上的氛圍,激發(fā)他們看到自己的成績、長處,繼續(xù)努力,更加勤奮,力爭全面發(fā)展的上進心。經(jīng)常開展集體主義的教育,讓學生樹立愛學校班級的集體榮譽感,發(fā)揚團結友愛的精神,良好的班級集體,融洽的師生、同學關系,對學生個體能產(chǎn)生巨大的吸引力,使離群獨處的學生感到集體的溫暖,幫助其矯正不健康的異常心理。
總之,只有搞好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fā)展和整體素質(zhì)全面提高的教育。讓學生身心愉快地去學習、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