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堂
[摘 要] 民主革命時期,大部分黨員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甚至有的是文盲,在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隨時面臨生死的考驗,黨通過增強黨的理論教育的實效性、把崇高理想與實際工作統(tǒng)一起來、強化黨的組織紀律建設和發(fā)揮典型帶動作用等措施,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凝聚全黨力量。這些經(jīng)驗做法對于今天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具有重要借鑒和啟示意義。
[關鍵詞] 民主革命時期 理想信念教育 經(jīng)驗啟示
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多次強調“革命理想高于天”,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從當前看,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既要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方法,更要繼承發(fā)揚黨的寶貴歷史經(jīng)驗。特別是民主革命時期,大部分黨員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甚至有的是文盲,在艱苦的戰(zhàn)爭歲月隨時面臨生死的考驗,我們黨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凝聚了全黨力量,塑造了共產黨人的優(yōu)秀品質。其經(jīng)驗做法對于今天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具有重要借鑒和啟示意義。
一、增強黨的理論教育的實效性,為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奠定理論基礎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列主義。但要把科學的理論武裝到大多數(shù)出身于農民和小資產階級家庭的黨員干部頭腦中并非易事。毛澤東曾指出,要把我們黨建設成為戰(zhàn)斗的無產階級政黨實在是“難得很”。為了完成這一艱巨任務,我們黨堅持把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的首位,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切工作的生命線,不斷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
(一)在教育對象上突出黨的干部這個重點。在加強對全體黨員教育的同時,重點加強對干部的教育培訓,抗戰(zhàn)時期還制定了“干部教育第一”的原則。因為“在擔負主要領導責任的觀點上說,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tǒng)地而不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提高我們黨的戰(zhàn)斗力量”,而且“主要與首先的對象是高中級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只要把他們教育好了,下級干部的進步就快了”[1]P533。所以,延安整風首先是從黨的高級干部學習理論、統(tǒng)一思想認識開始,擴展到全黨普遍整風,然后再回到高級干部總結黨的歷史經(jīng)驗而結束。它也成為一次全黨范圍內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使全黨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有了全面提高。
(二)在教育形式上堅持因陋就簡、因地制宜。特別是建黨伊始,黨組織處于地下狀態(tài)、人數(shù)少、條件差,仍然設法通過建立進步團體、創(chuàng)辦刊物、出版書籍和各種紀念活動等,宣傳馬克思主義。抗戰(zhàn)時期,黨的干部教育主要采取了在職教育和學校教育兩種形式,一方面“創(chuàng)設并擴大增強各種干部學校,培養(yǎng)大批的抗日干部”,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中共中央黨校等承擔了干部脫產學習的任務;另一方面“因為學校沒有那樣大,不可能住很多人,同時工作還要人去做”,因此“要自學,靠自己學?!?/p>
(三)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實際,講求實效?!豆盘飼h決議》明確提出要根據(jù)不同的教育對象使用不同的方法,如政治課既區(qū)別對象設置班級,又要求實行啟發(fā)式、講話通俗化、說話要明白等十大教授法。有的黨員回憶道:“通俗的馬列主義宣傳,使大家越聽越愛聽,感到新鮮、有理。過去只知道窮人苦,不知道這是舊的社會制度所造成的。過去只知道要打土豪,分田地,為窮人打天下,不知道還有那么多的科學道理,原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還有它自己的規(guī)律哩。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自己所從事的革命事業(yè)是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方向的,是合乎時代的潮流的,更加堅定了革命意志?!盵2]P115延安整風時期,我們黨又提出,“對于在職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學校的教育,應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為指導的方針,廢除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3]P803,要求結合中國近百年的國情、中國革命實踐、黨的路線和政策,以及自身實際來學習理論。這不但提高了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而且解決了黨員干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問題和某些個人道德問題,以及某些不良作風問題。
歷史的經(jīng)驗啟示我們:崇高信仰和堅定信念不會自發(fā)產生。習近平指出:“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盵4]P161當前,要結合學習型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使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虔誠而執(zhí)著、至信而深厚。
二、把崇高理想與實際工作統(tǒng)一起來,為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奠定實踐基礎
黨的一大通過的黨綱旗幟鮮明地把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并且再也沒有放棄過。黨的二大通過的第一部黨章在堅持這一目標的同時,進一步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即黨的最低綱領。從此,崇高的理想在每個黨員心目中不再抽象、遙遠,它存在于為黨的階段性奮斗目標中,存在于黨員對個人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存在于黨員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因為我們黨是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tǒng)一論者。
(一)把崇高理想與黨的階段性目標統(tǒng)一起來。毛澤東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從來不隱瞞自己的政治主張。我們將來的綱領,是要將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去的,這是確定的毫無疑義的?!薄暗?,一切中國共產黨人,一切中國共產主義的同情者,必須為著現(xiàn)階段的目標而奮斗”;“如果不為這個目標奮斗,而空談什么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那就是有意無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就不是一個自覺的和忠誠的共產主義者。”[3]P1059這一精辟論述把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與黨的階段性目標有機統(tǒng)一起來,為共產主義而奮斗不再是一句空話,它體現(xiàn)在為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奪取新民主義革命勝利而奮斗上。
(二)把崇高理想與黨員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統(tǒng)一起來。民主革命時期,我們黨特別注意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精神鼓勵與物質鼓勵相結合。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中對共產主義社會作了精彩描述:“在那種世界里,沒有剝削者、壓迫者,沒有地主、資本家,沒有帝國主義和法西斯等,也沒有受壓迫、受剝削的人,沒有剝削制度造成的黑暗、愚昧、落后等。在那種社會里,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都有高度的蓬蓬勃勃的發(fā)展,能夠滿足所有社會成員的各方面的需要……人們之間彼此相互幫助、相互親愛,沒有爾虞我詐、互相損害,互相殘殺和戰(zhàn)爭等等不合理的事情?!盵5]P119-120這對那些即使目不識丁,但吃盡了地主、資本家和法西斯壓迫、剝削和侵略苦頭的黨員群眾來說,共產主義無疑充滿了無窮的魅力。當他們認識到黨的目標中包含了自己的追求、為黨的目標奮斗就是為自己的美好生活奮斗時,肯定會爭先恐后、不惜一切,哪怕是獻出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毫無怨言。endprint
(三)把崇高理想與對黨員的行為規(guī)范統(tǒng)一起來。堅定理想信念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它體現(xiàn)在我們黨對共產黨員的一系列要求之中。毛澤東提出,共產黨員應該是英勇作戰(zhàn)的模范,執(zhí)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紀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內部團結的模范;應該是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各黨關系的模范,政府工作中十分廉潔、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報酬的模范;應是實事求是的模范,具有遠見卓識的模范,學習的模范,等等。這些明確具體的要求,使黨員明白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怎樣做就是堅持了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為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提供了指南。
歷史的經(jīng)驗啟示我們:理想是崇高的,但這種崇高不是越高越好;理想是遠大的,但這種遠大不是越遠越好。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遠大的目標階段化、抽象的要求具體化。習近平指出:“衡量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領導干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有客觀標準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盵6]這“四個能否”為衡量黨員是否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提供了客觀標準。它要求黨員既要胸懷共產主義崇高理想,更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決執(zhí)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目標而奮斗,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而奮斗。
三、強化黨的組織紀律建設,為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提供平臺和保障
無產階級“所以能夠成為而且必然會成為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就是因為它根據(jù)馬克思主義原則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組織的物質統(tǒng)一來鞏固的,這個組織把千百萬勞動者團結成一支工人階級的大軍”[7]P526。列寧的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黨的組織在堅定黨員理想信念中的重要約束與保障作用。黨的組織是黨員接受教育、監(jiān)督、管理,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重要場所,是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的“加油站”。我們黨正是依靠嚴密的組織、嚴肅的生活和嚴明的紀律,為堅定黨員理想信念提供了重要平臺與保障。
(一)嚴密黨的組織。建黨伊始,我們黨特別注重黨的組織建設,把“參加黨的一個組織”作為入黨的一個重要條件。一大通過的綱領明確規(guī)定:“每個地方凡是有黨員五人以上時,必須成立委員會”,并且要求黨員“在加入我們的隊伍以前,必須與那些與我們的綱領背道而馳的黨派和集團斷絕一切聯(lián)系”。二大通過的黨章進一步規(guī)定:“凡有黨員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組”,并且“凡黨員皆必須加入”。四大通過的黨章第一次提出“凡有黨員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等等。這些重要條件和要求不斷完善并堅持至今,確保了黨內無論職務高低,都沒有任何游離于黨組織之外的特殊黨員,使黨真正成為了無產階級先進的、有組織的部隊。
(二)嚴格黨的生活。黨的生活是指黨的一切活動,主要包括黨的政治生活和組織生活。二大通過的黨章對黨小組、黨支部、地方全體黨員會議等召開的期限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例如,各組每星期由組長召集會議一次等。1929年,《古田會議決議》提出,要通過小組會、支部會、黨員大會、政治討論會等教育方法,解決“思想上建黨”的問題。1941年,《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強調,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領導干部必須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延安整風期間,我們黨提出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全黨經(jīng)受了一次嚴格的黨內生活鍛煉,“三會一課”制度也得以豐富和發(fā)展。后來,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總結建黨經(jīng)驗時指出:“經(jīng)常地檢討工作,在檢討中推廣民主作風,不懼怕批評和自我批評,實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些中國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種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侵入我們同志的思想和我們黨的肌體的唯一有效的方法?!盵3]P1097這些重要論述,正是對黨的生活在增強黨員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中重要地位與作用的生動寫照。
(三)嚴明黨的紀律。我們黨歷來把嚴明黨的紀律作為統(tǒng)一全黨思想和行動的重要保障。二大通過的黨章將“紀律”單獨成章,明確規(guī)定,“黨員必須絕對服從全國大會及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之決議”;“若不經(jīng)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之特許,不得加入一切政治的黨派”;凡黨員“言論行動有違背本黨宣言章程及大會各執(zhí)行委員會之議決案”“泄漏本黨秘密等”6項之一者,必須開除出黨,等等。1938年,鑒于張國燾嚴重破壞紀律的行為,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首次提出了“四個服從”的紀律要求:個人服從組織、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并指出誰破壞了這些紀律,誰就破壞了黨的統(tǒng)一。1945年,黨的七大首次把“四個服從”寫進了黨章,作為黨的組織紀律予以確認。嚴明的紀律還體現(xiàn)在入黨誓詞中,從建黨初期至今,誓詞內容、表述形式雖幾經(jīng)變化,但“遵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永不叛黨”等核心要求始終沒變。正是因為有了嚴明的紀律,把那些入黨動機不純者阻擋在黨組織大門之外,把那些嚴重違背黨規(guī)黨紀者開除出黨,確保了黨員隊伍的純潔性。
歷史的經(jīng)驗啟示我們: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的斗爭中,除了組織,沒有別的武器。習近平指出:“如果黨組織像個大車店、大賣場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那還能有什么核心力量?還能把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嗎?”[8]因此,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就要發(fā)揮好黨的組織這個武器的作用。要認真執(zhí)行習近平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嚴格黨內生活的指示精神,使黨員干部真正認識到,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力量倍增,只有在嚴格的黨內生活中反復鍛煉,才能堅強黨性、百煉成鋼,從而自覺維護黨的組織的嚴密性、生活的嚴肅性、紀律的嚴明性,養(yǎng)成敬畏組織、遵守紀律的思想氛圍和行為習慣。
四、發(fā)揮典型帶動的示范效應,為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提供標尺和榜樣
心理學研究表明模仿是人類最基本的社會行為,而被模仿者的人格引起的示范效應是信仰形成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和方式。民主革命時期,我們黨特別注重宣傳典型模范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偉大的人格魅力,特別是對黨的無限忠誠,從而激勵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同時,還把“典型”的內涵擴大化,通過經(jīng)典名篇引導、時代精神塑造來教育黨員堅守高尚的精神追求。endprint
(一)先進模范示范。民主革命時期,我們黨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優(yōu)秀兒女,為了共產主義理想前赴后繼、奮斗終生。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這方面的榜樣,他們始終胸懷建立新中國、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特別是在革命處于低潮、事業(yè)面臨絕境的生死關頭,不但自己不氣餒、不動搖,而且特別善于激勵黨員的革命斗志,成為了理想信念的化身、全黨的精神支柱。與此同時,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中也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為共產主義信仰而獻身的模范人物,如董存瑞、方志敏、江姐、張思德,等等,他們有的犧牲在戰(zhàn)場上,有的犧牲在敵人的監(jiān)獄里,有的犧牲在平凡的崗位上,以寶貴的生命詮釋了對崇高理想的捍衛(wèi)與追求,激勵了無數(shù)共產黨員前赴后繼、不怕犧牲,為了共產主義事業(yè)甘愿拋頭顱、灑熱血。
(二)經(jīng)典名篇引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革命形勢,撰寫理論文章,引導黨員堅定革命信念。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屠殺與進攻,面對部分同志對革命前途感到悲觀或渺茫的情緒,毛澤東先后撰寫了《中國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名篇,旗幟鮮明地回答了“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澤東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情和詩人的胸懷,描繪了中國革命“星火燎原”的情勢:“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jīng)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盵9]P106這一精彩篇章,尤如黑夜里的明燈,照亮了人們的心堂,堅定了必勝的信念,最終迎來了新的革命高潮。
同時,毛澤東寫下的《紀念白求恩》,使黨員不僅明白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精神,而且知道了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因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睘榧o念張思德而作的《為人民服務》,使黨員明白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自己的行動指南,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致七大閉幕詞的《愚公移山》,使黨員明白了要實現(xiàn)革命理想,必須“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等等。這些經(jīng)典名篇,通俗易懂,循循善誘,培育和影響了千千萬萬的共產黨人。
(三)時代精神塑造。民主革命時期,我們黨先后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這些精神產生的背景不同,但其核心內涵是一致的,那就是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的堅定不移和不懈追求,是共產黨人全新精神面貌和崇高思想境界的集中體現(xiàn)。在這些精神的熏陶和感召下,不但黨員隊伍保持了高昂的革命斗志和飽滿的革命熱情,而且產生了強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例如,黨中央進駐延安后,無數(shù)的優(yōu)秀兒女沖破各種阻力,歷經(jīng)千辛萬險,到延安去,就是因為那里是一片革命理想高揚、革命激情燃燒的革命圣地。
歷史的經(jīng)驗啟示我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前,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善于挖掘總結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涌現(xiàn)出的好典型好榜樣,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使黨員干部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就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于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重要論述,進一步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就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為“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p>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肖東波.中國共產黨理論建設史綱(1921—1949)[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
[3]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讀本[Z].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5]劉少奇論黨的建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
[6]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3-1-06.
[7]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盤點:習近平8篇首次公開文稿中的“重大關切”[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29.
[9]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責任編輯 彭月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