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小區(qū)門口有個雜貨店,我每天上學放學都從那里經(jīng)過。店主是位老爺爺,雖不曾與他正面交談,卻也在鄰里的評價中對他的情況略知一二。
“大爺人老好”,“大爺熱心腸”,還有就是“大爺拉琴可好啦”。
是的,那二胡聲四季飄響。春雨里攜來細雨的潤澤,夏季里為蟬聲伴奏,秋天帶來桂花的香氣,冬天則穿過凜冽的寒風清幽地回蕩著。那琴聲美得讓人惦記。
于是,我常望著那個小店,想象著那神奇的二胡與神奇的老人。
期中考試后,擔心考得不好,我內(nèi)心隱隱有些焦慮,難以平靜下來。某個下午,我突然內(nèi)心一動,提著笛子包,徑直走進了雜貨店。店里貨多卻排列整齊。那爺爺身穿如中山裝一樣的短袖襯衫坐在店中的小板凳上,見我提著笛子進門便笑了。
“又來一個找陪練的。哈哈,小姑娘坐!”
明明是個陌生的地方,卻分明有些“舊相識”之感,大爺和善的笑容讓我很溫暖。
店里沒有空調(diào),沒有風扇,只有一把小扇子。也怪,一進去就有一種涼意,大概心靜自然涼吧。
我說明了心中的焦慮和苦悶之情,說想聽聽二胡,排解排解。老爺爺聽了,只是笑笑。聽說我的特長愛好后,大爺立即打開二胡箱子,取出了二胡。
這是一把怎樣的二胡??!調(diào)弦的地方早已磨爛,弦柄有明顯的修補痕跡,可那神奇的魔音就從這歷經(jīng)滄桑的琴弦上流瀉而出。
拉的是《春江花月夜》。
我聽得如癡如醉,因為那琴聲是那么純凈!你看那清純月夜,幾點星星綴于天幕上,幾片浮云飄過,月光在皎潔與朦朧中徘徊。月、風、花,融成了美妙的旋律……美得離奇!
老人微閉著眼拉著琴,手指在弦上上下?lián)軇?,時而停頓一下,拉琴,也帶著一種詩意。
一曲罷,老人笑了:“你也吹一首!”我剛拿起笛子,他又示意我等等。
“你放開了你擔心的東西了嗎?我想,年輕人有追求,很好,可是要把藝術(shù)跟對生活的追求隔開。這時候藝術(shù)可以讓你平靜。你聽見的不是琴聲,而是你的心聲,是一種美!”老人摸著二胡對我說。
我看了看門外,許久后確定我可以了,才又將笛子拿起。
這次,我也吹出了我的夢境……
夕陽西斜,我輕松地走出小店,鑲著金邊的樹與花草,此時看上去如此漂亮。而我心中的擔憂,已退去好些。
何必對生活如此計較?你看,那美,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老人的笑容美,讓人溫暖;琴聲悠揚,美;老人拉琴的境界,更是美得令人陶醉。這些,在我的心中留下最美的記憶。
讓我們放下些執(zhí)著,解開些心結(jié),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且行且欣賞!
(指導老師 ?張晶波)
(本文榮獲2014年“文心杯”全國中學師生作文大賽學生組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