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崆峒山,西來第一山

      2015-03-20 01:44:49尹巨龍
      中國西部 2015年26期
      關(guān)鍵詞:崆峒山崆峒

      文/尹巨龍

      崆峒山,西來第一山

      文/尹巨龍

      云中奇塔 攝影/徐振華

      ①胡耀邦題崆峒山碑 攝影/段小靖

      道教名山崆峒山,坐落于甘肅省東部古城平?jīng)鲆晕骷s12公里的峰巒之中。平?jīng)龀撬赜小半]上旱碼頭”之稱,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重鎮(zhèn),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

      崆峒山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屬六盤山支脈,西依蘭州,東望西安,南鄰寶雞,北抵銀川,自古被冠以“西來第一山”“西鎮(zhèn)奇觀”之美譽。峰巒疊嶂,絕壁萬仞,怪石突兀,林海浩瀚,山石花木奇險靈秀,道觀建筑古樸精巧。這里先后修建過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個建筑群以及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是我國最早的道教發(fā)源地之一,素有“天下道教第一山”之稱。

      擇個風清日朗之時,輕裝簡步,從市區(qū)出發(fā),半小時便可到崆峒山東門。剛進東門,一條曲徑幽路便呈現(xiàn)在眼前,這是一條近年來專門為游客徒步上山而修建的水泥硬化路,游人們精力好心情好的話可從這里踱步上山;反之,則可以坐觀光車或索道車。小路呈“之”字形蜿蜒盤旋上升,抬眼望去,兩旁古木參天,枝干凌厲,松針間透射的陽光讓樹影斑駁,山石挺拔其姿,盡情舒展,在林間肆意潑墨。這樣的林間小道,讓人不由地卸下身心的疲憊。不經(jīng)意間,眼前豁然開朗,崆峒山的中心——中臺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到達了。中臺地勢平坦寬廣,視野開闊,分兩階:上階高埠處法輪寺、舒花寺、凌空塔各顯風姿;下階古建有真乘寺、飛升宮、紫霄宮、十方院、藏經(jīng)樓、五龍宮、七真觀、三皇樓、紫霄宮、三皇樓。從中臺往下俯瞰,數(shù)里之外,原野茫茫,綠流如帶,延綿之勢如龍蛇逶迤;仰而望之,山高云低,翠影浮動,連巒疊峰,溫婉之彩似長卷浩蕩。站在這里,看著綠蔭織錦,聽著鳥喧蟲鳴,心情便如草沁幽芳,潺潺流水,超塵離俗。

      由中臺向西前行,穿過朝天門,進入登臨絕頂?shù)奈ㄒ煌ǖ馈吧咸焯荨?,上天梯始鑿于唐貞觀元年,共有369級臺階,從下而上依45度、60度、75度山勢而建,每一角度都有一百多級臺階,民間常用這樣一首詩來形容:“一步進一寸,天門攀鐵柱,自向此間行,才得上天路”,可見其險峻難登。遠遠望去,一架石梯凌空而立,目光可及之處,直通云霄,高不可攀。倘若你身處山腰,扭頭向后,石梯轟然疾下,直達山底,環(huán)及四周,左右兩壁石崖對峙,危巖夾聳,豎崖突兀,幽壑縱橫,自己置身于半空之中,惶恐、驚嘆之感突生心頭,閉眼平息半刻,只得抓緊任一側(cè)鐵索低頭前行,再不會向后觀看。至半道,峭壁上的“皇帝問道處”摩崖石刻和木制小屋迎面而來。相傳,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親自登臨崆峒山在此處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yǎng)生之術(shù),《莊子·在宥》記載:“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見之……”;后有秦皇、漢武因“慕黃帝事”而效法黃帝,秦始皇“巡隴西、北地,出笄頭山,過回中”;漢武帝六出隴中,兩次登上笄頭山,崆峒山因此而聞名于世。司馬遷“嘗西登崆峒”,晉代皇甫謐隱居崆峒山著成《針炙甲乙經(jīng)》,道士張三豐避居崆峒五年,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岑參、元稹,宋代李清照、游師雄、張元,明代李攀龍、趙時春,清代王士禎、左宗棠、林則徐、譚嗣同,民國于右任、傅作義、鄧寶珊等,都曾慕名登臨,賦詩題詠。這時的崆峒山不僅僅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造就的藝術(shù)宮殿,更是一方薈萃古今中外人文遺跡的歷史瑰寶。

      “崆峒”一詞,最早見于春秋時期成書的《爾雅》,書載:“北戴斗極為崆峒”。從地理位置看,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為所指。《汲冢周書》記載:“崆峒”是大夏、莎車、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樓爛、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個氏族的首領(lǐng),所以又說崆峒是周朝時一個強大氏族部落的名稱。又在《史記·趙世家》《姓氏考》等記載: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寫作“空同”“空桐”,實是同名異寫),遂以國為姓,崆峒山為當?shù)匾蛔?,故以姓命山名。無論是無從考證的傳說還是史料記載的史實,都為崆峒山增添著神秘與神異。

      天梯之上就是崆峒山最負盛名的三教洞。洞內(nèi),釋迦牟尼、太上老君、孔老夫子塑像供于一堂,佛、道、儒三教并存,已有1500多年。秦漢時期,就有道人在此筑宮修煉;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在崆峒山已十分興盛;唐宋至元代,佛、儒兩教陸續(xù)增修和擴建,其間也曾因戰(zhàn)爭和災害,不斷地毀壞重建。至今三教依然共存共生,和皇城一起顯現(xiàn)著中國古建筑藝術(shù)和文化藝術(shù)。一座名山,三大宗教能同時存在這么長時間,既說明歷史上,宗教文化在崆峒山曾經(jīng)無比興盛,也說明了道教的包容與寬大。

      ②上天梯 攝影/尹巨龍

      ③法輪寺的凌空塔 攝影/尹巨龍z

      崆峒云海 攝影/周俊攝

      繼續(xù)前行,越過三天門,趟過磨針觀,便到了主峰馬鬃山,其峰氣勢磅礴,直插云天。東面為棋盤嶺,相傳為廣成子、赤松子對弈之地;西面為蒼松嶺,斜插涇河,因而又稱“龍吸水”;北面為舍身崖,又名“鷂子翻身”,極其峻險;西北面為笄頭山,因形酷似古人頭上的發(fā)髻而得名。這里眼界開闊,各處勝景盡攬眼底。霧起時,腳下云海翻滾,山峰在云霧中時隱時現(xiàn),彩霞與之交相輝映,廟宇翼角高挑,琉璃碧瓦,金柱丹漆,重檐天花,彩繪藻井,游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讓人流連忘返,這番勝景也正是著名的“崆峒云?!薄?/p>

      崆峒山寺觀之首——皇城,為馬鬃山的一大名勝,也是全山保存最為完整的一組明代建筑群,殿宇檐歇山頂,飛楞崇脊,順角舒展,由于宏偉大氣,富麗堂皇,猶如皇宮,故得“皇城”之名。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八,皇城都舉行盛大的佛事活動,各地信徒紛至沓來,三教同臺獻藝,場面蔚為壯觀。

      與皇城相鄰的是雷聲峰,雷聲峰三面峭壁,一面依山,地勢險峻,林海長青不枯。峰頂有九光殿、雷祖殿,值得一提的是九光殿與石坊。能在這么孤立狹小的峰頂建造一所宮殿,充分顯示了明代工匠的高超技藝,他們有著超群的空間駕馭能力和高度精細的建筑體量尺度,以及極為高超的組裝與運用建筑材料的能力;石坊是崆峒山現(xiàn)存的明代建筑物中唯一一件保存較為完整的石雕建筑,基座長5.6米,寬1.48米,高82厘米。仿木圍欄兩側(cè)的柱頭上,都雕刻著生動靈活、昂首挺胸、除妖避邪的石獅。石坊材質(zhì)細膩,雕有八仙拜壽等神話故事,精準的雕鑿和豐富的想象力,使所刻人物或慈眉善目,或神態(tài)安詳,或憨態(tài)可掬,刻法細膩,線條流暢。靜站在石坊前,既讓人欽羨古代平?jīng)龅貐^(qū)書法雕刻的藝術(shù)造詣,也可以了解古時的民風民俗。通過刻繪神話故事,展示出古代社會的生活理念和信仰寄托。據(jù)《明史》的《禮志》記載,道家以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為雷祖現(xiàn)身之日。所以,每年這天,各地善男信女云集此地,人山人海,進香拜佛,祈福消災。

      紅日 攝影/徐振華

      站在雷聲峰頂,游人猶如半空道仙,飄逸灑脫,這時向東遠眺,但見一座平塔拔地而起,直插云霄,與皇城隔空相望,這便是凌空塔。凌空塔所在之地是道教主要的活動場所,法像莊嚴,栩栩如生;古剎殿宇,氣勢恢宏;道家弟子在這里修身養(yǎng)性,勤學問道。凌空塔兩側(cè)古松枝葉繁茂,遍地馥郁清香。在塔頂端的石瓦之間,一株松樹盤根錯節(jié),借塔之靈氣昂然挺立二百多年,凜然蒼勁,黛色如凝,四季常青,這既給寺院增添了神秘之感,又讓人不由地感嘆原來生命可以如此頑強。再向東遠望,山麓涇河河谷中,胭脂水和白涇河相會,一條巨石橫跨涇河兩岸,河水被巨石阻攔,噴珠濺玉,景色壯觀,是為崆峒十二景之一的“仙橋虹跨。”明人羅潮《仙橋虹跨》詩云:“仙橋飛渡壑,橫亙長虹臥,來往閑游者,不信天邊過?!蓖{山在這里突兀聳立,氣勢雄偉,站立峰頂,懸壁如削,十分險要,人跡罕至,相傳廣成子曾居住穴中,煉丹修道?!皬V成丹穴”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羅潮《廣成丹穴》詩云:“地崖插天表,丹洞迷芳草,知是廣成居,悵望云杳杳。”

      涇河穿峽而過,溪澗盤繞宛轉(zhuǎn),流泉星羅棋布,彈箏湖靜躺山前,孕育了平?jīng)鲇忠晃幕鋵殹轻嘉湫g(shù),其與峨嵋、少林、武當并稱為中國四大武術(shù),在古代威震四方。金庸先生曾贊“崆峒武術(shù),威峙西陲”,直至今日,崆峒武術(shù)仍是中華文化與精神的象征所在。

      古老且人文歷史積淀深厚的崆峒山,就這樣以巍峨雄渾的身姿矗立在游人的視野之中,從秦漢時期就開始建造的亭臺樓閣、寶剎殿堂、梵宮廟宇、古塔鳴鐘,遍布諸峰,展現(xiàn)著昔日的輝煌與紛呈。明清時期,人們把山上的名勝景觀稱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云、鳳山彩霧、廣成丹穴、元武針崖、天門鐵柱、中臺寶塔。

      走進崆峒,一種清新真實、灑脫恬然的感覺悠然環(huán)繞。這里沒有喧囂的紛擾,沒有塵世的煩郁,她以她的柔情纏綿和靜謐輕靈給你驚艷的邂逅。在這干凈淡泊的自然里,唯有純凈,唯有坦然,唯有一份癡癡的繾綣。

      (責任編輯/吳曦 設(shè)計/趙清)

      猜你喜歡
      崆峒山崆峒
      崆峒山之行?其一
      當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21:26:58
      崆峒山之行?其二
      當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21:26:58
      甘肅傳統(tǒng)體育文化傳承發(fā)展策略研究
      ——以平?jīng)鲠轻嘉湫g(shù)為例
      目擊
      崆峒武術(shù)的理論架構(gòu)與問題突破
      ——解析《崆峒武術(shù)探微》
      崆峒山:仙山作舟云似海
      學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24
      崆峒山詩歌及其旅游價值開發(fā)研究
      西部學刊(2020年2期)2020-04-22 00:37:17
      崆峒武術(shù) 威峙西陲
      崆峒流響
      中國三峽(2017年9期)2017-12-19 13:27:43
      崆峒武道,千年傳承
      武邑县| 惠来县| 上林县| 六安市| 门头沟区| 滁州市| 微博| 禹州市| 图片| 梅河口市| 无棣县| 长顺县| 西丰县| 永新县| 皮山县| 申扎县| 河间市| 松阳县| 孝感市| 都江堰市| 白银市| 游戏| 天镇县| 东辽县| 泰州市| 漳州市| 祁阳县| 章丘市| 辉南县| 娄烦县| 岑溪市| 铁岭县| 玉门市| 浙江省| 镶黄旗| 伽师县| 老河口市| 井冈山市| 延长县| 习水县|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