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伶
主要有高粱、谷子、紅小豆、綠豆、豇豆、黍子等。
1、播前準備
(1)輪作倒茬
高粱對前茬作物要求不太嚴格,但要增施農(nóng)家肥,培肥地力。谷子必須進行輪作倒茬,前茬以豆類、玉米、高粱為好。
紅小豆、綠豆、豇豆不宜連作,以間隔3年—4年為宜。黍子最好的前茬地豆科作物,其次是小麥和薯類。
(2)選地
種植高粱以土層深厚、土壤肥力高、能排能灌的地塊為佳。谷子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但以輕壤土、土坡地為宜。紅小豆、綠豆、豇豆在山坡地、林果隙地、壩臺田埂、渠道兩側、零星地塊均可種植。黍子適宜在新開墾的荒地上種植。
(3)整地
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時滅茬秋耕深翻,深度為20厘米—25厘米,耕后立即耙耢保墑,來不及秋耕的在耕層解凍時要及早春耕,并做到翻、耙、壓等作業(yè)環(huán)節(jié)的緊密配合,結合深耕,每畝施農(nóng)家肥3000千克作底肥。
有水澆條件的地塊,應在早春解凍后及時春灌,造好底墑。無水澆條件的地塊,早春抓緊頂凌耙耢,打碎明暗坷垃,清除根茬石塊,使土壤形成疏松的活土層。
(4)品種選擇
高粱和谷子要選擇抗病、抗倒、出米率高、米質(zhì)上乘的高產(chǎn)品種。
紅小豆以冀豆1號、2號為主,綠豆應以中綠1號為主,豇豆、黍子仍以農(nóng)家優(yōu)種為主。
(5)種子處理
曬種:播前5天—6天曬種,曬時要經(jīng)常翻動、曬勻,不要直接曬在水泥地上,曬種時間2天—3天。
選種:對高粱、豇豆、紅小豆、綠豆等種子可用手挑、篩選等方法去掉秕瘦、損傷、蟲蛀籽粒。谷子、黍子等種子播前7天用15%—20%的鹽水或黃泥水選種,用清水洗去鹽或泥并曬干。
浸種:浸種有冷水和溫水兩種方法。冷水浸種6小時—12小時。溫水浸種,水溫為55℃—57℃,浸泡時間為4小時—5小時。浸種后要立即播種。
2、播種
(1)播種期
當耕層5厘米地溫穩(wěn)定通過10℃以上時,即可開始播種。谷子適宜晚播,適播期在5月1日至10日。紅小豆春、夏播均可,春播在4月上旬,夏播在6月上中旬,最遲不能超過6月底。黍子一般在6月上旬播種。
(2)種植形式
高粱、谷子多為清種。高粱行距50厘米,株距20厘米,每畝留苗7000株左右。谷子行距40厘米,株距3厘米,每畝留苗7000株左右。谷子行距40厘米,株距3厘米,每畝留苗3.5萬株左右。
其它雜糧多在零星地塊清種,紅小豆、綠豆可與高粱、玉米、甘薯等作物混作。
(3)播種方法
播種方法有條播和穴播。條播有機播、耬播和人工開溝播種。開溝播種要求溝底平,撒種均勻。穴播分為人工穴播和機械穴播兩種。
(4)播種量及播種深度
播種量應根據(jù)計劃密度,種子發(fā)芽率和土壤狀況而定,一般來講,每畝用高粱種1.5千克—2千克,播深4厘米—5厘米;用谷子或黍子種1千克—1.5千克,播深4厘米—5厘米;紅小豆、綠豆條播用種2.5千克—3千克,穴播用種1.5千克—2千克,播深3厘米左右。墑好可略淺,墑差可略深。播種時,每畝施用磷酸二銨10千克作為種肥。
(5)播后鎮(zhèn)壓
播后要及時用腳踩、磙子壓等形式進行鎮(zhèn)壓。播后遇雨,要破除板結。
3、苗期管理
(1)查苗、補苗
出苗后要及時進行田間檢查,發(fā)現(xiàn)缺苗應立即進行補苗,補苗應用育苗移栽或催芽座水補種的方法,若缺苗少,可在缺苗兩端留雙株。
(2)間苗、定苗
高粱一般在3葉—4葉時間苗,5葉—6葉時定苗。但在春季易發(fā)生旱、蟲害及保苗困難的地塊,可在5葉—6葉時一次間定苗。小粒品種,出苗后小苗密集,相互競爭,要早間苗。定苗時留壯苗、齊苗、勻苗,留雙株時兩苗要大小一致。
(3)中耕除草
中耕一般應進行1次—2次,中耕時不能壓苗。除草有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兩種,化學除草使用除草劑前要詳細閱讀說明書。
4、中后期管理
(1)澆水
高粱、谷子、黍子在孕穗抽穗期,紅小豆、綠豆、豇豆在開花結莢期是需水高峰期,有水澆條件的地塊,必須缺水即澆,不可等雨。
(2)追肥
高粱、谷子、黍子等作物結構中耕培土于孕穗期每畝追尿素20千克—30千克,紅小豆、綠豆、豇豆等在開花前畝施尿素5千克—10千克。
5、病蟲害防治
(1)主要病蟲害的種類
高粱主要病害有黑穗病、紅葉??;谷子主要病害有白發(fā)病;豆類病害主要有葉斑病。
主要害蟲有蠐螬、金針蟲、地老虎、鉆心蟲、粘蟲、蚜蟲等。
(2)防治方法
一是選用抗病性品種;二是輪作倒茬,間作套種,加強肥水管理;三是及時拔除病株,摘掉病葉,并進行掩埋處理;四是結合耕翻耙地,清除越冬根茬,減少蟲源基數(shù);蟲口密度小,可人工捕捉,密度大時,用2.5%的溴氰菊酯農(nóng)藥進行灌根、噴霧防治,每畝用量不超過15毫升。
6、收獲
(1)高粱、谷子、黍子
上述作物穗中上部無青粒,有95%的粒色為本品種固有色澤、籽粒變硬時進行收獲。
(2)雜豆
紅小豆、綠豆、豇豆成熟期不一致,需多次采收,若大面積栽培,應在2/3豆莢成熟時收獲,收后要及時曬干脫粒,精選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