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中國古代“殺俘”問題

      2015-03-20 13:58:36吳穹
      文化學刊 2015年8期
      關(guān)鍵詞:食人白起道德

      吳穹

      (貴州民族大學文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論中國古代“殺俘”問題

      吳穹

      (貴州民族大學文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殺俘”通常被認為是非人道的野蠻行徑,但中國古代“殺俘”并非一直被排斥,其中所映射出的道德觀念的形成和變動并未引起太大關(guān)注。本文力圖在既有文獻的基礎(chǔ)上,通過數(shù)個微觀的視角來看待“殺俘”,從而為道德的考察提供一些史學層面的新維度。

      殺俘;道德;源起;態(tài)度變化

      俘,《說文解字》:“軍所獲也”。[1]俘虜是戰(zhàn)斗時被敵方擒獲、喪失人身自由的一類特殊群體,如何處理在古今中外皆具普遍意義,將其處死無疑是最極端亦備受爭議的一種方式。殺俘①殺“俘”和殺“降”有區(qū)別?!敖怠庇兄鲃拥耐督敌袨?,“俘"包括經(jīng)抵抗后被擒的敵人。本文之“俘”是最廣義上的俘虜,不做概念上之細分。容易被簡單歸結(jié)為情感宣泄、消滅敵方力量、予以震懾等目的,其深層動因及其接受史中可窺見,道德構(gòu)建常被忽視。

      一、殺俘源起匯考

      (一)因食用需要而殺俘

      中國古代食用人肉的事件不少,鄭麒來將中國古代的食人劃分為求生性食人與習得性食人。[2]把所俘獲的敵方人員當作純粹意義上的食物是“求生性”的,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會。在戰(zhàn)爭中,作戰(zhàn)雙方在戰(zhàn)場上互吃對方的人。[3]有大量學者援引人類學家魏敦瑞的研究成果,認為北京人會攻擊同類后吃肉吸取腦髓。[4][5]《南州異物志》曰:交、廣之界,民曰烏滸……輒出擊之,利得人食之。[6]

      (二)因祭祀或殉葬而殺俘

      還有一種因祭祀或殉葬而殺俘。②此處的祭祀和前文所言“得人肉而祀”的“祀”之差別在于,這時俘虜不再具有食物的功能。小屯殷墟西北崗的人頭祭祀坑中的人骨具有多種系的特點,證實殷人同周邊鄰國戰(zhàn)爭后俘獲來了不同的異族俘虜。[7]乙七基址南面的100多座祭祀坑所埋有人牲,極有可能是被擄掠的戰(zhàn)俘,是祭祀祖先神靈或殉葬時的犧牲。[8]

      《逸周書·世俘解》記載:“伐右厥甲小子鼎大師。伐厥四十夫家君、鼎帥、司徒、司馬,初厥于郊號?!?/p>

      根據(jù)顧頡剛、李學勤等人的研究,這句話大致可以理解為小子、大師等人被殺以祭。[9][10]周朝在殺俘時并沒有任何道德上的顧慮,還將其作為值得標榜的事跡予以記載。

      (三)因難以處置而殺俘

      擔心無法控制而殺俘,數(shù)量有時不在少數(shù)。

      長平之戰(zhàn)白起所殺數(shù)量一直多被質(zhì)疑,考古發(fā)掘未能證實人數(shù)有如此眾多。[11]然根據(jù)“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后”可判斷,需要二萬五千人堵截退路的敵方部隊不在少數(shù),故白起在此役中因顧忌“趙卒反覆”而大量殺俘確有其事。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guān)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余萬人于新安城南。

      史籍中項羽在短時間內(nèi)殺掉了二十余萬人也不具有很強的說服力。[12][13]但顯然受糧草供應(yīng)、降卒反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殺俘便成為慣常選擇。更重要的是,根據(jù)現(xiàn)有的文獻并不能看出殺俘之人在抉擇時受到道德因素的干預(yù)。

      二、殺俘在先秦時期遭受的抵制

      殺俘是未開化的行徑似乎無需辯駁,然而歷代于其態(tài)度卻暗含微妙變化。除饑荒或個人癖好外,農(nóng)耕水平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很多數(shù)人已能飽腹,將人肉作為食物的現(xiàn)象已不普遍。但人類需要更多的勞動力來從事生產(chǎn)活動,[14]每個人都被期望發(fā)揮最大價值。

      《孟子·梁惠王上》中,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孔子說俑很象用人殉葬,對真人殉葬自然會反對。[15]主張“薄葬”的墨家也反對人殉。秦以后大規(guī)模的殺俘殉葬幾乎不見記錄。大抵是由道德成本高昂、生產(chǎn)及國防需要諸多因素造成。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人殉習俗也得以壓制,并逐漸被俑殉習俗所替代。然殺俘行為在某些特定場合已成為一種傳統(tǒng),與人本思想及禮教之間必然產(chǎn)生沖突。

      三、白起享祀地位的廢立

      《史記》中記載,長平之戰(zhàn)后白起殺趙俘數(shù)十萬,千夫所指。容易被人忽略的是,白起死后很長一段時間里都被民間祭祀?!栋灼鹜豸辶袀鳌贰八蓝瞧渥?,秦人憐之,鄉(xiāng)邑皆祭祀焉”?!端?jīng)注·渭水》也提到“渭水北有杜郵亭,去咸陽十七里,今名孝里亭,中有白起祠。”保留至今的白起堡和白起墓[16]也都是百姓緬懷的體現(xiàn)。與民間相比,歷代統(tǒng)治階級的祭祀時斷時續(xù),有深刻目的在其中。配享于武成王廟是目前所能見到最早的官方祭祀。

      《新唐書》卷十五記載:“上元元年,尊太公為武成王,祭典與文宣王比,以歷代良將為十哲象坐侍。秦武安君白起……”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正值安史之亂。李唐王朝風雨飄搖之時立武成王廟的緣由從這段敕文中一目了然:

      上元元年閏四月十九日敕文:定禍亂者,必先于武德,拯生靈者,諒在於師貞……其太公望,可追封為武成王。有司依文宣王置廟,仍委中書門下,擇古今名將配享,并置亞圣及十哲等。享祭之典,一同文宣。(《唐會要》卷二十三)

      立武成王廟,是為平定禍亂而先求“武德”“師貞”。武德較易理解,“師貞”出自《周易》?!皫煟贺懀扇思?,無咎?!跺琛吩唬骸畮煟娨?。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保?7]武德和師貞大致可以理解為追求師出有名,占據(jù)道德上的制高點。用兵頻繁的唐王朝想獲得如諸尊名將戰(zhàn)無不勝的能力。享祀武將的軍事水平是唯一的入選標準,白起的殺俘行為沒有引起關(guān)注。

      上述祭祀可被歸結(jié)為地緣因素。李唐起于關(guān)中是否影響唐朝統(tǒng)治者對白起的認識不可知,但宋初武成王廟中白起仍有享祀就不能認為是地緣因素。

      趙匡胤在巡視武成王廟時卻突然將白起享祀地位取消。趙匡胤陳橋起兵,自然擔心武將也效仿其發(fā)家軌跡。有無“杯酒釋兵權(quán)”尚無定論,但宋初加強中央集權(quán)卻是趙匡胤所憂而采取的切實措施。武將的“德行”關(guān)系到軍隊是否能安穩(wěn)掌控在皇帝手中,故道德上有污點的白起不宜享祀理所應(yīng)當。

      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事情發(fā)生轉(zhuǎn)折。

      宣和年間,方臘起義被鎮(zhèn)壓,攻遼失敗。宋王朝面臨的主要矛盾是各個戰(zhàn)場上能否取勝的問題。祭祀白起盡管沒有贏得相應(yīng)的軍事勝利,但道德上的顧慮明顯沒有意義。

      四、結(jié)語

      在不能窮盡分析所有案例的前提下,上述史實有其特殊性。

      最初的殺俘目的除了原始社會戰(zhàn)爭中削減敵方力量外,自然是為了食用。這兩者明顯都是自身生存需要使然。生產(chǎn)力發(fā)展到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禮教”發(fā)軔才開始出現(xiàn)尊重個體價值思想下反對殺俘的聲音。但以白起為線索來看歷代對殺俘問題的態(tài)度變化不難發(fā)現(xiàn),唐宋兩朝面臨生存問題時,在最為嚴肅的國家祭祀活動中都不會涉及絲毫的道德顧慮。這些都反應(yīng)出道德的物質(zhì)基礎(chǔ)性:于物質(zhì)層面的生存保障后產(chǎn)生,當環(huán)境不能滿足這一底線時,人們的精神視野就會忽視。明太祖以嗜殺聞名,然而史籍卻有他反對殺俘的記載。常遇春嗜殺降,朱元璋讓人告訴常遇春:“克城無多殺。茍得地,無民何益?”[18]勸阻常遇春殺俘并不是出于仁慈或是忌憚道德層面的批判,而是擔心所奪之地無人罷了。缺乏必要的懲罰與規(guī)約,權(quán)力對道德的考量往往變得隨心所欲,道德只是難于實施的理想罷了。

      [1]許慎.說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75.

      [2][美]鄭麒來.中國古代的食人——人吃人行為透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73.

      [3][美]摩爾根.古代社會[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19.

      [4]吳汝康.也談“食人之風”[J].化石,1978,(3).

      [5]張雙權(quán).北京猿人的食人傳說[J].化石,2011,(4).

      [6]李昉,李穆,徐鉉.太平御覽[M].北京:中華書局,1960.3480.

      [7]韓康信,潘其鳳.殷代人種問題考查[J].歷史研究,1980,(2).

      [8]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448.

      [9]黃懷信.逸周書匯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38.

      [10]李學勤.《世俘》篇研究[J].史學月刊,1988,(2).

      [11]石金鳴,宋建忠.長平之戰(zhàn)遺址永錄1號尸骨坑發(fā)掘簡報[J].文物,1996,(6).

      [12]張山.項羽坑秦軍二十余萬質(zhì)疑[J].社會科學輯刊,1989,(1).

      [13]閻盛國.項羽被“妖魔化”的歷史學考察[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3,(4).

      [14]恩格斯.反杜林論[M].吳黎平,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87.

      [15]涂白奎.“始作俑”新解[J].史學月刊,2000,(2).

      [16]張德臣.《秦咸陽城之考辨》之考辨[J].文博,2004,(1).

      [17]孔穎達.周易正義[M].韓康伯,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60.

      [18]張廷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3735.

      【責任編輯:周 丹】

      K244

      A

      1673-7725(2015)08-0221-03

      2015-06-10

      吳穹(1988-),男,四川自貢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先秦諸子文獻研究。

      猜你喜歡
      食人白起道德
      白起抗命,英雄悲劇
      十幾歲(2022年23期)2022-08-22 08:20:08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十幾歲(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布克勇闖食人島
      勇闖食人星
      趣味(語文)(2020年3期)2020-07-27 01:42:44
      跟蹤導(dǎo)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勇闖食人島
      谷口村 恨吃“白起”兩千年
      炎黃地理(2017年10期)2018-01-31 02:15:09
      食人樹吃人之謎
      用道德驅(qū)散“新聞霧霾”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
      常山县| 同心县| 如东县| 宣化县| 阜新市| 贵港市| 炉霍县| 广西| 临汾市| 微山县| 都兰县| 浦东新区| 乡宁县| 搜索| 太谷县| 琼结县| 白玉县| 砀山县| 大丰市| 通州区| 娄烦县| 平定县| 聂荣县| 安义县| 濮阳市| 阿坝| 沙河市| 泰宁县| 嘉祥县| 东丽区| 吉水县| 永泰县| 定远县| 绩溪县| 沛县| 沙河市| 沙洋县| 姚安县| 卢氏县| 抚州市| 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