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兩則退稿說開去

      2015-03-20 19:54:06陳世旭
      文學自由談 2015年6期
      關鍵詞:菩薩文學

      陳世旭

      從兩則退稿說開去

      陳世旭

      曾經(jīng)與一家報紙副刊合作多年,寫什么,怎么寫,雙方都有極好的默契。這樣的合作讓我本來艱難的寫作變得十分愉悅,凡一感之得、一孔之見,皆能暢所欲言,毫無心理障礙。卻忽然出了問題,因為欄目主編更換,發(fā)稿變得極為不暢,一則千字文往往數(shù)月后才能發(fā)出來。主編一般會有自己相對固定的作者群,是可以理解的,但最后兩則稿件的連續(xù)退稿,則讓我一頭霧水。

      這兩則稿子都不長,不妨援引如下:

      其一,題為《不使小人得志》:

      偶然看到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先生一篇關于某國軍隊“冒領軍功”“拍馬屁”“請客送禮”現(xiàn)象分析的文章,很是感慨。

      金先生某年到某國軍事學院講學,遇到的該國國防部中國處處長,是一個典型的小人:不管你提什么要求,他都趾高氣揚地推諉,但一旦見到上司,馬上就滿臉奴才相,上司在與不在,完全兩個姿態(tài)、兩副嘴臉,是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典型的“兩面人”和“馬屁精”。金先生指出:任何國家的軍隊中都有此類小人。

      小人是生活中一種很討厭的角色,多是馬屁精,笑面虎,墻頭草,是一群趨炎附勢、巧言令色、搖尾乞憐的高等動物:

      上司進門,他們總是第一個站起來問好;開大會的時候永遠坐在第一排,盡管誰也不知在涂畫什么,但樣子總是在做記錄;飯局上一定要跟領導推杯換盞;總是能找到“今天您氣色真好”“這衣服真適合您”“您的講話給大家指明了方向使大家受到了鼓舞”之類令領導笑逐顏開的話題并且毫無顧忌地大聲說出來或者訴諸文字公開發(fā)表出來……總之,時時在伺機捕捉任何一個能令自己一步登天的機會。

      這種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恐怕不在少數(shù)。我們隨時隨地總能聽到對“馬屁精”的唾棄。其實事情并不難理解。每個人在社會中立足的方式不盡相同,有的人憑借的是無可替代的才能,有的人憑借的是八面玲瓏的人脈。而后者能夠大行其道,在于誰都樂于接受贊美,大大小小的“領導”又豈能例外?“馬屁精”于是也就得以上下騰挪、縱橫捭闔。筆者在多年的職業(yè)生涯中,就見識過一個又一個毫無專業(yè)技能、群眾口碑極差的這類小人,只是經(jīng)由拍馬討好加上暗中行賄越過了一個又一個德才兼?zhèn)涞母偁帉κ?,爬上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官階的高度。所在單位因此管理混亂,人心渙散,一事無成。近些年,官方媒體上曝光的一個又一個或身陷囹圄、或移民海外的“愛國賊”,他們都曾因為義正詞嚴、振聾發(fā)聵的高調(diào)言論成為光環(huán)高懸、錢袋脹滿的耀眼明星。給人的感覺,一個人不管滿肚子里怎樣男盜女娼,只要嘴上善于道貌岸然地說中聽取媚的話,就任何卑鄙的念頭都可以得逞,社會風氣極大地受其敗壞,以致正義不彰,妖邪橫行,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回到金先生的文章。過了兩年,他再去那個國家訪問,發(fā)現(xiàn)中國處處長換人了,那個小人已經(jīng)退役。金先生由此得出結(jié)論:防止這樣的小人得勢,“關鍵看你有沒有一個機制”。

      金先生進一步介紹,在那個國家的軍隊中,《軍人手冊》規(guī)定的禮節(jié)禁忌是:“當面直接贊頌長官或者上級是庸俗的,無論你對上級多么欽佩,當面贊頌都有阿諛奉承嫌疑,容易引起誤解。”“如果你對上級非常佩服,非常尊重,請用以下三種方式表達:第一,對上司施以標準軍禮。第二,認真執(zhí)行上級指示。第三,盡職盡責,提高本單位戰(zhàn)斗力?!?/p>

      把不許當面贊頌領導也立為規(guī)矩,就是為了防止阿諛奉承的小人得勢。“阿諛奉承”無疑是一種極低劣的人品,人品低劣就別想得到晉升,即便是戰(zhàn)績不俗的中央司令部司令也絕無例外。

      說到“人品”,金先生舉了一個更極端的例子:一個上將因為佩戴了榮譽證書中沒有明確可以佩戴的徽章,受到媒體輿論的質(zhì)疑,這位上將最終自殺身亡,遺書說:“我違反了軍官的榮譽準則,為了海軍的榮譽,我今天選擇死亡。”該國軍官榮譽準則,從最基礎的決不說謊、決不欺騙、決不偷竊這些基點開始,違反了這些基點,就被軍隊所不容、軍人所不齒。正因為這樣,那位上將只能選擇以死亡的方式來挽回榮譽。

      豈止是軍隊,不讓小人得志,應該是整個社會生活追求的目標。一個國家有這樣的傾向性,一個群體有這樣的榮譽感,小人得志的可能肯定會小得多。

      其二,題為《真正愛自己的生活》:

      也許是受了明清小說中那些對佛門不恭的篇什的影響,每有參觀寺廟的機會,我總是站在外面等著同行的人。某次因為在一個商業(yè)氣息太濃的寺廟外面等得太久,我忍不住說了句粗話,一位畫家立即面色發(fā)白,厲聲制止,說你這樣得罪菩薩會遭報應的。他自己有過教訓:多年前他與幾位畫家答應給一座寺廟作畫,其他人都兌現(xiàn)了承諾,只有他忘了。直到一條腿痛得邁不開步子,看了無數(shù)醫(yī)生都不見好,忽然想起他欠那廟里一幅畫,趕緊畫了送去,過幾天,那條腿不治自愈。這個橋段,朋友圈幾乎人人知道。

      但我頗不以為然。我的道理很簡單:不是說菩薩慈悲為懷、所謂“菩薩心腸”嗎?這么一點不敬就要報復,這樣的菩薩還是菩薩嗎!與此相對應的是,媒體上時有貪官為消禍免災“燒頭香”、暗中給寺廟巨額“捐款”的報道,我自己親眼見到的這種官員也不止一位。果真靈驗,菩薩豈不是貪官的同謀?這樣的菩薩可信仰嗎?持我這種認識的也包括了僧人。某次幾個朋友訪廟,我照例在廟外等著,身邊一小兒問一婦人:小姨家那么窮,還送那么多錢給菩薩,菩薩真能保證她生兒子么?要是不能,那她不是犯傻么?那婦人怪小兒胡言亂語,大打出手,小兒大哭。一直石頭般默然蹲在旁邊的一位老僧忽然說:這位大姐,你錯了,你兒子對了。

      這些年忽然發(fā)現(xiàn)信佛似乎成了一種時髦。在我參加的有限飯局或茶座上,一幫人一旦坐下,必有一二男女聲稱已皈依佛門,伸出手腕,指那串木頭珠子在哪座寶光大剎開了光,自己被哪位大德高僧收為了俗家弟子,等等,頗有高人一等、余者皆是俗物的自得。

      我同樣頗不以為然。道理同樣很簡單:即便信佛,信的也該是佛經(jīng)佛義。所謂皈依,是皈依佛,皈依佛的宗旨,而不是對某座寺廟、甚至某個僧人的人身依附?!昂蜕小痹诜鸾汤锊贿^是“導師”的意思,也就是幫助信徒了解什么是“佛”的人,是“佛”的“仆從”,是事佛的人,并不是佛的代表,更不是佛本身。信徒們給佛上香、上供、貢獻錢財,僧人以之維持寺廟和僧眾的生存,同時對社會回報以某種程度的積極作用,所謂“安僧護教,弘法利生”,多少說得過去;要求所有寺廟和僧人都像當年的百丈禪師戒律的那樣“農(nóng)耕并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但打著佛的旗號以各種方式斂財致富,像俗世的“土豪”一樣錦衣香車,招搖過市,這就很難說是“事佛”,倒像是“賣佛”了。握有某種權力的人常常把人們對權力的崇拜當成對權力擁有者的崇拜。西方的教士和東方的和尚,為上帝和佛代言,把自己當成上帝和佛,與世俗社會殊途同歸。這樣的“大德高僧”又有什么可“皈依”的呢?“皈依”了,又有什么可自得的呢?將“信佛”作為一種時髦加以炫耀,不過是一種俗世的虛榮,與聲稱以禁欲為戒律的佛門又何緣之有呢?

      俗話說“地獄門前僧侶多”。而今許多國產(chǎn)山寨版的所謂“佛寺僧侶”與釋家其實風馬牛不相及,多是當事者用宗教的名義制造迷信控制思想進而牟利的手段。

      我非信徒。以一個局外人對佛教極其有限的認知,釋迦牟尼并沒有自封為佛,也從來沒有說要成佛。所謂“佛”,印度語的意思是“覺者”即“有覺悟的人”。覺悟乃是人的常態(tài),并不是要“達到”的某種目標,而恰恰是依據(jù)自己內(nèi)在的力量從任何外界的教條中脫離出來。以某種“目標”誘導人是一種古老的詭計。真正向佛的人皆只問耕耘,不問前程。釋迦牟尼臨終再三吩咐:“我什么法都沒有留下!我什么都沒有說過?!贬屽饶材嵯M藗兎窒淼氖恰案杏X它”。他再三強調(diào)“放下”、“滅度”,讓人放棄對所謂“佛”的“執(zhí)迷”。而世人對宗教建筑、菩薩塑像和明星“高僧”的盲目崇拜,事佛者從迷信人群手中掠取錢財?shù)募俅壬浦惸┓▉y象,是與釋的精神背道而馳的,最終只能損害佛教的聲譽。此所謂“滅佛者,佛也”。

      當一個人說他皈依了某寺某法師,他其實就在囚籠中了。所有的宗教信念、教條和儀式,都意在改變他人、取消他人體驗自己內(nèi)在智慧的可能性。即便講“成佛”,也指的是成為普通的人,最可靠的“法門”是親自驗證。一個人在心理上不依賴任何人、任何環(huán)境,不輕易接受未經(jīng)自己探索和理解的某種“真理”,真正愛自己的生活,才可能有真正的生活。這是釋迦牟尼給世人的真正啟示吧。

      兩則拙文,前者主張做人的正直,后者主張做人的自信,應該說都不出“正能量”范圍(兩稿隨后都在報紙刊發(fā)了)。前者的退稿延宕了些時候,想必主編有過猶豫,因為其中重復的畢竟是著名軍事學者的觀點;后者幾乎是送審當即就被退掉,理由是有“佛”的字樣。兩稿的退稿理由我皆百思不得其解。就前者而言,正直和正義不正是一個社會最該弘揚的品格么?至于后者,盡管涉及對佛教的淺薄認知,其實與“佛”無干,而是從一般的人生修養(yǎng)角度,說出了我輩俗眾對宗教的盲目罷了。為什么見到一個“佛”字就膽顫心驚,避之唯恐不及呢?我從未在報刊供職,對其中的隱衷無可置喙,以我的揣度,一個人活得如此謹小慎微,有環(huán)境的原因,也很難說沒有人格的原因。

      這一類的短文無非是些淺薄的閑言碎語,說不上什么微言大義。一個平庸得早該歇菜的文字匠也沒有對退稿不滿的資格,而我寫作幾十年,被退稿無數(shù),早已油鹽不進,刀槍不入了。我所眼巴巴期待的只是一種格局和寬容。如此格局和寬容,我在國內(nèi)的不止一家報刊領略過。

      《文學自由談》就是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家。

      最早與《文學自由談》結(jié)緣至少在二十年以前。混跡文壇江湖多年,親見了一些人事的起落沉浮,頗有感觸,寫了幾則短文,以警醒自己。這類文字夠不上“主旋律”,狗肉包子上不了臺面,想想貿(mào)然投給了《文學自由談》,指望的是那“自由談”三字。這指望沒有落空,發(fā)表出來的拙文一字不落,卻惹出了一點小麻煩:原本不痛不癢、不咸不淡的溫吞水一樣的文字,卻不知為什么觸犯了我一向仰之彌高的一位名家的神經(jīng),背后的反應頗失風度。我在幾乎少年時就獨自外出謀生,養(yǎng)成一身睚眥必報的野性,心胸極為狹隘,自卑而逆反,“二”起來連天王老子也不認得,完全不顧后果,毫無教養(yǎng)可言。知道了那失態(tài),盡管一再在心里說服自己別小肚雞腸,要懂得心字頭上一把刀,最終還是憋不住委屈。那時候還不懂得去想一想:也許自己無心賣弄的小聰明,真的碰到人家的雞眼了。這委屈在《文學自由談》表白了出來。在我,是傻小子的混不吝;在刊物,則是對一個無意中冒犯了強者的作者的安慰。

      這件事對我最大的意義是:從此有了一個可以不拿腔拿調(diào)、王瞎子算命照直說的平臺。從寫作的苦惱和衰竭,到?jīng)]落的輕松和率性,都可以在這里與同儕分享。責編每次都特地囑咐:你只要敢寫,這里就能發(fā)。

      《文學自由談》也因此成為我每期必讀的刊物之一。因為受教育有限,不具備起碼的學養(yǎng),幾十年來,從批評、評論中認識啥叫文學是我學習寫作的一個主要方式,與一個初中生從老師對課文的講解中學習語文一樣?!段膶W自由談》使我在這方面的受益特別直接。

      古人在談到編選經(jīng)典詩詞時,有一種要求是“擇古今極淺、極切、極痛快、極感發(fā)、極關系者”?!段膶W自由談》大率就集中了這樣的文字。沒有法相莊嚴的說教,也沒有學理高深的八股。淺近暢曉,直奔主題,鞭辟入里,切中肯綮。文壇的云卷云舒、花開花落、成敗得失、波詭云譎盡在其中。特別嘆服編者對分寸的拿捏和對火候的把握,嬉笑怒罵皆成文章,長短肥瘦不論,而只需言之成理,在逼仄的表達夾縫中從容自在,游刃有余——敏感而不致機巧,莊重而不致酸腐,練達而不致老氣,尖銳而不致刻薄,俏皮而不致油滑,潑辣而不致乖戾,血性而不致粗魯。讀《文學自由談》,如入山水勝境,峰回路轉(zhuǎn),皆有可觀:李國文的博學、陳沖的嚴謹、李建軍的仗義、李美皆的犀利、唐小林的無畏、韓石山的通透、狄青的機鋒、李更的詭譎、冉隆中的堅實……信馬由韁,或古或今,指點江山,亦雨亦晴,揮灑裕如,縹緲飛揚,《文學自由談》,自由談文學,真是不亦快哉!

      多年前,尋訪福建漳州的林語堂故居后,給《文學自由談》寫過一則近萬字長文《訪問智慧》,仰慕一位智慧型作家。蒙主編不棄,全文刊登,還加了編者的話,令我感動了好長時間。現(xiàn)沿襲同樣的思路,撰文欣賞刊物的智慧,感激一本智慧型刊物。

      智慧,說到底,其實是一種品格。人如此,刊物亦如此。

      《文學自由談》創(chuàng)刊三十年,遵主編囑,說了如上的話,感激之外,更有祝愿,祝愿而立之年的《文學自由談》日后“談”得更加熱鬧,更加精彩,使像我一樣別無長技和嗜好,只能靠書刊打發(fā)日子的人們得到更多的享受。

      猜你喜歡
      菩薩文學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菩薩蠻·花明月黯籠輕霧
      黃河之聲(2020年11期)2020-07-16 13:27:12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對“文學自覺”討論的反思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2
      吟菩薩蠻 品詞之韻
      學生天地(2016年34期)2016-05-17 05:47:40
      遼代八大菩薩造像研究
      文學病
      小說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5
      佛像面前的菩薩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生氣的狼
      小小說月刊(2009年4期)2009-11-22 04:54:20
      宝鸡市| 莎车县| 惠安县| 渝北区| 筠连县| 吴堡县| 闵行区| 桃源县| 青铜峡市| 呼伦贝尔市| 平和县| 鹤壁市| 台湾省| 辽宁省| 普陀区| 黔西| 临西县| 苗栗市| 阿克| 康保县| 丰宁| 比如县| 龙里县| 耒阳市| 红河县| 墨竹工卡县| 额敏县| 清原| 淳化县| 铜梁县| 南阳市| 临武县| 高唐县| 孟津县| 山东省| 西乌珠穆沁旗| 芷江| 夹江县| 沭阳县| 定结县|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