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拜占庭帝國在羅斯基督教化過程中的作用

      2015-03-20 20:03:42孫廣杰
      外國問題研究 2015年1期
      關鍵詞:東正教大公拜占庭

      孫廣杰

      (南開大學 歷史學院,天津 300071)

      拜占庭帝國在羅斯基督教化過程中的作用

      孫廣杰

      (南開大學 歷史學院,天津 300071)

      [內(nèi)容摘要]9~10世紀,拜占庭帝國多次擊潰唯武是崇的羅斯軍隊,樹立起強國形象,使羅斯人折服于有宗教支撐的強大政權,基督教的聲望大增。拜占庭帝國利用與羅斯人的和平條約完成了對羅斯的經(jīng)濟制衡和文化控制,進而使基督教順利傳播,在羅斯周邊國家或臣民皈依之后,贏得羅斯對基督教的向往和皈依。拜占庭帝國多管齊下,使社會組織相對簡單的羅斯人難以抗拒,不得不走出野蠻狀態(tài),步入基督教(東正教)文明圈。

      [關鍵詞]羅斯;拜占庭;基督教化

      公元860年,拜占庭帝國擊潰了前來襲擊君士坦丁堡的羅斯艦隊,之后著手推動羅斯的基督教化[1]165,[2]284-285,試圖通過使這位北方鄰居皈依基督教(東正教)的方法,來達到與其保持長久和平的目的。因為在拜占庭帝國看來,基督徒是愛好和平的,基督教國家之間也會保持和平[3]149。經(jīng)過120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贏來了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在988(也有人認為是989年,下文使用988年)率領全體羅斯軍民皈依基督教(東正教)的劃時代一刻。

      因此,羅斯皈依基督教(東正教)除了自主選擇的因素外,還有拜占庭帝國長期積極推動的原因,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國內(nèi)研究羅斯基督教化的著述多從羅斯引進基督教的原因的角度來探討,對于拜占庭帝國本身的推動作用認識不足。國外的著述重點討論988年羅斯皈依基督教的最后時刻,例如弗拉基米爾一世皈依基督教的時間和地點問題等,對于拜占庭帝國長期艱辛地推動羅斯基督教化的作用認識都有不足*國內(nèi)著述參見王鉞:《往年紀事譯注》,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4年;拉夫連季編:《往年紀事》,朱寰、胡敦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陳志強:《巴爾干古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孫連慶:《中世紀東歐大水路貿(mào)易簡論》,《北方論叢》2010年第5期;楊翠紅:《羅斯引進拜占庭基督教原因探微》,《北方論叢》2006年第6期;戴桂菊:《俄羅斯東正教探源——羅斯接受基督教的原因與后果》,《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4期等。國外著述參見J.Shepard,“Some Problems of Russo-Byzantine Relations c.860-c.1050”,The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Vol.52,No.126 (Jan,1974),pp.10-33;A.A.Vasiliev,“The Second Russian Attack on Constantinople”,Dumbarton Oaks Papers,Vol.6,(1951);John V.A.Fine Jr,The Early Medieval Balkans: A Critical Survey from the Sixth to the Late Twelfth Century,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3;Dimitri Obolensky,The Byzantine Commonwealth: Eastern Europe,500-1453,London : Phoenix Press,2000;Nora Berend,eds,Christianization and the Rise of Christian Monarchy: Scandinavia,Central Europe and Rus’c.900-120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Andrzej Poppe,“The Political Background to the Baptism of Rus’: Byzantine-Russian Relations between 986-989”,Dumbarton Oaks Papers,Vol.30 (1976),pp.195-244,etc.。

      本文從拜占庭帝國為維護國家安全而向羅斯傳播基督教(東正教)以尋求和平的角度,解析拜占庭帝國在政治軍事、經(jīng)濟、外交領域對羅斯基督教化所起到的積極作用,使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在羅斯基督教化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外力作用。

      一、武力強國,信仰造勢

      在基督教化完成之前,羅斯尚未步入文明社會,崇尚武力是他們的基本生活信條;從862年建立羅斯國家的留里克,到988年率領羅斯皈依基督教的弗拉基米爾一世,每一位基輔大公都對武力深信不疑,弱者在他們眼中一文不值,弱者的宗教更不可能打動他們,只有強者的信仰才能使他們信服。而在這120多年的時間里,拜占庭帝國國力蒸蒸日上,雖有挫折,卻始終保持強國形象,成為羅斯周邊國家中唯一能夠懾服羅斯的國家。這就把羅斯人蠻橫尚武之氣打壓了下去,為羅斯人接受基督教(東正教)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862年,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留里克兄弟侵入波羅的海至黑海的廣闊區(qū)域里,強征當?shù)厮估蛉说呢斘铮Q為“索貢巡行”[4]14,建立起“羅斯”國家[5]43-44,[2]282。882年,留里克的親戚奧列格率軍南下征服基輔,定之為首都,基輔羅斯公國正式建立?!八?奧列格)手下的瓦良格人、斯拉夫人,還有其他的人,一律稱作羅斯人”[5]51-53,[6]。羅斯人更有可能是諾曼人,他們征服了斯拉夫人,卻最終被后者所同化,只是“羅斯”的名稱成為了整個國家的稱號,也成為這個國家統(tǒng)治區(qū)域內(nèi)的所有居民的統(tǒng)稱[7]。奧列格等羅斯王公繼續(xù)進行“索貢巡行”,幾乎全憑武力維持其統(tǒng)治。

      奧列格和伊戈爾大公分別于907年和941年率領龐大艦隊進攻君士坦丁堡,與860年的進攻一樣,在城郊大肆暴虐燒殺,罄竹難書[1]165、168;[2]286、290。伊戈爾的遺孀奧利嘉(Olga)為了給丈夫報仇而大肆屠殺德列夫安人[5]114、118。伊戈爾和奧利嘉的兒子斯維亞托斯拉夫在966~971年出征保加利亞期間,傳說他面對拜占庭皇帝送上來的禮物,對于黃金和絲綢不屑一顧,對于寶劍等武器情有獨鐘[5]136,反映出羅斯人心中的基輔大公的標準正是孔武尚勇的戰(zhàn)士?;o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通過長達8年的戰(zhàn)爭,犧牲了2位兄弟,才奪得大公的寶座[8]。在決定羅斯究竟倒向哪個宗教的時候,弗拉基米爾一世嘲笑已經(jīng)失去國家的猶太人的使節(jié)(來自哈扎爾汗國)說:“想讓我們也得到你們那樣的下場嗎?”[5]157,明確表示了對于缺乏強大政權支持的宗教的不屑一顧。

      羅斯的狂暴擴張對于拜占庭帝國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對于帝國境內(nèi)的基督徒的人身與財產(chǎn)造成巨大傷害,使帝國信仰的基督教面臨嚴峻考驗——帝國軍事政治上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基督教威望的盛衰。

      拜占庭帝國憑借強大的政治軍事實力連續(xù)挫敗了羅斯的多次進攻:860年擊潰來犯的羅斯艦隊;907年擊敗奧列格大公的艦隊;941年大破伊戈爾大公的艦隊[1]165、168;971年在多里斯托龍(Dorostolon)戰(zhàn)役中幾乎全殲斯維亞托斯拉夫的軍隊[4]16,[2]297-298。一連串的勝利確保了拜占庭的國家安全,同時在羅斯人面前樹立起強國形象,向羅斯人傳達出兩國的交往是強強對話的信息,這才有了兩國于911年、944年和971年簽署和平條約的可能性。須知,被羅斯征服的那些國家和民族是沒有資格同它談判或簽訂平等條約的。

      在抗擊羅斯人的過程中,拜占庭基督教(東正教)經(jīng)受住了嚴峻的考驗,聲望有增無減。在戰(zhàn)爭中,拜占庭帝國通過基督教來凝聚人心,激發(fā)國內(nèi)軍民同仇敵愾、英勇抗敵的氣概。尤其是860年面臨羅斯艦隊的攻擊時,君士坦丁堡大教長弗提烏斯(Photius I)率領軍民高舉圣母像,環(huán)繞城墻舉行祈禱儀式,鼓舞了士氣,助拜占庭守軍大破羅斯艦隊。拜占庭教會史家則認為這是圣母顯靈,擊潰敵軍。弗提烏斯開創(chuàng)的這種祈禱儀式“從此成為君士坦丁堡面臨敵人的攻擊時必然采取的宗教活動”[2]284。

      拜占庭帝國善于借助戰(zhàn)爭的勝利來宣傳基督教的優(yōu)越性,宣傳自己信仰的上帝是“永生的”、“戰(zhàn)無不勝的”,表達自己對于信仰的堅定信心。除了上述弗提烏斯開創(chuàng)的祈禱儀式之外,還有其他的宗教活動,以配合政治軍事行動。例如多里斯托龍(Dorostolon)戰(zhàn)役獲勝后,拜占庭人就著力宣傳圣塞奧多爾(St Theodore)騎著白馬在密集的戰(zhàn)陣中沖擊羅斯人的故事[4]16,把基督教圣徒的助戰(zhàn)看作取勝的一項重要原因。尤為重要的是,10世紀的羅斯人接受了拜占庭帝國對于宗教的這些宣傳[4]16。

      拜占庭帝國通過政治軍事上的勝利,在羅斯人面前樹立起強國形象,證實了基督教的有效性和優(yōu)越性;又通過對基督教的宣傳,凝聚了拜占庭帝國的人心,增強了政治軍事優(yōu)勢,逐漸使羅斯人信服基督教(東正教),二者相得益彰,為拜占庭帝國對羅斯的傳教在政治軍事和思想領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經(jīng)濟牽引,條約制衡

      10世紀的羅斯與拜占庭帝國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日益密切,難以割舍。雙方的經(jīng)濟交往主要通過“從瓦蘭吉亞人到希臘人”的大水路來進行[9]。尤其是這條水路的南段,即從基輔到君士坦丁堡的水路,更是雙方經(jīng)濟交流的命脈。羅斯王公帶領親兵在統(tǒng)治區(qū)域內(nèi)“索貢巡行”,征收皮毛、蜂蜜、蜂蠟、木材等財物,將它們與俘獲的奴隸一起,通過這條大水路,運往拜占庭帝國進行出售,以換取帝國的絲綢、酒類、銅幣、珠寶等貴重物品。與拜占庭帝國的貿(mào)易維系著羅斯王公和親兵的經(jīng)濟生活,是“羅斯經(jīng)濟生活的主體”,羅斯的經(jīng)濟生活對于拜占庭市場具有嚴重依賴性[10]。

      另外,羅斯與拜占庭帝國之間的經(jīng)濟交往是長期穩(wěn)定的。據(jù)君士坦丁七世編輯的《帝國政府》記載,每年冬、春季,羅斯王公從轄下居民那里收取獨木舟和各種貨物,夏季從基輔出發(fā),沿著第聶伯河順流而下,爾后沿著黑海西岸航行,到達君士坦丁堡,與拜占庭人進行貿(mào)易活動[3]60-63。這就為拜占庭基督教向羅斯的傳播搭好了穩(wěn)固的平臺。基督教就可以借助經(jīng)濟聯(lián)系進入羅斯,憑借自身優(yōu)勢淘汰羅斯的多神教。

      此外,羅斯為了獲取更多的商業(yè)利益,并不滿足于這種常規(guī)的經(jīng)濟交流,也會動用戰(zhàn)爭等手段以求掠獲更多的財物。這就是上述幾場大戰(zhàn)爆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大戰(zhàn)過后,雙方訂立和約,又重新恢復了常規(guī)貿(mào)易。這些條約主要有907年條約、911年條約、944年條約和971年條約[11]363。由于和約對于雙方經(jīng)濟交往中的各種常見問題都予以了明確的規(guī)定,所以雙方的經(jīng)濟交往更加穩(wěn)定和流暢,基督教的傳播舞臺更為廣闊。同時,這些條約有意無意地促進了羅斯的國家組織的完善和中央集權的加強,促進了基督教在羅斯的傳播。

      首先,條約限制了羅斯人對拜占庭帝國可能造成的侵害,保障了經(jīng)濟活動的安全,也減少了雙方的糾紛,使基督教向羅斯的傳播能夠獲得一個較為安全的環(huán)境。例如,907年條約規(guī)定,羅斯人必須是前來進行商業(yè)活動才能領取月糧;羅斯王公要明令禁止羅斯人在拜占庭帝國作惡;每次進入君士坦丁堡進行貿(mào)易的羅斯人不得超過50人等[5]67-68。911年條約寫明雙方誓言永遠保持和平;對于殺人者,無論是基督徒還是羅斯人,都要在殺人現(xiàn)場處以死刑[5]70-80。944年條約再次重申雙方保持友好關系;嚴格限制前來拜占庭帝國的羅斯人的數(shù)量;更為詳細地對于殺人、搶劫、盜竊、械斗等犯罪行為規(guī)定了處罰措施[5]97、103、105-106。971年條約則重申羅斯遵守以往雙方簽訂的條約,保證不侵犯拜占庭帝國[5]138-139。

      在條約中,雙方居民為相同的行為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平等的。但是,條約內(nèi)容仍然主要是限制羅斯人的。因為前往羅斯的拜占庭商人很少,而前來拜占庭帝國的羅斯人較多,貿(mào)易地點也多在君士坦丁堡城內(nèi),因此條約規(guī)定的種種處罰措施,多是針對羅斯人而來;說明拜占庭帝國在雙方締約過程中占據(jù)了主導權。

      其次,條約突出了基輔大公的地位,明確地把他作為了對全羅斯總負責的最高統(tǒng)治者,凌駕于其他王公之上,促進了羅斯中央集權的加強[4]18-19。例如,911、944年條約明確地把基輔排列在所有的羅斯城市的最前面;商定基輔統(tǒng)治者負有強制執(zhí)行條約的責任;規(guī)定前來拜占庭帝國的所有羅斯人必須持有基輔大公加蓋的金印或銀印章,后改為由大公簽發(fā)的證明信件才算合法,否則就會被拜占庭帝國逮捕和處決[4]18-19。

      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由一神教取代多神教,以在思想領域支持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成為必然趨勢[12]。而基督教由于與羅斯人的緊密聯(lián)系而成為首選的一神教。在這種趨勢下,羅斯的基督教化由于偶然因素而加快的可能性明顯增加,只要某位基輔大公決心使全羅斯皈依基督教,那么他就有能力運用中央集權做到這一點。弗拉基米爾一世于988年率領全羅斯皈依基督教(東正教)正是在這種必然趨勢下突出來的偶然一點;是七、八十年來羅斯由于執(zhí)行條約而加強的中央集權(表現(xiàn)為基輔大公的權力)發(fā)揮作用的體現(xiàn)。

      再次,拜占庭帝國的國內(nèi)法直接用于條約中,得到羅斯人的認同,這使羅斯人的行為準則向拜占庭帝國趨近,雙方更容易溝通和交流,使拜占庭基督教向羅斯的傳播更為通暢。上述幾個條約中的許多條文直接照搬了當時拜占庭帝國通行的法律,例如關于處理沉船事件的條文[4]18。

      總之,條約的主導權完全操控在當時的拜占庭人手里,從外交和法理的角度牽著羅斯人的鼻子走,這為拜占庭宗教文化的傳播作了很好的鋪墊。

      三、因勢利導,宗教征服

      9世紀60年代是拜占庭帝國的傳教活動取得驚人成就的時代。哈扎爾汗國同意對國內(nèi)的基督徒實施寬容政策;君士坦丁(圣希利爾)和美瑟迪烏斯兄弟被派往摩拉維亞傳教,將之攬入拜占庭基督教(東正教)的勢力范圍;保加利亞全國皈依基督教;羅斯人接受了從君士坦丁堡派出的一位主教[13]150。這就把羅斯公國置于基督教國家或勢力的包圍之中,造出了羅斯時時刻刻受到基督教(東正教)影響之勢。

      965年,拜占庭帝國皇帝尼基弗魯斯二世同保加利亞決裂,然后邀請羅斯大公斯維亞托斯拉夫進攻保加利亞[11]181,實際上把羅斯軍隊導引入了一個基督教(東正教)早已根深蒂固的國家,置之于無處不受基督教影響的環(huán)境之中。

      966~971年,羅斯大公斯維亞托斯拉夫接受尼基弗魯斯二世的邀請,遠征保加利亞。當時以及之后,許多已經(jīng)是基督徒的保加利亞人前往羅斯,有些是俘虜,有些是商人,有些是工匠和手工業(yè)者;在這5年的時光里,羅斯士兵們已經(jīng)接受了基督教的許多影響。他們之中有些人在返回羅斯后仍然對于基督教信仰保持著濃厚的興趣,這成為988年弗拉基米爾一世率領羅斯正式皈依基督教的一項基礎因素[11]187。拜占庭帝國于9世紀60年代推動保加利亞人皈依基督教(東正教),保加利亞人則在約百年之后推進了羅斯的基督教化,這種連鎖反應的實現(xiàn),正是基督教化的多米諾骨牌,它推倒了羅斯人的原始信仰,把羅斯完全置于“基督教的合圍”之中。

      10世紀的羅斯王公并不反對基督教在羅斯的傳播,只是偶有迫害基督徒的事件發(fā)生。利用這種較為寬松的環(huán)境,拜占庭帝國不遺余力地向羅斯傳播基督教(東正教)。

      911年條約簽訂之時,拜占庭帝國皇帝利奧六世向羅斯使臣們饋贈大量珍貴禮品,例如黃金、名貴絲綢等。同時,利奧六世派遣大臣帶領羅斯使臣去領略圣索菲亞大教堂的莊嚴華麗,游覽金碧輝煌的大皇宮,以及其中收藏的巨額財富:數(shù)量驚人的黃金、貴重的寶石、精美的紡織品;也請他們參觀耶穌蒙難的圣遺物:冠冕、釘子、染血的衣袍以及圣徒的遺骨。通過這種方式展示拜占庭帝國的信仰的合理性與莊嚴性,積極宣傳自己的信仰[14]31。

      944年條約簽訂之時,拜占庭帝國皇帝羅曼努斯一世派遣使臣與羅斯使臣一同前往基輔,以見證伊戈爾大公舉行遵守條約的發(fā)誓儀式。這些拜占庭使臣中就很有可能含有傳教士[13]180。在這場發(fā)誓儀式上,伊戈爾大公和他的信仰多神教的臣屬,在建有別倫神像的小山崗上發(fā)誓,而臣屬中的基督徒,則在圣伊利亞大教堂發(fā)誓[14]43。說明信仰基督教的臣屬已經(jīng)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拜占庭帝國使臣借見證大公的發(fā)誓儀式,促使這股基督教政治力量顯示了出來,增強了基督教徒在羅斯的話語權。

      955年,伊戈爾大公的遺孀、羅斯的實際掌權者奧利嘉訪問君士坦丁堡,受到拜占庭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七世的熱情招待。奧利嘉接受了皇帝和大教長為其舉行的洗禮儀式,皈依基督教(東正教)。君士坦丁七世贈送她大量珍貴禮物:黃金、白銀、絲織品以及各種器皿。大教長為她祝福,恭喜她脫離“魔鬼的羅網(wǎng)”[5]121-122。君士坦丁七世生性懦弱,沉浸于學術與藝術之中,缺乏政治才能[15],但是他抓住奧利嘉主動來訪和皈依的機會,盛情款待,順勢接納她進入基督教(東正教)之門,卻是拜占庭帝國外交史上的精彩一筆。

      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試圖采用羅斯傳統(tǒng)多神教中的6位神祇來統(tǒng)一全國的信仰,但是遭到了失敗[16]。于是,他轉而尋求外國的一神教信仰,派遣使臣分別考察了伏爾加河流域保加利亞人的伊斯蘭教,德意志地區(qū)信奉的羅馬天主教以及拜占庭基督教(東正教)。弗拉基米爾一世及其大臣依據(jù)使臣得到的消息,判斷說,伊斯蘭教的禁忌禮儀不適合羅斯人;羅馬天主教毫無值得稱道之處;而拜占庭東正教則以宏偉的大教堂和莊嚴高貴的典禮震撼了羅斯使臣,使之如置身于天堂,這樣撼人心魄的信仰正是羅斯人所需要的,于是奉拜占庭基督教(東正教)為國教,并且強迫羅斯全體臣民皈依。在迎接前來考察的羅斯使臣時,拜占庭皇帝瓦西里二世和大教長波留烏克圖斯頗費了一番心思,精心安排他們參觀圣索菲亞大教堂,收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5]156-217,[2]299-301。在圣索菲亞大教堂面前,多神教簡陋的偶像崇拜不堪一擊,羅馬天主教的吸引力也頓時減少,拜占庭基督教(東正教)毫無懸念地勝出。拜占庭皇帝和大教長抓住了時機,吸引羅斯最終于988年完成了基督教化進程。

      從860年擊潰來犯的羅斯艦隊之后,拜占庭帝國就著手推動羅斯的基督教化,歷經(jīng)米哈伊爾三世、瓦西里一世、利奧六世、亞歷山大、羅曼努斯一世、君士坦丁七世、羅曼努斯二世、尼基弗魯斯一世、約翰一世和瓦西里二世,共計10位皇帝,120多年的時間,終告成功。期間,拜占庭帝國推動羅斯基督教化的政策持續(xù)不變,對待羅斯王公始終給予高規(guī)格的禮遇;即使是米哈伊爾三世、君士坦丁七世這樣的缺乏政治才能的皇帝,也在這個問題上做出了正確的決策。諸位皇帝利用簽訂條約、接待來訪等各種外交上的機會,因勢利導,向羅斯注入基督教的因素,最終將其納入拜占庭基督教(東正教)的勢力范圍。

      四、結論

      拜占庭帝國多次挫敗羅斯的進攻,在羅斯人面前樹立起了強國的形象,保證了傳教基地的安全;證實了自己的信仰的有效性,戰(zhàn)爭的勝利增強了基督教的威望,使羅斯人更容易信服。

      拜占庭帝國通過大水路緊緊地套牢了羅斯,雙方的經(jīng)濟交流密切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使羅斯不可能掙脫拜占庭帝國的藩籬,為拜占庭基督教(東正教)向羅斯的傳播搭建了穩(wěn)固的平臺。雙方多個條約的簽訂,規(guī)范了商貿(mào)往來,凸顯出基輔大公在羅斯的最高地位,助推羅斯日益加強中央集權,使一神教信仰在羅斯取代多神教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基督教順勢進入羅斯,并且逐漸占據(jù)優(yōu)勢。

      拜占庭帝國通過積極傳教的外交政策,先后爭取到摩拉維亞、保加利亞皈依基督教(東正教),哈扎爾王國對基督徒采取寬容政策;并且利用各種外交上的機會,推動羅斯的基督教化,這種政策長期持續(xù)地推行下去,最終獲得成功。

      羅斯的基督教化進程,實質上是向拜占庭帝國的高級文明趨近的過程。更為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更多財富的誘惑,更為莊嚴的禮儀對于君主權威的凸顯,更具有優(yōu)勢的宗教對于凝聚人心、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促使低級文明國家在與高級文明國家長期不斷地交流過程中,必然會趨近于高級文明,進入高級文明國家輻射所及的區(qū)域范圍之內(nèi)。在這個過程中,拜占庭帝國運用多方面的優(yōu)勢,拉攏與滲透社會組織相對簡單的羅斯,使其不由自主地走上了基督教化的道路,也逐步地脫離了自己的野蠻狀態(tài),邁入了文明程度較高的社會。

      [參 考 文 獻]

      [1]A. A. Vasiliev.The Second Russian Attack on Constantinople [J].Dumbarton Oaks Papers,1951(6).

      [2] 陳志強.巴爾干古代史[M].北京:中華書局,2007.

      [3] Constantine VII.De Administrando Imperio.[M].trans.by R.J.H.Jenkins.eds.by G.Y.Moravcsik.Washington DC.,1967.

      [4] J.Shepard.Some Problems of Russo-Byzantine Relations c.860-c.1050.[J].The Slavon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1974,52(126):10-33.

      [5] 王鉞.往年紀事譯注[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4.

      [6] 國春雷.基輔羅斯外交淺析[J].俄羅斯研究,2010(4):85.

      [7] 齊嘉,曹維安.“羅斯”名稱的起源與古羅斯國家的形成[J].歷史研究,2012(3):116.

      [8] John H Lind.the Russo—Byzantine Treaties And the Early Urban Structure [J].SEER,1984,62(3):364.

      [9] 孫連慶.中世紀東歐大水路貿(mào)易簡論[J].北方論叢,2010(5):75-76.

      [10] 毛晨嵐.拜占庭與基輔羅斯的征戰(zhàn)貿(mào)易[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5):73-75.

      [11] John V.A.Fine Jr..The Early Medieval Balkans: A Critical Survey from the Sixth to the Late Twelfth Century [M].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3.

      [12] 楊翠紅.羅斯引進拜占庭基督教原因探微[J].北方論叢,2006(6):96.

      [13] Dimitri Obolensky.TheByzantine Commonwealth: Eastern Europe,500-1453 [M].London : Phoenix Press,2000.

      [14] [俄]拉夫連季.往年紀事[M].朱寰,胡敦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15] Toynbee Arnold.Constantine Porphyrogenitus and His World [M].Londo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0.

      [16] Nora Berend.Eds.Christianization and the Rise of Christian Monarchy: Scandinavia,Central Europe and Rus’ c.900-1200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381.

      [責任編輯:郭冬梅]

      《外國問題研究》投稿須知

      《外國問題研究》是教育部主管、東北師范大學主辦、《外國問題研究》編輯部編輯出版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季刊,96頁。向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歡迎國內(nèi)外學者向本刊投稿。本刊要求來稿格式規(guī)范,項目齊全,按順序包括:

      1. 20字以內(nèi)文題和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郵政編碼;

      2. 200字左右中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

      4.基金項目,稿件若系省部級以上基金項目,須標注項目名稱、編號;

      5.英文翻譯,包括題名、作者名、作者單位、摘要和關鍵詞;

      6.正文,要求字數(shù)5千字以上1萬字以內(nèi),字體一律用小四號;

      7.參考文獻放于文后,按正文中出現(xiàn)的次序標引,序號用方括號標注。引文多次重復出現(xiàn)的,起止頁碼在正文中標注,如[1]85-87;正文中只出現(xiàn)一次的,頁碼在文后標注。具體寫法如下:作者姓名.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文獻類型標識代碼如下:專著[M];期刊文章[J];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報紙[N]。

      8.本刊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及有關數(shù)據(jù)。如作者不同意論文入編數(shù)據(jù)庫,請說明。

      [中圖分類號]K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201(2015)01-0049-06

      [收稿日期]2015-03-10

      [作者簡介]孫廣杰(1984-),男,山東濟寧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世界史博士研究生。 ,包括姓名(出生年-)、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

      通信地址稿件可直投電子信箱:rbxlt@nenu.edu.cn,同時請附作者詳細、郵編、電話號碼、電子信箱等,以便及時聯(lián)系。

      The Effect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in the Christianization of Russia

      SUN Guang-jie

      (School of Histor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300071)

      Abstract:From the 9th century to the 10th century,the Byzantine Empire defeated martial Russia several times and established powerful image,so the Russians submitted to the powerful religious regime and Christian was popular. Through peace treaties,the Byzantine Empire took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Russian economic balance and cultural control,which made Christian spread in Russia easily. After the countries or the people around Russia had converted to Christia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Byzantine Empire,Russia had to step into the Christian world. The Byzantine Empire employed many methods to convert Russia from a comparatively simple and savage society to a Christian civilization circle.

      Key words:Russia;the Byzantine Empire;Christianization

      猜你喜歡
      東正教大公拜占庭
      俄羅斯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核潛艇
      軍事文摘(2022年13期)2022-08-27 01:26:24
      拜占庭帝國的繪畫藝術及其多樣性特征初探
      東正教的圣誕節(jié)不在12月25日
      請大公雞幫忙
      崛起,莫斯科大公園
      大蛋糕
      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邏輯補充——從拜占庭帝國滅亡原因談起
      中國東正教的現(xiàn)狀與反思
      文化縱橫(2017年6期)2017-12-27 22:10:54
      在東正教之外
      《西方史學通史》第三卷“拜占庭史學”部分糾繆
      古代文明(2016年1期)2016-10-21 19:35:20
      澎湖县| 三门峡市| 大兴区| 泗洪县| 贵德县| 巴南区| 南昌县| 台中市| 丹寨县| 绩溪县| 天水市| 长汀县| 巴楚县| 达日县| 永仁县| 柳林县| 万盛区| 阳新县| 乃东县| 冀州市| 揭阳市| 丹寨县| 荆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永平县| 玛多县| 汝南县| 买车| 察哈| 平顺县| 邯郸县| 文水县| 封开县| 青海省| 扎囊县| 罗平县| 射洪县| 老河口市| 平武县| 屏南县| 葫芦岛市|